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精品教案_第1页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精品教案_第2页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精品教案_第3页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精品教案_第4页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 1,主要学习单词pleased, meet, address, pen friend,以及表述自己能做什么的句型。二、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节课的重点单词pleased, meet, address, pen friend;(2)会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pleased to meet you!can you speak english? / can i write to yo

2、ur friend? i can2、语言能力目标能用所学知识向同学及朋友讲述自己能做什么。3、情感目标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明白同学和朋友之间应当互相帮助的道理。三、教具准备空白名片若干张、多媒体课件、用于奖励学生的卡片四、教学过程step 1:warming-up1、say a chant 教师与学生一起边说歌谣边做相应的动作。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学着做,说和做的速度要由慢到快。t: do you like doing exercises, lets do some exercises, ok?hands uphands downi can jump.i can run. 设计说明 这一环

3、节和本节课的内容相符,既能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又能引入学生已经学的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step 2:presentation教师向学生做自我介绍。t: boys and girls. my name is zhao meiling. so you can call me ms zhao. hello, everyone.ss: hello, ms zhao. t:in this class, im your new teacher. im from kaiyuan primary school. so my address is kaiyuan primary s

4、chool.教师板书单词address: kaiyuan primary school。t: (to s1) whats your address?s1: my address is no.2 primary school.t: so your address is no.2 primary school. in this class, i think i can do the best, and you can do the best. can you?ss: yes, i can.设计说明 本环节中address的介绍看似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无关,只是新教师的一个自我介绍,但却是教师有意设计的

5、,旨在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铺垫。上课伊始的address介绍与课结尾时的my calling card活动首尾呼应,使知识的获得水到渠成。step 3: presentation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小朋友相识的画面,让学生三人一组,创编一个介绍同学认识的对话,从而为画面中的人物配音。该活动旨在训练学生用“pleased / glad / nice to meet you. 例如:s1: hi, tom.s2.: hi, mary.s1: this is my friend, peter.s3: hello, tom. pleased /glad / nice to meet you.s2

6、: hello,peter. pleased / glad / nice to meet you.设计说明 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感受、并在创设的语言情境中使用所学语言,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语言做事。step 4: practice (1)1、教师用设计3-5个包含“can.?”的问题,比如:can you be my friends? can you be my pen friends? 同时板书这些句子,并让学生用“yes, i can ./ no, i cant.”回答。2、当学生基本学会应用句型“can.?”时,教师让学生做类似“排火车”的游戏,用“can you.?”句型相互问答,并

7、要求学生不能重复其他同学已经问过的问题。s1: i can speak english, (to s2) can you? s2: yes, i can. (to s3) can you be my pen friend?s3: yes,i can. (to s4) can you ?s4:设计说明 这种教学设计是在教师呈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后,学生间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学生在操练句型时,每个学生所问的问题都不能重复,这就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描述自己能做某事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赞扬或建议,以呵护学生用所学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step 5: practice (2)1、教师用课

8、件呈现lauras图片,并引导学生用“pleased / glad / nice to meet you.”与画面中的laura打招呼。t: today we have a new friend. lets say “pleased / glad / nice to meet you.”to laura.2、观看课文内容的动画片之前,教师让学生先浏览一遍以下题目:t: here are six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please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fter you watching the cartoon, ok?(1)whe

9、re is daming from?(2)can daming speak english?(3)can daming write english?(4) daming has got two friends from england. who are they?(5)can daming be lauras chinese pen friend?( 6 ) can laura write chinese?为了降低学习课文内容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两遍动画。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看动画、听录音和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初步理解和感知对话,从而使学生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信息。

10、3、教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4. 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对话。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通过分角色表演读,促使学生互相帮助,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step 6:application1、教师用课件呈现如下calling card。name: zhao meiling address: kaiyuan primary schoolemail: meilingkfqyxi can write an email, dance and play table tennis. 然后,教师根据以上calling card的内容,向学生做如下介

