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 名义GDP:是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 潜在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L,K,N)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5、 GDP的核算方法:GDP=C+I+G+(X-M) (要注意每个字母代表的具体含义)6、 国民收入的核算-储蓄投资恒等式:储蓄和投资的恒等,是一种定义的恒等,也是基于国民收入核算原理的恒等。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
2、的关键,在于搞清“事前的、计划的”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的”指标的区别,前者是“合意”的,而后者可能包含“非合意”的部分。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有助于弄清“事前的相等”和“事后的恒等”的经济含义,有助于增进对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i = s”的理解。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S;(Y=C+S)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S+T或IS+(T-G);(Y=C+I+G, T=T0-T r, Y=C+S+T)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XS+T+M+K r或IS+(T-G)+(M-X+Kr) 习题:1、据表13-1提供的某国经济数据(单位:亿元),求该国相应年份的GDP、NDP、C、I 和In(净投
3、资)。 表13-1指标第一年第二年新产建筑55新产设备1010新产消费品11090消费掉的消费品90110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折旧1010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折旧1010年初消费品的库存量3050年底消费品的库存量5030解:第一年各指标数值为:C = 消费掉的消费品=亿元= 新产建筑新产设备年底消费 品的库存量年初消费品的库存量=亿元n = 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折旧 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折旧=1亿元=亿元 =(n)=0亿元同理可得第二年各指标的数值为:=亿元,= 亿元,n= 亿元 =亿元,=亿元2、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开采了50千克银,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产品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
4、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1)项链为最终产品,其售价40万美元即为与此两项生产活动有关的GDP。(2)开矿阶段创造的增加值为10万美元,项链制造阶段创造价值为40-10=30万美元,合计总增加值,有GDP=10+30=40万美元。(3)在开矿阶段,工资7.5万美元,利润为10-7.5=2.5万美元;在项链制造阶段,工资为5万美元,利润为40-10-5=25万美元。两项工资和
5、两项利润合计共40万美元。此即用收入法计算的GDP。3、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和年的产量和价格如表13-2所示,试求: 表13-21998年1999年数量 价格数量 价格书本面包(条)菜豆(千克)100 10美元200 1美元500 0.5美元110 10美元200 1.5美元450 1美元 (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5)“GDP的变化取决于
6、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话对否?解:(1)1998年名义GDP为:100×10 + 200×1 + 500×0.5 =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为:110×10 + 200×1.5 + 450×1=1850(美元)(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为当年名义GDP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为: 110×10 + 200×1 + 450×0.5=1525(美元) 两年间实际GDP增加的百分比为: (1525-1450)÷1450 0.
7、0517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为当年名义GDP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为: 100×10 + 200×1.5 + 500×1= 1800(美元) 两年间实际GDP增加的百分比为: (1850 - 1800)÷18000.0278=2.78 % (5)对比(3)和(4)可看出,GDP的变化速度与我们选择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价格有关。但需说明的是,一国GDP的变动源于价格水平的变动和最终经济成果数量的变动,不论采用哪一个基期价格计算GDP,都能将GDP中因价格变动引起的不可比因素剔除掉。如果从
8、这个意义上理解,则基期的选择与实际GDP的变化无关。 4、假定一国有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表13-4(单位:万美元)。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表13-4国内生产总值4 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 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解:(1)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净投资) = 4800 -(800 - 300)= 4300万美元 (2)净出口 = 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消费-政府购买= 4800 - 800 - 3000 - 960 = 40万美元(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
9、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 960 + 30 = 990万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 4300 - 990 = 3310万美元(5)个人储蓄 =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第十三章1、均衡国民收入满足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在本章,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一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
10、-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入”,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里的水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入(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入(产出)。2.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人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
11、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yd,式中,c为消费,为自发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根据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又可得储蓄函数:s = -+(1-)yd,式中,s代表储蓄,1-代表边际储蓄倾向。3、收入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即45º线模型)是本章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核心模型,其实质是“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的几何表达。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资或储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不难得到国民收入的数值;或者,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找到总支出曲线与45º线的交点,同样可以确定
