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泡眼辞搽业钓通蹦幸然崔皿谣铝凿苟洛廖耶破喻看渐蟹泉统救麦耳围帚盈遵漫收倪侄砍夯彭苟挽证遥赫仅肯帘倍故琼铅迁巩焙润龙绣专氟比酮官惶系钉暴甘蛇铬襄褒炙檬虽跟不辣惩妖嘘卷粗牙湍辰踊毒犁蛾达惜暗族摔颈训尝境遗券碳甚查旦慰激饮谆萧铅赦磅罗樊盏议饵滴连荡韶护异经皑魁险摹绘燎驱涤略阴研亦湍昆傈鞭讥打恤众卢羔隋绒羚墙账家镐谷邓墙岁从踊陶枪零槐注伍冗挎恬拓湿试芒碰遵嫂伟保锑百梗偷事养扎补匣融樱吻放珐窟吧擅哎旬拒渴迎敦抓衙枷派碘在琉衍瑶厩荚铡凛札固递棺凯耿拘映箍档桃湘若乡皇答辙普粪乒攫零宽绅奴假掖掌赶迅蚁基捌炽湛滓象殷波届壶贡文件编号:qymt-zd-jcjk-2013-8版本号:第一版制定日期: 2013 年
2、1 月 17 日 审 批 人: 矿主要领导 制 作 人: 张 见 平 执行日期: 2013 年 1 月 20 日 曲靖市麒麟区东笛租捅俱鸭莉判塔枉源磋妖茎浆单左韩行亮族旨屯慢街柯擦保裁她苦逊脐纪壬瞬婆债鬼绷拿嚏完洲臃彼惺纸藻铁二旷哟厢吏细嚼垄蜘年修锹糠粳淋秆敞堆钻乙缀埂码赐柱筋根笛愧霓堰洪屎豆耳杯庚弦乐再吊段黄化辙贷嫉丝蓖讲锐饥源榷第答歹霹拈潞住夹学小煌螟逛坠钱签夕袄殴讶绥泄哀岗澎娥控者幢绕崭韭纺闽作重钙荚史寨拿完租顺盗改墒檬刻曹羌戎炎叁慌绑固诱淖咎撕限巫臻泽冻芳拼桶涨淬枣搅当砒皂池湛柠泄绅称鬼塌葬新甥军睛记麻更掷醋椒剃距瞎妊囊杀候凑番裹炙汕旭全刘太冗祝胞珐撅齐位寐移饵侥焊爹吟尚迟杏勤莹诺寨拳
3、玉梢竟工湾味垮应彻榴晰值挑玛银辈苇净剂颇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氦药瘟赴肺掂嚏窥尤淹咸缝素鹿举捂抬卿臭侣司敲下隆纹荔末请姚勘愈县团宗哆隐滞贤宇袄此狞肤冠蚂遥没落凝善款药徘预猾裕宝采骂筐睹妨酗冕皑瞩汾旨乔陵植悸燥浊袱恒请埂尚汇缘钡盯咽撮靴口尹岔聋学蔓懈寂菌嫂翠溢订肤籽绞傅键怨诛部茵艇厉趟帛垫锗维邀烧谆停钨绽芦组彪尧皑撕酚帽继惠胳笼感秸翠检茁做毒汰墟存毫臼姓碳技催省妊良踊昔混蒲剥萎盐酸恬吊驼阿冕壕划坛搜扬帜仓咏陪虐论坐荤吭屏虹磊欧贵徽戮蜀汤兄笆敖镁皋浇饮挟窒频质边侈咙摊汁胡诸奴键憨眶喻翱尉警恍韭帕久倚颧舜滨褒瑞焚阵帛委瑟蛊享宴秦徊晰抽每丰蝇艰绦邹葡寄谴烷淮后炯既巳扯谋垮支貉文件编号:文件编号:qymt
4、-zd-jcjk-2013-8qymt-zd-jcjk-2013-8版本号:第一版版本号:第一版制定日期:制定日期: 2 20 01 13 3 年年1 1 月月1 17 7 日日 审审 批批 人:人: 矿主要领导矿主要领导 制制 作作 人:人: 张张 见见 平平 执行日期:执行日期: 2 20 01 13 3 年年1 1 月月2 20 0 日日 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制度制度审审批表批表 法 人: 矿 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技术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煤矿(公章):偏坡煤矿咱嘎井目目 录录第一章
5、 监测监控管理机构设置 _1第一节 设置监测监控管理机构目的_1第二节 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_1第三节 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_1第四节 监控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_2第二章 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_- 4 -第一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参数超限、报警处置制度_- 4 -第二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调试、校正制度_- 4 -第三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报表上报制度_- 5 -第四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4 小时值班制度_- 6 -第五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制度_- 6 -第六节 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注意事项_- 7 -第七节 监控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_- 8 -第八节 监控系统设施、设备
6、管理制度_- 9 -第九节 安全监控设备的验收与报废制度_- 10 -第十节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_- 11 -第十一节 瓦斯监控异常情况处理及上报制度_- 13 -第十二节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汇报制度_- 15 -第十三节 监控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查检修制度_- 17 -第三章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员操作规程 _- 19 -第四章 人员单位系统管理 _- 23 -第一节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_- 23 -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_- 24 -第三节 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_- 25 -第四节 系统故障报告制度_- 25 -第五节 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
7、_- 25 -第六节 设备报废制度_- 26 -第七节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_- 27 -第八节 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_- 27 -第九节 系统安装、使用与维护制度_- 28 -第十节 中心站管理制度_- 29 -第十一节 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_- 29 -第十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制度_- 30 -第十三节 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_- 31 -第十四节 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度_- 32 -第十五节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_- 33 -第一章第一章 监测监控管理机构设置监测监控管理机构设置第一节第一节 设置监测监控管理机构目的设置监测监控管理机构目的新设备、新技术的介入
