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心理学与语言教学_第1页
827心理学与语言教学_第2页
827心理学与语言教学_第3页
827心理学与语言教学_第4页
827心理学与语言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与语言教学心理学与语言教学(psychology & language teaching) quotations: -教师不能光顾自己教,不管学生如何学。 -应该说,只有了解学习的过程,懂得怎样才能学得好,我们才真正懂得如何教。 -这样看来,外语教师恐怕就要非懂一点外语学习心理不可了。 -桂诗春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影响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1主要教学法介绍2主要教学理论介绍3学习材料学生教师教学目的条件与手段基本因素分析基本因素分析 性别 年龄 记忆 认知风格 英语水平 元认知水平 心理认知水平 环境氛围 自学能力性性 别别 在社会语言学的框架内,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性别与语言之间的

2、关系进行了探讨。比如:性别与礼貌、性别与言语风格、性别与交际失误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女性比男性更礼貌;女性语言往往比较间接、含蓄,而男性语言则更直截了当。 基本状况 1989年“全国英语学能调查”结果:“女性” 强于“男性”;“理科学生”强于“文科学生”。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女孩语言能力强于男孩。年年 龄龄 0 0岁:感知阶段岁:感知阶段 2 2岁:前运算阶段岁:前运算阶段 7 71111岁:具体运算阶段岁:具体运算阶段 11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比较倾向于使用一种语言,如果这时学习另儿童比较倾向于使用一种语言,如果这时学习另一种语言,他们不仅会如以往的研究所指出的

3、那一种语言,他们不仅会如以往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产生挫折感,而且还会经常用混淆的两种语言样产生挫折感,而且还会经常用混淆的两种语言来表达思想,因此对智力发展不利。来表达思想,因此对智力发展不利。 主流倾向:八至十二岁间适合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主流倾向:八至十二岁间适合开始学习第二语言。(collier,1989)记记 忆忆 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量外语内容的记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记住75,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能记住50,而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只能记住17。 低年级学生记忆空间大,机械记忆能力强,而且此时记忆的东西常常终生不忘。 记忆机制: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认知风格认知风格 场独立-场依存:(field

4、 dependentfield independent) 场独立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性者较倾向于喜欢自然科学,场独立性者往往采用独立自觉学习,其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 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喜欢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其学习由外在动机支配。 内向-外向 (introvert-extrovert) 内向性格: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具有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

5、这类人喜爱思考。但缺乏决断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高。 外向性格: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感情外露、待人热情、诚恳,随和、不拘小节,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但缺乏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的精神。 英语水平英语水平1. 语言应用能力2. 听说读写测试成绩3. 强项、弱项4. 词汇量: 新课标:8级3000,9级3600 ce4: 4200-5900 ce6: 5500-6900 post graduate entrance:5300-5494 senior level: 5900(japan),50006000(taiwan), 9000(russian) tem4: 55006000;

6、 tem8: 8000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水平mata-cognitionl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调整计划 l 会学习的能力会学习的能力l 心理认知水平心理认知水平 与人相处:如何相处,谁是朋友 成绩归因:面对成绩与失败 该与不该:面对诱惑/各种选择环境氛围环境氛围 家庭(父亲榜样作用,母亲文化传承) 父亲:自立、诚信、坚持、成功 母亲:环境、文化知书达理 同学朋友(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班组集体(one that loves others loves oneself.) 自学能力自学能力 1) 阅读英语文章(英语报纸、小说)的能力; 2) 听英语

7、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的能力; 3) 利用工具的能力:词典、图书馆; 4) 写摘要、日记、评论的能力。 1、能快速查到、能快速查到要找的词条要找的词条; 2、快速确定该词的、快速确定该词的语音信息语音信息,包括读音和重读特征;,包括读音和重读特征; 3、确定、确定拼写信息拼写信息,包括比较级、不规则动词、音节的,包括比较级、不规则动词、音节的 划分等;划分等; 4、能够在多义项中快速、能够在多义项中快速确定词义确定词义; 5、词义信息:会、词义信息:会利用利用其他线索,如其他线索,如例句例句来理解词义;来理解词义; 6、语法信息:是否、语法信息:是否及物及物动词,是否动词,是否可数可数,形容词的