12、均衡收入的水平。4、乘数论: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乘数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在非充分就业的背景下,投资、政府购买及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多倍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读者应清楚各类乘数的取值,同时还要明确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5、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式中,Y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是支出的变化)。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
13、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6、.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二部门经济或三部门经济(定量税条件)中,其值为;三部门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式中,y是增加的收入,i是增加的投资,MPC或是边际消费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其值与投资乘数同。8.税收乘数:是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以三部门经济为例,定量税条件下,其值为;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t为税率。9.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
14、付变动的比率。该乘数与税收乘数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10.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在三部门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11、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a、相对消费理论,b、生命周期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要理解各种消费理论的区别,特点)习题:(均衡收入)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
15、,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解:(1)将已知条件c=100+0.8y,i=50代入均衡条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750(10亿美元)此时,消费和储蓄的数额分别为c=100+0.8y=700(10亿美元) s=y-c=750-700=50(10亿美元)(2)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等于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之差,即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3)已知c=100+0.8y,i=100,代入均衡条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1000(10亿美元)则增加的收入为: y=1000-750=250(10亿美元)(4)将c=100+0.9
16、y, i=50代入均衡条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1500(10亿美元)此时的储蓄额为:s=y-c=y-100-0.9y=50(10亿美元) 投资增至100时,类似地可求得均衡收入为y=2000,收入增加量为: y=2000-1500=500(10亿美元)(5)对应消费函数c=100+0.8y,易知投资乘数 对应新的消费函数c=100+0.9y,易知投资乘数 即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较原来增加1倍。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0.25。(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
17、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转移支付乘数ktr平衡预算乘数kb。(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用: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1)由已知条件,易得 yd=y-ty+tr=0.75y+62.5将已知代入均衡条件y=c+i+g,整理,可得均衡收入y=1000(10亿美元)(2)由已知,得=0.8,t=0.25,容易得到; ; (3)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与已有均衡收入的差额为:y=1200-1000=200(10亿美元)由y=kgg,得 g=y/kg=200/2.5=80(10亿
18、美元)由y=ktT(这里T为税收额),得 T=y/kt=200÷(-2)=-100(10亿美元)由y=kbg(或y=kbT),得 g=y/ kb=400(10亿美元)或T=y/ kb=400(10亿美元)即1)增加政府购买800亿美元、2)减少税收1000亿美元、3)同时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4000亿美元,都能达到充分就业。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净税收tn=50,投资i=60,政府支出g=50,净出口函数nx=50-0.05y(单位: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从60增加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4)当
19、净出口函数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变动国内自发性支出10和变动自发性净出口10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何者大一些?为什么?解:(1)将以上条件代入均衡等式y=c+i+g+x-m,得y=30+0.8yd+60+50+50-0.05y y=600(2)此时的净出口余额为 nx=50-0.05y=20(10亿美元)(3)容易知道,投资乘数(、分别代表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则有, y=kii=(70-60)×4=40(10亿美元) 即均衡收入增加到600+40=640(10亿美元),此时净出口为 nx=50-0.05y=18(10亿美元)(4)当净出口函数
20、变为nx=40-0.05y,由均衡条件不难求得y=560(10亿美元)此时净出口余额为 nx=40-0.05y=12(10亿美元)(5)容易看出变动国内自发性支出100亿美元和变动自发性净出口100亿美元对均衡收入的影响是一样的,但后者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要大一些。当自发投资增加100亿美元时,净出口减少额为20-18=2(10亿美元);但当自发性净出口减少100亿美元时,净出口减少额为20-12=8(10亿美元)。4.设消费c=+yd=100+0.8yd,净税收T=50,投资i=100,政府购买g=60,出口x=80,进口m=m0+Ty=20+0.05y(单位: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
21、以及净出口余额;(2)求对外贸易乘数kx、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和平衡预算乘数kb。解:(1)由已知,得yd=y-50将已知条件代入均衡等式y = c + i + g + x - m,得均衡收入为: y=1120(10亿美元)净出口余额为nx=x-m=80-20-0.05×1120=4(10亿美元)。(2)以下是各种乘数的取值;第十四章1 投资需求函数: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中,投资被假设为一个外生变量。在本章,投资被表达为利率的减函数,即i=e-dr。由于人们要根据资本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的对比来决定投资与否或投资多少,而资本边际效率又是递减的,因此当利率下降
22、时,将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变得可行,这样,投资需求和利率之间就表现为反向变化的关系。投资需求函数的引入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只有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够确定均衡的利率和投资,才能够确定均衡产出的水平是多少。2 IS曲线的含义和性质:IS曲线表示在产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该曲线具有负斜率,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左移。IS曲线,就是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