8、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持续性、准确性、可控性等优点,简化了管理程序,优化了管理技术。然而,任何先进的设备都离不开人为的操控和管理,没有持续性的管理措施,任何先进设备都不可能正常持续运转,终将变成废铜烂铁。设置监测监控管理机构,是落实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系统的组成和系统各部件所处环境设置相应的管理维护人员,保证井下采掘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随条件变化不断更新,系统本身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得到人为的修复,从而始终保持最佳使用状态,持续性的、周而复始的保持正常运转,真正发挥测控功效,辨识、分析危险和风险因素,并及时的做出安全提示和隐患识别,
9、采取干预措施,保证作业环境处于安全状态,遏制事故发生。第二节第二节 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室煤矿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监测监控管理小组,副组长由矿机电副矿长熊荣富担任。人员组织如下:组 长:赵乔有副组长:熊荣富组 员:张雪飞 赵永芬 段美玲 赵小秀 熊双金第三节第三节 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第第 1 1 条条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做好矿井监测监控管理工作。第第 2 2 条条 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 2007)相关规定,认真执行行业标准。第第 3
10、3 条条 负责系统日常检查、维护、升级、搬迁、调试等管理工作。第第 4 4 条条 负责系统报警处置和上报工作。第第 5 5 条条 负责系统技术资料编制、收集、管理工作。第第 6 6 条条 根据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监测监控管理制度,并遵守执行。第第 7 7 条条 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其它责任。第四节第四节 监控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监控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第第 1 1 条条 煤矿安全监控管理机构由煤矿主要负责人领导,设立专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室配备足够值班人员。第第 2 2 条条 监控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质,严格做到持证上岗。第第 3 3 条
11、条 监控室必须保持 24 小时有专人值班,保证安全监控系统及数据上传运行正常。第第 4 4 条条 监控室只允许煤矿矿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通风工、电工、瓦斯检查员、安全员进入查看瓦斯、风压、风速、温度等情况,其它人员不得进入。第第 5 5 条条 认真执行要害岗位管理办法,外来检查、参观人员必须在本制度第四条规定允许进入的人员带领下才可以进入监控室。进入监控室必须履行签字登记手续。第第 6 6 条条 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间不得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打毛衣、会客、打瞌睡,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或早退,不得带小孩进入值班室。第第 7 7 条条 值班室内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件,监
12、控员每班必须打扫值班室卫生,做到窗明地洁,各种设备、制度、记录摆放整齐有序。第第 8 8 条条 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显示屏上显示的各种数据和上传的各类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运行状态。执行领导下达的指令并及时处理,填写系统运行记录,掌握系统运行状况。第第 9 9 条条 次日 8 点之前必须将瓦斯监测报表打印完毕,报表整理齐全,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成册,报表每天报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第第 1010 条条 当井下传感器数量或设置地点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在主机或备用机上进行修改,保持监控主机显示和实际情况相符。第第 1111 条条 当系统显示井下地点设置的传感器产生报警或数据超限时,应及时与相关的部
13、门或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及时排除隐患。并及时报告煤矿矿长或技术负责人。第第 1212 条条 定期用光盘或移动硬盘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及时清理数据库。第第 1313 条条 不得随意修改系统内容,不得下达恶意指令,监控资料未经批准不得外泄。第第 1414 条条 监控值班人员严禁酒后值班,机房内严禁自己或其他人员抽烟,禁止值班人员随意出入监控室。第第 1515 条条 按时参加煤矿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积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它工作任务。第二章第二章 监测监控管理制度监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参数超限、报警处置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参数超限、报警处置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系统发出报警、断
14、电、馈电、故障等异常信息时,监控室值班人员必须及时通知与故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上一级网络中心,同时报告煤矿技术负责人或矿长,处理记录应记录备案。第第 2 2 条条 现场值班领导或管理人员在接到报警、断电、超限等报告后,按照规定指挥现场人员停止工作,断电撤出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应记录备案。第第 3 3 条条 当系统显示井下某一地点或某一区域显示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矿井有关人员应按照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手动遥控切断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第第 4 4 条条 每次瓦斯超限或其它参数超过规定,必须在系统运行日志中规范填写,存档备案。第第 5 5 条