8、位,形容词的位 置;置; 7、快速查到相关词,如、快速查到相关词,如同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同源同形词、同源同形词 等。等。 有关英语词典的使用能力学习材料学生教师教学目的条件与手段教教 师师 自身语言素质 理论水平 方法能力 -教学:八项技能:听说读写译唱画演; -科研:实验设计、简单统计方法,如:spss) 职业化程度 敬业水平 终身学习(1. 语言综合能力积累;2. 保持well-informed:读报-小说-广播电视-歌曲等高质量教师标准 不仅有知识、而且有道德、理想、有专不仅有知识、而且有道德、理想、有专业追求;业追求; 不仅高起点,而且终身学习、不断自我不仅高起点,而且终身学

9、习、不断自我更新;更新; 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教育专家。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教育专家。 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性。国际教师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教师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专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随意化阶段随意化阶段经验化阶段经验化阶段 大专师范学校教育本科师范学院教育20世纪后发展状况世纪后发展状况师范学院的独立培养师范学院;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大学后专门的教育课程培训逐步形成:教育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 教师职业 认识调查,2002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参加院校:48所 接受调查人数:900多(大学英语教师) 调查结果: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对进

10、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表现出极大的愿望; 但是对于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盲目性。 82.8%的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的英语功底好就能教好英语; 70.9%的教师认为教英语并不难。 接受终身专业训练; 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 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教师专业化内容教师专业化内容我国英语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程结构方面,各类课程(学科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知识、语言学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学理论相对薄弱)比例不协调; 2、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缺少整体性,理论不能有效联系实际; 3、缺少专业发展自主性、主动性。1、学科教学知识(英语教学法):解

11、决用什么方法快速教会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问题。2、语言学知识:解决掌握语言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正确恰当使用语言的问题。3、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教育规律、了解个体特点、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知识。解决因人施教、科学施教、恰当施教的问题。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1.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a人们是怎样理解和产生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实验心理语言学(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b儿童是怎样习得母语的-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c.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是怎样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应用心理语言学 (app

12、lied psycholinguistics) d如何建立心理语言学的计算机模型-计算心理语言学(computational psycholinguistics)2.心理语言学的特点 a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例如: 话语-收音机。 收音机结构:各种元件和材料把它们组合起来的线路图。 话语结构:语音和词汇把它们组合起来的语法系统。 收音机功能:接受声波-话语的功能:表达和交流思想。 功能还可以分得细些: 收音机的结构波段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话语可以用来表示感情、提出疑问、陈述看法、发出指令。 心理语言学感兴趣的是人们在使用和习得语言时必须具有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这个过程看不

13、见、摸不着。只能通过研究一些表面的行为来推断。 b这个习得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c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学习材料学生教师教学目的条件与手段学习材料学习材料 课内(教材、教辅材料:纸制材料、多媒体等) 课外(报纸21th century english paper、电视(cctv english channel)、广播(cri) 、杂志、光盘、音带、mp3等) 精泛比例(ir-er;il-el)、难度、数量学习材料学生教师教学目的条件与手段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应试教学:语言能力与应试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学:研究科学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 )与终结性评价(summati

14、ve evaluation) 素质教育是主题应试教学是辅助素质教育是主题应试教学是辅助素质培养是根本应试教学是检验素质培养是根本应试教学是检验英语考试是尺子?英语考试是尺子?学习材料学生教师教学目的条件与手段条件与手段条件与手段教学条件:多媒体(ppt)教学课件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擦)研究条件: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行为研究、现代手段:eye movement; erp((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功能成像; pet(positron emission co

15、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1主要教学法介绍2主要教学理论介绍3主要教学法介绍主要教学法介绍 1、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 2、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3、传统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4、张思忠教学法(zhangsizhong method) 5、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6、全身反应法 (tpr: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7、折衷法 (eclectic met

16、hod) 8、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1、听说法、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 特点: 1)不必语境化; 2)目标:掌握语音、句型、单词; 3)句型操练为主; 4)课堂上禁止使用语法解释,禁止使用母语,禁止 在初期水平上使用翻译; 5) 先听说后读写,即在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口语之后 方可从事阅读与写作; 6)以语言能力的形成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 7)以语言项目的难易来安排学习顺序; 8)追求语言的准确性; 9)学生学习状态被动,语言实践少; 缺点:方法机械、单调。2、交际法、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特点是: 1

