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 2007-12-20 前 言 2021年4月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统建筑与风景园林研究所接受西安市灞桥区美桥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委托,进行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五月上旬,我们进行了规划现场的初步踏勘,提出了初步的规划构思方案, 经过与委托单位以及有关专家、顾问的充分讨论和完善后,五月中旬正式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对规划地段的环境作了深入调查研究,走访了当地群众,了解到现场的各种状况,充分地收集基础资料,拍摄了大量现场景观照片,足迹踏遍规划地段的每条沟壑和梁峁,对现场的植被、景观
2、、道路、人口、资源、基础设施都获取了完备的第一手资料。在充分掌握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过程中,我们又数次带着成果与委托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换意见。六月下旬提出了正式的规划方案。此后,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多次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不断对方案进行修改、提炼和完善。七月中旬,正式提出总体规划编制的成果。至此,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欣告完成。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政策而开发的新型农业科技观光园。它不仅要建成含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农业示范园区,体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还进一步地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和观
3、光的生态型旅游景区,满足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对于促进西安市灞桥区乡镇的招商引资,加速城市郊区的发展建设,促进当地科技、经济进步, 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有重要作用。在规划编制的工作过程中,始终得到委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工作顺利地进行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在此,谨向委托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建设早日成功。一 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基本概况(一)项目名称:中文名称: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英文名称:Bailuyuan Panorama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二)项目背景:观光农业是20世纪90 年
4、代新兴的一种旅游产业,它是一种将现代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旅游项目。这种旅游活动的特点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条件,集农业生产、生活与旅游观光、参与为一体,通过身临其境的参与活动,享受具有自然景致和田园乐趣的休闲旅游。这种旅游活动能够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发挥农业生产与游览观光相结合的效果, 将科普教育融于旅游中,使游客充分体会到在自然环境中参与劳作带来的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用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来实现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发展观光农业能够优化农业、林业的产业经济组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和丰富生活情趣,普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具有“
5、生态型”绿色旅游产业的特点,对于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在70年代开始进行了观光农业的开发,例如美国、荷兰、日本、新加坡,为满足城市市民“回归自然、向往自然生态”的生活需求,大力开发“生态型”绿色旅游产业,让人们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兴建了一批农业科技公园或农业观光园,吸引人们游览观赏丰富多彩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如马来西亚国家农业部1986年投资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国家级农业旅游公园,该园每年接待的游客达140多万人次。西班牙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兴起农场旅游,开展徒步旅行、骑马、漂流、务农等项目,农场设有“帕莱多国营客栈”,目
6、前全国已有84家。法国在七十年代就流行“工人菜园”。目前法国全国已有1 6万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他们推出的农庄旅游,每年可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不少小农场就开始开发旅游功能,如推出植物迷宫、乡村音乐会、农时比赛会、垂钓比赛等,目前仅东部地区就有1500多家观光农场,2000年全年接待游客达1800万人次,收入超过50亿美元。(三)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学者威廉姆·阿尔伯卫奇(William Alberwhich)于70年代提出的,它的特征是运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基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原则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生态