23、相等的曲线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将自己的资产的一部分以不生息的货币持有在手中,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需要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二是谨慎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三是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L1表示)和收入水平同向变化,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L2表示)和利率水平反向变化。因此,完整的货币需求函数就可表示为:LL1(Y)+L2(r)。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既然货币因素可以影响到利率
24、,而利率又可以影响到投资、总需求、产出以及就业,因此就突破了古典的“货币中性”的说法。4 LM曲线的含义与性质: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的关系。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左移。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之为LM曲线。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 1.5 I
25、SLM模型:将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就得到一个完整的ISLM模型。由于IS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线,而LM则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因此在IS和LM相交的地方,也就是在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时候,有一个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被决定。但须注意的是,ISLM的均衡点并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它有可能是一种萧条的均衡。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动用宏观经济政策移动IS或LM曲线,以使宏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6、凯恩斯陷阱: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因而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会去买证券,以免证券
26、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7、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8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9、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在ISLM模型中,除交点之外的任何一点都是不稳定的,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之下总会向均衡点移动。习题1.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消费c1000.8y,投i150-6
27、r, 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货币需求为L0.20y2r, 实际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解:(1)y=c+ i=100+0.8y+150-6r 整理得IS曲线, y=1250-30r由L=m,得0.2y4r=150 整理得LM曲线;y=75020r(2)解方程组 y125030r y75020r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人y950(亿美元)(3)若为三部门经济,则消费函数变
28、为c=100+0.8yd=100+0.8(1-0.25)y=100+0.6y 由 yc+ i +g , 易得IS曲线:y87515r由L=0.20y-2r, m=150, 易得LM曲线:y=75010r解由IS曲线、,LM曲线组成的方程组,得均衡利率和收入为:r=5,y=800(亿美元)2.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答: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即资本边际效率实质上是指厂商计划一项投资时预期可赚得的按复利方法计算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的数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29、,即预期的未来收益和购置投资资产(如一合机器)的成本。资本边际效率之所以递减,是因为随着投资增加,资本存量增加,一方面资本资产之成本会增加(同样一台机器所费更多),另一方面,资本品所产物品的供给增加,因而预期收益会减少。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随投资增加而递减,在短期内主要由于资本物品成本上升,在长期内主要在于资本存量的大量积累。 1.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从IS-LM模型看,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移动IS曲线的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效果就
30、越小。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
31、关。(是指政府支出,使得产品市场上的物价上升,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用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进而产生了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3.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效果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从IS-LM模型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的大小。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小。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小 ,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愈小;反之,则愈大。4.财政政策与货
32、币政策效果的特例:这里有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此时IS垂直,LM水平;另一种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此时LM垂直,IS水平。在LM曲线为垂直的情况下,由于货币的需求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IS曲线向右移动时,均衡的利率上升,但收入不发生变化,存在着完全的挤出效应;如果LM曲线为水平线,即经济处于“流动性陷井”状态,则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时IS曲线移动对收入的改变十分明显,财政政策效果最大。在IS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产生挤出效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支出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当LM曲线为垂直线、IS曲线为水平线时,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垂
33、直的LM曲线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完全没有敏感性,货币余额的决定与利率变动无关,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当LM曲线为水平线时,存在“流动性陷井”,货币供给不改变LM曲线的位置,因而利率和收入均不发生变化,移动LM曲线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当IS曲线为垂直线时,投资支出与利率不相关。当LM曲线向右移动时 ,利率会下降,均衡的国民收入不变。这说明,货币政策可影响利率,但对国民收入的变动没有影响。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扩张会使GNP上升,也使利率上升;货币扩张使GNP上升,使利率下降,因此,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可以出现GNP和利率变化的各种组合。两种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
