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粪造影测量及疾病诊断标准_第1页
排粪造影测量及疾病诊断标准_第2页
排粪造影测量及疾病诊断标准_第3页
排粪造影测量及疾病诊断标准_第4页
排粪造影测量及疾病诊断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粪造影测量及疾病诊断标准概述 20世纪60年代,Phillips和Broden将排粪造影用于对小儿巨结肠和直肠脱垂的研究。70年代后期才逐步应用于临床。 1985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始将排粪造影应用于临床,提出中国人的有关正常参考值和一些异常诊断标准。 1990年,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主持的“全国便秘诊治标准讨论会”上,制订了便秘诊治暂行标准,为国内开展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排粪造影测量 一、时相名称: 1、静坐静坐-rest; 2、提肛提肛-lifting, lift; 3、强忍强忍-straining,strain; 4、力排力排-defecatio

2、n,def。 二、测量项目: 1、耻尾线(、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基本相当于盆底的解剖位置。 2、肛直角(、肛直角(anorectal angle,ARA):):肛管轴线与直肠轴线的夹角。静坐101.916.4;力排120.216.7;力排与静坐差18.316.5 3、肛上距(、肛上距(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orectal junction and the pubococcygeal line,DUAC):肛管上部中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结合部,正常静坐时位于耻尾线下缘1cm左右

3、。该点位于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以下为正值。 4、乙耻距(、乙耻距(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igmoid colon and the pubococcygeal line,DSPC):):即耻尾线乙状结肠距,为充钡的乙状结肠最下曲的下缘与耻尾线的垂直距离。正常为负值。 5、肛管长度(、肛管长度(the length of the anal canal,ACL):肛管上部中点至肛门的距离。力排正常人男女,男:37.675.47mm;女:34.334.19mm。 6、骶直间距(、骶直间距(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acrum and the rec

4、tum,DSR):):为充钡的直肠后缘至骶骨前缘的距离。正常10mm,20mm异常排粪造影正常所见 造影剂排出顺畅,往往10s左右即大部排出。所摄照片力排与静坐比较:肛直角增大,应90;肛上距增大,但不应30mm(经产妇35mm);肛管开大;直肠大部或近于全部排空,显示粗细均匀12mm的粘膜皱襞;耻骨直肠肌压迹消失;乙(小)耻距增大,但仍为负值。各种疾病诊断 便秘一般分三类病变: 1、结肠慢传输型; 2、出口梗阻型; 3、混合型。 出口梗阻型分两类: 1、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PRMH 2、盆底松弛综合征:AMD、IRI、ERP、RC、PD、SP、PFH、S-RS。 盆底松弛综合征是盆底和

5、盆底结构的松弛性改变,现在研究上有一些进展;而盆底痉挛综合征则主要是功能性改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 会阴下降(perineum descending ,PD) 直肠前壁粘膜脱垂(anterior mucosal prolapse,AMD ) 直肠内套叠(internal rectal intussusception,IRI) 直肠外脱垂(external rectal prolapse,ERP) 直肠膨出(rectocele,RC) 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 耻骨直肠肌肥厚症(puborectalis muscle h

6、ypertrophy,PRMH) 内脏下垂(splanchnoptosis,SP) 盆底疝(pelvic floor hernia,PFH) 骶直分离(sacrum-rectal separate,S-RS)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 会阴下降(perineum descending ,PD) 力排时:肛上距31mm,经产妇36mm。多伴有其他异常,又称为会阴下降综合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部分患者可单独出现。直肠前壁粘膜脱垂(anterior mucosal prolapse,AMD

7、 ) 增粗而松弛的直肠粘膜脱垂于肛管上部前方,造影时该部呈凹陷状,而直肠肛管结合部的后缘光滑连续。直肠内套叠(internal rectal intussusception,IRI) 又称直肠隐性脱垂(concealed procidentia) 分两种情况:1.直肠内粘膜套叠。为增粗而松弛的直肠粘膜脱垂,在直肠内形成厚约3mm的环形套叠。2.直肠内全层套叠。环形套叠的厚度5mm。 依IRI发生部位,可分为直肠近段套叠、远断套叠、直肠套入肛管。 有的IRI与AMD并存,或由AMD发展成为IRI。 1、IRI测量:套叠深度为套叠入口至其顶端的距离,厚度为套叠环内外层间宽度,肛门距为套叠顶端至肛门

