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知识_第1页
临床用血知识_第2页
临床用血知识_第3页
临床用血知识_第4页
临床用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顺市西秀区中医院 临床用血知识知晓要点安顺市西秀区中医院血库目录血库质量方针.1血库质量目标.1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临床医生职责.6临床护士职责.7医教科工作职责.9输血签字的管理制度.10临床输血信息反馈制度.11取血核对制度.12输血核对制度.13血液发放制度.14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与规范.16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登记、处理制度.18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后再核对流程.20内科输血指南.21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23自身输血指南.25成分血输血指南.27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30输血过程质量控制.31临床输血的质量评价指标.33关键环节和过程控制管理.34医护人员对紧急封存病历中有关临

2、床用血的内容知晓.37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39临床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调查制度.43临床输血会诊制度.44血样采集、送检、标本核对、血型复定及血源组织标准操作程序.46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程序.50输血反应处理标准操作程序.52输血反应处理流程.53血液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54应急预案操作规程.57储存式自身输血(PABD)标准操作规程.61临床医生用血申请操作规程.68临床护士输血操作规程.70临床护士输血流程图.72成分血的输血适应症和输血指南.73血库质量方针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为临床提供输血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为患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和血液成分

3、,确保输血和血液治疗及时、安全、有效。血库质量目标1.输血前受血者检验项目的漏检率为02.ABO及RhD血型鉴定差错率为03.交叉配血符合率为100%4.配血标本交接、留样标本差错率为05.抗体筛查率为100%6.各种试验报告单合格率100%7.输血不良反应率1%8.血液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死亡率为0 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为了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以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作为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办法。2.适用范围:院属各临床、医技科室。3.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正、反定

4、型)、输血前检查(Hb、HCT、血小板、ALT、乙肝两对半、Anti-HCV、Anti-HIV1/2、梅毒),报告单贴在病例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备查。3.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红细胞压积低于0.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输血应由经治医生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主治医师审批后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于输血前一日送血库备血。电话及口头申请预约不予受理。4.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5.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

5、病例,无家属签字、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例。6.临床输血一次用量、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要履行报批手续,经血库认可,由科室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7.紧急用血和没有预约的用血,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输血前检查)填报不全的需第二天到血库补办手续。紧急一次用血量超过1600毫升,临床医生需补办报批手续。8.确定输血后,医务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床位、病历号、科别。9.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供血者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复查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 10.凡遇有下列情况必

6、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做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和时,有输血史、妊娠史.11.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相互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交叉配血单。12.对于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13、新生儿溶血病如需换血由经治医生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我院血库人员共同实施。14.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取血卡到血库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再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病历号、血型。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出。病人的家属和陪护人、实习生不能取血。15.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应保存

7、于2-6冰箱,保存期致少7天。16.输血前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确。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17.输血时由两名医务人员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病历号、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然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18.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品。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进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输下一袋血。1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及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

8、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如下处理:19.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19.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治疗和抢救,查找原因,做好记录。20.如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再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核对检查:20.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单。20.2.核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和Rh血型。20.3.立即用肝素管静脉抽取受血者血液,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20.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查血清胆红素含量,并检测相关抗体,如发现特殊抗体应进一步

9、鉴定。20.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培养。20.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尿血红蛋白。20.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21.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并随同血袋一起及时送回血库。送回的血袋在血库冰箱2-6至少保存一天。临床医师职责1.目的:规范输血.2.熟悉并掌握血液成分及特点,输血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防治知识。3.了解国内外输血进展,配合血库开展新业务及教学科研工作。和血库工作人员一起共同学习,正确掌握血液成分疗法。4.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生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生核准签字连同输血者血样,于输血前一日送交血库。

10、5.凡血色素低于100g/L和血容量低于0.30的属输血适应症者,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血库。6.临床输血一次用量、备血量超过1600mL需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血库医生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7.急诊用血时如来不及履行报批手续,应补办。8.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传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9.临床医生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及不良反应报告单,输血时如输血前检查未回报,输血后应到血库补办手续。10.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应采用术中控制

11、性低血压技术。11.当出现输血反应时,配合血库工作人员积极查找原因。临床护士职责1.目的: 了解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以及主要措施.2.了解国家与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3.熟悉主要血型各种血液制品的性质以及适应症。4.熟悉经血液能传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5.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以及主要措施。对取回的血要认真核查,核查内容如下:5.1血袋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5.2献血者条形码血型;5.3血液品种;5.4采血日期及时间;5.5有效期及时间;5.6血袋的条形码;5.7血袋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