7、学经济原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建立和发展农业体系,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业与牧、副、渔业相结合,发展农业与发展第二、三产业相结合,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展现了充满活力的前景。与此同时,生态农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在旅游产业方面的长足进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观光农业。观光农业被认为是21世纪出现的具有“生态型”特色的绿色旅游产业,它符合当代人们注重生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维理念和生活要求,也给传统的农业文
8、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也同时也开辟了旅游产业的新天地,达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四)区位分析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依托的城市西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我国机械、电子、纺织、国防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金融、贸易、文化、教育和旅游中心之一。被誉为“十三朝古都”,名列我国七大古都之首,拥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秦兵马俑、始皇陵、华清池、半坡博物馆、碑林、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墙、钟楼、唐兴庆宫遗址、黄帝陵、茂陵、昭陵、乾陵、法门寺,以及太白山、华山、楼观台等风景名胜。据西安市旅游局的统计资料表明:2022年来西安旅游的国内游
9、客为1685万人次,收入105亿元人民币。2021年上半年的旅游收入为68亿元人民币。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狄寨镇南2公里的狄寨乡三塘村,南与长安县炮里乡的张家沟为界,北邻水安公路,东以柏子沟为界,西邻车村孙家沟。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至109°10,北纬34°。距离西安市区20公里,距离西安火车站18公里,距离市区中心的钟楼20公里,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55公里,距离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22公里。灞桥区位于西安市东郊,东与临潼区、蓝田县接壤,西与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相连,南与长安县为邻,北以渭河为界与高陵县隔水相望。自然风景优美,历史遗存
10、较多。其中,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是华夏文明的始肇开篇;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声名遐迩;西汉文帝的霸陵,开历史帝王陵墓“薄葬”之先河;中华神州第一桥古灞桥,距今逾2000余年。鲸鱼沟(亦称荆峪沟)为当地自然名胜,沟首自蓝田县安岱场村,沟尾至灞桥区高桥乡,总长度约15公里。规划区域内的所在段是鲸鱼沟的风景最佳处,沟壑纷歧、溪流曲折、翠竹丛生、鸟语花香。1993年西安市将鲸鱼沟开辟为自然风光旅游区,目前已经形成规模,中外游客络绎不绝,逐年增加,春秋两季更是游人如潮,成为西安市近郊的旅游胜地。(五)交通状况 园区位于西安市东郊,规划区北面有水安路,经此可以接半(坡)引(镇)公路与西安绕城公路
11、相接,东接312国道,西与210 国道相连。陇海铁路贯通全境,铁路支线通过7个乡(镇),站点20个。规划园区的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公用设施配套齐全。陇海铁路贯通灞桥区全境,铁路支线通过7个乡(镇),车站20个。西(安)-临(潼)、西(安)-阎(良)、西(安)-蓝(田)绕城高速公路均从本区起始,西(安)-韩(城)公路经过本区三个乡、镇,通往陕北、内蒙等地,310、312国道贯穿区内,本区的 11个乡、镇街道均有公路通过。除此之外,市区公交的406路等多条线路的公共汽车来往于区内。(六)气候特点园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年降雨量635mm,日照时间为20262719
1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13.3,极端最高气温为41。7,绝对最低气温为20.6。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36504325,年无霜期202208天。年初霜日期为11月1日以后,终霜期为4月1日以后。风向频率(静风频率)为30%左右,平均风速为2M/S。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全年适于旅游的天数为290天,其中最佳的旅游时节为3月中旬至6月底、8月初至11月中旬,约210天。(七)地形地貌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属于渭河断陷形成的阶梯式下降复式地堑,阶地台塬沟堑内以砂孵石、砾石及土状堆积物为主,并有丰厚的新生代沉积。台塬上区地形平缓,地势北高南低,以农业用地为主,地形由南向北依次
13、递减至沟沿,沟顶海拔600m750m,沟底海拔160m600m之间,长度约3公里,坡度约30°左右,地面切割成的沟谷长度约为10002000m/km2。地面切割程序在孙家沟、三塘村地段形成较多的阳坡,构成了柏子沟、长春沟等大小四条沟渠,并形成一些断崖沟堑;沟底及支沟两边属松散覆盖层孔隙水含水岩类、沿沟底均有泉水出露,泉水可以顺支沟流入主沟水库内,构成上下游水库的重要水源之一。尤其在孙家沟东侧支沟内的泉眼甚多,水质甘甜清冽,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土壤类型以黄垩土、白垩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红色土,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气性差,适宜农业种植以及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观光区。根据
14、我国地震烈度分区,规划区域内的抗震烈度为8度设防区。 (八)生物资源塬上植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沟坡上部的坡阶地生长着枣子、石榴、杏子等;沟坡下部为成片生长的竹林和竹树混合林,间生核桃、杏树等杂果林和次生林;支沟内生长有酸枣、刺槐、灌木等次生林及花草。沟坡的林木茂盛,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沟坡内的动物资源主要有麋鹿、黑头鹤、麻雀,野兔、野鸡、野猪、野牛、喜鹊、麻雀等多种野生鸟类。(九)水利资源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区域上游有杨家庭沟水库、惠家河水库、下游有车村水库、打虎潭水库、红旗水库。有效总库容为1040M3,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十)基础设施1 给、排水
