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脊柱矫正简便手法_第1页
美式脊柱矫正简便手法_第2页
美式脊柱矫正简便手法_第3页
美式脊柱矫正简便手法_第4页
美式脊柱矫正简便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年4月5日矫正部 位偏位 编码编码说明诊断要点接触点患者体 位医师体位矫正方法枕骨1ASAS-向前上偏位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两手五指交叉重叠放于框上缘前额全部,弯 曲头部向胸前,颅骨后面紧贴医师胸部,拉力 向后、下。枕骨2 PSPS-向后上偏位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两拇指分别放两耳前,两手二、三、四、五 指放左、右耳后,紧贴后外头部(颞骨), 使患者尽量抬头,推力向前、下。枕骨3 AS-RSAS-向前上偏位RS-右上侧偏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R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

2、椎线在右 侧分散。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两手五指交叉重叠放于眶上缘前额全部,拉 力向后(医师怀侧)右、下。枕骨4AS-LSAS-向前上偏位LS-左上侧偏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LS-正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线在 左侧分散。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两手五指交叉重叠放于眶上缘前额全部,拉 力向后(医师怀侧)左、下。枕骨5PS-RSPS-向后上偏位RS-右上侧偏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R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右 侧分散。左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左接触手拇指及二、三、四、五指放左耳后 上,紧贴左颞骨,推力向前、中间、右下, 右稳定手放在右耳上。枕骨6PS

3、-LSPS-向后上偏位LS-左上侧偏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L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左 侧分散。右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右接触手拇指及二、三、四、五指放右耳后 上,紧贴右颞骨,推力向前、中间、左下, 左稳定手放在左耳上。枕骨7 AS- RS- RAAS-向前上偏位RS-右上侧偏RA-右枕骨髁向 前旋转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R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右 侧分散。RA-右枕骨髁侧块变窄。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双手五指交叉重叠放眶上缘前额全部,拉力 向后(医师怀侧),向右下转头。枕骨8 AS- RS- RPAS-向前上偏位RS-右上侧偏R

4、P-右枕骨髁向 后旋转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R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右 侧分散。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双手五指交叉重叠放眶上缘前额全部,拉力 向后(医师怀侧),向左下转头。RP-正位片,右枕骨髁侧块变宽。枕骨9PS-RS-RAPS-向后上偏位RS-右上侧偏RA-右枕骨髁向 前旋转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R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右 侧分散。RA-正位片,右枕骨髁侧块变窄。左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左接触手拇指放左耳前上,左手二、二、四、 五指放在耳后,紧贴左颞骨,推力向前,向 右下转头。右稳定手放在右耳上。枕骨10 PS- RS- R

5、PPS-向后上偏位RS-右上侧偏RP-右枕骨髁向 后旋转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R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右 侧分散。RP-正位片,右枕骨髁侧块变宽。右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右接触手拇指放右耳前上,右手二、三、四、 五指放在耳后,紧贴右颞骨,推力向前,向 左卜转头。左稳定手放在左耳上。枕骨11 AS- LS-LAAS-向前上偏位LS-左上侧偏LA-左枕骨髁向 前旋转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L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左 侧分散。LA-正位线,左枕骨髁侧块变窄。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双手五指交叉重叠放眶上缘前额全部,拉力 向后(医师怀侧),向

6、左下转头。枕骨12 AS- LS-LPAS-向前上偏位LS-左上侧偏LP-左枕骨髁向 后旋转A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后聚合。L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左 侧分散。LP-正位片,左枕骨髁侧块变宽。眉间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双手五指交叉重叠放眶上缘前额全部,拉力 向后(医师怀侧),向右下转头。枕骨13 PS- LS-LAPS-向后上偏位LS-左上侧偏LA-左枕骨髁向 前旋转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L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左 侧分散。LA-正位线,左枕骨髁侧块变窄。右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右接触手拇指放在右耳前上,右手二、三、 四、五指放在右耳后,紧贴右

