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同义词修改稿_第1页
第五节同义词修改稿_第2页
第五节同义词修改稿_第3页
第五节同义词修改稿_第4页
第五节同义词修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节第五节 同义词同义词 一一 什么是同义词什么是同义词 二二 同义词的来源同义词的来源 三三 同义词的差别同义词的差别 四四 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是同义词一、什么是同义词n意义相同或相近但语音形式不同的一组词叫作同同义词义词。其中意义相同的词又叫“等义词等义词”。意义相近的同义词又叫“近义词近义词”。n在同一历史时期,一种语言中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同义词在理性意义、感情色彩、语法功能、使用地域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二二 同义词的来源同义词的来源 (一)(一)造字时意义相近形成的同造字时意义相近形成的同义词义词(二)词义发展演变形成的同义

2、词(二)词义发展演变形成的同义词(三)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三)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四)由不同方言形成的同义词(四)由不同方言形成的同义词(五)由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成的同义词(五)由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成的同义词(一)(一)造字时意义相近形成同义词造字时意义相近形成同义词 见见、视视、睹睹、看看: :都都指人的指人的视觉活动,视觉活动,但有差別但有差別。礼记礼记 大学大学:“心不在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视而不见。”“熟熟视无睹视无睹”。(二)词义发展演变形成同义词(二)词义发展演变形成同义词 履、屦:履、屦:战国以前,战国以前,“履履”是动词,是踏、踩的意是动词,是踏、踩的意思;思;“屦屦”是名

3、词,指鞋。战国以后,是名词,指鞋。战国以后,“履履”引申引申指鞋,于是二者构成了同义词。如:指鞋,于是二者构成了同义词。如: 诗经诗经魏风魏风葛屦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说林上:“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屦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屦虽贵,足必履之。虽贵,足必履之。” ” 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n“回回”与与“返返”:在上古,在上古,“回回”表示旋转,表示旋转,“返返”表示返回。表示返回。 说文说文:“回,转也。回,转也。” ” “返,还也。返,还也。” 如:如:荀子荀子致士致士:“水深

4、而回。水深而回。” 大约在隋唐时代,大约在隋唐时代,“回回”有了返回的意思,于是有了返回的意思,于是“回回”和和“返返”便构成了同义词。便构成了同义词。 如:贺知章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家老大回。”n“狱狱”与与“囹圄囹圄”: :战国以前,战国以前,“狱狱”是官司、案是官司、案件,件,“囹圄囹圄”是监狱。战国以后,是监狱。战国以后,“狱狱”有了监有了监狱的意思,与狱的意思,与“囹圄囹圄”成了同义词。成了同义词。(三)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三)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 n食、吃:食、吃:“吃东西吃东西”上古用上古用“食食”,汉魏间出现新,汉魏间出现新词词“吃吃”,这样,

5、这样,旧词与新词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旧词与新词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例如:例如: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任诞任诞:“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吃。”n 涕、泪:涕、泪:“眼泪眼泪”的概念,先秦用的概念,先秦用“涕涕”表示,表示,汉代后又可用汉代后又可用“泪泪”来表示。例如:涕泗滂沱来表示。例如:涕泗滂沱(四)各地方言差异形成的同义词(四)各地方言差异形成的同义词 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许慎说文解字等都保存了一些用通语解释方言的材料。n迎迎、逢逢、逆逆: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自关而东

6、曰逆。”说文:“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n舟、船舟、船:方言:“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n矢、镞、箭矢、镞、箭:方言:“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镞,关西曰箭。”(五)由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成的同义词(五)由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成的同义词 n“死死”的说法的说法。 公羊传隐公三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礼记曲礼上:“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n送人东西送人东西 身份平等的人互送叫“遗”、“赠”、“馈”, 卑者送给尊者叫“奉”, 臣送给君叫“献”, 君送给臣则叫“赐”。 n在古代,避讳是一件大事,由避讳而改变概念名称的情况不为罕见