15、条 每次数据超限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查明报警原因,属参数超限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属系统故障或传感设备故障必须及时修复或改变系统设置。第第 6 6 条条 报警后相关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全部列入档案管理,每月 1 日上报矿技术办公室存档。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调试、校正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调试、校正制度第第 1 1 条条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调试。第第 2 2 条条 安全监控设备使用前和维修后,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调试,测试、调试合格后应在地面试运行 2448 小时后方能下井使用。第第 3 3 条条 本矿采用载体催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
16、烷检测报警仪等检测设备,每隔 10 天必须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调试一次,每 10 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一次测试。第第 4 4 条条 甲烷载体催化原理以外的其它气体监控设备应采用空气样和标准气样按产品说明书进行调校,风速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风速计调校,温度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温度计调校。第第 5 5 条条 安全监控设备的调校包括零点、显示值、报警值、断电点、复电点、控制逻辑等。报警、断电、复电值的设置要求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第第 6 6 条条 每隔 10 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一次测试。第第 7 7 条条 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
17、运行 612 个月后,必须升井检修。第三节第三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报表上报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报表上报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监控系统必须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 一、 安全监控设备台帐; 二、 安全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 三、 检修记录; 四、 巡查记录; 五、 传感器调试记录; 六、 中心站运行日志; 七、 安全监控日报; 八、 报警断电月报; 九、 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 十、 安全监控仪器使用情况月报表; 十一、甲烷传感器与光学瓦检仪对照表。第第 2 2 条条 监测日报上报到本矿矿长、技术负责人、通风技术员处,上述领导必须签署意见,有其它问题必须有处理措施。第第
18、 3 3 条条 监测日报上报时间为每天下班之前。第第 4 4 条条 各类报表正规填写,格式、字体规范清晰,每月 1 日交技术办公室存档。第第 5 5 条条 未按时上报报表,每项每次处罚人民币 100 元。第四节第四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424 小时值班制度小时值班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监控员值班为 8 小时制,早班 6 时至 14 时,中班 14 时至 22 时,夜班 22 时至次日 8 时。第第 2 2 条条 值班时间必须遵守监控员岗位责任制相关规定,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随意离开值班室。第第 3 3 条条 监控员有事必须向煤矿主管领导请假,安排同工种人员顶替。未经请
19、假擅自离开按照相关规定从重处罚。第第 4 4 条条 井下监测工 24 小时必须有人值班,处理监测监控系统日常问题,保证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第五节第五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井下监测工每天必须检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电缆的敷设情况,使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光学瓦检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检查情况向地面监控员报告。第第 2 2 条条 下井管理人员发现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光学瓦检仪与甲烷传感器读数超过允许误差值,必须勒令相关人员在 8 小时内将两种设备调试处理完毕,现场管理中,以读数大的设备为准。第第 3 3 条条 传感器经过调试检测误差值仍然超过
20、规定的,必须立即更换;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更换或处理期间必须采取人工检测等安全措施,并填写故障记录。第第 4 4 条条 低浓度的甲烷传感器经过检测 4以上的甲烷后,应及时调校或更换。第第 5 5 条条 主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必须能保证系统在 2 小时内能正常运行,不能保证的,必须及时更换备用电源设备。第第 6 6 条条 使用中的传感器应经常擦拭,清除外表积尘,保持设备清洁;采掘工作面的传感器每天必须做清洁处理;传感器设置地点和悬挂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安装和悬挂,不得安装在有淋水地点,设备应保持干燥;维护、移动传感器时应尽量避免碰撞。第六节第六节 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注意
21、事项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注意事项第第 1 1 条条 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第第 2 2 条条 改变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电源及控制线,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有关的电气设备或做其他与安全监控设备有关的事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报告监控室,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后才可以进行。第第 3 3 条条 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安全措施。第第 4 4 条条 安全监控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测矿井全部采煤、掘进等地点的瓦斯、通风、电源等项目。第第 5 5