17、)注重意义; 2)教学语境化; 3)目标:学会有效的交际; 4)适当解释语法; 5)适当使用母语; 6)以交际的需要、兴趣、意义等来决定 学习顺序; 7)学生学习状态主动,实践量大,实践 时间较长、范围较宽; 缺点:准确性不够。、传统语法翻译法、传统语法翻译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特点是: )注重语法; )注重准确; )以教师讲解为主; )注重读写技能; )不足:课堂不活跃;听说训练少。、张思忠教学法、张思忠教学法(zhangsizhong method) 适当集中: 即超前集中、随机集中和综合集中。适当集中词汇、语法等,机制灵活地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强

18、化学生识记单词。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强的心理优势打基础。 反复循环: 在教材中采用多种反复循环方式,使学过的知识重现再认。 阅读原著: 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外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因材施教: 面向团体,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个体,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在短时间内通过适当的集中方式,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教给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一定难度的技能训练有一定难度的技能训练,以反复循环的各种有意记忆方式,使之得到及时的强化。 在学生集中记忆大量词汇和基本掌握较多的语法项目之后,通过课文教学、阅读原著等活动,消化、巩固前期识记的

19、语言知识项目消化、巩固前期识记的语言知识项目。 对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分组复式教学分组复式教学,发展和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防止和克服学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建立心理优势。 1)重自然交流,允许学习者犯错误; 2)强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 3)强调意义而非语法; 4)强调词汇学习; 5)包括结构的输入应该稍多于学习者本人现有水平(i+1); 6)在二语学习中监控是次要的; 7)课堂时间主要是输入; 8)老师只能说目标语,学生可以说目标语或母语; 9)说目标语的错误在影响意义时才纠正; 10)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交流、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11)学习者决定何时说、说什么和怎样说。、自

20、然法、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老师的作用: 1)可靠目标语材料输入的源泉; 2)创造有趣、友好、有效的学习环境; 3)使用丰富的课堂活动。、自然法、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全身反应法、全身反应法(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允许学生有一段沉默期,即只听不说的时期。只要求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对所听语言的理解。在这一时期对学生只要求做到“一会”, 即能听懂。 在听熟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开口说,做到“二会”,即能听懂和会说。、折衷法、折衷法 (eclectic method) 主张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和学习者

21、的实际需要。 不排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可采用的有效成分。 主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没有明确的理论体系。 如:根据教学需要,可采用交际教学法,或采用语法翻译法,或情景教学法(将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结合起来,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的综合语言训练)等。8、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 dickenson,1987和nunan,1988著书阐述语言学习的自主方法 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建构主义:主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成人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中心

22、)自主学习的条件自主学习的条件 1、学习者: 比较成熟的心理(元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学习策略); 一定的英语基础(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及综合语言技能) 2、学习条件: 硬件:电脑、网络 软件:适当的学习材料、充分、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1主要教学法介绍2主要教学理论介绍3主要教学理论介绍主要教学理论介绍 1、元认知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理论 4、图式理论 5、记忆、背诵理论 6、行为主义理论元认知(元认知(meta-cognition)理论)理论 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实质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

23、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前者指个体获得的与认知活动有关的知识。后者指个体不断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所进行的监控和调节活动。 就是有关认知活动的认知,即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整和自我管理。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

24、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当今的建构主义有很大的影响。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基本主张: 1主动学习。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

25、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学习是个体的体验。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适合你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 3合作学习。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止,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4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

26、的建构将是不同的。、“自上而下自上而下”与与“自下而上自下而上” (top-down & bottom-up)理论理论 “自下而上”阅读模式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从辨认字母开始,组成单词、词组、句子、语段等,逐级由语音、词素等最基础的单位聚合向上、向整体意义发展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合理序列应是先教字母,再教字词,然后逐渐过渡到培养高级水平的阅读技能。显然, 这一理论把阅读看作仅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过程,而忽视了读者固有知识对阅读的影响。 高夫(gough, p.b.)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 “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理论认为:阅读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系列加工过程,而是一个以读者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取样

27、、预期、检验和证实的“从内而外”的循环过程。 著名学者古德曼(goodman,k.s.)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 、图式理论、图式理论(schemata) 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或背景知识组成的。图式是人们大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元。通俗地说,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储存着无数事实,这些事实按情景分门别类组成图式网(schemata),给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的参考系。当读者把大脑中的图式和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的时候,就能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即: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他们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图式”是由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 rumerhart提出在阅读中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