12、;6. 领血时按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认真核查。不符合要求的应拒绝领用。7.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代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核对,确保血液的安全输入。8.及检查无误之后遵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9.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输血反应及时向医师报告。10.输血结束后,若有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血袋与输血不良反应单于输血后当天送回血库.医教科工作职责1.目的: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输血知识,督察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有效用血

13、。2.定期检查血库的各项登记是否完备。3.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4.督察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有效用血。5.定期检查血库的各项登记是否完备。6.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7.发生输血反应后及时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抢救、会诊。8.定期督察血库安全防护工作是否完备。9.定期检查院内输血技术规范执行是否到位。输血签字手续的管理制度1.目的:安全用血、科学用血。2.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安全用血、科学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3.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输血知识,增强受血者及其家属的输血风险及其自我保护的意识。4.输血前医生应告之患者及其家

14、属输血的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输血及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并在输血告之同意书上签字。并同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上。5.医务科和血库要及时检查合理用血、安全用血以及输血签字手续的执行情况,并向输血管理委员会主任及时汇报。临床输血信息反馈制度1.目的: 严格掌握输血指证, 征求临床意见,以便为血库改进服务提供依据。2.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证,患者输血后如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血库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3.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及时送回血库。在紧急情况下

15、先处理患者并电话告之血库,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证,未送此单者血库应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需保存10年。4.血库每月由专人去临床科室进行一次临床输血信息调查,了解临床输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征求临床意见,以便为血库改进服务提供依据。5.临床科室要求血库协助处理输血相关疑难问题时,血库应积极配合并做书面记录。7.每季度对临床反馈进行一次信息小结,每年进行一次总结,并上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取血核对制度1.目的:为了避免临床医疗事故的发生,要认真执行取血核对制度。2.1.必须由医护人员取血,病人家属不得取血。2.2.发血时,发、取双方必须核对病人姓名、血

16、型、住院号及献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及血液成分类别。核对完毕后,取血者办理签收手续。2.3.发、取双方认真核查血制品外包装是否完好,血液外观是否正常。2.4.血液发出,不得退回,如有特殊情况,血液出库时间在半小时内应与血库联系,协商处理。输血核对制度1.目的:认真核对,避免医疗事故发生。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4.疑为溶血性

17、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4.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4.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血液发放制度1.目的:为了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五章及第六章有关规定并保证血液从入库到发出畅通进行,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制定本制度.2.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能够确认受血者身份的凭证(如交费记账单、添写完整的取血单或取血专用处方)到血库取血。3.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进行“三查八对一确认”,确认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方可发出。4.三查:一查患者血标本,二查献血者血标本

18、,三查配血报告单。5.八对:血型、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历号、临床输血申请单、血液有效期。6.一确认:确认患者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7.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7.2血袋有破损漏血7.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7.4血液呈乳糜状或暗灰色.7.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7.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7.8过期8.血库工作人员应按照保存日期的先后次序,先存先用的原则发血,凡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尽可能提供保存期(7天内)的红细胞:8.1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者8.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8.3严

19、重心肺疾患需要输血者8.4急性失血伴持续性低血压者8.5 DIC需要输血者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与规范目的:合理、科学用血。1.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做到合理、科学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2.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培训。3.血库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以及临床用血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4.血库对验收合格的血液,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按温度要求进行储存、并做好冷藏温度的监测登记工作。5.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时,经治医师应根据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签字后报送血库。6.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

20、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治疗同意书随病历归档。7.输血前应检查受血者的:转氨酶、乙肝病毒标志物、梅毒、爱滋病。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门诊病历,经治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9.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认真执行血液领发核对制度,并将输血情况详细记入病历。10.本院临床使用的全血和成分血,统一由血站供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登记、处理制度1目的 规范输血不良后果的登记处理的程序、办法。2范围 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印发的

21、传染病等不良后果。3责任人 血库和临床科室。4管理制度4.1.输血不良后果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引发的传染病。42.输血不良反应包括在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即刻)反应和24小时后发生的不良反应。4.3.输血不良后果的调查:如血液由本院采集,则由本院职能部门、用血的临床科室、血库参加;由血库汇总情况后,及时报告供血单位。4.5.发生不良后果的血液、标本、容器、记录资料等,应由血库妥善保管、备查、鉴定用;需要时,经职能部门同意,应及时送检。4.6.难以避免的输血反应和无过错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应做好用血者的善后工作;如因工作不当和血液质量问题,需按“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和医院规定进行调查、处理。4

