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ou're uinique, nothing can replace you.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说课稿汇编9篇 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凡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节选,全文记叙了九岁的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向爷爷诉说自己在鞋店当学徒的悲惨遭遇,乞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内容以凡卡写信的顺序(准备写信-写信-寄信)安排,并有两处插叙(忆守夜、忆砍树)和
2、意味深长的结尾(以梦结尾,含义深刻)。_表达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基调是“乐”。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二是在阅读中体会_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情感价值取向、隐含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
3、穷孩子的悲惨生活,让学生明白凡卡的悲惨生活只是旧俄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激发学生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对旧俄黑暗社会的憎恨。隐含点就是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国之情。教材地位:通过前几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本组选编的4篇_,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本单元是继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后又安排的外国名著名篇专题。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近人物的内心
4、,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_的表达顺序,并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本单元的设计,不仅 涧河小学 吴明霞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二、重难点及目标的确立1、课标要求:新课标中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_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_的基本表达方法。单元课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揣摩_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_基本的表
5、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2、阅读要求:本册的阅读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单元目标要求:一是能把握_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二是了解外国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并总结阅读外国文学的方法。3、教参提示_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难点是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
6、、衬托的写法。4、课后问题提示(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几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了阅读要求中的把握_主要内容,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2)课后第2题“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提出的就是朗读的要求。加强朗读指导,既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写法的重要手段。(3)课后第3题“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设计的意图是落实领悟表达方法的教学目标,并且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课后第4题“把本课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写几句话,分别赠给两位小主人公。”此题的设计是进行拓
7、展延伸训练,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表达对沙俄统治下的穷苦人民的同情。根据新课标第三学段的要求,依据单元导读,结合课后习题和教学参考,我确立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礼拜 生锈 揉皱 黑糊糊 笑眯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 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教学重难点:凡卡 _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_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 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 8、10、15自然段,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
8、过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_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_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_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穿插在一起描写的方法。三、教材处理:这篇课文结构复杂,篇幅较长。本设计采用直奔重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抓住信的内容和凡卡对爷爷的哀求,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并且围绕教学重点,品读悲惨遭遇 ,引导感悟凡卡生活的痛苦,做到了重点突出。1、 感知悲惨,突出重点(1)_内容很丰富,其中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而信中最集中反映凡
9、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教学中要把这三个自然段作为理解、体会的重点,尤其要把第8自然段作为重中之重,使内容和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小结: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 挨饿 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2、感受悲惨,突出重点结合8、10、15自然段中的三次乞求,引导学生从三个叹号,两个省略号,指导朗读信中凡
10、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学生配乐朗读,此时学生再一次加深了对凡卡痛苦生活的理解,此时引读中心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相机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指望”是什么意思?凡卡来大城市做学徒曾经指望过什么?为什么凡卡说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生活连狗都不如!进而深入理解句子,感受凡卡现在生活的悲惨。3、讨论结局,感受命运关于_的结尾,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对这个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凡卡没有写清收信人的地址,凡卡的爷爷收不到信”这个表面答案上,还要深入理解,即使收到信,爷爷也无能为力。(2)_用“梦”结尾有什么含义?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
11、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因为梦醒之后,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4、感悟写法,突破难点结合文中回忆的内容与信相关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作者在凡卡写信过程中穿插了两次往事回忆,一次是爷爷守夜的情景和乡村圣诞节前夜美丽的夜景,一次是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时的“快乐”生活。这部分采用插叙描写,这样安排,意在与现实的悲惨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5、拓展训练:(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
12、写一写。(2)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课后可以去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可能满足于每位学生的需要。那需要我们教师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而灵动,真正实现富有生命的课堂。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讲述的是沈括读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后产生疑问,动脑探索,寻找答案的故事。沈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告
13、诉学生要养成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二、说“学情”。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够运用拼音、笔画、笔顺和字典等识字工具自主识记生字。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通过轻声读文了解主要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要求圈划词句。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见教学设计)。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学此课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调动各种感官接受知识,在图、声、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14、,产生共鸣,同时,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自读自悟法:阅读教学读是关键。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实现语感积淀。(三)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根据本课的教学特点,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五、说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方法。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我引导学