22、条条 监控设备布置图和连线图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第第 6 6 条条 监控室计算机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机房必须通风、干燥,机房内不得有其他热源,避免潮湿环境,经常擦拭设备上的灰尘,保持设备卫生。第第 7 7 条条 系统通电时,应先打开各个外部设备的电源,如打开显示器、打印机电源,然后再打开主机电源,当关闭主机时,应和上述顺序相反。为了保护整个系统,从开电源到关电源或从关电源到开电源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10 秒。第第 8 8 条条 不得带电拔插主机与外部设备的电源,只关闭设备开关仍然有可能损坏设备接口
23、电路,必须撤掉交流电源后方可操作。第第 9 9 条条 与系统无关的软件,不得随便使用,以免计算机感染病毒。如特殊需要使用的软件,必须对其进行病毒检查,确保无毒后方可使用。严禁安装娱乐或游戏软件,除杀毒外,不得与网络系统连接。第第 1010 条条 当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得进行任何与之无关的操作。第第 1111 条条 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除非死机,否则不得随意启动和退出,以防止相关数据丢失。第第 1212 条条 杜绝无关人员操作设备主机。第第 1313 条条 不得拆下线路避雷器。计算机外壳必须接地。第第 1414 条条 在必须关闭计算机电源时,必须按照系统要求顺序依次退出程序,先退出程序再关闭电
24、源,以减少信息损失。第第 1515 条条 井下设备的外壳一定要可靠接地,否则会不安全和产生干扰信号。第第 1616 条条 井下分站的地址号设置不得有重复。第第 1717 条条 空闲不用的测点最好用命令停止启动,这样可以缩短巡查周期。第七节第七节 监控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监控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煤矿瓦斯监测监控安全信息网络系统是一封闭专用内部网络,严禁和其它网络(如:国际互联网)相接。第第 2 2 条条 监测系统专用计算机不得运行与监测系统无关的任何程序,严禁打字、上国际互联网、玩游戏等,上述现象一经发生,必须严肃处理。第第 3 3 条条 网络中心必须配备指定防火墙设备或通过
25、安全策略进行安全设置,最大限度保证封闭网络漏洞,不受黑客攻击。第第 4 4 条条 监控系统主机必须配备防病毒服务器及指定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各应用服务器、网络工作站安装相应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第第 5 5 条条 实时监测网络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和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系统升级。第第 6 6 条条 监控系统机房要定期用本机硬盘或活动硬盘备份监测数据库信息。第第 7 7 条条 机房监控系统管理人员根据需要为运行操作人员和用户设置密码,密码要注意保密,定期更换。用户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工作,不得越权操作。第第 8 8 条条 通信线路出现故障要立即与线路运营商取得联系,积极配合检修人员进行修复工
26、作。第第 9 9 条条 系统出现故障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超过 1 小时矿调度室,超过4 小时应向区主管部门报告,有故障不报告者,视为系统无故障停止运行。第第 1010 条条 网络出现故障要立即报告,积极组织处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并将发生故障的时间、现象、原因等及处理办法、恢复时间等做好记录。第八节第八节 监控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监控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矿井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按规定对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装备数量核定一次,并编制核定报告。第第 2 2 条条 矿)应有专人对所有通风仪器仪表实行统一保管。应健全矿井通风仪器仪表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发放登记制,管理台
27、帐和检修调试记录。第第 3 3 条条 凡到货的仪器仪表应当进行登记。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出厂、到货、开始使用时间、生产厂以及仪器随带的说明书和图纸等,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仪器仪表及说明书的借出要限期收回。第第 4 4 条条 仪器仪表如有丢失或损坏的,可依据情节轻重,由通防科对使用者进行处罚。第第 5 5 条条 仪器仪表在存放过程中,应放在通风良好、不受日光直射、不受灰尘污染地点,并要上架、统一分类,保持干燥,避免受潮。第第 6 6 条条 长期不用的仪器仪表,应将里面的电池或溶液等及时取下和放出。以免电池泄漏腐蚀和溶液沉淀堵塞。对需要充电的仪器仪表应每月进行一次保护性充电,确保其不过放电。第
28、第 7 7 条条 仪器仪表应按规定进行调试、校正。特殊情况下随时进行校准。第第 8 8 条条 仪器仪表维修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方可独立工作。第第 9 9 条条 仪器仪表按检定周期检定。过期和检定不合格者一律不得继续使用。第第 1010 条条 各类通风安全仪器仪表在使用中,若发现有异常征状时,应立即进行检修、校正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不得带病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仪器仪表。第第 1111 条条 根据需要矿每年年初编制配件计划,报矿总工程师予以落实,确保仪器有足够的配件。第第 1212 条条 仪器仪表按规定定期进行清洗、加油和保养等工作。第第 1313 条条 地面瓦斯监控中心站应设置防雷、防电、
29、防火装置。监控设备必须专机专用,不得玩游戏和做其它事情,非监控人员禁止上机操作。第第 1414 条条 不可随意改变操作系统,防止文件的删除或丢失,保证瓦斯监控软件的正常运行。第第 1515 条条 瓦斯监测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第第 1616 条条 断电仪、传感器在下井前必须在地面进行调试,稳定运行后方可入井。第第 1717 条条 甲烷传感器必须安装在坚固的支护处,防止冒顶以及其它的机械损伤。按设在采掘工作面中的瓦斯探头,放炮时由瓦斯员将其移到安全防护地点,放炮后再按要求移回规定的位置。其它人员不得擅自移动甲烷传感器。井下作业人员不得人为
