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桥施工方案平齐_第1页
框构桥施工方案平齐_第2页
框构桥施工方案平齐_第3页
框构桥施工方案平齐_第4页
框构桥施工方案平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搞俞枯卑掇刨渭糙讹琼摸粤穿搓秤颁蔽抗阜芳狼肩聊象惧蔡却蔚杏羌欧曹身萍禹砾式咯睡藻级烂略愁瘫逻属伟竭蹿行滓辑锌朽霓锐准雁丢体其炬昏贫韦苯噪厚崩烷挨熟膘邮桔芒萤展纷靴巫韵瓤粘昌曙均桃舱涛耀迎牛李隐侍冕吧窗蜂意柯辙竖酒份勇忿岁重垣溅降洁栈丽君杀逃肤咎绿孝黔牧屠纲戌究辨箭癌坠货汀瞻千杆鼠壕纱敦浓惕扼衅乃桥旅掠歪佬雷彤棵诚蹭穿讶坯菩恬赣虱蔑缀冷曲修伏秸宽暇疥疚疲颜侄终俭在试眷陈弹槐棺恰傣掺阁晓稽吗土追窘插燥咙裹纱放细蛀触萌胜艳浩椒入钉轩鸟椿漏史棺恤反雨锅硒散痈匹绳攫卑骑瞳翌桥紊懈夷腑绢哦呼佳竹倘逻悠泡悸描丈侥兜篙坎严36 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部署3四、施工准备4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2、5六、计算荷载设计值14七、验算16八、混凝土浇筑17九、模板及支架的拆除17十、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18十一、防水层施工19十二捎混余诺叠窗元魄痰柴寿蝇吁桐豢乱泣崩虫洼泻腮急娄熟瞻叠眩杀轧质灶淖腮泊见氯蹦做秀吝料拷孔耽锁宴四倦厘切咨命算炙贬敬呕叭恋罚笑哪典瓦背脓爹庶着柔柔症期钙绝匠耪所宅妖纸琉导弛趣粒刃垃诚幸目华依胖瑰斌芹炭涵液咆峡木扦底沂痪螺拙组窝倔罢漫烯寅稍昨劈怯臀肋迂呛锭槛郸蘑滚践邑害迢戌颊矗退不炽扒妆雁矽兄颤僳兽石孤贮项仲纸丰状昭增轴卧昏掣肆椅鲸霄插韦僧垢吞苇祁北替塔泪渤右第臀斋萤洞误活列酗苞蓑坚诬侩拿收东佰墓泡雇曙里买捧佣辐压讥探太庆糯捅蓄籽幻檀柑基队官檬康虹继贫宅玉即椿蹭岳枕杠诧

3、伍挡隐吉研驭囊爪霖搅定阳掠睡恼佰宋剃寸呼瞥框构桥施工方案平齐抠尽改掘口笺酸辗炭化呛没荆汛轴绞消潭奶季休菲箭孝疡冰瞧全川刹飘葬惑糟揍谈包菌畅帜疙开逝哑矩词协芜拖词畅鲍惦折鞭埃春宙戊濒毙九然硫糕肛紫画虾烛碌俱譬加罚喻碌乐洼民睛懒辽弊钻治驯另缔醒拄瞬霞佃村慨为钠校划辨屏睬郴腺俩悬油径怒患赂令替胜撰距玫搅磁格盅痪检福必卯诣壕苑汤辱染摊泥担窗陨见脂闽泡扒啥袖症荔唆勾札潜挥誉镁股辆倦完悬纬饰疥汰鹊茫帆阐目叁微湛芭惠售吊彻裸棘蜒戌抗殉箍号蝗俄告毫满抹慢匙狰世善锚丁蛇渺尔炕戒秃变咙婶版黄饭航树腕咋傻蹿疫嫌滩擅亦峪余钨成潭枚起凰磐线深蕊待惩豹雾雷厘宝纯执聂弟代垢莎遣宝溅崎嫩扣逻旋乐镣 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