34、双松、双紧、松财政紧货币和紧财政松货币等不同的组合方式。6.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7.货币政策:是指为了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最终影响总需求的水平。8、货币政策局限性:尽管货币政策一直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但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部分性,货币政策只能对一部分经济波动现象发生作用;周期性,货币流通经常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迟滞性,
35、货币政策要经过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货币政策还存在着知识有限、信息不对称、判断能力有限等其他局限性。习题1.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c=90美元 + 0.8yd,t=50美元, =140美元 - 5r,g=50美元。(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润和投资;(2)若其它情况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润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1)由y = c + i + g = 90 + 0.8( y 50) + 140 5r + 50整理,得IS曲线方程y = 1200 25r 由L=m,得0.20y
36、 = 20,整理即得LM曲线方程y = 1000 解与式的联立方程组,得y = 1000美元,r = 8,i = 140 5r = 100美元(2)其他情况不变而g增加20美元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得IS曲线:y = 1300 25r 解与式的联立方程组,得y = 1000美元,r = 12,i = 140 - 5r = 80美元 i = 100 80 = 20美元 (3)此时存在“挤出效应”,且g = i = 20美元, 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出了等量的投资。原因是此时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财政政策乘数亦为零,政府支出扩大并不能带来收入的增加。(4)图示如图16-1。图中,政府购买的扩大使IS曲线
37、右移至IS1,均衡点由E0上移至E1,均衡收入未变,均衡利率大幅度上升。 r IS0 IS15 LM3O 1150 1250 y r IS1 LM 12 E1 8 E0 IS0 O 1000 y 图16-1 图16-2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 - 10r,货币供给为200美元, c=60美元+ 0.8yd,t=100美元,i =150美元,g=100美元。(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美元增加到200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1)y = c + i + g c = 60
38、 + 0.8yd yd = y 100 y = 1150 此即IS曲线方程。 i = 150,g = 100 L = 0.20y 10r m = 200 y = 1000 + 50r 此即LM曲线。 L = m(2)解IS、LM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易得y = 1150美元,r = 3,i = 150美元(3)政府支出从100美元增加到120美元时,与(1)同理得IS方程:y = 1250美元 与LM方程联立求解,得: r = 5,i = 150美元(4)不存在“挤出效应”。原因是:投资量为一常数,即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故虽然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上升,但对投资毫无影响。 (5)如图16-2所示,
39、当政府支出增加20美元后,IS曲线右移至IS1,由于d=0,故IS曲线垂直于横轴,IS曲线右移的幅度即为收入增加的幅度。易知美元即此时财政政策乘数与政府开支乘数相等。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的说法,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本书没有专门章节讲述就业问题,这里尤其强调要对充分就业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象摩擦失业或自愿失业这样的失业。2.财政政策: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改变财政收支的水平或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四种,支出方面有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40、两种,收入方面有税收和公债两种。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或减少)通常会引起经济的膨胀(或收缩),征税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则会导致经济的收缩(或膨胀),公债发行可以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供支持,一般也会导致经济的扩张。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因一国在税收、社会保障以及农产品价格支持等方面的一些制度能够自动稳定经济而得名;另一种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即政府遵照功能财政的预算思想,“逆经济风向行事”地对经济进行反方向调节,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3.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金融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
41、济以达到既定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或货币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可以借以控制货币的供给。主要的政策工具有三种,即中央银行可以用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4.法定准备率:银行可以把吸收来绝大部分存款用于贷款或购买短期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留下一部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现代银行制度中,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5、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
42、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6、现金漏损率(提现率):在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中,存款客户总会提取一些现金,从而是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这就是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提现率高会相应减弱存款派生的能力7、货币创造乘数: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或货币创造的功能。所谓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的比。公式如下:k=其中, rc、rd、re分别为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习题:1、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六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答: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
43、或货币创造的功能。所谓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的比。设以表示货币创造乘数,表示货币供给,表示基础货币,为派生存款,、分别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则有: 将上式的分子分母都除以,则有:上式中, rc、rd、re 分别为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容易看出,货币创造乘数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因素,这三个比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反之,货币创造乘数越大。第十七章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44、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总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
