教师如何学MOOCs-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数据分析_第1页
教师如何学MOOCs-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数据分析_第2页
教师如何学MOOCs-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数据分析_第3页
教师如何学MOOCs-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数据分析_第4页
教师如何学MOOCs-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数据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师如何学moocs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数据分析    (二)教师参与moocs学习具有功利性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具有以问题为中心的特点,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如果说儿童的学习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那么成人的学习则是直接为今天的工作服务的12。教师参与moocs学习具有显著的功利性特征。蒋卓轩等人对coursera上开设的首批6门课程数据进行学习行为分析,分析后认为慕课环境中学习者的动机和知识背景呈多样性,学习者利用平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大量的学习者并不是为了获得证书而去学习4。相反,本课程问卷受访者中仅有7.72%选择不

2、打算获得任何证书,半数受访者(50.62%)选择“一定要获得优秀证书”,其余选择“获得及格证书即可”,由此可见“获得证书”是教师学习moocs的动机之一,并且部分学员想要获得证书的意愿十分强烈。参与考核是获得证书的必要条件,这是考核截止日当天及前一天形成学习高峰的主要原因。但是本课程仅16.09%的学员参与了考核,较低的考核参与情况反映出对大部分教师学员而言证书的激励价值不高。满足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和获得证书这两个学习动机体现出教师参与moocs学习的功利性。社会的压力是促使成人开始学习的主要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在学习过程,尤其是学习的中、后期,这种功利性会淡化13。我们可

3、以利用教师参与moocs学习动机具有功利性这一特点,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持续的动力。(三)教师参与mooc学习具有依赖性,自信心不足、意志力薄弱jordan(2015)对目前国外部分高校主流moocs平台的数据统计显示,虽然有moocs课程完成率达到(有时超过)40%的情况,但moocs平均完成率约为15%14。虽然本课程的完成率高于同期课程的平均完成率,但与国外15%的平均完成率相比却低得多。王萍在对edx第一年课程开放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中发现,edx平台上中国学习者的证书获得率为1.2%,低于全球平均率2.8%15,这反映出东西方学习者在moocs学习中的差异。王政

4、彦对东西方成人学习者自律学习的潜在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大部分的东方学生倾向于倚赖重要他人,诸如教师、父母等,个人学习独立的机会比较少,于是东方的学生不习惯也不擅长于自我学习16。尽管moocs学习并不是孤立的,有老师和助教提供的教学支持,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直接关系到moocs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业保持17,学习者也可以在论坛与同伴合作,moocs具有的自主学习这一优点依然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在参与moocs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信心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moocs对学生的学习技巧尤其在信息素养方面有新的、更高的要求18,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5、和信息素养才能拥有良好的moocs学习体验,而成人学习者特别是年长者在这方面的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无疑于增加其学习难度、降低其学习信心;二是传统观念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老化,记忆力和精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人的学习能力降低,这种观念影响了成人学习者的自信心。但是,从桑代克以及以后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卡特尔、阿纳尼叶夫等人的研究都表明:成人学习能力的增长不因生理成熟而终止;成人学习能力不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学习与训练是保持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19。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信心,意志力薄弱导致教师学员遇到问题容易放弃,造成本课程辍学率高的现象。危妙20等分析了mooc平台上7门课

6、程的数据,该平台的注册权设有限制,必须是联盟高校的学生。这7门课程中,最高的辍学率为53%,平均辍学率为45%,而本课程的辍学率(95.25%)较之翻了一倍。另外意志力薄弱还体现在从课程第三周起作业需要学员自己设计、编写文档和制作作品,完成难度有所增加,参与考核人数呈明显下降。(四)教师moocs学习具有碎片化特点教师学员具有多重身份,需要在工作、家庭以及学生之间进行角色转换,从学习动机可以看出moocs学习是为工作服务的,由于工作的需要,可能会造成学习时间不足,根据“2014年慕课学习者调查报告”21,“太忙没时间”是学习者没有持续参与学习moocs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教师会在时间充裕的周末