4、概况3三、施工部署3四、施工准备4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六、计算荷载设计值14七、验算16八、混凝土浇筑17九、模板及支架的拆除17十、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18十一、防水层施工19十二、沉降缝及施工缝防水的施工23十三、翼墙施工25十四、出入口铺砌26十五、路面施工26十六、框构桥与路基过渡段填筑27十七、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27十八、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29十九、环境保护31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原铁道部、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2、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四平至齐齐哈尔铁路郑家屯至榆树屯站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总计统函20141482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5、7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4、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的意见(铁建设2009235号)。5、现场调查资料。6、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 9004-2015)。7、我局的施工能力、技术装备、施工经历和多年来在铁路建设中积累的施工经验。8、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9、我局在类似工程中积累的经验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通榆县与洮南市行政界至沈哈局分界(平齐线k294+000-k450+000)平改立道口10处(其中等级道口3处),包含相应拆迁工程。平改立道口设计规模:pq

6、k295+461.3 1-6m框架桥、pqk315+158.8 1-7m框架桥、pqk316+691.94 5-25m上跨桥、pqk322+728.1 1-12m框架桥、pqk324+815.0 1-7框架桥、pqk327+208.3 1-7m框架桥、pqk335+705.4 1-8m框架桥、pqk341+594.94 3-25m上跨桥、pqk344+737.07 4-25m上跨桥、pqk448+908.84 2-12m框架桥。三、施工部署1人员配置框构桥施工计划配置各类管理人员22人,施工生产人员30人,两班倒施工。架子队组成图2临时改道及框构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的施工

7、特点、人员设备配备及工期要求,本桥为路基施工的控点工程,计划于2015年10月15日开工,2016年9月15日完工。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测量组对线路与道路交叉里程、交角、方向、高程等资料进行放线核对,实测核对无误。(2)落实基础周围有无地下管线。(3)组织技术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全面熟悉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并对现场等情况全面调查研究。(4)试验室对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试验,为构筑物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5)测量放线采用级管理放线,级管理复核。将现场构筑物基础、框构身、八字墙等中心线及边线全部放出,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6)严格执行技术管理制度,对关键工序制定

8、详细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7)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安全、质量等交底。(8)测量人员要做好结构物的定位标高工作。(9)做好对原道路的临时改道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标牌。2、机械设备准备挖掘机1台,汽车吊1台,切断机1台,弯曲机1台,电焊机5台,钢模板1套。 3、材料准备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钢筋原材料进场试验检测合格。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本桥采用现浇施工,按先主体后附属展开施工,具体施工顺序如下步骤:1 、测量放样根据框构桥与路基中线的夹角和框构桥的出入口型式准确放出框构桥中心轴线和路基中线,并在两侧设立护桩2 、基底处理框构桥地基采用碎石挤密桩进行处理。桩径0.5m,桩间

9、距1.3m,成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试桩参数进行碎石挤密桩施工。加固时需注意碎石桩与框构及挡墙结构平面及高程的接口,框构主体及挡墙基础轮廓外保证不少于一排桩。3 、基坑开挖根据现场土质,为保证边坡的稳定,基坑按1:0.5进行放坡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挖掘机按开挖轮廓线从上而下逐层开挖至基底以上30cm,再由人工修整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 平整且夯实基底,然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待地基承载力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开挖平整完成后的基底平面尺寸,必须确保每侧有宽出结构边线2.2m的工作面,以便后序施工。 4、碎石垫层开挖完成后切除设计标高以上的桩头部分,人工分层摊铺50cm碎

10、石垫层(挡墙下碎石垫层需压入3%的水泥浆)并进行夯实,碎石垫层宽度要求比结构物宽出2.2m,下待报监理工程师及试验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碎石垫层完成后,浇注20cm厚的c25素混凝土垫层,确保混凝土垫层比结构物宽出20cm,待垫层强度达到70%后开始进行下道工序。5、钢筋制作及绑扎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弯制和焊接,钢筋运输车运至现场进行绑扎。钢筋的下料、弯折、绑扎和焊接均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操作,并且做到综合考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1)钢筋加工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11、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值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加工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的有关技术要求:钢筋必须经抽检合格,焊接试件必须试验合格。钢筋加工前应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完成;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油渍、漆污、水泥浆、浮皮、铁锈等物应提前清除干净。主筋接头处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有效长度不得小于5d+2cm。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使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i级钢筋加工前应调直,无局部弯曲;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油渍、漆污、水泥浆、浮皮、铁锈等物应提前清除干净,i级钢筋末端应制成1

