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之借代_第1页
修辞方法之借代_第2页
修辞方法之借代_第3页
修辞方法之借代_第4页
修辞方法之借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招远市金岭镇邵家初级中学 刘广平1.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2.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3.方法: 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3.方法: 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3.方法: 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3.方法: 工

2、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3.方法: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4.借喻与借代辨析 第一: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旌旗 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4.借喻与借代辨析 第二: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如果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