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_第1页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_第2页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_第3页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_第4页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岳麓版岳麓版 必修必修iii iii 文化史文化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淹没于世界之中。者淹没于世界之中。 那么,什么是中国的文那么,什么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你认为哪些文化化名片?你认为哪些文化符号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符号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呢。呢。央视央视中国焦点中国焦点20062006公布的调查结果:公布的调查结果:1 1、孔子、孔子 2 2、中国龙、中国龙 3 3、故宫长城、故宫长城 4 4、春节、春节 5 5、书法、书法 6 6、中国针灸、中国针灸 7 7、瓷器、瓷器

2、8 8、中国菜、中国菜 9 9、中国功夫、中国功夫 1010、京剧、京剧“谁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谁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 比如炎黄二帝、京剧、比如炎黄二帝、京剧、孔子、书法、中国功夫、孔子、书法、中国功夫、中国龙、故宫长城、中医、中国龙、故宫长城、中医、姚明、春节、瓷器、中国姚明、春节、瓷器、中国菜菜 、made in chinamade in china等等。等等。1 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孟荀生活的时代特征、主要思、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孟荀生活的时代特征、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想和历史地位?2 2、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影响?、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影

3、响?3 3、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哲学流派和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哲学流派和宋明理学的影响?4 4、明清之际批判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明清进步、明清之际批判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你掌握了吗?你掌握了吗?时期时期人物人物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仁、礼、为政以德、教育仁、礼、为政以德、教育孟子:孟子:仁政;重民;性善;人格修养仁政;重民;性善;人格修养荀子:荀子:唯物;性恶;唯物;性恶;大一统;天人感应;仁政;三纲五常。大一统;天人感应;仁政;三纲五常。程朱:程朱: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理;格物致知;存天理、

4、灭人欲陆王:陆王:本心即理;致良知。本心即理;致良知。孔子孔子孟荀孟荀董仲舒董仲舒程朱程朱陆王陆王黄顾王黄顾王批判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批判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儒家思想发展演变春秋春秋战国战国西汉西汉宋明宋明明清明清之际之际解读史料:说出作者和史料蕴含的思想?解读史料:说出作者和史料蕴含的思想?史料一:史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史料二:史料二:“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史料三史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异者

5、大乱. ”. ” 史料四:史料四: 民富,则君不致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民富,则君不致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也。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也。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孔子孔子 仁的思想仁的思想董仲舒董仲舒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朱熹论民与君之关系朱熹论民与君之关系孟子仁政孟子仁政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 2007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上海卷)年高考文科综合(上海卷)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

6、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仁”发展为发展为“仁政仁政”特别强调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认为社会,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

7、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问题(请回答问题(6 6分):分): (1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 2分)分) (2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2 2分)分) (3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2 2分)分)点击高考题点击高考题时期时期人物人物 思想思想 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历史地位历史地位创立创立儒学儒学吸收法家思想吸收法家思想发展

8、发展儒学儒学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新儒学深受佛道影响,发展为深受佛道影响,发展为理学理学孔子孔子孟荀孟荀董仲舒董仲舒程朱程朱陆王陆王黄顾王黄顾王构筑具有构筑具有时代特色时代特色的新的新思想体系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影响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影响春秋春秋战国战国西汉西汉宋明宋明明清明清之际之际冷落冷落独尊独尊正统正统巩固主流地巩固主流地位成为官方位成为官方哲学哲学不是不是主流主流时期时期对儒学发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历史地位历史地位 原因原因 认识认识春战春战西汉西汉西汉西汉至明至明清清冷落冷落独尊独尊正统正统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

9、保守与超越保守与超越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发展需要董仲舒的改造董仲舒的改造汉武帝的推动汉武帝的推动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思想自身的继承与思想自身的继承与发展发展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儒家思想历史地位的演变及其原因:儒家思想历史地位的演变及其原因: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封建统治服务为封建统治服务思想文化的传承性思想文化的传承性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占据主流思想的地位?、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占据主流思想的地位? 2、从、从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的变化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10、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孔子的孔子的“人生人生”(一)(一)、孔子孔子5555岁岁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求仕用,历时十四年受尽国以求仕用,历时十四年受尽冷落冷落;、西汉西汉以来孔子享受以来孔子享受帝王祭祀帝王祭祀, ,至至清末清末规模礼仪规模礼仪同祭天。同祭天。 孔子的孔子的“人生人生”(二)(二)3 3、康有为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4 4、陈独秀陈独秀等人高呼等人高呼”打倒打倒孔家店孔家店”, ,批判孔子是批判孔子是“历历代专制之护符代专制之护符” ” 利用利用完全打倒完全打倒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