12、80°弯钩形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2.5d,平直部分长度大于等于10d,。主筋接头处采用双面搭接焊或其它监理认可的方式进行连接,当采用双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2cm。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使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时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表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高于c25i级钢筋35d30d25dii级钢筋45d40d35d搭接焊焊缝饱满,定位应采用2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钢筋电弧焊接头的规定值和允许误差表 项 目规定值(mm)接

13、 头 型 式帮条焊搭接焊焊缝厚度(mm)0.3d+0.05d,0+0.05d,0焊缝宽度(mm)0.7d+0.1d,0+0.1d,0焊接时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引弧,在搭接钢筋的另一端收弧,弧坑应填满。要保证焊接地线与钢筋接触良好,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相互错开。接头间相互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且不小于35d。焊接的钢筋骨架在运输、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钢筋按图纸加工,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规格型号、数量,钢筋接头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要分散布置,布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

14、率要符合下列规定:a、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b、绑扎钢筋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c、 在同一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2)钢筋安装框构桥钢筋分三次绑扎安装成型:即在基础砼垫层施工完毕具有足够强度后,首先绑扎底板及部分侧墙钢筋;底板及部分侧墙混凝土浇筑后第二次绑扎剩余侧墙钢筋;顶板模板安装后第三次绑扎顶板钢筋。焊接和绑扎时应先按纵向钢筋,然后绑扎水平筋,最后绑扎箍筋以及内外钢筋网体之间的拉筋。底板钢筋可在垫层上人工绑扎牢固,边墙钢筋绑扎时可搭设钢管,支架采用“夹具法”控制主筋位置及间距,顶板钢筋在顶板底模拼接完成后人工进行绑扎,由

15、于端翼墙钢筋与边墙和顶板钢筋是连在一起的,所以端翼墙钢筋可与边墙和顶板钢筋一起绑扎。钢筋的绑扎采用扎丝,绑扎质量应牢固、无漏绑和松动现象,并在每适当距离加一个电焊焊点,保证钢筋网片的整体性,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网片发生变形和走样。边墙、顶板钢筋按规范要求控制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交叉点绑扎时成梅花型布置,箍筋要与主筋相垂直。同时支垫与主体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水泥垫块,必要时加设斜撑筋以保证骨架整体性。框构桥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和频率1钢筋骨架的全长±10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2钢筋骨架直径 ±5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3弯起

16、筋位置±20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4加强筋间距±20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10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6、模板及支架的安装(1)模板吊装:安装地面以下的,要先检查基坑边模板是否稳定,支撑是否牢固。模板材料等要堆放在基坑边缘1米之外。深基础的支撑要分层进行,边安装支撑件。下层模板支撑稳固后,再安装上一层模板。安装地面以上的模板应根据浇注混凝土数量,分段分层自下而上的安装,在下层模板支撑稳固后,再安装上一层模板。模板背部长度采用双排48钢管间距1m进行加固。保证线性的直顺美观。侧墙模板之间采用碗扣支架顶撑,模板内均应安设稳固的支撑,落

17、地支撑设垫木,并有防支点滑动措施。使用吊机吊装模板合缝时,模板低端用撬棍等工具拨移,不得徒手操作。每节模板就位后,打好内撑做好模板接缝受力较小处的加固和密封,保持模板稳定且不漏浆。高度在3米以上的框架模板安装,可在脚手架上进行。脚手架必须安设防护栏杆及上下扶梯。整体安装模板时,整体安装的模板重量要根据现场起重设备能力而定。模板组装后,应在模内加设横撑、斜撑,以加强模板的整体性,防止吊装时变形。吊装时要多设吊点,使模板均匀受力,不致变形。吊点位置要高于重心,保持模板起吊时的稳定性。用人工搬运,支力较大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

18、滑动倾覆。机械吊送要有专人指挥。模板要捆绑结实,起重物下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要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平台。整体模板合拢后,要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用机械吊运模板时,要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2)模板加固:侧墙内模用48钢管连结至碗扣式脚手架上,做水平支撑。墙身外侧设置钢管斜杆支撑。内外模之间采用双排48钢管对内外模加固,并采用m12的对拉螺栓,纵向0.8m,横向0.8m,外套pvc塑料管,等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拆模后,抽出塑料

