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如何鉴赏写景文段,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味语言的魅力,学习对偶的表达技巧。过程与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情感与价值:感受古人那种登临亭台楼阁而生发悲我的情怀。重点难点:学习如何鉴赏写景文段,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味语言的魅力。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朗读感知 1、学生谈感受。2、提问:文段紧扣文题的哪些字词?三讨论探究一 这幅图由哪些景物构成?1 / 11二 这些景物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1)绘美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学生画出第二段中的意象(PPT):潦水、寒潭、烟光、暮山、层
2、台、飞阁、鹤汀、凫渚、桂殿、兰宫、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舸舰、云、雨、彩、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雁阵。引导学生注意:画线词是对非画线词的修饰。(2)若将写景比为绘画,上述意象好比画作的素材。但我们知道,一幅画作光有素材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各素材特点给他们上色。那么作者用哪些词给它上色呢?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这些意象的特点呢?学生读第二段后圈画出表现意象特点的词,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含义,体会九月滕王阁色彩的绚烂和作者华丽风格在此的具体表现(PPT):这是学习重点之一,要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句子来鉴赏,品味作者绘景的美妙。(3)这美景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要交代这个?明确:“俨骖于
3、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交代此内容主要是强调眼前胜景是上下求索而得,不容易。(4)听课文第二段录音,在脑中将文字想象还原成画面。(5)你可以给此画面拟个标题吗?若将此画面拍成DV,该怎么拍?你可以将它改写成DV脚本吗?明确(PPT):标题:滕王阁秋景图远镜头: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中镜头: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仰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俯瞰: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特写:披绣闼,俯雕甍远镜头: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中镜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远镜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仰视:落霞与孤鹜齐飞
4、,秋水共长天一色远镜头: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声音)此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景的层次性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壮丽的滕王阁秋景,想表达什么情呢?请结合具体文句说说自己的体会。明确:从“层峦耸翠”到“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的情感总体是愉悦的,因为这里的景致的确令人心旷神怡。但从上述景致的色调“清、紫、寒、翠”等看,总体色调偏冷,再加之“渔舟唱晚”和“雁阵惊寒”,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喜悦的情感只是外在的,其内心还有隐隐的悲愁。简单地说,表面的快乐难以掩饰内心的悲愁。这段写景内容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老师宜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具体的语句去品
5、味。(7)美读之,尽量表现作者的情感。3.赏心:遥襟俯畅,逸兴遄飞。4.乐事:胜饯。五、背诵“美景”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6、: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
7、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
9、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10、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13、下联调整为: 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考生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建筑修复完工合同模板
- 考勤与请休假管理答案
- 职场礼仪坐姿培训
- 产业园装修合同标准文本
- 商业步行街租赁
- 水利工程管理渠道维护
- 班组长培训他人的方法
- 采购合同谈判与签订要点分析
- 2024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Unit 2 Go for it!Understanding ideas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初中语文+】《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国开-参考资料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霸王茶姬为例【知识精研】同步教学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三维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家具设计与软装搭配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2025人保寿险校园招聘开启啦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