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8 月 日 星期: 课题 4、外国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2、理解两首诗的写法。3、品味诗歌中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教学重点品味诗歌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1、理解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2、品味诗歌中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课前准备学生:熟读两首诗。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个体初备、集体优化个人细备、及时批注课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导入新课歌唱自然,赞美自然,这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也是田园诗歌吟咏的对
2、象。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外国诗两首,看看作者是如何歌咏自然,赞美自然的。二、【课堂助学】1、中国田园诗的特点: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2、找找看:哪些是田园诗?<<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山居秋暝>><<赤壁>>、<<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春望>><<山居秋暝>><<过故人庄>>3、学习蝈蝈与蛐蛐 (1、)板书课题(2、)
3、简介作者。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4、,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4、)整体把握a、作者通过对那两幅画面的描写来赞美大自然的?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b、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c、合作探究:(a、) 大地的诗歌是什么意思?诗人把大自然一切美好动听的声音,比喻成“大地的诗歌”(b、) 如何理解“从来”一词的含义?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
5、蛐蛐的歌儿,由此,大地的诗歌是四季不歇的,是“从来不会”死亡的。(c、)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d、)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e、)蝈蝈与蛐蛐一诗构思有什么特点?d、再度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情歌。4、学习夜(1、)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叶赛宁(1
6、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
7、(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3、)反复朗读:体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a、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作者着力表现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感受。b、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和静景。c、比较阅读:静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泣珠?注: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
8、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d、你还能背诵有关夜色的文学作品吗?5、课堂总结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批改记录及讲评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9、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 作业本练习讲评课型讲评课典 型 错 误原 因 分 析针 对 错 误 整 改 的 措 施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 日 星期: 课题 8 、致女儿的信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 的好处。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
10、道理这一写法 的好处。2、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个体初备、集体优化个人细备、及时批注课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导入新课关于爱情,我们不懂。可能只能从“林黛玉爱上贾宝玉”的故事中幻想,从“牛郎织女”相约在七夕,感觉爱情就是一种牵肠挂肚的浪漫温情;或许更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轰轰烈烈、无怨无悔。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青同学们倾听一位慈父给女儿的回答吧!(播放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汉乐府·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 江水为竭
11、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爱情,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文学史上,她被吟诵的次数只有“母亲”能与之相当。爱情,每个人都曾遭遇,或都将遭遇。当你遭遇爱情,你会向谁去诉说?二、【课堂助学】1、出示课题。2、简介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3、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 书信含蓄,便于说理(2、)作者在回信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激动欢快(3、)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从自己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说起,这样有什么好处?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4、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
12、5、再读课文,思考下列句子的含义:(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能和谐相处、共创幸福。(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上帝没有创造爱情,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13、6、朗读课文最后两节,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中学生谈恋爱的看法。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7、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你心目中的爱情。 播放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当 琼瑶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 ,日夜不分, 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化 ,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
14、,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8、课外拓展:课后收集描写爱情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同学们共享。批改记录及讲评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 作业本练习讲评课型讲评课典 型 错 误原 因 分 析针 对 错 误 整 改 的 措 施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日 星期: 课题 12、心声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相关的字词。2、了解课文内容体,感知人物性格。3、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教学重
15、点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性格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题目含义。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完成全程助学的课前预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个体初备、集体优化个人细备、及时批注课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导入新课“言为心声”。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渴望被人理解,渴望被人听到自己的心声,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万卡的故事,勾起了李京京的深深怀念,他渴望每个人都能听到他心底的声音。二、【课堂助学】1、出示课题。2、简介作者: 黄蓓佳: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
16、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3、复习有关小说的知识。 n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及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n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心声”一词的含义是:心中的想法、愿望。(2、)小说主要刻画了程老师、李京京、赵小桢三个人物形象。(3、)这三个人都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万卡有关联。(4、)这三个人物分别与万卡有怎样的关联?程老师:区公开课上将教万卡。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万卡。赵小桢:老师安排她朗读万卡。(5、)小说的主
17、人公是:李京京5、人物:李京京 程老师公开课前 想读课文回家路上 偷读课文 脉络清晰故事情节 次日放学 听读课文公开课上 终读课文6、疑惑-讨论(1、)课文以“心声”为标题,“心声”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万卡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时涌出眼泪?(3、)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有什么变化?(4、)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应如何看待?(5、)小说的主题是什么?7、思考:(1、)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自信勇敢、执着坚定、善良宽容,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少年。(2、) 标题“心声”有怎样的深刻含义?含义:第一层:指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回忆 插叙) 万卡爷爷 - 自己爷爷(亲情)奥尔迦-