7、颞骨,推力向 前,向左卜转头。左稳定手放在左耳上。枕骨14PS-LS-LPPS-向后上偏位LS-左上侧偏LP-左枕骨髁向 后旋转PS-侧位片,枕骨大孔线与环椎平面 线向前聚合。LS-正位片,枕骨髁线与环椎线在左 侧分散。LP-正位片,左 枕骨髁侧块变宽。左颞骨坐位站在患者冃后左接触手拇指放在左耳前上,左手二、三、 四、五指放在左耳后,紧贴左颞骨,推力向 前、向右下转头。右稳定手放在右耳上。矫正 部位偏位编 码编码说明诊断要点接触点患者体位医师体位矫正方法环椎1A-RA-向前偏位 -平行(无 楔形)R-侧向右偏A-侧位片,环椎向前, 齿状突相应的向后偏 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1

8、、右 侧横 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横突的前外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后, 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左稳定手的大鱼际 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撑左乳突、横突。2、右 侧横 突(T)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 (先用拇 指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左稳定手握在右接 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向左。环椎2ASR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R-侧向右偏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齿状突相应的向后 偏位

9、。S-侧位片,环椎向上偏 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1、右 侧横 突(T)1、坐位同 A-R 1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横突的前外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后, 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同时加顺时针扭力。 左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撑左乳突、 横突。2、右侧横突(T)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横突的外侧缘,(先用拇指 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左稳定手握在右接触 手手腕上,推力向前、向左。同时加顺时针扭力。环椎3AIR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R-侧向右偏A-侧

10、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齿状突相应的向后 偏位。I-侧位片,环椎向下偏 位。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横突的前外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后, 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同时加顺时针扭力。 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撑左乳突、 横突。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 (先用拇指 找出右横突的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的同时加 顺时针扭力。左稳定手握在

11、右接触手手腕上。环椎4A-RAA-向前偏位 -平行(无 楔形)R-侧向右偏A-右侧向前 旋转A-侧位片,环椎向前, 齿状突相应的向后偏 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A1-正位片,右侧侧块增 宽,代表环椎向前旋转。 A2-正位片,右侧侧块内 缘黑影变大。A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平面线在右侧聚 合。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横突的前外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后, 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右稳定手的大鱼际 放在非调整

12、侧(左侧),支撑左乳突、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 (先用拇指 找出右横突的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对侧(患 者左侧)。左稳定手握在右接触手手腕上。环椎5ASRA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R-侧向右偏A-右侧向前 旋转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齿状突相应的向后 偏位。S-侧位片,环椎 向上偏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右横突的外侧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

13、在右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左,转动头部向 右(后八 向下。左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 侧),支持左乳突、横突。在右侧分散。A1-正位片,右侧侧块增 宽,代表环椎向前旋转。A2-正位片,右侧侧块内 缘黑影变大。A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右侧聚合。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下、 (足侧)、对侧(患者左侧),同时加顺时针扭力。左 稳定手握右接触手手腕。环椎6A1RA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R-侧向右偏A-右侧向前 旋转AI-侧位片,环椎向前下 偏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A1

14、-正位片,右侧侧块增 宽,代表环椎向前旋转。A2-正位片,右侧侧块内 缘黑影变大。A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右侧聚合。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右横突的外侧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转动头部向右(后)、 向上。左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持 左乳状突、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向上

15、(头侧)、对侧(患者左侧),同时加逆时针扭力。左 稳定手握右接触手手腕,环椎7A-RPA-向前偏位 -平行(无 楔形)R-侧向右偏 P-右侧向后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P1-正位片,右侧侧块变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右横突的外侧缘,右拇指近节随拇指之后放在右横 突上,推力向屮间、左,转动头部向左(前)。左稳疋 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持左乳状突、横 突。旋转窄,代表环椎向后旋转。P2-正位片

16、,右侧侧块内 缘的黑影变小。P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右侧分散。2、俯卧位 头偏右侧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上, (先用 拇指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中间、 右侧(医师怀侧)。左稳定手握右接触手手腕。环椎8ASRPAS-向前上偏 位R-侧向右侧P-右侧向后旋转AS-正位片,环椎向前上 偏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P1-正位片,右侧侧块变 窄,代表环椎向后旋转。 P2-正位片,右侧侧块内 缘的黑影变小。P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右侧分散。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