22、.7.输血性传染病登记、报告内容471 报告发生疾病的种类,如病毒肝炎、AIDS、梅毒等472 用血者个人情况473 输血前、后的相关检测结果 474 输注血液(含血液制品)品种、血型、数量等情况 475 输血后发生反应的症状、时间、检查情况 476 对用血者的治疗情况,目前病情等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后再核对检查程序血库做好记录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发现特殊抗体,进一步鉴定疑细菌污染,作细菌学检测抽血,检测血清胆红素 抽受血者血加抗凝分离、观察血浆核对受、供血者ABO血型、Rh血型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单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维护静脉通路,立即停止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后

23、内科输血指南1.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考虑输注。2.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2.1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2.2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2.3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2.4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11)×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

24、11)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定值。CCI3.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4.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5.普通血浆:5.1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6.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7.全血: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

25、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血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注,但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目的:指导手术及创伤输血。1.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以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2.血红蛋白<70g/L,可以考虑输。1.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

26、现。2.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2.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2.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2.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限制。3.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3.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3.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容量)。3.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3.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FFPA:5

27、8ml/kg)。4.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自身输血指南1.目的:了解三种自身输血方法。2.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2.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2.1.1.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应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2.1.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2.1.3.每

28、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2.1.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2.1.5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2.1.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2.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2.2.1患者身体一般情

29、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2.2.2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2.2.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2.2.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及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静脉压。2.2.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2.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

30、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3.回收血禁忌症:3.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3.2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毒液污染。3.3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3.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成分输血指南目的:了解成分输血的优点和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1.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各地应积极推广。2.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2.1.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110ml-120ml,红细胞压积0.7-0.8。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同一袋全血。2.1.1

31、.规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35天。作用;增强运氧能力。2.1.2.适用: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各种慢性贫血;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2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2.2.1.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同CRC)交叉配血试验。2.2.2.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各种慢性贫血;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3.洗涤红细胞(WRC)400ml或者200ml全血经离

32、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2.3.1.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同LPRC)2.3.2.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应: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需要输血者2.4.血小板: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液中采集,袋内含血小板2.5×1011,红细胞含量<0.41ml。2.4.1.规格:150250ml/袋由400ml或200ml

33、全血制备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需做交叉配血试验,要求ABO相合,一次足量输注。2.5.血浆2.5.1.新鲜液体血浆(FLP)含有新鲜血浆血液中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2-0.4g%;其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2.5.1.1.规格:根据医院需要而定。2.5.1.2.作用:补充凝血因子,扩充血容量。适用:补充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大面积烧伤、创伤。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2.5.2.新鲜冰冻血浆(FFP)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2-0.4g%;其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2.5.2.1.规格:自采血后6-8

34、小时内速冻成块:200ml、100ml、50ml、25ml。2.5.2.2.作用: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适用:补充凝血因子;大面积创伤、烧伤。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37摆动水浴融化。2.5.3.普通冰冻血浆(FP)FFP保存一年后即为普通冰冻血浆2.5.3.1.规格:200ml,100ml,50ml,25ml-20以下四年2.5.3.2.作用: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因子缺乏;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目的:了解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术中控制性低血压主要应用:1.血供丰富区域的手术,如头颈部、盆

35、腔手术;2.血管手术,如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颅内管血畸形3.创面较大且出血可能难以控制的手术,如癌症根治、髋关节断离形成、脊柱侧弯矫正、巨大脑膜瘤、颅颌面整形;4.区域狭小的精细手术,如中耳成形、腭咽成形。输血过程的质量控制1.申请用血1.1.临床用血须严格掌握适应症1.2.输血前应对受血者身份仔细核对1.3.血库(血库)须有充足的血液库存。2.、受血者血标本2.1.标本量要足够(一般大于3ml)2.2.质量要保证(无溶血或稀释现象)2.3.血标本的核对2.4.交接双方签名2.5.交叉配血试验完全相合。3.血液发放至病房3.1.发放时双方核对签名3.2.血液至病房后应尽快输注,病房不能自行

36、贮存3.3.血液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30分钟。4.输血4.1.确认受血者身份4.2.核实血液制品的品质及数量4.3.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4.4.血液内除生理盐水外不得加入任何药物4.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4.6.输血反应的监控5.记录5.1.完整和准确记录输血过程中所有活动。5.2.回报不良反应回报单。临床输血的质量评价指标1.不清晰的/不完整的申请表数量2.发血差错数量3.预定血数量和未被满足的预定血数量4.因血液供问题而被取消的手术数量5.配血数量与输血数量之比6.输血不良反应导致死亡例数7.输血不良反应导致死亡例数8.记录差错例数

