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第五章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8·河南六市模拟)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数量和植被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山坡在海拔约2 2002 8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a气温高b坡度较小c气温低 d靠近河流2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a常绿林 b高山草甸c针叶林 d干旱灌木解析:1.b2.d第1题,图中显示海拔2 2002 800米处,甲山坡坡度最小,同时聚落最多;另外,此海拔不是最高或最低,则气温也不是最低或最高,也不靠近河流。第2题,注意该地位于30°n,为亚热带气候,山麓分布常绿林,向上分布针叶林、高
2、山草甸,符合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但河谷分布干旱灌木不符合此规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导学号66636064)(2018·山东泰安模拟)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34题。3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4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解析:3.d4.a第3题,本题考查自然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故选d项。第4题,本
3、题考查自然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a项。(2018·郑州二模)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 000 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57题。5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6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光照 b热量c水分 d海拔7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a莽山 b武夷山c神农架 d宝天曼解析:5.a6.c7.d第5题,依据图例,可看出图示山地都有常绿阔叶林。第6题,图示28°n以南山地中,有针叶林分布的山地
4、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没有针叶林分布,而东西部的主要差异是降水量,故c项正确。第7题,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类似于当地水平自然带分异规律,可判断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图示宝天曼纬度最高,则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状况图,回答89题。8该流域()a处温带季风气候区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d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9该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a蒸发少 b温度高c降水多 d坡度大解析:8.d9.a第8题,该山脉山麓地带多为草原、中部森林面积最大、上部主要为裸岩,依据森林和草原对水分需求不同可知
5、,中部降水多于山麓和上部,故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第9题,林地多说明水分条件较好,可能是降水多或蒸发少,而该地降水主要是偏南风带来的,故阴坡不可能降水多,则主要原因是蒸发少。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c针叶林 d阔叶林11图中与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形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解析:10.c11.b第10题,该地位于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为亚寒带针叶林。第11题,为热带荒漠带,
6、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少;为温带荒漠,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说出自然带b的名称。(3)引起自然带a到c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假设图中山脉存在雪线,试比较其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及其成因。解析:第(1)题,从降水、地形、植被、地貌等角度分析。第(2)题,该自然带位于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3)题,从a到c降水逐渐减少,因而自然带的类型发生变化。第(4)题,同一山脉不同坡向的雪线高低主要受降水的影响。答案:(1)水土流失的过程是地貌、土壤、
7、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并且不断加长、加宽,平坦的高原面被切割成破碎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水分。(4)南坡雪线低,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13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3)分析丙地气
8、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甲到丁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它以热量为基础。第(2)题,甲为热带雨林带,因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带。第(3)题,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与大气环流、洋流等有关。然后按要求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因素:热量。(2)热带雨林带。未横穿大陆是由于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3)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气候极其干旱。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很少或有季节性河流,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动植物稀少,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肿瘤内科诊疗体系与发展趋势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Tabasco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集体水库管理协议书
- 菜地承包出售协议书
- 顾客签订保障协议书
- 项目借款投资协议书
- 鞋面加工合同协议书
- 风管厂家转让协议书
- 车祸自行协商协议书
- 计划财产分割协议书
- 高温设备维护保养程序培训
- 护士进修汇报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 KISSSOFT操作与齿轮设计培训教程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 城乡规划原理题目及答案
- 25道中国建筑商务合约经理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 DBJ-43T507-2019湖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 《华为国际化之路》课件
- 高空作业安全责任协议书防盗网
- 关于地下室渗漏水问题的总结及堵漏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