17、,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右横突的外侧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转动头部向左、 下。左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撑左 乳突、横突。2、俯卧位 头偏右侧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下(足 侧)右侧(医师怀侧),顺时针扭力。左稳定手握右接 触手手腕。环椎9A1RPAI-向前下偏 位R-侧向右偏P-右侧向后 旋转AI-侧位片,环椎向前下 偏位。R-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右侧分散。P1-正位片,

18、右侧侧块变 窄,代表环椎向后旋转。P2-正位片,右侧侧块内 缘的黑影变小。P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右侧分散。右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左肩,调正前头 向左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右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右。1、右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右掌心朝上,右拇指远节放 在右横突的外侧缘,右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右横突上,推力向中间、左,转动头部向左、 上。左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左侧),支撑左 乳突、横突。2、俯卧位 头偏右侧2、站在患 者右侧。2、右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右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上(头 侧)右

19、侧(医师怀侧),逆时针扭力。左稳定手握右接 触手手腕。环椎10A-LA-向前偏位 -平行(无 楔形)L-侧向左偏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右稳定手的 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支撑右乳突、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

20、出),推力向前、右。 右稳定手放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1ASL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L-侧向左偏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S-侧位片,环椎向上偏 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 才匕匚二者冃后,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逆时针扭力。 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支撑右乳突、 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

21、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 逆时针扭力。右稳定手放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2AIL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L-侧向左偏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I-侧位片,环椎向下偏 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下(足侧), 顺时针扭力。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 支撑右乳突、横突。在左侧分散。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

22、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 下(足侧),顺时针扭力。右稳定手放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3A-LAA-向前偏位 -平行(无 楔形)L-侧向左偏A-左侧向前 旋转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A1-正位片,左侧侧块增 宽。A2-正位片,左侧侧块内 缘黑影变大。A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在左侧聚合。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

23、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转动头部向 右(后)。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 支撑右乳突、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 略右。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 (先用 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患者右侧),右稳定手握在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4ASLAAS-向前上偏 位L-侧向左偏A-左侧向前旋转AS-侧位片,环椎向前上 偏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A1-正位片,左侧侧块增 宽。A2-正位片,左侧侧块内 缘黑影变大。A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在左侧聚合。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

24、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 才匕匚二者冃后,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转动头部向 右(后八下。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 支撑右乳突、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 略右。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 (患者右侧),向下(足侧),顺时针扭力。右稳定手 握在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5AILAAI-向前下偏 位L-侧向左偏A-左侧向前 旋转AI-侧位片,环椎向前下

25、偏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A1-正位片,左侧侧块增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 才匕匚二者冃后,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转动头部向 右(后八上。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 支撑右乳突、横突。宽。A2-正位片,左侧侧块内 缘黑影变大。A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在左侧聚合。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 略右。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

26、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 (患者右侧),向上(头侧),逆时针扭力。右稳定手 握在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6A-LPA-向前偏位 -平行(无 楔形)L-侧向左偏 P-左侧向后 旋转A-侧位片,环椎向前偏 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P1-正位片,左侧侧块变 窄,代表环椎向后旋转。P2-正位片,左侧侧块内 缘的黑影变小。P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左侧分散。左侧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食指近节随拇指之后 放

27、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转动头部向前。 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支撑右乳突、 横突。2、俯卧位,头 向左偏,左横突 在上。2、站在患 者左侧。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 (先用 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患者右侧),右稳定手握在左接触手手腕上。环椎17ASLPAS-向前上偏 位L-侧向左偏P-左侧向后旋转AS-侧位片,环椎向前上 偏位。L-正位片,环、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P1-正位片,左侧侧块变 窄,代表环椎向后旋转。P2-正位片,左侧侧块内 缘的黑影变小。P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左侧分散。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28、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转动头部向 前、下。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支 撑右乳突、横突。2、俯卧位2、站在患 者左侧。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 (患者右侧),顺时针扭力。右稳定手握在左接触手手 腕上。环椎18AILPAI-向前下偏 位L-侧向左偏P-左侧向后旋转AI-侧位片,环椎向前下 偏位。L-正位片,环

