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物理精练: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物理精练: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0届高考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物理精练: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0届高考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物理精练: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0届高考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物理精练: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经典特训题组1.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B受到的摩擦力()VI丄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答案 A解析 物块B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B受到A给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 mca,保持不变,A正确。2. 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 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 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

2、分别为ai、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 ai = g,a2= gm+ MC. ai = 0,a2=m gB. a1 = 0, a2 = g_m+ MD. ai = g,比=m g答案 C解析 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木块1的支持力和对木块2的压力并未改变。木块1受重力和支持力,mg= F, a1 = 0;木块2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定律a2= F+M忙mg,故C正确3. (多选)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 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 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 .甲

3、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答案 BD解析 球的质量 m=p£n3,阻力f = kr,由牛顿第二定律 a= mg_f = g- kr3m43p§ n =g k,卩甲=卩乙,m甲m乙,所以 r甲乙,可得 a甲a乙,由 h=gat2知甲球4 2 2p3n用的时间较短,A、C错误;由v = ,2ah得v 甲v乙,故B正确;因f甲f乙,由Wf =fh知甲球克服阻力做功较大,D正确。4.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 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

4、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 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g= 10 m/s2,贝U下列选项错误的是()甲乙A .滑块的质量m= 4 kgB .木板的质量M = 2 kgC.当F = 8 N时滑块加速度为2 m/s2D .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0.1答案 C解析 由题图乙知,F = 6N时,滑块与木板刚好不相对滑动,加速度为 a=1 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 + m)a,代入数据计算得出M + m= 6 kg,当F 6 N时,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J严乂十g知图线1的斜率k=2,则M = 2 kg,滑块的质量

5、m= 4 kg,故A、B正确;根据F = 6 N时, a= 1 m/s2,代入表达式计算得出 尸0.1,当F = 8 N时,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得卩m弟ma',计算得出a' =ug 1 m/s2,故C错误,D正确。5图甲是张明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点 P是他的 重心位置。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 一时间图线。两图中ag各 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2。根据图象 分析可知( )A .张明的重力为1000 NB. e点位置张明处于超重状态C. c点位置张明处于失重状态D. 张明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6、f点的加速度答案 B解析 开始时张明处于平衡状态,张明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 N,根据牛顿第 三定律和二力平衡可以知道,张明的重力为 500 N,故A错误;e点时传感器对张 明的支持力等于张明对传感器的压力, 大于张明的重力,张明处于超重状态,故B 正确;c点时传感器对张明的支持力等于张明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张明的重力,Fd G 1500- 5002张明处于超重状态,故 C错误;张明在d点时,a1 = m =500 m/s = 207?G 0500m/s,张明在f点时,a2= g_ = 5qq m/s = 10 m/s,可知张明在d点的加速度大10于在f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6.如图所示,倾角

7、为B的足够长的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速度大小 为V1, 个物体从传送带底端以初速度大小V2(V2>V1)上滑,同时物块受到平行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作用,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尸tanB,最大静摩擦力等 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是()答案 C解析 若F>mgsin 9+卩mgosO,物块一直做匀加速运动,v-t图象是向上倾斜 的直线,A图是可能的;若F= mgsin 9+卩mgos9,物块一直做匀速运动,v-t图象 是平行t轴的直线,B图是可能的;若Fvmgsin 9+卩mgos 9,物块先做匀减速运动, 合力大小 F合=卩mgos9+ mgsin 9 F

8、,因为 尸tan 9,即有 mgsin A 卩mgos9,当速 度减至vi时,物块以速度vi做匀速运动,故C图不可能,D图是可能的。综上所 述,C正确。7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 m= 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 恒定升力F = 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 设飞行器飞行时 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1) 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i = 8 s时到达高度H = 64 m。求飞行器所受的阻 力f的大小;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 = 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 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

9、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 间t3o答案 (1)4 N (2)42 m s(或 2.1 s)解析(1)飞行器第一次试飞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1,1 2H = 2*化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f = ma1由解得f=4 N(2) 第二次试飞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大小为V1,上升的高度为s1,运动示意图如图,Si =劳讥2设失去升力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2,上升的高度为S2,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f= ma2vi = ait2 S2 =V12a2由解得h = S1 + S2= 42 m(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大小为 a3,恢复升力后加速度大小为a4,恢复 升力时速

10、度大小为V3,运动示意图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f= ma3F + f mg= ma4 +2VV-233-_yl2a4h?由?解得t3=S(或 2.1 S)。真题调研题组1. (2019海南高考)如图,两物块P、Q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 m、 2m,两者之间用水平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对Q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 绳的张力大小为()A . F 2 卩 mg B.3F + 卩 mg1 1C.3F 卩 mg D.3F答案 D解析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卩mg-2卩m孑3ma,对P物块,由牛顿1第二定律得T卩m孑m