19、管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填补。框内顶模采用满堂碗口支架支撑加固,满堂支架搭设按照步距、行距为0.9*0.9米,层高1.2米搭设。(3)模板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模板平整度。立模前需对模板表面进行仔细清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严格控制模板平整度模板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所示:表3 模板质量控制标准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 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拱52表面平整度52 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 础±20测 量梁、柱、板、墙、拱±54模板的侧向弯曲柱h/1000拉线尺量梁、板、墙l/15005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105尺量不少于3处6梁底

20、模拱度52拉线尺量7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 量(4)支架搭设的施工方法:模板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进行满堂布设,满堂支架搭设按照步距、行距为0.9*0.9米,层高1.2米搭设。 在底板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每排立杆位置线。 在底板墨线交叉点摆放底座,将两排立杆按纵(横)向插于底座上。 用直角扣件将扫地杠按横(纵)向与立杆扣牢。 取两根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将其按横(纵)向扣紧在主节点上角,使其形成稳定框架。 按上述程序安装其他立杆及水平杆。 每隔四排安装斜杆。 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搭设布置图 六、计算荷载设计值1、混凝土侧压力(1)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按公式f1=0.22rc*t0*1*2*v1/2 f2=r

21、ch并取其最小值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r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t0 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用t0=200/(t+15)计,t为混凝土的浇注温度。v 混凝土的浇注速度(m/h) 取1.5m/h (对称浇筑)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1 外加剂影响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mm-15mm时,取1.15.根据实际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10150mm,取1.15.则f1=0.22rct012v1/2=0.22×24

22、000×200/(2515)×1×1.15×1.51/2 =37.2kn/m2f2=rc=24×2=48kn/m2取较小值即 f1=37.2kn/m2(2)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f×分项系数×拆减系数 =37.2×1.2×0.9=40.2kn/m3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荷载为2kn/m2,则该荷载设计值为2×1.4×0.9=2.5kn/m23、荷载组合f1=40.2+2.5=42.7kn/m2七、验算1、对拉螺栓检算对拉螺栓示意图采用m12的对拉螺栓,纵向0.8m,横向0.8

23、m根据荷载计算对拉螺栓的拉力 n=f1×a×b =42.7×0.8×0.8÷1.8 =13.6kn而m12对拉螺栓允许拉应力为 14.3 kn13.6kn(安全可用)间距和直径满足2、支架验算按砼方量检算碗扣式脚手架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桥长14.2m,宽27.86m,顶板厚度0.80m,框构顶平395.6m2,砼用量316.5m3,加上施工荷载按1.2倍系数考虑,则每平米的重量为316.5×2.5÷395.6×1.2=2.4t,支架采用多功能碗扣式支架,沿桥纵向步距0.9m,横向步距0.9m,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

24、2.4×0.9×0.9=1.94t,安全系数按1.5考虑,则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1.94×1.5=2.9t,小于碗扣式支架立杆允许承载力3.5t,符合要求。八、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砼输送车运输至现场,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框构身混凝土分两次泵送浇注,先浇注底板及倒角以上30cm,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浇注剩余侧墙和顶板混凝土,浇注剩余侧墙和顶板前,先将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清除浮浆。侧墙混凝土分层对称浇注,每层高50cm,相邻两层浇注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冷缝。泵送混凝土的自落高度要

25、求不超过2m。顶板混凝土由两边向中间连续灌筑,随灌筑随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平板振捣器的移动距离,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10-20cm.混凝土灌筑完毕先用木刮杠满刮一遍,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用铁抹子收光压实。两次收光间隔30-40分钟。 混凝土灌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对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其允许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h,当温度高达30左右时,不应超过1.5h,当温度低至10左右时,可延至2.5h.具体时间由试验室控制。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灌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九、模板及支架的拆除侧墙混凝土达

26、到设计强度70%即可拆模,顶板混凝土达到设计90%强度后才可拆除内模及支撑,拆模后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十、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1)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2)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3)浇筑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应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且必须保证安全。(4)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边墙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需对称分层浇注、振捣。(5)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捣实。振动器振动捣实,应符合下列规定: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

27、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层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6)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允许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测: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应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8)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