18、妮儿(友情)第二层:指李京京非常渴望表达内心感情的愿望。(语言、 动作、心理)第三层:作者借小说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8、默读课文127自然段,思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京京十分想朗读万卡这篇课文?请找出相关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2、)为什么他这么喜欢万卡,执意要朗读万卡?从中可以看出京京有怎样的心声?根据提示说说京京与万卡有哪些相似之处。 父母 爷爷 朋友万卡:没爹没娘 惟一亲人 会给他胡桃京京:爸妈总是吵架,爱他, 妮儿爬树摘桑果给他吃妈妈总是打他 给他讲故事 是他好朋友A、李京京为什么那么想读万卡?李京京-万 卡爷 爷-爷 爷妮 儿-奥尔迦情感共鸣 渴望倾
19、诉B、李京京终于实现了朗读万卡倾吐心声的愿望,并且打动了师生。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朗读很成功?请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是从 看出他朗读很成功。这句话是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由第二者介绍、反映或采用间接烘托的方法来描写。9、阅读课文后四段回答:(1)为什么京京在读万卡时那么投入,以至眼泪滚下来都不知道?(2)他为什么想要向程老师道歉,请老师原谅?(3)“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抓走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请你合理想象程老师省略号省略的内容。(5)“教室里一片寂静”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6)你是否
20、喜欢程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10、人物形象: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爱荣誉、好强自信(为了公开课而精心准备)、喜欢搞虚假教学、重视优等学生、忽视一般学生,但是能随机应变、勇于改正错误。11、主题: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亲情的心声来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批评了教育领域里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12、布置作业:(1、)完成全程助学。(2、)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 作业本练习讲评课型讲评课典 型 错 误原
21、 因 分 析针 对 错 误 整 改 的 措 施长兴县泗安中学集体备课设计年 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人:许金凤负责人签字: 执 教: 上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日 星期: 课题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相关的字词。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在科学上的主要作用。3、体会作者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4、感悟作者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传统中国教育的反思。教学重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在科学上的主要作用。体会作者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难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在科学上的主要作用。体会作者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
2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完成全程助学的课前预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个体初备、集体优化个人细备、及时批注课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导入新课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二、【课堂助学】1、出示课题并释题。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推究。致:获得。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从探察物体而得
23、到知识 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神2、简介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3
24、、检查预习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正心 :端正心思。修身: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4、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思考:(1、)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2、)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从全文出发,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4、)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
25、?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a)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b)这样做的依据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c)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5、)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原话回答。)-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6、)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26、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7、)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5、理清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提出问题。第二部分(3-12自然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分析问题。第三部分( 13 自然段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解决问题。6、深入探讨:(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7、?-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3、)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
28、、)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5、)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6、)讨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7、)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8、)中国学生的
29、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9、)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提问:第九段讲的是什么道理?-实践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0、)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
30、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11、)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Ø 王阳明的事例Ø 一种竹子的实验Ø 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12)讨论: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a)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b)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c)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阅读6-13节,思考:1.这种试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试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2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9化学中考真题汇编《溶液》及答案
- 中考政治第一部分知识闯关能力提升第5课时平等礼貌待人理解宽容他人复习课获
- (2024)吸痰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一)
- 2023年电子陶瓷材料项目融资计划书
- 高校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博士教授课件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参考答案
- 养老院老人生活娱乐活动组织人员福利待遇制度
- 养老院老人疾病预防制度
- 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校园消防知识胡丽琼课件
- 收银入职协议书(2篇)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斯伦贝谢智能完井工具介绍
- 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课件
- 百词斩-定语从句课件-(;)
- 珍惜时间主题班会-做时间的主人课件
- 市政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 护士准入申请表
- 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3 Look at me-人教(PEP) (6)(共30张PPT)
-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科的应用课件
- 合法离婚协议书(2篇)
- 2022年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