29、、枢椎线 在左侧分散。P1-正位片,左侧侧块变 窄,代表环椎向后旋转。P2-正位片,左侧侧块内 缘的黑影变小。P3-正位片,枕骨髁线与 环椎线在左侧分散。左侧 横突(T)1、坐位,固定 右肩,调正前头 向右弯便于寻 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向左弯。1、站在患才匕匚二 者冃后, 略左。1、左接触手与前臂平行,左掌心朝上,左拇指远节放 在左横突的外侧缘,左拇指近节、食指近节随拇指之 后放在左横突上,推力向前、中间、右,转动头部向 前、上。右稳定手的大鱼际放在非调整侧(右侧),支 撑右乳突、横突。2、俯卧位 头向左偏,左横 突在上。2、站在患 者左侧。2、左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的外侧缘上,(先用拇

30、指找出左横突外侧缘,然后撤出),推力向前、右、 (患者右侧),逆时针扭力。右稳定手握在左接触手手 腕上。矫正部位偏位编码偏位说明诊断要点接触点患者体位医师体位矫正方法C271PRILaP-向后偏位R-向右旋转I-向下偏位R-正位片,棘突 向右侧旋转。I-侧位片,两椎体 前后平面线在右1、左侧椎弓板(La)1、俯卧位1、站在患者 右侧,前倾横 过脊椎。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侧(对侧)的椎 弓板上,推力向前、中间,逆时针扭力。左稳定 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侧聚合,楔形开2、左侧椎弓2、俯卧位2、站在患者2、右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侧(同侧)的椎口在左侧。板(La)左侧。弓板上,左上方

31、稳定手握在右下方接触手手腕上,脊椎侧弯可能凸推力向前、中间,逆时针扭力。向左。3、左侧横突3、坐位,固定右肩,3、站在患者3、左接触手拇指放左侧横突的外侧缘上, 左手食(T)头先偏向右侧便于背后,略左。指近节放左横突上,右稳定手放右侧下颌角,推寻找,找准接触点力向前、中间、右上。后头偏向左侧,抬咼卜颌。P-向后偏位R-正位片,棘突1、左侧椎弓1、俯卧位1、站在患者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侧(对侧)的椎R-向右偏位向右侧旋转。板(La)右侧,前倾横弓板上,左稳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C2-2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左。过脊椎。力向前、中间。7PR-La2、左侧椎弓2、俯卧位2、站在患者2、右

32、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侧(同侧)的椎板(La)左侧。弓板上,左上方稳定手握在右下方接触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3左侧横突(T)3、坐位,固定右肩, 头先偏向右侧便于 寻找,找准接触点 后头偏向左侧,不 抬咼卜颌。3、站在患者背后,略左。3、左接触手拇指放左侧横突的外侧缘上, 左手食 指近节放左横突上,右稳定手放右侧下颌角,推 力向前、中间、右。P-向后偏位R-正位片,棘突1、刺突1、俯卧位1、站在患者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左下方稳R-向右旋转向右侧旋转。(SP)右侧,略下。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S-向右上偏S-侧位片,两椎上,顺时针扭力。位体平面线在右侧2

33、、刺突2、俯卧位2、站在患者2、任一拇指放棘突上,另一拇指放在先指的指甲C2-3Inf-整个椎分散,楔形开口(SP)左侧。上,双手二、三、四、五指握住斜方肌的前缘,7PRS-i nf体向下偏在右侧。推力向前、中间、上,顺时针扭力(此法更适合Inf-侧位片,整个中段颈椎)。椎体向下偏。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右。C274PR-SPP-向后偏位R-向右旋转R-正位片,棘突 向右侧旋转。脊椎侧弯可能凸 向右。1、刺突(SP)1、俯卧位1、站在患者右侧,略下。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左下方稳 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 上,不加扭力。2、刺突2、俯卧位2、站在患者2、任一拇指放棘

34、突上,另一拇指放在先指的指甲(SP)左侧。上,双手二、三、四、五指握住斜方肌的前缘,推力向前、中间、上,不加扭力(此法更适合中段颈椎)。L-向左旋转L-正位片,棘突1、右椎1、俯卧位1、站在患者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侧椎弓板上,左5I-向下偏位向左旋转。弓板(la)右侧。下方稳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 推力向前、C2-Inf-整个椎I-侧位片,两椎体中间、顺时针扭力。7PLI-la-i nf体向下偏前后平面线在左2、右椎弓板2、俯卧位2、站在患者2、右接触手拇指放在右侧椎弓板上,左稳定手拇侧聚合,楔形开(la)右侧。指放左侧椎弓板上以稳定颈椎,右接触手拇指推口在右侧。力向前、中间、