7、,最典型的是“代”和“世”。n唐代以前,“代”表朝代,“世”表世代,本不同义,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称“世”为“代”,后来,“世”、“代”同义,世世代代,流传至今。n同义词的形成还有其他一些途径,比如修辞手段的运用、外来词的不同翻译等,就不一一详述了。三三 同义词的差别同义词的差别 n古代汉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一组同义词并非在所有义项上都同义,而只是在某个或某几个义项上同义。而且即使是意义相同的义项,仍然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 理性意义的差别理性意义的差别 感情色彩感情色彩的差别的差别 语法功能的差别语法功能的差别n只有了解掌握同义词间的细微差别,才能更好的掌握词汇,理解文意。

8、 (一)理性意义的差别(一)理性意义的差别、所表示的对象或部位不同、所表示的对象或部位不同 n皮皮 肤肤 都指动物的表皮,但适用对象不同。在上古,人的表皮叫“肤”,其他动物的表皮叫“皮”。如: 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诗经风相鼠:“相鼠有皮。”n孤孤 独独 鳏(矜)鳏(矜) 寡寡 都指缺少亲人的人,但缺的对象有所不同。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n髭髭 须须 髯髯 都指胡须,但部位不同。上唇上的叫“髭,”下巴颏上的叫“须”,两颊上的叫“髯”。汉书高帝纪:“美须髯。”颜师古注:“在颐曰须,在颊曰髯。”、所指事物的质料或形状不同、所

9、指事物的质料或形状不同 n布布 帛帛 都是织品,但所用质料不同。麻织品为“布”,丝织品为“帛”。 礼记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正是治麻成布,治丝成帛。 n 被被 衾衾 都是被子,但大小不同,“被”小而“衾”大。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又:“衾,大被。”段玉裁注:“寝衣为小被, 则衾是大被。”n璧璧 玦玦 璜璜 都是玉器,但形状不同。n“璧”是平板圆形正中有孔的玉n“玦”是大半圆形的玉,即有缺口的璧 n“璜”是半圆形的玉,是半块璧。n说文:“璧,瑞玉圜也。”又:“玦,玉佩也。”段玉裁注:“白虎通曰:君子能决断则佩玦。韦昭曰:玦,如环而缺。”n说文:“璜,半璧也。”周礼大宗伯:“以玄

10、璜礼北方。”郑玄注:“半璧曰璜。” 、所指行为的方式或性状情态不同、所指行为的方式或性状情态不同 n泣泣 哭哭 嚎嚎 啼啼 都表示哭泣,但哭的情状方式不同。n有泪无声有泪无声叫叫“泣泣”,有泪且有声泪且有声叫叫“哭哭”,哭而有言哭而有言叫叫“嚎嚎”,痛哭谓之啼,痛哭谓之啼(放声大哭)。如:n战国策赵策四:“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也?曰:然。” 口技:既而儿醒,大啼。 n言言 语语 都指说话。但方式不同。主动跟别人说话叫“言”,回答他人或跟他人谈论

11、叫“语”。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朱熹注:“答述曰语,自言曰言。”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所表程度的轻重不同、所表程度的轻重不同 n饥饥 饿饿 都表示腹内缺食。但“饥”是一般的肚子空,程度轻;“饿”是长时间未能吃饭,甚至有死亡的危险,程度重。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n疾疾 病病 都指身体有病。但“疾”是一般的病,“病”是重病,包括极严重的伤、长时间的饿,都是危及生命的。 说文:“病,疾加也。”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5 5、侧重点不同、侧重点不同n骄

12、骄、傲傲:都可表示不谦虚,但侧重点不同。“骄”指自满、自高自大,是一种心理活动。如商君书战法:“王者之兵,胜而不骄。”“傲”指傲慢无礼,是一种外在表情。如左传成公十四年:“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n权、衡、度、量权、衡、度、量:都是称量用语,但侧重点不同。“权”“衡”是关于轻重的,“权”指称锤,“衡”指称重量的器具,称,天平;“度”是关于长度的;“衡”是关于容量的。n另外还有范围广狭不同范围广狭不同等等。(教材p108)(二)感情色彩的差别(二)感情色彩的差别 n 周周 比比 都指与人结交,二者感情色彩不同。“周”指为正义而结交,是团结,是褒义的;“比”指为私利而结交,是勾结,是贬义的。 论语为

