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现场施工工艺_第1页
有线电视现场施工工艺_第2页
有线电视现场施工工艺_第3页
有线电视现场施工工艺_第4页
有线电视现场施工工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线电视现场施工工艺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1.1卫星/有线电视系统1. 1. 1系统主要施工方法一、相关规范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t209-2005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gy/t148-2000基于时分复用数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yd/5048-1997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ydn065-199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1996有线电

2、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y/t200. 12004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2012004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35-1998二、系统安装工艺流程有线电视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s-m选择-备安装系统 调试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设备安装(1)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做好防雷接地处理:屏蔽层及器件金属接地:为减少对有线电视系统内器件的干扰(包括高频干扰和交流电干扰)和 防止雳击,各设备金属外壳要求接地良好,全部连通;金属管路及线槽应与建筑

3、防雷接地连为整体的接地。(2) 对成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屋面安装开路天线、主杆及卫星天线时,不得损坏屋面防水及装修;在吊顶内的箱、盒安装部件时,不得损坏龙骨和吊顶;修补浆活时,应对器件加强保护,防止器件损坏;使用高梯时,不得碰坏门窗和墙面。(3) 加强安全保护,做好环保措施风力大于四级或雷雨天气,严禁进行高空或户外安装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做好人和物的安全处理措施;施工现场的垃圾、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噪声处理。2器材检查要求(1) 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形式、规格、数量、技师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设计 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 经检验的器械应作好记录

4、,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3)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4)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1.1. 2前端机房设备的安装前端设备与控制台的安装应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设备机架与控制台定位。机架和控制台到位 后,均应进行垂直度调整,并从一端按顺序进行,儿个机架并排一起时,两机架间的缝隙不得大 于3mm。机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应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 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5mm。机架和控制台的安装应竖直平稳。前端设备(如调制器、频道处理器、混合器)一般都组装在结构坚固、防尘、散热

5、良好的标准 箱、柜或立架中,固定的立柜、立架背面与侧面离墙面距不小于0. 8mo立架中应留有不少于两个 频道部件的空余位置。前端机房可设置控制台,控制台可安装卫星接收机、调制器、dud等。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 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不小于0.5m,主要通道不小于1. 5m,次要通道不小于 0. 8mo机房内电缆采用地槽布放时,电缆山机架底部引入。布放地槽的电缆应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 直,按电缆的排列顺序放入槽内,顺直无扭绞,不得绑扎。电缆进出槽口时,拐弯处应成捆绑 扎,并符合最小弯曲半径要求。釆用架槽布放时,电缆在槽内布放可不绑扎,并留有出线口。电缆应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

6、 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空绑。釆用电缆走道时,电缆也应山机架上方引入。走道上布放的电缆,应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上 下走道间的电缆或电缆离开走道进入机架内时,应距起弯点10cm处开始,每间隔100200cm绑一 次o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应顺直无扭绞,不得使电缆盘结,引入机架应成捆绑扎。电缆的敷设在两端应留有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各种电缆插头的装设应按产品特性的 要求,并做到接触良好、牢固、美观。前端机房内的电缆敷设采用地槽。对改建工程或不宜设置地槽的,也可采用电缆槽或电缆架,并 置于机架上方。釆用电缆架敷设时,应按分出线顺序排列线位,并绘出电缆排列端面图。电缆从室外引入引出,在入口处加装防

7、水罩。电缆向上引时,应在入口处做成滴水弯,其弯度不 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度半径。电缆沿墙上下引时,应设支撑物,将电缆固定(绑扎)在支撑物 上;支撑物的间跑可根据电缆的数量确定,但不得大于lm。机房布线除了要整齐美观外,特别需要注意防止互相干扰。如220v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架设,不 要相互平行走线;视频、音频、射频、和天线馈线尽量垂直交叉等。113电视分配箱安装號胡放大器、分配器按设汁图纸标注楼层安装,集中放于电视设备箱内。放大器可采用ups供 电,供电线路中安装1a熔断器。电视分配箱内的放大器、分配器等器件安装位置要合适,走线合理、美观。sywv-75-9主干电缆要留400-500mm的余量。电

8、视设备箱安装远离强电磁干扰地区,底边距离地面1.5m,便于系统测试与维护。分支分配器要装在分支器金属箱内,分支器金属箱要按图纸标注位置安装。电缆布线竖井内sywv-75-12每层装有固定支架,每根电缆平行排列整齐,并与支架固定,稍有余量,避免 拉紧。电缆布线折弯时要求有一定弧度,sywv-75-9最小弯曲半径12cm, sywv-75-5最小弯曲半径室内 4cm,室外 8cm。分支器与分支器之间连接电缆要留有余量,不能拉紧。1. 1. 5其他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时,办公区内,面板距地(楼)面的高度0. 3m,在公共区域内可顶内 安装,水平管与垂直管交接处安装一个86金属线盒,便于穿线。暗

9、埋管距离较长时,管内要预留 铅丝。系统测试及验收一、系统测试有线电视系统调试,是使系统各部分达到各项电气指标和保证各部分工作状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 段,是有线电视系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本系统的现场调试以“系统出口电平”调试为主,辅以主观评价进行。系统出口电平可视系统而 定,即分全频道系统和邻频系统,其标准以“gy/t106-9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为标准。 系统调试步骤:传输系统调试、分配系统调试。传输部分调试:传输部分调试是从前端出来的第一个干线放大器开始,依次向后逐一进行。注意:调试中未带负 载的出口或尚未调好的出口应接上负载,采用集中供电的干线放大器应把下级干放的电源断掉, 以免烧坏测

10、仪器。干线放大器调试主要是按设计要求,调其输入输出电平大小、斜率高低和均衡量。使各频道间电 平差值符合国标要求,再调整放大器增益,使放大器输出电平达到标称值,并使载噪比和交互调 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分配系统调试:分配系统调试包括楼层放大器电平调试和用户电平调试。分配系统中的放大器与干线放大器调试 方法基本相同,只要按设计电平调试就可以了。分配相同调试的大量工作在用户电平调试,本系 统用户电平严格控制在64±4dbo系统联调: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调试好后,还要对系统进行联调。联调的u的是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排 除出现的所有故障,如交互调、重影、干扰等。统调的过程是一项反复多次的过程,往往

11、会出现 某一部分的故障而涉及到系统中的其他部分,有的还涉及到全系统。因此要耐心细致地统调,直 到所有的故障都予以排除,系统能正常工作为止。一般只要系统设计合理,设备器材选用适当,安装质量好,经过逐步调试,系统统调还是比较容 易的,统调时常用较高档的场强仪进行各级电平调试,并做好记录,为以后检修维护时作参考依 据。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应立即予以排除,并作好书面记录。二、工程的验收本系统工程的验收应依据sj2846-88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验收规则)进 行,光纤系统和mmds系统的验收可参照有关规定进行。主观评价: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表:图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

12、价评分分级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5图像上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生厌4图像上有明显的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生厌3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2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1客观测试:客观测试应满足“gy/t106-92”参数要求标准测试点应是典型的系统输出口或等效终端,测试点应选择那些噪音、互调失真、交调失真、 交流声调以及本地台直接串入等影响最大的点。对于a类和b类系统,每1000个系统输出口应有 1-3个测试点,而且至少有一个测试点应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对于a 类系统,测试点可限制在十个以内。对于c类系统,至少应选取二个测试点,其中一个或多个测 试点应接近主干线或分配网络的终点。对于d类系统,至少应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点。项目名称系统类别备注图像和调频载波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