15、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用地内现有深井三口,井深约170180m,总出水量为6070M3/h,出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向当地村民提供生活饮用水。观光园建成后,不足的部分可以考虑另行打井补充。另外,鲸鱼沟上游有杨家沟、惠家河水库、下游有车村水库、打虎潭水库、红旗水库可向当地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目前,排水系统尚未健全,村民的生活用水为无组织自由排放,农田提灌用水为自渗蒸发排放。2 电力 电力由城市供电网的狄寨变电站引入,现有变压器2台,分别是位于三塘村水塔旁的110KVA变压器和三塘村小学校旁的75KVA变压器。拟于新学校旁增建一所变电站,以满足建成后观光园的电力供应。3、 电讯狄寨镇设邮电所,村
16、村通邮路。城网自动电话和全国程控电话联网,可方便拨打IDD、DDD电话,公共电话设施完备,信息交换和通讯联络极为方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三秦通的无线通讯网络已经覆盖本区。目前,互联网的宽带网(ADSL)尚待接通,西安市小灵通(PAS)电话网络也未覆盖。 4、 热力规划区域内现无热力网络系统。按照西安市城市天然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蓝天工程”,2022年该地区接通西安的城市天然气。目前居民用燃料为罐装石油液化气,同时积极推广采用农家积肥和秸秆生产无污染、生态环保的沼气燃料。(十一)综合社会现状1、经济:本区经济形式以农业为主,兼有林业、渔业等多样经营。农业产品以优质小麦为主,农副产品
17、有瓜果、蔬菜、药材等。林业资源以竹子为主,沟坡地种植桃、杏、核桃、柿子等小杂果,以及材林、果林的培植。水产主要为淡水养殖,规模较小。乡镇企业主要以家具沙发的加工生产为主,从业人员占农村总劳力的70%。2022年的人均产值为3400元人民币,人均收入为2000元人民币。2、 人口根据当地的人口调查数据,规划区域内现有南塘、北塘、西塘、孙家沟四个自然村,共计人口1700人,420户。人口出生率为1.8。3、土地性质规划区域内的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制,土地类型为一类耕地0.93平方公里,合1395亩,沟坡林地1.39平方公里,合2085亩。合计为2.32平方公里,3475亩。二、总体规划序论(一)界限
18、范围规划园区北邻水安路,东以柏子沟为界,西邻车村孙家沟,南与长安县炮里乡的张家沟为界,规划用地的平面呈不规则的鞋靴状,总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合232公顷,或3480亩。(二)总体规划依据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它以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业实施两个转变为背景,因此,本次总体规划依据下列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全国人大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1989年12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1991年6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1988年1月)5、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22年2022年
19、)2022年4月6、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发198576号)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建设部GB50298-1999)8、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建城1993848号)9、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规划局2000年10、陕西省旅游规划暂行办法陕西省旅游局2000年发11、灞桥区政府发(94)44号文件关于鲸鱼沟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暂行规定1994年12、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地形测绘图,1:10000 1974年13、李岚清副总理在杨陵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4、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20、Rural Development报告, 1992年(三)规划期限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期限为5年,即2021-2022年。其中:前期建设为3年,即2021-2021年,主要完成园区内的农业观光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后期建设为2年,即2022-2022年,主要完善园区内的服务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考虑到项目开发和建设的可操作性,建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第二阶段主要开发建设塬上部分和沟坡部分,在前三年完成,率先取得效益。第三阶段主要进行园区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四)总体规划原则:1、本规划应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并重考虑,努力做到社会效益