15、生采用“诵读感悟、体验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六、说实施。(一)欣赏古诗,引入新课课伊始,由白居易的名篇大林寺桃花,配以浓浓的古韵声将学生带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这首古诗。然后出示重点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学习生字“芳寺”,帮助他们理解句意。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凸现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文中两句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出沈括,告诉小朋友沈括读了诗句,对“四月百花都凋谢了,而山寺里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一问题产生了疑问,“那么究竟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呢?让我们一起自学课文”
16、顺理成章地揭示了课题,进入课文学习。其间还插入了简短的课外阅读材料,目的是让小朋友对沈括先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让小朋友自己轻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自学为主的读文识字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检查,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同时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运用“边读边想,边读边记”的方法,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动口、动脑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印象和初步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边读边记,边读边思的好习惯。(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多读胸中有本,勤
17、写笔下生花”,多读是悟的基本方法。围绕“沈括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通过读,以点带面展开学习。一读,概括出沈括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引出两句沈括动脑思考的句子: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开的时间不一样呢?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呢?然后进行听写训练,朗读指导。听写训练时,学生可以选择其一,目的是降低难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朗读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读出认真思考的感觉。二读,联系上下文知道沈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样的疑问的。这里采用师生接读的形式,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通过文中两处语句:“自家院子里的桃花真的都枯萎了”、“果然,那里的桃花开得正茂盛”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诗句所叙述的是客观事实
18、,“山里的桃花的确开得迟”,这其实也是两句诗在文中的译文,“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文中两句古诗的意思”这一教学难点由此被击破。三读,通过接读,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为什么开得迟”上,下面就请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让学生在读中寻找答案,在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四读,让学生感受到沈括不仅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是一个遇到问题能够自己想法解决的孩子。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知道沈括是通过问、看、细心观察,最后找到答案的,使学生懂得遇事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四)说话训练根据课后练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哪些自然现
19、象产生过疑问。在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说课稿 篇3这次我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课题,为了把我们的每一节思品课扎实有效,总结好每堂课的好的上课经验,特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方面来总结一下我讲的这堂课:设计理念:“寻找身边的科技”是“身边的科技”的第二主题活动,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我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寻找身边的科技,体会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广泛寻找科技产品,充分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课上交流、共享、互相学习的我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议调查研究,用
20、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我的发明”,给学生留有书写的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改善生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教材分析: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生存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的周围都已成为科技的世界,可以说科技无处不在。人们创造了科技,科技又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与科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身边的科技”由“我家买了洗衣机”和“寻找身边的科技”两部分内容组成。“寻找身边的科技”是上一主题的拓展延伸,由对一种科技产品的研究,扩展为对科技的全方位的关注:领域设计家庭、学校工厂、农田,生活涉及衣食住行。通过调
21、查研究,整理信息、交流共享,使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普遍存在,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安排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是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就在身边,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2、知道一些常用物品所包含的科学道理。3、能尝试和改进生活中的不足,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4、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教学目标1、3、4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教学目标3、4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又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为了有效地抓重点、突难点,在教学过长中我设置了以下环节:
22、一、问题探讨,形成共识。主要分三步进行: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课前的调查表,在整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同学的说法有错误,小组中的同学一定要一起把它改过来。2、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3、谈在“寻找身边的科技”这个活动中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整理信息、交流共享,使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普遍存在,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并且通过积极地参与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提高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体验内化以鲁班仿照小草的齿发明锯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尝试“我的发明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与改进生活中的不足,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3、。设计“我的发明”,给学生留有书写的空间,目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改善生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三、课后延伸课后继续进行“我的发明”,把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交流,评选班级发明大王。教学反思:整堂课我采取创设两个大的场面,力求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从而起到深化学习的效果。两个场面都起到了相应的效果,但是第一个场景调查表交流过程中由于自己引导方面的原因,学生回答方面欠条理。对于思品课的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我还需要再下功夫。说课稿 篇4一、设计意图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
24、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这是依据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二、活动目标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我根据颁布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设计意图我制定了以下具体目标:1、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25、。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活动的重点:通过观察比较黄豆及豆制品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比较干湿黄豆的不同、了解黄豆能做各种豆制品这几个环节完成。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有干黄豆、湿黄豆、豆浆机、豆浆、豆制品录象、卤汁豆腐干等等。知识经验准备是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菜场。四、说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观察比较知识深入活动延伸关于引出活动