7、进行学习,而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周末学习的人数最少,反而在工作日的学习人数多于周末。周末进行休息是大众普遍的观念,教师学员在周末回归家庭,停止与工作相关的事情,为工作服务的moocs学习也因此暂停。但是因为数据的限制,我们无法分析出学员在工作日学习的具体时间。根据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本课程的微课大部分为10分钟以下,学员能在碎片化的时间状态下进行学习,加上移动学习的盛行,实现了学员在工作日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愿望。四、建设moocs的建议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以开放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学习过程中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空限制的局限,但也存在着交互弱化的风险17。用慕课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

8、升培训,具备集全国优秀专家开设课程的优势,这些课程可以作为地方教师培训项目的补充资源。慕课采用大规模开放访问、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地区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在moocs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提高课程完成率方面,建议每讲视频不易过多,案例视频可以按照需求共性进行分类,以改善学习者学习体验,按照学习者的特征调整课程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每讲以及每个活动的首个视频的教学内容建议安排为重点而非难点,并加入下一学习行为的引导。建议课程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从问题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程考核完成方面,建议一

9、方面可以适当延长作业截止时间,让学员个性化、自适应地安排课程学习计划,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增加多种考核方式,如增加难度较低的客观题测验,既照顾了基础薄弱的学员,也给有能力者证明实力的机会。利用教师学员学习具有功利性的特点适当增加学习奖励制度,如学习者奖学金制度或者在完成考核作业后的互评阶段,对能以公平、公证的态度评阅他人作业的学员给予适当奖励。互动方面建议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学习者积极性。moocs学习者调查报告显示21,最受学员喜欢的互动是“老师答疑”(50.6%),其次为“和老师在讨论区互动”(48%)和“参加老师实时在线交流活动”(44.2%),只有6.7%选择了不需要和

10、老师交流。这说明大部分学习者喜欢和老师交流与互动,师生互动在moocs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探究型学习的开展需要在充分的教学交互的基础上进行。mooc中社会性互动的功用具有独特性,能增强mooc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和学习积极性,促进mooc学习者的社会性学习,提升mooc学习效果22。因此建议增加教师讨论参与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积极性。在整个moocs学习过程中,也不要小觑教学互动中学生与内容之间的互动,因此也要注重学习活动的娱乐感或游戏化,让学习变得有趣。作为moocs主要学习资源的微课,其表现形式与风格应区别于传统课堂,在以传授学习内容为载体功能的同时适当增加其趣味性。学习

11、者学习moocs获得的娱乐感越强,就越会感到学习很容易。参考文献: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2李曼丽,徐舜平,孙梦嫽.mooc学习者课程学习行为分析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2):63-69.3anderson a,huttnocher d,kleinberg j,et al.engaging with massive online coursesc/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republic and c

12、anton of geneva,seoul:iw3c2,2014:687-698.4蒋卓轩,张岩,李晓明.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折与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3):614-628.5hill phil.emerging student patterns in moocs:a(revised)graphical vieweb/ol.http:/6贾积有,缪静敏,汪琼.mooc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大数据分析以北大6门mooc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9):23-29.7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9-47

13、.8wang y,baker r.content or platform:why do students complete moocs?j.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15,11(1):17.9milligan c,littlejohn a,margaryan a.patterns of engagement in connectivist moocsj.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 teaching,2013,9(2):149-159.10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梁云真,黄琰.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满意度

14、研究:发展、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34-43.11林雯.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26-30.12杜秀芳,任淑红.成人学习的特点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121-122.13纪河,麦绣文.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j.中国远程教育,2006(1):20-23.14jordan k.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completion rates revisited:assessment,length and attrition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15、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2015,16(3).15王萍.基于edx开放数据的学习者学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4):86-93.16王政彦.影响成人远程学习者自律学习的心理与背景因素之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3(3):23-28.17赵宏,孙洪涛,郑勤华,张馨邈,陈丽.中国moocs学习支持状况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10-18.18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99.19李中亮.桑代克成人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7(1):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