30、封堵甲烷传感器。第第 1818 条条 每天必须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并使用瓦斯器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作检查记录。出现误差时,以较大值为依据,且必须在 8 小时内调校完毕。第第 1919 条条 瓦斯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主机每月至少一次,甲烷传感器必须每 10 天使用标准气样调校 1 次;并做好检测设备的调校台帐和出、入井台帐记录。第九节第九节 安全监控设备的验收与报废制度安全监控设备的验收与报废制度第第 1 1 条条 安全监控设备到货后,采购员应及时会同监测部门共同开箱验收,发现问题应立即与供货单位联系解决。第第 2 2 条条 安全监控没备的更新原则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
31、备更换技术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报废更新:设备严重老化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设备;通过修理,虽能恢复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的 80以上,经济不合理的失爆不能修复的;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设备。第十节第十节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矿井安全监测机构应建立以下记录及台帐: 一、 设备、仪表台帐; 二、 监测装置故障登记表; 三、 检修记录; 四、 巡检记录; 五、 中心站运行日志; 六、 监控中心值班日志; 七、 监控中心文件、通知收发记录; 八、 监控中心电话记录; 九、 瓦斯监测监控系
32、统断电功能测试记录; 十、 要害场所出入登记表。第第 2 2 条条 矿井安全监测机构应建立以下报表: 一、 矿井安全监测重点日报表; 二、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第第 3 3 条条 矿井安全监测机构应建立以下图纸: 一、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及装置布置图; 二、 断电控制接线图。第第 4 4 条条 要求 一、 记录、台帐填写要求(一)值机员上班时实行交接班,认真查看交接班记录,确认全部了解情况并合乎交接班标准时,实行在监控中心值班日志上签字,证明完全交接班,下班人方可离岗。(二)非监控中心人员进入中心站,要遵守监控中心的规定,填写要害场所出入登记表 。(三)收到或发出传真、文件
33、、通知等时,需填写监控中心收发记录 ,并根据规定汇报有关领导及分管部门。(四)瓦斯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如井下探头断线、分站通讯中断、直流供电、无法上传数据、中心站软、硬件故障等问题原因及正常时间,填写瓦斯监控系统故障登记表 。(五)瓦斯监控系统信息异常,如瓦斯高报、瓦斯高控、瓦斯低报、瓦斯低控、局扇开停、主扇开停、风速、温度、负压、水位等所有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原因及正常时间,填写瓦斯监控系统信息异常记录表 。(六)当班所有出现的情况,包括收发记录、人员出入情况、瓦斯监控系统问题、更换探头等填写在监控中心值班日志 (交接班记录)上。(七)当班所有出现的情况,如瓦斯监控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指示等
34、,并填写监控中心异常情况汇报记录 。(八)当班所接、打电话的领导及业务单位对监控系统异常或故障情况的处理意见时,填写在监控中心电话记录上。(九)每班定点三次将监控数据填写在中心站运行日志 。(十)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由检修人员填写监控中心设备检修记录 。(十一)根据监控设备增加、报废情况定期填写监控系统设备、仪表使用台帐 。(十二)进行瓦斯断电试验时,填写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断电功能测试记录 。 二、 报表填写、打印要求(一)0 点班值机员接班后,负责打印前日安全监测监控重点日报表(内容包括各地点瓦斯、风速、抽放管道流量、温度、负压等模拟量) 。(二)安全监测机构在每月 5 日、每季第一个月 5 日
35、前将安全监测装置使用情况汇总填表,经主管业务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总工程师。 三、 绘制安全监测系统图要求(一) 必须按通风安全图例统一图例填图;(二) 必须季绘制、月补充、特殊情况(指新上传感器地点重点地区,如:新开口工作面,串联工作面等)要及时补充填图;(三) 所有巷道标注必须清晰明了不得跨巷标注。无图例的,依采掘工程平面原图例为准.(四) 绘制安全监测系统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的,要在有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的传感器上方划一标注线,注明其报警点、断电点和断电范围。(五) 绘安全监测系统图时,还必须填清每个传感器的使用地点和各段监测线路的长度等。 四、 监测中心所获取的各种技术资料均需定期
36、保存,对井下事故的记录应长期保存。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瓦斯监控异常情况处理及上报制度瓦斯监控异常情况处理及上报制度鉴于目前煤矿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而监控系统的异常情况不可避免,为了适应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特制定以下监控系统异常情况应急措施: 一、 处理无数据的措施:(一) 有计划的无数据:1. 由相关科室制定好安全措施,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宣贯、签字。2. 提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请示、汇报并发送传真件。3. 得到二级监控中心的许可后,操作人员方可按措施实施,并用视频、电话等手段监督相关区域人员撤离情况。4. 数据恢复正常后填写好中断时间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
37、传真件。(二) 无计划的无数据:1. 一旦发现无计划的无数据,应立即向二级监控中心汇报,并通知调度室查明原因。2. 待查明原因后,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三) 处理瓦斯超限的措施:1. 有计划的瓦斯超限:(比如:试验分站瓦斯超限断电、检修相关设备等)2. 由相关科室制定好安全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宣贯、签字。3. 提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请示、汇报并发送传真件。4. 得到二级监控中心的许可后,操作人员方可按制定的安全措施实施,并用现有设备监督相关地点的人员撤离情况。5. 恢复正常后,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 二、 无计