35、顺时针扭力(可双手同时用力)。Inf-侧位片,整个3、右横突3、坐位,固定左肩,3、站在患者3、右接触手拇指放在右侧横突的外侧缘上, 右手椎体向下偏位。(T)头先偏向左侧便于背后,略左。食指近节放右横突上,左稳定手放左侧下颌角,脊椎侧弯可能凸寻找,找准接触点推力向前、中间、左上。向右。后头偏向右侧,抬咼卜颌。L-向左旋转L-正位片,棘突1、棘突1、俯卧位1、站患者左1、左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右下方稳S-向右上偏向左旋转。(SP)侧,略下。定手握在左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位S-侧位片,两椎上,逆时针扭力。6PLS-infInf-整个椎体平面线在左侧2、棘突2、俯卧位2、站患

36、者左2、任一拇指放棘突上,另一拇指放在先指的指甲C27体向下偏分散,楔形开口在左侧。(SP)侧,略下。上,双手二、三、四、五指握住斜方肌的前缘, 推力向前、中间、上,逆时针扭力。Inf-侧位片,整个3、椎弓板3、俯卧位3、站患者左3、两拇指分放左右两椎弓板上,两拇指同时用力椎体向下偏位。(la)侧,略下。推向前、中间、逆时针扭力。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左。C2-7P-向后偏位L-向左旋转L-正位片,棘突 向左旋转。 脊柱侧弯凸向 右。1、右椎弓板(la)1、俯卧位1、站患者右侧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侧椎弓板上, 左 下方稳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 推力向前、 中间、不加扭力。2、右椎弓板

37、(la)2、俯卧位2、站患者右侧2、右接触手拇指放在右侧椎弓板上,左稳定手拇 指放左侧椎弓板上以稳定颈椎,右接触手拇指推7PL-la力向前、中间、不加扭力。3、右横突3、坐位,固定左肩3、站患者背3、右接触手拇指放在右侧横突的外侧缘上, 右手(T)头先偏向左便于寻后,略右。食指近节放右横突上,左稳定手放左侧下颌角,找,找到接触点后,推力向前、中间。头偏向右。P-向后偏位L-正位片,棘突1、棘突1、俯卧位1、站患者左1、左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右下方稳C2-8L-向左旋转向左旋转。(SP)侧定手握在左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脊椎侧弯可能凸2、棘突2、俯卧位2、站患者左2、任一拇

38、指放在棘突上,另一拇指放先指的指甲7PL-SP向左。(SP)侧上,双手二、三、四、五指握住斜方肌前缘,推力向前、中间。3、右椎弓板(la)3、俯卧位3、站患者左侧3、两拇指分放左右两椎弓板上,右拇指推力向前、 中间。注:枢椎偏位的诊断要点:P-向后偏位,侧位片,与环椎向前(A)偏位相对立。R-向右旋转,正位片,右侧 横突孔变小,模糊不清。L-向左旋转,正位片,左侧横突孔变小,模糊不清。S-向上偏位,正位片,椎弓根平面线与 C3椎体线,两线在旋转侧分散,旋转侧有 楔形。I-向下偏位,正位片,椎弓根平面线与 C3椎体线,两线在旋转侧聚合,非旋转侧(对侧)有楔形。矫正部位偏位编码编码说明诊断要点接触

39、点患者体位医师体位矫正方法胸椎1PRSP-向后偏位R-向右偏R-正位片,棘突向右 侧旋转,右侧椎弓根影 变小。1、棘突(SP)1、俯卧位1、站患者右侧身体与患者呈90°。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左下方稳定 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对 侧,顺时针扭力。(更适合上段胸椎)。位S-向右上偏位S-正位片,两椎体线在 右侧分散,楔形开口在 右侧。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右。2、棘突(SP)2、俯卧位2、站患者右侧,略下。2、两拇扌曰叠放在棘突上,两手食指紧靠患者冃部, 两拇指同时推力向前、中间、对侧(左侧)、下。P-向后偏R-正位片,棘突向右1、左横突1、俯1、站患者右侧