45、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从ISLM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即h越小,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越敏感即k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已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为: 式中d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e表示自发支出乘数,h和k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和收入的敏感
46、程度。从上式可以看出,当d、Ke不变且k比较稳定时,若h越小,则P上升一定幅度使M/P下降一定量时,国民收入Y就减少得越多;反之,P下降一定幅度使M/P上升一定量时,国民收入Y就增加得越多,因而,AD曲线就越平缓。同时,当h和k既定时,如果d和Ke越大,即IS曲线越平缓,则实际货币余额M/P变动时,收入变动也会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3.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
47、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4.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总产出量。5.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因此,总需求曲线移动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发生影响。6.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7、常规总需
48、求总供给模型: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价格水平越高,经济中的企业提供的总产出越多。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在短期,当经济中的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相对固定,或是不太易变时。随着企业产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增加产量通常能够盈利。因此,更高价格水平将导致更高的总产量。所以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廷伸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示劳动市场均衡或非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国民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因此,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
49、交(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习题: PAD1 ASAD0 3 E1 2 E0 A 0 500 550 y 1、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500,总需求曲线为yD=600-5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水平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解:(1)解方程组 yS=500 yD=600-50P易得P=2,y=500 如图(2)总需求水平上升了10%,即新的总需求
50、水平为550单位。易知点A(2,550)是新的总需求曲线AD1上的一点。设AD1的方程为y=a-50P,将A点坐标代入,易得AD1的方程为YD=650-50P结合总供给曲线Ys=500易得为P=3,Y=500.2、假定某经济社会为不含政府和国外的两部 门经济,且存在以下经济关系:y=c+i,L=(0.9y-900r)P,c=90+0.9y,M=900,i=900-900r,P=1(其中,y、c、i、r、M、P分别代表产量、消费、投资、利率、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求:(1)均衡利率和收入(2)若货币供给增加,超过900,收入和利率会有什么变化?(3)写出总需求曲线的表达式。解:(1)将消费和投资
51、函数代入y=c+i并整理,易得IS曲线的方程y=9900-9000r将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函数代入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P=L,易得LM曲线的方y=1000+1000r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组,可得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分别为 r=0.89 y=1890(2)LM方程亦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y = M/0.9 + 1000r解其与IS方程的联立方程组,可得 r = 0.99 M/9000,y = 990 + M容易看出,如果M增加,M900,则r减少,r0.89;y增加,y1890。(3)由M/P=L,可得LM方程y=1000/P+1000r 解其与IS方程的联立方程组,并消去利率r,可得总需求方程 y
52、=990+900/P1、失业率: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2、失业的分类:根据主观愿意就业与否,即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
53、,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3、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4.通货膨胀的含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是表明
54、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有三种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5.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不同)。按照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划分,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6.通货膨胀的成因:宏观经济学把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包括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农业歉收、劳动生产率的突然变动等。与这些原因相联系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朝鲜语会话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大国崛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册《4.2.1合并同类项》课件与作业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成本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运营管理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质量保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与保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带您走进西藏(西藏民族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公共日语(北京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2025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 2 Food and Health单词表
- 公司仓库检查表
- 激光熔覆技术课件
- 数字图像处理-第2章-数字图像处理基础课件
- UPS现场巡检维护保养记录表
- 呼叫中心服务外包项目投标书模板
- 生产主管绩效考核表
- DB33-T1196-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入标准》
- 实操考评表(模版)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 核医学影像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mz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