37、9.报废的血液数量10.输血后发生经血传播疾病的例数11.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血库(血库)各种记录,进行质量评估。12.如发现存在不符合质量要求之处,限期整改。关键环节和过程控制管理1.医生决定给患者输血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1.1.风险: 选择的血液不适用于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或经血传播的疾病,因无同型血输注而延误治疗等。1.2.过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RH(D)阴性患者输血管理制度及急诊输血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选择血液制品,正确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前告知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2.护士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2.1.风险 找错认、采错血标本,采

38、血标本的方法错误,血标本不合格(如溶血、稀释、量不足等),标签贴错。2.2.过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3.血标本的验收、交接和保存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3.1.风险 搞错血标本。血标本丢失,血标本不符合要求,放置期间血标本长菌;3.2.过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4.计划预约血液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4.1.风险 库存不足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库存过多造成血液过期报废;4.2.过期控制措施 建立在回顾性统计基础上的用血计划,熟悉常见病种的输血量,对突发事故的用血应制定应急预案。5.血液的验收、交接与保存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5.1.风险 血液的

39、破袋、污染和溶血,标签模糊不清,交接帐,血不符;5.2.过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及血液入库、贮存、发放制度。血液应在适当和正确的条件下贮存,不同血液制品应按血型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识,血液冷链应得到维持,血液贮存设备应得到控制(运行可靠,温度分布均匀,具有温度记录装置和报警装置)。6.输血前血清学检查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6.1.风险 定错ABO及RH血型,漏检ABO意外的抗体;6.2.过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ABO和RH血型鉴定操作规程和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规程7.特殊情况下的相容性输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7.1.风险 紧急情况下同型血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容性输血得不到医生患

40、者的认同,相容性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后,输同型全血有可能造成的溶血。7.2.规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急诊输血管理制度、RH(D)阴性血应用管理制度8.书写配血单、发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8.1.风险 配血报告单书写不规范,配血报告单填写错误,发血发生错误;8.2.规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血液入库、贮存、发放制度,按要求逐项填写血型血清学检验报告单。9.取血时血液验收、交接和运输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9.1.风险 取错血,取了不合格的血,出库后到血液输注延时太长;9.2.规程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血液入库、贮存、发放制度及工作环节交接制度,血液发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特殊情况例外),发放前应检查血液外观,外

41、观异常的血液不得发放。血液出库后应尽快输注,临床科室不得自行贮血。医护人员对紧急封存病历中有关临床用血的内容全员知晓1.目的:发生不良后果或疑似由于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时,需医护人员对紧急封存病历全员知晓。2.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血时。发生不良后果,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3.疑似由于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时,科室应向医教科(夜间向总值班)报告,同时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都。4.科室医务人员、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需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5.封存标本需在封口处加盖科室印章,同时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6.封存标本由医务科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科。7.

42、需要进行检验的标本,应当到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8.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检验机构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9.对封存标本进行启封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10.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科室要对血液立即进行封存保留并向医教科汇报,同时通知医院血库。由院方与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联系。11.程序:发生不良后果 当场将标本保存 向分管部门报告 双方共同在场时现场封存 实物加盖科室印章 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 医务科保管 标本需进行检验时 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或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封存标本启封时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 疑似输血反应 封存保留

43、血液 与供血机构联系。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1.血液保护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保护和保存血液,防止丢失、破坏和传染,并有计划地管好、用好这一天然资源。2.现代医学提倡手术中尽一切可能减少血液丢失,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珍惜血液资源,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的安全。3.血液保护原则: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血液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血液保护药物的应用;人工血液的应用。为防止临床不适当输血,由输血委员会再评估其输血是否恰当。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滥用输血指征的现象。4.传统的输血指征是:Hb<100g/L或Hct<30%.然而,近年随着对用血安全的关注,已重新评估了输

44、血指征。就血液的运氧能力而言,即使Hct<20%血液的运氧能力依然能保持正常。5.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1)Hb>100g/L,不必输血;(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3)Hb70g/L-100g/L ,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4)急性大出血:出血量>30%血容量,可输入全血。6.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内科输血指南)(1)红细胞:慢性贫血及缺氧,Hb<60g/L或Hct<0.2时可考虑输注;(2)全血:内科急性出血或出现失血性休克并伴有缺氧症状,Hb<60g/L或Hct