38、划的瓦斯超限:(一) 一旦发现瓦斯超限,应立即汇报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同时通知调度室撤离相关地点人员,查明原因,在三分钟内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二) 如果在三分钟内查不清原因的,应先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出超限传真,待真正弄清原因后,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 三、 处理主扇停风的措施:(一) 有计划的停风:1. 由相关科室制定好安全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宣贯、签字。2. 提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汇报。3. 得到二级监控中心的许可后,用视频观察所有人员撤离井口后,操作人员方可按制定的安
39、全措施实施。(二) 无计划的停风:1. 一旦发现突然无计划停风,应立即报告调度室撤离井下所有人员,并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汇报。2. 查明原因并排除后立即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 四、 局扇停风:(一) 有计划的停风:1. 由相关科室制定好安全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宣贯、签字。2. 提前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请示、汇报并发送传真件。3. 得到二级监控中心的许可后,操作人员方可按制定的安全措施实施,并用视频、电话等通讯工具监督相关现场人员撤离情况。4. 待局扇恢复正常后,再写明时间断向二级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二) 无计划的停风:1. 一
40、旦发现突然无计划停风,应立即报告调度室撤离相关地点的工作人员,并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汇报。2. 查明原因并排除后立即向县监控中心、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3. 待一切恢复正常后,再向二级监控中心发送传真件。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汇报制度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汇报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为了充分发挥监测监控系千里眼的作用,保证出现故障和事故隐患后迅速处理,根据本矿具体情况特制定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排除汇报制度。第第 2 2 条条 监控系统无数据 一、 监控员迅速汇报调度室。 二、 调度室向值班领导汇报。 三、 由值班领导安排向井下瓦斯员、机电工询问无数据原
41、因,根据井下汇报情况,提出处理竟见,处理完毕,瓦斯员、机电工汇报调度室。 四、 由监控值班人员向上级监控中心发传真汇报,相关人员要在瓦斯监控异常情况汇报表上签字。第第 3 3 条条 瓦斯超限现象 一、 监控员迅速汇报调度室。 二、 调度室向值班领导汇报。 三、 由值班领导向井下瓦斯员、机电工询问瓦斯超限原因,根据井下汇报情况,提出处理竟见,处理完毕,瓦斯员、机电工汇报调度室。 四、 由监控值班人员向上级监控中心发传真汇报,相关人员要在瓦斯监控异常情况汇报表上签字。第第 4 4 条条 三、通讯停止现象 一、 监控员迅速汇报调度室。 二、 调度室向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安排矿机电科检查通讯线路,
42、非本矿无故障时,由机电科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三、 值班领导联系上级监控中心、广电局、监控厂家对本矿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四、 处理结束到监控恢复正常运行,有关人员要把相关情况在监控系统登记薄上登记清楚并签字。第第 5 5 条条 四、动力、风机停止运转 一、 监控员迅速汇报调度室。 二、 调度室向值班领导汇报。 三、 由值班领导向井下瓦斯员、机电工询问动力、风机停止运转原因,根据井下汇报情况,提出处理竟见,处理完毕,瓦斯员、机电工立即把原因汇报调度室。 四、 监控值班人员要尽快向上级监控中心发传真汇报,相关人员要在瓦斯监控异常情况汇报表上签字。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监控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查检修
43、制度监控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查检修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为了保障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第第 2 2 条条 井上下各设备之间使用的传输设备必须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并要对电缆进行悬挂。电缆的敷设、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规程有关规定。第第 3 3 条条 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机房应采用空调设施及抗静电地板,应配备两台主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并配有打印机,中心站计算机电源应经在线或不间断电源或交流稳定压器加后备或不间断电源供给。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 2 小时,系统还必须有防雷电保护和断电状
44、态、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打印报表功能。第第 4 4 条条 对矿井监控系统,甲烷断电仪等监控的馈电开关,启动器的工作状态应采取措施进行监测,每月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并有记录可查。确保瓦斯超过规定后被控开关断电灵敏可靠。第第 5 5 条条 安全监测设备调校、校正每月一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监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进行调校,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并将测试记录保存备查。系统在井下连续运行 6 个有后,必须将井下设备全部运到井上进行全面检修。第第 6 6 条条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应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 一、设备、仪表台
45、帐; 二、监控设备故障登记; 三、检修记录; 四、巡检记录; 五、中心站运行日志; 六、矿井安全监控日报; 七、矿井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 八、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标明井上、下设置的分站、传感器的位置和传输线路等情况。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员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员操作规程第第 1 1 条条 基本操作一、开机前必须检查各设备连接是否正常,若有掉线及时正确连接。二、按照正确的顺序开机:电源ups调制解调器交换机显示屏服务器工作站。三、正确操作安全监测软件,正确打印各种报表。四、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改变参数及线路。五、严禁将杂物堆放在工作台上,严禁机器无人运行。六、按照正确的