40、,身体1、左下方手拇指放在左横突上,右上方手豆状骨放位侧旋转,右侧椎弓根影(T)卧位与患者呈90°。左拇指的上端、棘突上,推力向前、中间,顺时针2R-向右偏变小。身体前倾超脊椎3扭力。(更适合下段胸椎)。胸椎位I-正位片,两椎体线在2、左横突2、俯2、站患者右侧,身体2、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上, 左下方稳PRI-TI-向右下右侧聚合,楔形开口在(T)卧位与患者呈90°。定手握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逆偏位左侧。身体前倾超脊椎3时针扭力。(更适合中、上段胸椎)。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左。3P-向后偏R-正位片,棘突向右1、左横突1、俯1、站患者右侧,身体1、左

41、下方手拇指放在左横突上,右上方手豆状骨放胸椎位侧旋转,右侧椎弓根影(T)卧位与患者呈90°。在左拇指的上端、棘突上,推力向前、中间。(更适PR-TR-向右偏变小。身体前倾超脊椎3合下段胸椎)。位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左。2、左横突2、俯2、站患者右侧,身体2、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横突上, 左下方稳(T)卧位与患者呈90°。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身体前倾超脊椎。(更适合中、上段胸椎)。3、左横突3、仰3、站患者右侧。3、右上方稳定手握住抱胸的两肘部,左下方接触手(T)卧位手心朝上,微握拳,伸入患者背后,左手大鱼际放两臂左横突上,患者呼气末时,借助患者身体

42、的滚动及相抱右手下压的力,推动左横突向前。P-向后偏R-正位片,棘突向右1、棘突1、俯1、站患者右侧,身体1、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左下方稳定4位侧旋转,右侧椎弓根影(SP)卧位与患者呈90°。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的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胸椎PR-SR-向右偏变小。对侧。P位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右。2、棘突2、俯2、站患者右侧2、两拇扌曰叠放在棘突上,两手食指紧靠患者冃部,(SP)卧位两拇指同时推力向前、中间、对侧。5P-向后偏L-正位片,棘突向左侧1、棘突1、俯1、站患者右侧身体与1、右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左上方稳定胸椎位旋转,左侧椎弓根影变(SP)卧位患者呈90

43、°。手握在右下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对PLSL-向左偏小。侧。逆时针扭力。(更适合上胸椎)。位S-向左上偏位S-正位片,两椎体线在 左侧分散,楔形开口在 左侧。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左。2、棘突(SP)2、俯卧位2、站患者左侧,略下。2、两拇扌曰叠放在棘突上,两手食指紧靠患者冃部, 两拇指同时推力向前、中间、对侧(左侧)、下。胸椎6 PLI-TP-向后偏 位L-向左偏 位I-向左下 偏位。L-正位片,棘突向左侧 旋转,左侧椎弓根影变 小。I-正位片,两椎体线在 左侧聚合,楔形开口在 右侧。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右。1、右横突(T)1、俯卧位1、站患者左侧,略下。1、两手分放脊椎两侧,两

44、手大鱼际分放两横突上, 左稳疋手起稳疋作用,右接触手推力向前、中间、 顺时针扭力。2、右横突(T)2、俯卧位2、参照 PRI-T、12、参照 PRI-T、13、俯卧位3、参照 PRI-T、23、参照 PRI-T、2胸椎7PL-TP-向后偏 位L-向左偏 位L-正位片,棘突向左侧 旋转,左侧椎弓根影变 小。1、右横突(T)1、俯卧位1、站患者左侧。1、两手分放脊椎两侧,两手鱼际分放两横突上,左 稳定手起稳定作用,右接触手实施右横突的推力向 前、中间。(更适合下胸椎)。2、右横突(T)2、俯卧位2、站患者左侧,身体 患侧呈90 0,身体前倾 超脊椎。2、右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右横突上, 左上方稳

45、 定手握在右下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更适合中、上段胸椎)。3、右横突(T)3、仰卧位、 两臂 抱胸。3、站患者右侧3、右上方稳定手握住抱胸的两肘部,左下方接触手, 手心朝上,微握拳,伸入患者背部,左大鱼际放右 横突上,患者呼气末时,借助患者身体滚动及右手 下压的力推动右横突向前。胸椎8PL-SPP-向后偏 位L-向左偏L-正位片,棘突向左侧 旋转,左侧椎弓根影变 小。1、棘突(SP)1、俯卧位1、站患者左侧,身体 与患者呈90°。1、右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上,左上方手握 在右上方接触手的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对 侧。位脊椎侧弯可能凸向左。2、棘突(SP)2、俯卧