26、,我考虑了很多。在以往的活动开始部分,大多采用游戏、角色对白,引出活动,为了更高的领会纲要中将各大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的创设情境(将黄豆倒在地上,)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自然的引出课题。在旁观者眼里看来,这样设计也许要乱一些,但我觉得对幼儿收获更大,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尝试。基本部分是:(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4)通过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结束部分: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
27、、卤汁豆腐干。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活动延伸: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整个活动由浅至深,从易到难。五、设计亮点 1、重视幼儿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幼儿知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幼儿探索科学的操作过程,而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科学活动不局
28、限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幼儿来说,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重视幼儿的科学活动的才做过程尤为重要。如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活动的材料:干湿黄豆,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并让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同时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解答幼儿的疑问,为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鼓励和支持,幼儿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主动去尝试,探索。和谐宽松的气愤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2、重视幼儿探索活动的评价评价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以后探索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认真参与探索活动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对每能很好参与活动的幼儿要予以鼓励,一出建议,鼓励胆
29、小的幼儿要乐于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受到探索科学活动是一件很有有趣的事,恰当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3、教法的科学化,多样化我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通过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总之,在整个活动中,我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与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我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忠旨。说课稿 篇5教材分析:教材创设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物的问题,深刻
30、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一是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之所以安排了三课时“分一分”的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积累大量的分东西的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在分东西时采取的策略是有差异,关键是每次分得同样多,最后的结果同样多。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交流每次的分法及结果,而不是仅仅只关注如何列出算式。学生一旦明白除法算式不过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符号表示,体会这是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除法的意义了。二是编排学习内容上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有利于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要先弄清两者区别再体
31、会它们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三是“倍”不作为科学概念,而作为生活概念来处理,所以不下概括性的定义,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倍”的意义,体会“倍”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在前面我们学习了:(1)分桃子平均分的意义。它是小数目的平均分。(2)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类问题。(3)分糖果大数目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4)分香蕉除法运算的意义。最后我们学习了飞行表演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平均分。学生分析:孩子们是在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周边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教育意识也相差很大,所以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
32、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但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脑筋,喜欢听故事,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北师大版本的学习,多数孩子学会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研讨氛围也很好,每个教师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有背投、实物投影仪等设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活动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探讨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倾听习惯。3、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二)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
33、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能够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能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并加深体会。教法学法:教学时,教师先请学生用摆棒或图示的方法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有了正确答案后,教师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解释它是如何表示平均分香蕉的过程及结果的,也就是结合问题情境说明算式中每个数与符号的意义,以及算式的读法。继续让学生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并尝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
34、程与结果,与书上写的算式比较是否一致,说一说它表示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描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还可以进行“还可以怎样分”的变式练习,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我们班要举行航模飞行表演,想请小朋友们做指挥官。谁想报名做指挥官?师:那么多小朋友都想报名,那这样吧,我们看看谁给飞机编组编得好,我们就请他做指挥官,好不好?二、回忆乘法。(设计飞行计划:出示飞机图)师:飞机已经准备到位,请各位指挥官看看将要参加表演的飞机有多少架。生1:有15架。师:你是怎么算的?生1:一排有5架,三
35、排一共有15架飞机。三五十五。生2:我和他的算法不一样。我是这样算的:一列有3架,五列一共有15架飞机。”三、回顾平均分的方法,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师:飞行的时候,为了方便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现在要将这15架飞机平均分配编成组,你打算怎么样编?请同学们回答。生1:我将三架飞机编在一组,可以编成5组。生2:我把五架飞机编成一组,我编了3组。师:谁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刚才的这两种分组方法?请你写下来。有意将这两道算式与前面的乘法算式排列在一起3×515(架)15÷5 (架)15÷3 (架)师:我需要很快得出这两道算式的答案,哪位指挥官能解决这个问题?生1:我是用
36、乘法口诀算的,我想口诀三五十五,就知道答案是3了。生2:我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直接看上面的乘法就知道一题的答案是3一题的答案是5了。师:哦,她认真听了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提出了不一样的方法,真能干。你们的方法都不错,谢谢你们!四、创设环境,激起矛盾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1” 或“飞行表演 14”师:这个造型飞起来更漂亮,可是要将每6架飞机编成一组,怎么分呢?生1:我们把飞机编成2组,每组有六架。生2:这样分还多出3架,我想让它们在机场休息,准备后面的表演。生3:这三架飞机可以作后备,如果哪架飞机出了故障,它们可以顶替。师:这些想法都不错,那现在就请我们的小指挥官们用除法来表示这种分配方法吧!生1
