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人教_第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人教_第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人教_第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人教_第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人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水平测试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看谁写得最正确,最漂亮。(2分)树很快乐,鸟儿也很快乐。二、选出正确的音节,画上“”线。(4分)认真(zhn zhn) 我们(men mén)看着(zháo zhe) 种子(zhn zhòn) 1、 小松鼠长(zhn chán)着一条长长(zhn chán)的尾巴。2、 学音乐(yuè lè)是一件快乐(lè yuè)的事。三、看拼音,写词语。(12分)新tài yáng bi jng tng shuhu bàn yn w&

2、#232;i zho hu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住( ) 情( ) 伴( ) 看( )主( ) 晴( ) 样( ) 着( )五、照样子,写出相同偏旁的字。(3分) 新六、查字典。(分)要查的字大写字母音节组词笔顺为再阳7、 看谁记得词语多。(6分) bi zhng míng wù fù s hé xì百( )争 鸣 ( )物 复 苏 和 风 细 ( ) bng róng huà li l冰( )融 化 ( )回 大 地 柳 绿 花 ( ) 八、你一定能写出它们的反义词。(6分)( )少 哭( ) 左( )( )高

3、后( ) 早( )九、看谁能把这些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分)弯弯的 公路 听 电视宽宽的 小路 看 图画 美丽的 雪莲 荡 音乐洁白的 天山 画 秋千十、根据课文填空。(14分)1、池草( ),山花( )2、河水( ),天气( )3、夜来( )( )声,( ) 落 知( )( )。4、举头 望( )( ),低头( )( )( )。十一、照样子写词语。(6分)例:爬来爬去 来去 来 去 例:又高又壮 又 又 又 又 例:许多 许许多多 明白 大方 十二:照样子写句子(分)。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也。例: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十分。十三、阅读理解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

4、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

5、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一)课内阅读(分)四个太阳(节选)我画了个绿绿的(),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把句子补充完整。(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

6、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数一数,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分)、秋天,我画了个( )的太阳,冬天我画了个( )的太阳。(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

7、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二)课外阅读.(分)小豪猪的新毛衣小豪猪边走边唱。他看见熊奶奶守着一堆毛线发愁,他赶紧帮忙,把毛线绕成了一个个线团儿。熊奶奶要织毛衣了,可是没有针。小豪猪就从自己身上拔下三根尖刺送给了熊奶奶。为了感谢小豪猪,熊奶奶觉得帮他织一件毛衣。毛衣织好了,前胸很厚实,后背是一个个带花的网眼。小豪猪穿上,背后的刺正好从网眼里穿出来,有合身又暖和。小豪猪说:“真不知怎么谢谢您,熊奶奶。”熊奶奶说:“爱帮助别人的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短文一共有( )个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