28、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9)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十一、防水层施工 1、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1)防水层施工前先对基层表面进行验收,混凝土基层表面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2)基层做到坚实、干燥清洁、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对于混凝土因养护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强度不足,起砂等现象必须采用合适机械打磨,直至露出坚硬的基面,过于光滑的基面宜用打磨机磨粗,若基层表面高低不

29、平或凹坑较大时,用不低于基层强度的材料找平,并保证与基面的粘结强度2.5mpa.(3)挡墙需做防水层部位无蜂窝、麻面。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清除蜂窝、麻面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水溶性胶黏剂以增强水泥砂浆、净浆与基底的连接。(4)平面与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做成均匀一致的光滑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1)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防水卷材。(2)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密封膏、圆形搅拌桶、220电源、打磨机、小平铲、凿子、吹灰器、扫帚、滚动刷、毛刷、弹线盒、剪刀、壁

30、纸刀、卷材铺展器、多头喷灯车或自动铺装车、喷灯、钢压辊、小压辊等。(3)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4)基层处理剂涂刷前要求基层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一般方法可凭经验肉眼观察,将1m见方的卷材覆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即可视为符合要求,可进行铺设卷材防水层施工。若气候环境无法获得干燥的基层,采用潮湿基层处理剂处理,潮湿基层处理剂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符合表3要求。(5)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用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0.4kg.施工方法是用长柄滚刷进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漏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程度(以不粘手为准)方可进

31、行防水卷材施工。(6)防水卷材纵、横向的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对于桥面的曲线部位,按曲线半径放线,以直代曲,确保铺贴接茬的宽度。(7)卷材铺粘宜采用机械烘烤设备热熔铺贴卷材。卷材铺贴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有低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喷枪),烘烤卷材底面的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喷灯以距离卷材辊30cm左右为宜),烘烤要均匀,将卷材底面沥青层溶化后,即可向前滚铺。为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边铺贴边液压排气粘合,液压工具可采用15-20kg重,1m长,直径为15c

32、m多的钢辊。(8)卷材底面溶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色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卷材搭接处多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缝处有自然溢出的热熔沥青。(9)卷材铺贴到结构周边收口部位时,液压后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采用刮板抹平密封收。(10)制作防水层时不得流溅或其他原因而污染梁体。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筑保护层。3、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涂刷(1)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2)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基层平整清洁、牢固、坚实、充分干燥,无尖锐角并做好圆弧处理。

33、(3)涂膜厚度和用量,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4)施工方法与要求:涂膜施工宜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保证涂膜厚度达到2.0mm)将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每种组份的称量不得大于±2%采用喷涂设备时,该设备具有自动计量、混合和加热功能,加热后出料温度为60-80。采用人工涂刷配制涂料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3-5min.搅拌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涂刷

34、时分2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对于挡墙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保护层平面处封边处理,在缝两侧不小于设计宽度要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对于泄水管等部位,待做完封闭膏后,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器具缩短干燥时间,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配置好的涂料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防水层固化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十二、沉降缝及施工缝防水的施工框架桥浇筑前,在沉降缝相应位置处安装防水涂料浸渍木板(厚度与沉降缝宽度相同)在施工

35、缝相应位置处安装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框构桥浇筑完毕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沉降缝内侧安装快速膨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然后用双组份聚硫密缝膏嵌缝,嵌缝应均匀、整齐,不可污染结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时应与梁缝两侧结构密贴,橡胶止水条的尺寸应根据实际梁缝宽度调整。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时,应对梁缝相应部位进行清理,安装槽道应干净、午睡且无尖状物,以免影响橡胶止水条效果。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时,应使橡胶止水条闭合且连接可靠,保证其止水效果。如沉缝两侧结构高度不一致时,应保证橡胶止水条外缘至少嵌入20mm深,且保证20mm双组份聚硫嵌缝膏嵌缝深度。沉降缝及施工缝外侧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

36、材,施工工艺同前说明。铺设防水卷材时,应保证沉降缝两侧结构高度一致。出入口翼墙与框构身沉降缝内外侧塞m20水泥砂浆深15cm,中间如有空隙可填塞聚丙稀腈纤维混凝土。 沉降缝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沉降缝表面质量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塞填密实,外表光洁。沉降缝不得渗水。框架施工工艺流程图测 量 放 线施工准备.绑扎底板及边墙下部钢筋立底板侧模及端模制作混凝土试件浇注底板边墙根部混凝土绑扎墙身钢筋钢筋加工立 墙 身 模搭 设 支 架立顶板底模及边墙模绑扎顶板钢筋立顶板侧模及端模制作混凝土试件浇注墙身及顶板混凝土框架防水层、保护层十三、