37、:老师,怎么写呀?刚才是分成两组,但是15除以6等于2不对呀?生2:我知道,剩下的三架和起来是一组,所以应该是分成3组。生3:不对,三六都得十八了,不是十五。师:那怎么办呀?剩下的这三架飞机,我们怎么表示呢?师:这样吧,求助我们的好帮手书本,怎么样?五、回顾除法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称。师:你的好帮手告诉你答案了吗?生:在后面打上点点,把3写在后面。出示算式: 15÷62(组)3(架)师:后面这个3表示什么呀?生:表示还剩3架。出示完整算式: 15÷62(组)3(架)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把6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2组。师:他的
38、回答完整吗?生:不完整,应该是,拿15架飞机来分,每6架分在一组,可以分成2组。师:那等号后面的答案应该是几呀?生:是2。出示算式前半部分名称师:你们的好帮手有没有告诉你们后面的这个数的名称叫什么呀?生:叫余数。出示算式各部分名称师:完整的算式该怎么读?生1:15除以6等于2和3。师:他这样读对吗?生2:不对。应该是15除以6等于2还剩3。生3:我看书了,应该是15除以6,商2余3。师:这两种读法都很好。只要不把算式表示的意义说错,两种读法都可以。你认为哪种读法适合自己,就用哪种读法。说课稿 篇6一、教材分析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39、、好慈祥、好累。_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 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二、设计思路根据文
40、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观察,交流对话 读文识字 小组合作,扫清文字障碍 引导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表达 读 说 写 评 引导拓展 搜集、处理信息三、教学程序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
41、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
42、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5、学生练读题目。然后我说:“那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老师配以舒缓优美的摇篮曲朗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
43、禁地关注、向往、投入。(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画生字。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3、在读文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加深印象。4、教师检查学困生的读文情况,其他学生听后评价。5、教师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23名学生)对于全读对的学生奖励“识字大王”的标志。6、 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设计意图: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教师干脆直接教给学生自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
44、人。2利用“识字大王”的评价机制,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们主动识字。因为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中有识字闯关过级,每节课都有“识字大王”的评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十分诱人的。所以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很大,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会自主进行识字活动,在此手段的激励下,学生的识字量很大。3、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1、我先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情况:“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学生按照平时的学习过程回答:我们该理解课
45、文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顺接学生的观点说:“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2、己读课文,画出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交流时提出。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设计意图:尝试质疑问答,鼓励自主发现解答问题。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主张"先学后教,先讲后练",正是着眼于让学生"知不足,而后再学";让
46、教师"知困,然后再教"。尝试教学法改变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尝试教学法倡导在教授新知识时,先让学生大胆尝试, 解决能自己学会的内容, 发现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就学生的质疑进行讲解、点拨,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疑难的问题、渴望学到的知识,精力会更集中、思维会更活跃。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先愤后启,先悱后发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4、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
47、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们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因为我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5、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加上自己的理解。6、 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
48、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7、 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深沉”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
49、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_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8、 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
50、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9、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
51、处理这个问题,我准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
52、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三)、小结,生读文升华情感。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师;我们的妈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天天操劳着,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
53、着这种深沉的爱再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可千万不能吵醒妈妈。(生随音乐读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营造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我们老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纵横,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这儿,老师再也不是传统定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像一个专业的主持人。)四、拓展整合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54、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如:“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象文中的小作者一样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妈妈。”“小作者写了自己的妈妈,你想写谁呢?课下认真观察,把他写下来吧!”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附:板书设计真美丽妈妈睡了 好慈祥好累(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55、。)说课稿 篇7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我的“长生果”。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一、 说教材我的“长生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这篇略读课文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课文的教学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四、说教法和学法因为_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按阅读提示,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缓解焦虑课程设计
- 2024年跨境电商综合物流服务协议
- 离散课程设计报告
- 2024年版权转让与授权合同书
- 2025版海鲜养殖基地与餐厅海鲜食材供应合同3篇
- 气管切开小讲课
- 2025版高端制造装备研发与制造合同3篇
-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幼儿卫生与保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中医药大学《工程项目融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化合作分成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3篇
- 2024中国食药同源大健康产业消费洞察与产业发展分析白皮书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九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典优】
- 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60道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家长会课件:小学五年级家长会课件
- 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退换货承诺
- 合伙开托管班协议书4篇
-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