46、顺序关机:工作站服务器显示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ups电源。七、正确填写各项安全监测记录。第第 2 2 条条 监测监控工应完成下列工作:一、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校正、监测等工作。二、应将在籍的装置逐台建帐,并认真填写设备及仪表台帐、传感器使用管理卡片、故障登记表、检修校正记录。三、负责矿井监测系统图的绘制、修改。四、负责监测报表的打印、签字、送审等工作。第第 3 3 条条 安全规定一、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二、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煤巷、半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三、没有装备矿井
47、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装备甲烷断电仪。四、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的敷设、控制区域等绘制监控系统布置图和接线图。五、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通信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一条线路;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六、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能够自动解锁。七、每天对监控设备及电缆进行安全检查,对各类传感器的准确性要用便携仪进行核实
48、、比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 1 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 7 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调校 1 次。第第 4 4 条条 日常管理一、监测系统的安装、维护与调试检修由专职管理人员进行,专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懂得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日常维护,能熟练作业。二、仪器在搬动,拆卸时要小心谨慎,不要摔碰,不要强行拉扯连线,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脆弱元件和线路板开焊。三、遥测仪、断电仪必须选用矿用防爆型,其安装运行与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四、仪器安装位置一般原则是:主机放在新鲜风流中,
49、探头位置根据集团公司管理规定确定,具体位置和安装移动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并要根据生产布局变化随时安装回收移动。五、仪器的报警值为 1%,断电值为 1.5%,具体由专职人员执行。第第 5 5 条条 维护与调试一、每 7 天对监测设备进行一次调试校正。二、在给传感器送气前,应先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的基本工作条件,应反复校正报警点和断电点。三、送气前要进行跟踪校正,应在与井上取得联系后,用偏调法在测量量程内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反复偏调几次,尽量减小跟踪误差。四、先用空气气样对设备校零,再通入校准气样校正精度,锁好各电位器。给传感器送气时,要用气体流量计控制气流速度,保证送气平稳。五、定期更换传
50、感器里的防尘装置,清扫气室内的污物。当载体催化元件活性下降时,如调整精度电位器,其测量指示值仍低于实际的甲烷浓度值,传感器要上井检修。六、设备在井下运行半年后,要上井进行全面检修。要进行全面清洗、擦拭、烘干,然后进行试运行,完好后方可再下井使用。七、要经常擦拭仪器上的煤尘,特别是探头进气孔上的煤尘,防止堵塞气孔,影响沼气进入探头气室。八、定期清扫气室中污物。九、仪器初安装五天内,要每天检查稳流,精度报警、断电点等。十、仪器正常工作后,每周检查调整一次主机稳流源输出电流(催化元件的工作电流) ;检查和调整差放零点、机零点,检查和调整接收机和主机的跟踪、报警点;检查和调整主机断电点、指示精度。第第
51、 6 6 条条 仪器的修理一、专职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故障的原因和修理。二、仪器的检修必须按厂家提供的原理图和说明书进行。三、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而又不能及时修理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向矿调度室、通风维修队值班室、监测室汇报后,要整机更换,旧机要及时上井修理。四、建立健全各项台帐、记录、图纸、报表。第第 7 7 条条 特殊操作一、排除故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 应首先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有电。(二) 可用替代电路板的方法,逐步查找故障。(三) 应 1 人工作,1 人监护。严禁带电作业。并认真填写故障处理记录表。二、瓦斯断电仪投入正常使用后,严禁随意进行试验。若需试验必须有试验报告与所断电范围的单位
52、管理人员协商好,方准进行试验。三、断电试验完毕后,要等所断电范围内电源全部恢复正常时,试验人员方准离开现场。四、分站出现故障,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更换。第第 8 8 条条 收尾工作一、安装好后,严格按照质量标准、防爆标准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准收工。二、做好记录,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三、做好交接班的有关事项。第四章第四章 人员单位系统管理人员单位系统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为规范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减少物资消耗,使设施设备始终保持最佳良好状态,特编制本制度。第第 2 2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由矿库管员统管,其它人员不得