11、a,解得T= 3F, D正确。2. (2018全国卷I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 物块静止时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有:kxo =mg,施加拉力F后,物块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k(xo x) mg= ma, 所以 F = ma+ kx, A 正确。3. (2019全国卷川)(多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 伸长的细绳与

12、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 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 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 木板的质量为1 kgB . 2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 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答案 AB解析 木板和实验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由题图 b知,2s后物块和木板间的0 42滑动摩擦力大小F摩二0.2 N,由题图c知,24 s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i=-2&qu

13、ot; m/s22、0 4 0 222=0.2 m/s,撤去外力F后的加速度大小a2= 1 m/s = 0.2 m/s,设木板质量 为m,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木板有:24 s内:F F摩=mai,4 s以后:F摩=ma2, 解得m= 1 kg,F = 0.4 N,A、B正确;02 s内,F = f,由题图b知,F是均匀增 加的,C错误;因物块质量不可求,故由 F摩=ym物g可知动摩擦因数不可求,D 错误。4. (2017海南高考)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8

14、0,测得刹车线长25 m。汽车在刹车 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V)()A .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 40 m/s答案 Bf2解析 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为摩擦力f=卩mg加速度a=后=y g 8 m/s,又 刹车线长25 m,故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 v= 2as= 2X 8X 25 m/s= 20 m/s,故 B 正确。5. (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 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y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

15、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 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 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X(1) 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A;(2) 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B、aB(3) 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b。答案(1) 2jgL (2)3 俱 俱(3)2 2VL解析 A、B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粹下时达列共同速嵐u时(1)设A、B的质量均为m,先敲击A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aA=十严2 yg在B上滑动时有2aAL = vA解得:va = .2卩gL对齐前,B所受A的摩擦力大小fA=

16、卩mg方向向左,地面的摩擦力大小f地=2卩mg方向向左,合外力大小F = fA+ f地=3卩mg由牛顿第二定律F = maB,得aB= 3 yg对齐后,A、B整体所受合外力大小F' = f地=2 y mg由牛顿第二定律F' = 2maB,得aB = yg设敲击B后经过时间t,A、B达到共同速度V,位移分别为xa、xb,A的加 速度大小等于aA贝U v = aAt,v = vb aBtXA=1 2?aAt,XB =1 2VBt 2aBt且 xbxa= L解得:vb = 2"2 ygLo6. (2017全国卷川)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 mA= 1 kg和mB=

17、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忆二0.1。某时刻A、B两 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 vo= 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 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 m/s2。求:(1) 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 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1 m/s (2)1.9 m解析(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 A、B和木 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 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8、A 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 ,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打=rniAgf2= emiBg f3=似(m+ mA + mB)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 = mAaAf2= mBaB f2f1 f3= ma1 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 V1,由运动学公式有V1 = V0 aBt1 V1 = a1t1 联立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V1 = 1 m/s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b= V0t1 如£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 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1 + f3= (mB+ m)a2?由式知,

19、aA= aB;再由式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 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 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 学公式,对木板有V2 = V1 a2t2?对 A 有 V2= V1 + aAt2?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1= Vit2 基£?在(tl + 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1 2SA= vo(tl + t2) qaA(tl + t2) ?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 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 之间的距离为So = Sa+

20、Si + Sb?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So= 1.9 m。(也可用如图所示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求解)模拟冲刺题组1. (2019江苏七市二模)为使雨水尽快离开房屋的屋顶面,屋顶的倾角设计必 须合理。某房屋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屋顶面光滑,倾角为9,雨水由静止开始沿屋顶面向下流动,则理想的倾角A. 30° B. 45°C.60°D. 75°答案 B解析设屋檐的底边长为L,屋顶的坡面长度为s,雨滴下滑的加速度为a,雨滴只受重力mg和屋顶对它的支持力N,垂直于屋顶方向:N = mgcos9,平行于 屋顶方向:ma= mgs in 9,雨滴的加速度a= gs in

21、 9,根据几何关系,屋顶坡面的长度为:* 2COSo,由* 2a得:t二/牛、/矗o,I5时t最短,故B正 确。2. (2019广东肇庆高三一模)(多选)趣味运动会上运动员手持网球拍托球沿水 平面匀加速跑,设球拍和球的质量分别为 M、m,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 0, 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不计,则()A 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tan0B .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mg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M + m)gcos0D .若运动员的加速度大于gtan0,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答案 AD解析 对网球:受到重力mg和球拍的支持力N,作出受力图如图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si n