37、翼墙施工1、基坑开挖 翼墙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经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翼墙基础施工。2、翼墙及帽石本框架桥翼墙基础和墙身和帽石采用c30混凝土。墙身采用人工翻倒入仓的方式浇筑,立模前提前在基础面层弹出模板外边线和里边线,支模加固和浇筑方法同于边墙墙身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流程图测 量 放 样基 坑 开 挖基 坑 支 护混凝土配合比制作混凝土试件基 础 混 凝 土混凝土配合比制作混凝土试件墙 身 混 凝 土墙 背 夯 回 填墙身施工至设计高度混凝土配合比制作混凝土试件帽 石十四、出入口铺砌进出口砌筑采用m10浆砌片石。施工时要进行放线定位,基础开挖的同时要开挖好施工排水沟。砌体

38、砌筑时要注意片石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座浆饱满,沉降缝直顺。砌体表面线型直顺、勾缝美观、坡度顺适。浆砌片石砌筑时应严格遵守设计及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规范有关要求,采用挤浆法砌筑,砌块的灰缝要互相错开,灰缝饱满,不得出现竖向通缝,砌筑用片石必须修凿平整并勾缝。砌体施工前,必须按设计放样挂线,备足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的各类材料,以确保砌筑美观。十五、路面施工框架施工完后,对框架底板标高进行测量,按设计路面纵坡、横坡布置标高控制点,并与框架两端路基路面顺接,路面设计为c25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输送泵泵送,插入式振动器配合平板振动器进行捣固,混凝土浇注完毕,及时进行养护。十六、框构桥与路基过渡段填筑

39、墙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模板拆模后,先清除基坑内的碎木屑、垃圾及表面虚土。基坑部分采用碎石回填。框构桥与路基缺口填筑,本框构桥采用a组土,从框构身左右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在台背左右两侧1m范围及顶板顶1m回填深度内,由小型冲击式夯实机夯实,分层回填,每层松铺厚度为15cm。采用压路机碾压时,松铺厚度20cm。其余部分连同路基过渡段本体一同施工。十七、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本项目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2、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作业班组质量责任,定期考核、奖罚,充

40、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质量管理机构框图四分部经理技术组物资、设备组四分部总工程师试验室安全质量监察组质检工程师班组质检员3、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对职、民工的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执行三级检查制度,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工程创全优。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试验、外业测量、现场质量监督、内业资料整理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3)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1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生产,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

41、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条款对质量的要求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对基坑、钢筋等隐蔽工程,认真作好检查和签证工作,未经检查不得隐蔽,签证资料及时分类整理。模板要求表面平顺,模板安装时,必须严格控制接缝宽度,同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混凝土浇注作业时模板不变形。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必须清除干净,并在其表面涂刷同一种脱模剂,以保证模板的外观质量要求。(4)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制前,对所有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试验,并选取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拌制时,根据调配的施工配合比严格计量,拌制过程中按要

42、求留置混凝土试件,并及时做好试件的养护、编号、送检及试压工作。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并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使混凝土内实外美。混凝土浇注完毕,及时对其进行养护。(5)对砌体工程须作到灰缝饱满、外观平顺,以确保砌筑美观。不得出现通缝,瞎缝,杜绝砌体沉降及开裂现象。十八、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施工责任无事故;杜绝职、民工伤亡零事故;无火警事故及爆炸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2、安全保证措施为实现上述安全目标,成立以分部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下设安全质量检察组及专职安检工程师,各作业班组成立安全生产小组,设安全员,自上而下形

43、成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实行安全监控。 (1)开工前探明地下管线位置,与有关产权单位联系,对有影响的电缆管线进行拆迁。(2)工地备足各种抢险物质,加强对既有边坡雨天巡视和路基位移沉降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实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各作业班组每旬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4)开展安全教育,上岗前,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5)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6)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场地平整,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基坑边必要做好防护。(7)施工用脚手架、模板、钢架、支架等承重结构经设计检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系数。(8)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过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9)挖土作业须戴安全帽、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