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_艺术〉试探传统中国画色彩与当代价值(精)_第1页
〈教学_艺术〉试探传统中国画色彩与当代价值(精)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艺术试探传统中国中国论文集画色彩 与当代价值关键词: 中国画;随类附彩;色彩;水墨关于中国画色彩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再具体一点 说,就是围绕自唐代以后形成并逐渐形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也即所 谓“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固有色”的观念。重点之所 以放到前者,因为传统中国画的一些观念“山水居首”,“水墨为上”表明作 为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已发展为成熟的色彩系统。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 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 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

2、击 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 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 发展。当然,不了解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 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 一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 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 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 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

3、, 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 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 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 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二色”,而这个系 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 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 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 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

4、革 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充实,锤炼为一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 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 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 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 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 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 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 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从

5、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 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 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 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 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 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 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一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 “礼

6、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 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 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 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 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一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 的概括处理,而这一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一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 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 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

7、冷, 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 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 色;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 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 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 “心”的世界。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 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一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 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一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 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一起,

8、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 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 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 为丰富,为墨这一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 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 这一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 概括起来讲, 主要 有三大方面的因素。其一,“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 术观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 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

9、”,因而面向对 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 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 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 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 作为道家最 基本的思想的“道”。 其本质是“无”是“虚”, 而又表现为“有”为 “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 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一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一致。禅宗追求 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

10、活 情趣融为一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 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 纯,朴素,清雅。浑然1其二, 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 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 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 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 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 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 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 作,可以说是用色

11、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 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 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另外。 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 而是主观 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 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 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 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一内在成 因。其三,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 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

12、脱而出,朝着追 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一种反对矫揉造作,追 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 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 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 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通过上述三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可知:中国水墨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 的历史背景和悠久的文化哲学内涵。从“固有色”到“墨

13、分五色”的演变中, 我们看到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既有其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主观色彩的艺 术特色,要大胆肯定和发扬这种审美方法的优良传统。重表现重主观情感意志 的传统审美特点,决定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追求,不像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那样 刻意追求物体的环境色,重在客观物象的再现,这一点,就连西方画家也认识 到了,后期印象派的变革便是明证,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菲薄自己。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传统色彩观的不足之处, 也是不能不予以正视的,这种不足,以我个人的浅见,主要是在向“墨分五 色”转化过程中,相对忽视了色彩世界的极大丰富性和变幻性,这是不利于表 现越来越繁杂丰富的现实生活的。中国画是相对缺乏现代感,传统中国画之需 要不断革新,也由于此,作为中国画表现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也要不断地更 新传统色彩系统,这既是历史的也是新的时代要求。中国画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有着历史文脉的贯通,曾经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作品。时至当代,它将面对工业文明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