22、 0= ma, NcosA mg,解得,a= gta n 0, N=_mg 故 A 正确, cos 0B错误;以球拍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图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F = tMc¥0a,故C错误;若运动员的加速度a大于gtan0,假设球cos 0相对球拍静止,则其加速度也为 a,如图3所示,将a分解,则ax= acos0,因为 a>gtan0,所以ax>gtan0os0= gsin 0,即大于重力沿球拍平面方向的分力,所以必 须有一个沿球拍向下的外力才能使球相对球拍静止,而实际上这个力不存在,故 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D正确。3. (2019山东淄

23、博一模)(多选)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O答案 AD解析 在小球下落的开始阶段,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接触弹簧后开始时,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随着小球继续下降,弹力逐渐变大, 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重力等于弹力,此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 达到最大;小球继续下落时,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变为向上,且逐渐变大, 直到速度减小到零,到达最低点,

24、故 A正确,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k速度a= g-mx(x为弹簧压缩长度),在与弹簧作用的加速向下阶段,相等时间内位 移增大得越来越快,弹簧压缩量增大得越来越快,由此可知此阶段内加速度减小 得越来越快;在减速向下阶段,相等时间内,弹簧的压缩量增大得越来越慢,故 可知此阶段内加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由a-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与对称性可知,a=- g时小球速度不为0,小球继续向下运动,a继续增大, 故C错误,D正确。4. (2019湖北七市州教研协作体高三联合模拟)(多选)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 质量未知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在t= 0时刻受一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力 F = 4 N

25、的作 用,经一段时间后撒去力F,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g= 10 m/s2,据 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卩为0.2B .物体最后回到t= 0时刻的位置C. F的作用时间为1 sD .物体的质量为1 kg答案 AD解析 由v-t图象可知,物体01 s内沿正向做匀减速运动,12 s内沿负向 做匀加速运动,23 s内沿负向做匀减速运动,可得拉力 F在2 s末撤去,拉力F 的作用时间为2 s,在23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号=2 m/s2,摩擦力大小为卩mg =ma,解得 尸0.2,故A正确,C错误;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一 1知,01

26、s内物体沿正向运动,位移大小为X1=6X 1 m= 3 m,13 s内沿负向一 1运动,位移大小为X2= 2X (3- 1)x 2 m = 2 m,则知3 s末物体到出发点的距离为x =X1 X2= 1 m,故B错误;在01 s内物体沿正向运动,根据图象可得加速度大 小a1= 1 m/s2= 6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卩m孑ma1,解得物体的质量 m= 1 kg,故D正确。5. (2019云南二模)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木箱,木箱内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P、Q,用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相连,m1>m2。现剪断Q下端与木 箱相连的细绳,在P下落但还没有到达箱底的过程中,

27、台秤的示数与未剪断前的 示数相比将()A 变大 B.变小C.不变 D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B解析 剪断细线之前台秤的示数为:N= Mg+ mig+ m2g;因mi>m2,则当剪 断Q下端的细绳后,P向下加速,Q向上加速,对P: mig-T= mia,对Q: T m2g= m2a,解得a=g,T=2mm2g,此时箱子对台秤的压力为:N' = Mgmi+ m2mi+ m2+ 2T= Mg+ 4m+2g,结合 mi>m2,由数学知识可知 4m+n2g<mig+ m2g,贝U N'=mi+ m2mi + m2Mg+ 2T= Mg + m + <Mg + mig+

28、m2g= N,故选 B。6. (2019四川广元三诊)(多选)如图a, 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t= 0 时,小物块以速度vo滑到长木板上,图b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象,图中ti、 vo、vi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求得()A .木板的长度B. 物块与木板的质量之比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D .从t = 0开始到ti时刻,木板获得的动能答案 BC解析 根据题意只能求出小物块与长木板的相对位移,无法求出木板的长度,A错误;由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出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A=半,小物块的 加速度大小aB = v0 vi,设小物块质量为m,长木板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r

29、mv iv0 v i得:卩m芋MaA,卩m孑maB,解得:行=,尸,故B、C正确;由于m v0vigti长木板质量未知,故其动能无法求出,D错误。热门预测题组1. (2019安徽安庆高三二模)(多选)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9= 37°现有质量m= 2.2 kg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外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经过 2s撤去外力F,物体在04 s内运动 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已知sin37 °0.6, cos37°= 0.8, g= 10 m/s2, 则()屮A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B 水平外力F ° 5.5 NC 水平外力F ° 4 ND .物体在04 s内的位移为24 m答案 AC解析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v知24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2°12- 84-2m/s2° 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 in 9卩 mgo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