11、位关注热点:关注热点:倾听当代不同声音倾听当代不同声音 声音二:声音二:“儒家思想在信息时代已经过时了。儒家思想在信息时代已经过时了。”“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用。父亲未必最有学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用。父亲未必最有学 问,孙子也许懂得更多。问,孙子也许懂得更多。” 网络黎明的网络黎明的blogblog “ “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 ” ” 20072007年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年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声音一:声音一:当今中国出现了孔子热、儒教热、论语热当今中国出现了孔子热、儒教热、论语热(于丹热)国学热、如火如荼,遍及中国大地,而且出现(于

12、丹热)国学热、如火如荼,遍及中国大地,而且出现了民众与精英、民间与官方互动的势头。了民众与精英、民间与官方互动的势头。 南方周末南方周末 真理越辩越明真理越辩越明正方论据:正方论据: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批判继承批判继承 革故鼎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古为今用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利用儒学利用儒学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正正确确对对待待传传统统文文化化儒学儒学的发的发展演展演变及变及近现近现代的代的境遇境遇变迁变迁近代近代境遇境遇现实现实意义意义古代古代地位地位封建文化的主流封建文化的主流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007 200

13、7年年9 9月月2828日孔子诞辰日孔子诞辰25582558周年周年 祭孔大典主题:祭孔大典主题: 同祭先师,共享和谐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点点燃燃中中华华文文化化圣圣火火 千人诵读千人诵读论语论语经典名句经典名句在在20072007祭孔大典上,揭晓祭孔大典上,揭晓论语五句经典,论语五句经典,将作为将作为20082008北京奥运礼仪北京奥运礼仪迎宾语迎宾语 2007台湾祭孔大典台湾祭孔大典 一湾浅浅的海峡虽然隔开了大陆和台湾,但却一湾浅浅的海峡虽然隔开了大陆和台湾,但却不能隔开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和同根同源。不能隔开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和同根同源。 正因如此,祖国统一正因如此,祖国统一 一定会实现!一

14、定会实现! 你的仁爱你的仁爱 两千年来两千年来 穿越了所有的年代穿越了所有的年代 我们追随着你的足迹我们追随着你的足迹 任世界更改任世界更改 多少荣耀已褪去光彩多少荣耀已褪去光彩 你的雅音依旧回荡在天籁你的雅音依旧回荡在天籁 大道之行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 呼唤人间真诚至爱呼唤人间真诚至爱 使我们心胸阔如沧海使我们心胸阔如沧海 任王朝兴衰任王朝兴衰 多少荣耀已褪去光彩多少荣耀已褪去光彩 你的雅音依旧回荡在天籁你的雅音依旧回荡在天籁 激荡我们浪漫的情怀激荡我们浪漫的情怀 让我们面对缤纷世界让我们面对缤纷世界向往和谐向往和谐 走向未来走向未来20072007年祭孔大典主题歌年祭孔大典主题歌永恒

15、永恒东亚文化的渊源东亚文化的渊源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韩国汉城正式揭牌汉城正式揭牌 有人说这是孔子的第二次有人说这是孔子的第二次“周游列国周游列国” 北欧孔子学院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非洲首家孔子学院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将落户肯尼亚 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在黎巴嫩揭幕在黎巴嫩揭幕美国美国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法国法国孔子学院孔子学院2007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ii ii卷)卷)1、古人所谓、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

16、作用。这一主张属于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法家思想 2、顾炎武在、顾炎武在日知录日知录中说:中说:“不西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不西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评他所评击的是击的是a 先秦儒学先秦儒学 b 汉代经学

17、汉代经学 c 隋唐佛学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2007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宁夏新课程卷)年高考文科综合(宁夏新课程卷)3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这里的“儒术儒术”是指是指 a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b 正统的孔孟学说正统的孔孟学说 c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d儒家学说与权术儒家学说与权术2007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完成两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

18、,影响广泛。完成两题4 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那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那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b 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 c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d为天下之灾者,君而已矣为天下之灾者,君而已矣5 5、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1691年的年的论语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a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国文化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国文化 b b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 c 该译本出现在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时期时期 d d 论语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曾在欧洲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