8、的距离。 多发套叠为直肠内有两处彼此不连续的套叠;多重叠为几个套叠连续重叠在一起,多为粘膜套叠。 2、直肠内套叠分度:Shorvon分七级:级-直肠近段粘膜厚度3mm,仅累及一侧壁。级-累及环壁(一圈)者。级- 3mm累及一侧壁者。级-累及环壁者。级-环状粘膜套入肛管内。级-粘膜大部套入肛管内。级-脱垂至肛门外者。郭俊渊(同济医大)分四度:度-粘膜深315mm;度-粘膜深16 30mm ;度- 31mm或多发、多重或厚度 5mm;度-直肠脱垂。直肠外脱垂(external rectal prolapse,ERP) 脱垂于肛门外,形成大小不等、长度和形态不一的肛门外脱垂块状物。又称直肠脱垂、完全

9、性直肠脱垂。 Broden认为IRI是ERP的预兆。直肠膨出(rectocele,RC) 又称直肠前突,为直肠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向前方深度6mm。 测量:用角度仪90处对准前突顶点,再后退至突出的起始部(相当于肛管直肠交界处前上方),顺角度仪的弧线划一条虚线,该虚线即为RC的长度,突出顶点至弧线顶点连线即为RC深度。 RC分度:度-RC深度为6 15mm;度-RC深度为16 30mm ;度- 31mm和伴有其他异常者。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 为用力排粪时盆底肌肉收缩而不松弛的功能性疾病。力排时肛直角不增大,仍保持90左右或更小,

10、且多出现耻骨直肠肌痉挛压迹(PRMI),即可诊断SPFS。 本症常合并其他异常,如合并RC,100%出现“鹅征”(goose sign)。鹅征对SPFS+RC有确诊价值。 分度:度-肛直角静坐正常,力排90;度-肛直角静坐、力排均 90 ;度-肛直角大部 90 伴PRMI及PD;度静坐、力排肛直角均 90 伴PRMI及PD。耻骨直肠肌肥厚症(puborectalis muscle hypertrophy,PRMH) 是“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puborectalis syndrome,PRS)的主要原因。 表现:肛直角变小,肛管变长,造影剂不排或少排和耻骨直肠肌“搁架征”(shelf sign

11、)。 排粪造影时见到“搁架征”即可诊断PRMH,而肛直角小、肛管变长可供参考。 鉴别:主要与SPFS鉴别(耻骨直肠肌痉挛、肛直角小,但各排粪状态相先后有变化,且常见耻骨直肠肌压迹,而无搁架征)。内脏下垂(splanchnoptosis,SP) 盆腔脏器如小肠、乙状结肠和子宫等的下缘下垂在耻尾线以下者即为内脏下垂。 见于力排时,乙耻距和小肠距均为正值。盆底疝(pelvic floor hernia,PFH) 名称较多。Douglas陷窝疝、阴道疝、肠疝、乙状结肠疝、直肠生殖陷窝疝。直肠前陷窝滑动性内疝等。 该疝发生于盆底,内容多为乙状结肠和小肠,可有附件及大网膜。根据排粪造影可分为小肠疝(ent

12、erocele,EC)和乙状结肠疝(sigmoidocele,SC)。有的疝至会阴下皮下形成会阴疝(perineal hernia,PH)。 分度:Jorge将SC分为三度: 度位于耻尾线以上;度位于耻尾线与坐尾线之间;度位于坐尾线以下。郭俊渊认为度为“乙状结肠对直肠有压迫,其下缘位于耻尾线以上。同时力排时乙状结肠或(和)小肠最低点距肛门7cm。”骶直分离(sacrum-rectal separate,S-RS) 力排时第三骶椎水平处骶直间距20mm,且直肠近段向前下移位,并褶曲成角,部分小肠位于骶直间,直肠亦可有左右褶曲而影响排粪。 S-RS常合并其他异常,以RC、IRI、PD、SP、PFH较常见。 本表现多系直肠有系膜和盆底结构松弛所致。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