46、位2、站患者左侧。2、两拇扌曰叠放在棘突上,两手食指紧靠患者冃部, 两拇指同时推力向前、中间、对侧。矫正 部位偏位编 码编码说明诊断要点接触点患者体位医师体位矫正方法L1-41PR-SPP-向后偏 位R-向右偏 位R-正位片,棘突向右 侧旋转,右侧椎弓根 影变小。脊椎侧弯可能凸向 右。1、棘突(SP)1、左侧卧位,左 下肢伸直,右足 放左下肢腘窝 处。1、面对患者, 固定右髋。1、右上方稳疋手固疋右肩,发力时推肩部向上、向后, 左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的右侧,手指超过脊 椎(达左侧)呈45°,发力时滚动患者向前40。以内, 医师髋部紧靠患者骨盆,推力由患者右侧向左侧、向 床面。2

47、、棘突(SP)2、右侧卧位,右 下肢伸直,左足 放右下肢腘窝 处。2、面对患者, 固定左髋。2、左上方稳定手固定左肩,右下方接触手的中指、无 名指放在棘突右侧,食指放左乳状突上,由患者背后 向前(医师侧)拉移。3、棘突(SP)3、俯卧位3、站患者右 侧。3、右方上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的右侧缘,左下方稳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 左(上腰椎加向上、下腰椎加向下的推力)。L1-42PRS-SPP-向后偏 位R-向右偏 位S-向右上 偏位R-正位片,棘突向右 侧旋转,右侧椎弓根 影变小。S-正位片,两椎体线 向右侧分散,楔形开 口在右侧。脊椎侧弯可能凸向 右。1、棘突(SP)1、

48、左侧卧位,左 下肢伸直,右足 放左下肢腘窝 处。1、面对患者, 固定右髋。1、右上方稳疋手固疋右肩,发力时推肩部向上、向后, 左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棘突右侧,手指超过脊椎(达 左侧)呈45°,发力时滚动患者向前40°以内,医师髋 部紧靠患者骨盆,推力由患者右侧向左侧、向床面, 同时加左手顺时针扭力。2、棘突(SP)2、右侧卧位,右 下肢伸直,左足 放右下肢腘窝 处。2、面对患者, 固定左髋。2、左上方稳定手固定左肩,右下方接触手的中指、无 名指放在棘突右侧,食指放左乳状突上,由患者背后 向前(医师侧)拉移,同时加右手的顺时针扭力。3、棘突(SP)3、俯卧位3、站患者右 侧。

49、3、右上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在棘突的右侧缘,左下方稳定手握在右上方接触手手腕上,推力向前、中间、 左(上腰椎加向上、下腰椎加向下的推力),同时加右 手的顺时针扭力。L53PRI-SPP-向后偏 位R-向右偏 位I-向右下 偏位R-正位片,棘突向右 侧旋转,右侧椎弓根 影变小。I-正位片,两椎体线 在右侧聚合,楔形开 口在左侧。脊椎侧弯凸向右。棘 突(SP)左侧卧位,左下 肢伸直,右足放 左下肢腘窝处。面对患者,固 定右髋。右上方稳疋手固疋右肩,发力时推右肩向上、向后, 左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棘突右侧,手指超过脊椎(达 左侧)呈45°,滚动患者向前40。以内,推力由患者右 侧向左侧、向床面,同时加左手逆时针扭力。医师髋 部糸靠患者骨盆。L1-44PR-mP-向后偏 位R-向右偏 位R-正位片,棘突向右 侧旋转,右侧椎弓根 影变小。脊椎侧弯凸向左。1、左侧 乳状突(m)1、右侧卧位,右 下肢伸直,左足 放右下肢腘窝 处。1、面对患者, 固定左髋。1、左上方稳疋手固疋左肩,发力时推左肩向上、向后, 右下方接触手的豆状骨放左乳状突上,推力由患者背 后向前、中间、向左。医师髋部紧靠患者骨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