45、<0.22;(3)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7.ASA输血指南实践规定:(1)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2)Hb<60g/L才需输血;(3)Hb60g/L-100g/L,结合病人心肺功能情况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8.血液制品8.1.全血:新鲜全血,库存全血8.2.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冻红细胞,无白细胞红细胞8.3.血小板:富血小板血浆,浓缩血小板血浆8.4.血浆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制品,2-巨球蛋白8.2.血浆代用品8.2.1.应用血浆代用品的目的(1)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当失血量

46、20%血容量时代血浆补充;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失血量50时,则输代血浆1/3,全血脉相通2/3);(2)术中血液稀释,减少异体输血;(3)适当的降低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4)提高胶体渗透压。8.2.2.理想血浆代用品的条件(1)快速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2)在血管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3)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4)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5)在体内容易代谢和排出;(6)无过敏反应和组织毒性;(7)稳定的理化性质。8.3.自体输血:现代自体输血的概念:可包括自体储血、血液稀释和血液回收三种方法。8.3.1.自体血储备:对于择期手术病人可采取自体输血。8.3

47、.2.血液稀释:指在手术前为患者采血并暂将血液储存起来,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循环血容量。手术过程中利用稀释血液维持循环,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浓度而减少丢失血液红细胞,从而减少失血。手术结束前有计划的将采集的血液回输,使术后Hb和Hct达到不同程度的恢复。8.3.3.术中血液回收:指使用吸引器等装置回收手术野的血液再回输给病人的方法。按对回收血液的处理方法不同,可分非洗涤式和洗涤式血液回收。9.非洗涤式血液回收直接将术中失血回收、抗凝、过滤后回输给病人,具有经济、简单、不废弃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的优点,但其主要缺点是,血液中混合异物以及吸引过程中造成红细胞破坏,可引起溶血为主的多种并发症,故现多不大使

48、用,但危急情况下却不失为一首选方法,以解燃眉之急。10.洗涤式血液回收指用洗血球机(如Cell saver)将手术野的血液吸引如储血器,经过滤、离心、洗涤后,收集浓缩的红细胞回输给病人,即使浸染在纱布块上的血液也可通过此方法回收。此方法通常可回收60-70%的失血。此法最大的优点是并发症少,缺点是废弃了血液中的血浆成分。11.术中的血液回收可用于心血管外科领域(心脏、大血管手术)、整形外科领域(脊柱侧弯症、髋关节手术)、妇科领域(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和神经外科领域(脑动脉瘤)等。对于在肿瘤手术中是否使用血液回收技术,意见不统一,主要顾虑是担心肿瘤细胞混杂于血液中,造成血源性扩散,目前倾向于暂不使

49、用血液回收技术。12.自体失血回收禁忌症: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污染者;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沾染者;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上者;凝血因子缺乏者等。13.手术后引流血液回输:手术后引流血液回输,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回输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般仅能回输术后6小时内的引流血液。临床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调查处理制度1.目的:发现输血感染或输血反应病人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2.发现输血感染或输血反应病人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将剩余可疑污染血送检,特别是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3.立即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重点是抗感染、抗休克,对

50、症支持治疗。4.血样应立即上报中心血站,请求共同配合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患者。5.临床医生应积极配合血库及预防保健科调查处理输血感染或输血反应病例,不得隐瞒病情或廷误调查处理时间。6.误输感染性血者,应立即抽检肝炎血清学标志,按检测结果随后分别不同情况处理。7.当发生输血感染或输血反应暴发流行时,应立即停止输血,上报中心血站以及卫生防疫部门,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议,必要停诊,共同协助积极治疗抢救患者,迅速查明原因,控制事态的继续发展。8.若以外被污染血针刺伤,根据污染血的疾病种类立即做相应治疗及治疗医疗观察。临床输血会诊制度1.临床输血会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随着输血服务成本不断提高,系统风险

51、逐步增大,要搞好输血的专业及规范化运作,以不断提高输血服务水平,搞好输血会诊及成分特异性输注等工作,将成为其主要手段之一。1.2.搞好临床输血会诊,可适时进行输血前患者健康教育,阐明输血对医疗的重要性及其危险性;可严格控制输血适应症,降低不必要输血几率,并根据输血史及临床指标等确定输注方法、种类、剂量、相关标准等,搞好不良反应的检测及治疗,达到科学、规范、安全的总要求。1.3.随着输血医学的飞速发展及输血治疗工作的不断专一,医院输血服务已由交叉配血等转向临床提供与输血相关的医疗咨询、参与输血方案的制定、协助疑难疾病的诊断等,以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2.临床输血会诊的内容2.1.需大量输血患者,大于1600毫升者;2.2.器官移植的输血;2.3.储存及回收式自体输血;2.4.发生输血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