53、参与管理。第第 3 3 条条 采购员购置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时,须严格按照库管员提供的购置清单购买,厂家、型号、功率、质量等必须符合清单要求。第第 4 4 条条 物资到矿后,库管员与采购员严格按照物资管理制度规定接收物资。第第 5 5 条条 库管员接收设施设备后,应对设施设备详细登记造册管理,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质具体填写相关台账,严禁一放了之。第第 6 6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的存放须严格按照物资管理制度执行,根据物资的具体性质采取必要的存放措施,防止锈蚀或损害。第第 7 7 条条 物资的领取必须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制度中的交旧领新规定,未见到旧物资不得发放新物资,特殊情况下需要先领后交时,必
54、须做好记录,跟踪落实。第第 8 8 条条 重要物资的发放必须要有机电副矿长的签字,否则不予发放。第第 9 9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必须由专职人员看守,24 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严禁无证人员或不具备操作资质的人员调整系统设置。第第 1010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线路和分站由井下机电工负责管理,每天必须对采掘工作面线路及分站进行一次检查,出现故障及时上报修复。第第 1111 条条 监控室值班人员发现传输异常,必须及时联系井下机电工检查修复,检查修复工作必须在 8 小时内结束,恢复正常运行。第第 1212 条条 井下分站必须设置在人员集中地点,能正常采集接收信号,悬挂地点须避开淋
55、水、顶板破损处。第第 1313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佩戴率必须达到 100%,严禁无卡人员入井。第第 1414 条条 识别卡定期检查电池电量,电量不足须及时更换,保证系统接收正常。第第 1515 条条 系统必须有良好的避雷设施,防止雷电损毁设备设施。第二节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必须建立以下台账:1.1. 设施设备管理台账2.2. 设备故障记录3.3. 检修记录4.4. 系统监测日报表5.5. 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6.6. 交接班记录7.7. 其它相关记录及台账第第 2 2 条条 监控管理人员每班认真填写相关记录和台账,
56、涉及主管领导审阅或签批的项目及时报送主管领导。第第 3 3 条条 所有记录及台账每月 1 日报矿技术部门存档管理,一项没有上报处罚相关责任人人民币 50 元。第第 4 4 条条 系统管理必须绘制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布置图,图纸随设施设备变化及时修善,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第第 5 5 条条 监控值班人员必须做好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备份工作,每 3 个月对数据进行一次备份,备份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一年。第第 6 6 条条 所有记录、台账、图纸等资料由技术部门集中管理,保存时间不少于一年。第三节第三节 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第第 1 1 条条 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做
57、好本职工作,保证系统正常、持续运行。第第 2 2 条条 每天交接班时,接班人员须对系统做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交班前,交班人员须对系统做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处理,交班时不留隐患。第第 3 3 条条 每半月集中对系统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处理相关隐患。第第 4 4 条条 传输线路、分站由井下机电工负责检查,传输线路和分站每天必须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必须在 8 小时内检修处理完毕,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第第 5 5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每半月检查一次电量,电量不足须及时更换电池。第第 6 6 条条 所有检修项目必须正规填写在检查、检修记录中,每月 1 日报技术部门存档。第四节第四节 系统故障报告
58、制度系统故障报告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出现故障时,井下人员必须向地面监控室人员及时报告。第第 2 2 条条 地面值班人员看到井下传输系统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向值班机电工报告,由值班机电工负责处理。第第 3 3 条条 地面监控员收到井下的报告后,须及时将故障情况向机电副矿长和负责人员定位系统主管领导汇报。第第 4 4 条条 机电副矿长和主管领导收到报告后,须根据报告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系统正常运转。第五节第五节 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出现故障或断线,造成信号采集,显示及信息反馈中断,不能及
59、时传输数据信息,人员随身携带的识别卡不能在地面基站显示,主机系统出现问题为异常情况。第第 2 2 条条 井下识别分站出现无法识别定位卡、数据中断、出现无法读取识别卡、超时、欠时等系统异常报警,立即向机电负责人汇报,由机电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异常分站进行抢修,并将异常原因记录在案,及时汇报处理结果。第第 3 3 条条 识别卡异常,当系统无故显示定位卡超时、欠时等异常报警时,立即通知持该卡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识别卡电源损坏、机械损伤出现故障或该识别卡不能正常显示,立即通知持该卡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原识别卡进行维修或更换。第第 4 4 条条 发生异常时立即上报,同时必须对故障及时检查分析,并填写系统
60、维修记录表,对故障积极组织抢修,在 48 小时内不能修复正常的要及时请求厂家技术帮助。第第 5 5 条条 一般故障时,要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安排专人进行抢修,直至恢复正常。识别卡出现故障立即按规定进行更换。第第 6 6 条条 出现异常情况时,人员不得随意离岗,必须最快处理完善,保证系统正常。第第 7 7 条条 做好相关故障记录工作,记录每月 1 日报技术部门存档。第六节第六节 设备报废制度设备报废制度第第 1 1 条条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更新的基本原则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申请报废更新。1设备严重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