11、绍,作为学生下一步进行自我介绍活动的示范。my name is zhao meiling. this is my address-kaiyuan primary school. im from kaiyuan primary school. this is my email. and i can write an email, dance and play table tennis.2、教师将课前将如下个人信息表发给每位学生,并让学生填写;填写完的学生大声说出“bingo”示意。name: address: email: i can 3、教师利用学生自制名片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t: h

12、ello. can i have your name?s1: my name is t: pleased to meet you!s1: pleased to meet you, too.t: can i write to you?s1: yes, of course. t: this is my address. here you are!s: thank you! this is my address, here you are.t: thank you! then we can be pen friends.3同桌学生用各自的名片,模仿以上对话进行交流。4挑选五名生参加寻找笔友的小竞赛,

13、看谁寻找的最多。在寻找笔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do you want to make pen friends? / yes, of course. this is my address.”等本节课所学的句子。设计说明 在这个活动中,动静交替,有张有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学生们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学习任务。step 7:homework学生设计名片,然后参加班里的名片设计大赛。设计意图 形式新颖的作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里,并延续到课下,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二、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抓好了以下几个环节:1.课堂上充分利用有

14、效资源(什么叫有效资源,你是如何使用的? 你写的这一段里看不太明白)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收集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授课教师自身address的介绍正是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生成性资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有效的方式感悟并活用所学语言,在后面学生讨论自己地址的时候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在为本课内容作铺垫,与课堂最后的my calling card活动首尾呼应,浑成一体,让人感觉本课知识的获得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感觉像这样进行教学应该是学生们所比较喜欢的吧!也应该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 2、创设了“动静结合”的课堂 “静”指的

15、是如果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就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动”指的是回答问题要大声,讨论要积极,该活动时就活动,将“动”作为激发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以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3、注重了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本节课中,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的同时,也适当的关注学生的书写。在进行信息交流之前,学生们需要完成他们的个人名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快乐和主动中提高书写能力。4.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学得有兴趣课堂上的评价形式多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笔者注意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在奖品的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为

16、了激励学生,在课堂中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分发一些小贴画之外,更吸引学生的是在这节课上,教师一反常规,精心设计了自己的名片,用精美的名片代替了激励学生的小贴画,充当了奖品。当学生积极与老师交流,愿意与老师结为笔友时,就可以与老师互换my calling card,从而得到他们喜爱的名片。这样,my calling card,既作为一种教具运用到课堂中,又起到了奖品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有待于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有时仍然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一部分能否省去?)如在拓展环节pair

17、work操练时,布置同桌练习的时间较短,教师还不能确定学生们是否都能自如的进行对话练习时,就要求停下,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后一环节的交流中有困难。四、课后评析1、趣引导兴趣,以激情点燃激情本节课教师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师的激情授课,开课先以chant开场,全体学生随老师动了起来,让学生尽快的融入了英语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感染着学生,学生也以同样的热情回报于教师,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教得有趣,学生学得趣。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精准鲜活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像音乐教师那样”跳”,美术老师那样“画”,音乐老师那样“唱”。2、过度自然流畅,层层推进 一

18、节好课应该如行云流水,听者愉悦,学者快乐。又如作文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又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本课的设计优点正体现在此。如上课伊始的address介绍与课结尾时的my calling card活动首尾呼应,而且还为作业完成提供了好的范例。在活动设计上老师考虑到了先易后难,先紧扣教材后有所拓展,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活动设计,做到了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3、活动内容新颖,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真正贯彻“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的理念。各种活动如两人对话、小组活动、小组间竞赛等都符合小学生好说好问爱比拼的心理特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看到在语言练习部分,老师只要一发现学生会说,马上就撤身后退,充分让学生互问互答,组间合作对话。学生能说的老师绝不代替学生说,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之中。生生互动大于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有高潮还有沉静处,这是本课又一大成功之处。 4、要重视单词的教学本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