13、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安国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朱熹注:“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 n征、伐、侵、袭:征、伐、侵、袭: 都表示进攻,但侧重点不同。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伐是有钟鼓、有声讨理由的公开的战争;侵特指没有钟鼓、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不宣而战。袭指秘密地、偷偷地进攻。征是指上对下的战争。n子子 若若 汝(女汝(女) 尔(而)尔(而) 都可指称对方。但褒贬感情色彩不同。“子”是尊称,含褒义;“若”是一般的对称,是中性的;尔(而)、“汝(女)”除了用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外,用在其

14、他场合,就有轻蔑的意思,含贬义。n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n庄子齐物论:“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是假设的对手,无须褒贬。n隋书杨伯丑传:“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不尊重任何人,一概蔑称为“汝”,正是“不为礼”的表现。n列子汤问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惠。”而愚公则答:“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两人都用“汝”,是因为都瞧不起对方。n殽之战:“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n世说新语排调载: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否?”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万寿春!”帝悔之。n晋武

15、帝司马炎让亡国之君孙皓在酒宴上作尔汝歌,本意是戏弄对方。不料孙皓借奉旨吟诗之际,连用四个“汝”宇来回敬。n“尔”“汝”这两个代词只用于称平辈、晚辈或地位低下者。司马炎此举不啻自讨没趣,所以他很后悔。这是司马炎和孙皓在角色关系上出现了暂时而微妙的逆悖,因而才发生了降王羞辱皇上的笑话。n杀杀 诛诛 弑弑 都表示杀人。但“杀”是中性的,而“诛”是褒义的,含有对被杀者的贬斥,杀人者是正义的,被杀者是罪有应得。 “弑”是贬义的,含有对杀人者的斥责,专指臣杀君、子杀父这种所谓大逆不道的行为,n如韩非子难三:“有罪者必诛。”晁错贤良文学对策:“害民者诛。” 荀子正论:“诛纣,断其首。”商纣王是暴君,该杀。n

16、如左传宣公二年:“赵盾弑其君。”就表示对赵盾的斥责。礼记檀弓下:“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 (三)语法功能的差别(三)语法功能的差别 n畏畏 恐恐 惧惧 都表示害怕、担心,都可作及物动词,带宾语。但“畏”多作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名词性宾语,“恐”、“惧”多作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n如论语季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n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何恃而不恐?”n论语:“君子不忧不惧。”n“恐”作及物动词,喜欢带长宾语,且一般要求动词性宾语。如孟子:“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n“惧”作及物动词时一般是使动用法。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n耻耻 辱辱 都用作动词,

17、表耻辱的意思,但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是意动用法, “辱”是使动用法。如: 论语公冶长“不耻下问。” 论语子路“不辱君命。”n 往往 适适 都是到什么地方去。但二者语法功能不同,“往”一般用作不及物动词;而“适”用作及物动词。如: 屈原国殇:“出不入兮往不返。”史记滑稽列传:“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论语子路:“子适卫。”史记贾谊列传:“适长沙。” 四四 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利用反义词来确定同义词的差别(一)要利用反义词来确定同义词的差别n贫贫 穷穷 都指境况不佳,而且古书可以连用,如战国策秦策一:“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似乎“贫”、“穷”与现代一样,都指缺乏钱财。n但是利用反义词来比照,立刻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 “贫”与“富”相对,指缺乏财物,而“穷”与“贵”相对,指没有地位。n低低 下下 秦汉时“低”不与“高”相对,与“高”相对的是“下”。“低”指低头,反义词是“卬”。(二)要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二)要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n古代学者很注意辨析同义词的差别,字书、词书、古书注解中都保存了大量的辨析材料。n古人辨析同义词,有专门的术语,常用的有“曰”、“为”、“谓之”。n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n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英。”n尔雅释水:“大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