21、、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2、尊重和体现白鹿塬生态旅游观光园的文化属性和形态特点,充分利用白鹿塬的自然地形与地貌, 展示西安作为我国著名旅游城市的丰富内涵,营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文化主题景园。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原则,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惬意的游览组织,充分体现文化生态旅游的特点。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特点和新颖的农业观光的特色。4、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使观光园的总体规划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以及适度的超前性,同时安排好项目建设前期与后期的过渡与衔接。5、满足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充分照顾当地的经济构成特点,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五
22、)指导思想:本规划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贯彻“治理生态、保护环境,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的工作方针,树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促进旅游、繁荣经济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农业生产与旅游产业,前期工程与后期工程各方面的关系,坚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力求建成一座集纳观赏性、科普性、休闲性、参与性与生产性为一体、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特色、以现代农业与游览观光相结合的城郊型旅游观光园。(六)基本任务: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现代农业生产的氛围营造,突出游览观光的功能,
23、体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表现主题,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要求,形成具有田园之乐的郊野旅游观光胜地。2、从自然生态、农业生产、旅游观光、艺术环境、旅游观光五个方面进行创意,力求达到生态环境优美、功能作用完备,文化气氛浓郁、地方特色明显、服务质量优良。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效益,改善沟坡林地的生态质量,以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4、通过规划促进项目的实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周边乡镇的经济繁荣。5、与周边旅游景点如半坡、灞桥、汉薄太后陵等形成旅游景群,丰富我市东线旅游网络的内容,满足更多游客的需要。三、园区规划与建设(
24、一)园区性质与地位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性质可定义为:以独特的地理形态、典型的农业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观光游憩为方式的、具有游览、观光、娱乐、餐饮以及农事活动的多功能的大型农业文化主题景园。目前,在西安市旅游网络中,她是具有自然风貌(台塬沟壑)和文化内涵(灞桥与白鹿塬)双重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二)总体规划构思根据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设想和用地条件,园区以“一轴三区”为基本构架。一轴贯穿全园区的一条“农业+生态”的主轴,长度4.2公里,它的功能既是交通轴,也是景观轴,用此轴来组织“农业+生态”场景的依次展开。三区分别为塬上的现代农业观光区、沟坡的自
25、然生态展示区和沟底的滨水风光游览区,三区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态、不同的景观特征以及不同的游览内容,由此形成园区景观与游览的特色,充分体现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基本性质和主题意义。(三)功能组织与分区根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的要求,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发单位的发展远景设想以及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功能特性,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它们分别是:入口门户展示区、现代农业观光区、中央服务管理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滨水风光游览区。每个区的功能和规模概述如下:1、入口门户展示区该区位于观光园的北端,面积为3.19公顷。该区作为的观光园门户空间,主要功能为组织进出观光园的游客,具有导引和提示
26、的作用。观光园的主入口(大门)布置在这里,紧邻水安路,出入方便。主要设置公交车站、主入口标志、观光车换乘广场、景观大道起点等内容,要求场地平坦、视域开阔;标志醒目、造型新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现代农业观光区该区位于观光园的北部,是观光园的核心景区之一,面积为79.91公顷。主要功能为游客提供现代农业观光的游览内容。主要项目有千亩樱桃园、提子园、花卉园、草药园、科研示范园,以及游憩小庭园和观光环形路。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观光、认知、采摘、品尝、购买等参与性游览活动。果木花草的用地划分既符合园艺要求,同时又满足观光与游赏的需要。游客漫步园中,清风拂面、果香扑鼻、花艳悦目,恍若置身桃源,乐而忘返。
27、3、自然生态展示区该区为观光园南部的沟坡地带,是观光园中自然生态的重点保护区,同时也是观光园的核心景区之一,面积为121.13公顷。主要功能是展示黄土沟壑的自然风貌、生态状况,以及人文历史和地方习俗。建设的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地貌特色,加强水源涵养地的作用。树木繁茂的丛林中点缀着成片的鲜花,随形就势的小路蜿蜒其中,亭、台、廊、舍掩映显没,虫啾鸟鸣、蜂飞蝶舞,山风习习、溪水淙淙。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到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舒畅和惬意。4、滨水风光游览区该区位于观光园南部的沟底,以自然形态的水面景观为主,也是观光园的核心景区之一,面积为11.4公顷。主要功能是提供以
28、水体为介质的观光、游览和娱乐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拦坝蓄水、修整水岸、修建道路以及滨水游览服务设施。在这里可以展开各种水上观光、游览和娱乐活动,例如荡轻舟,坐快艇,玩碰碰船、踏鸳鸯船,或滑索飞身,或高台跳水,以及临近水面的茶水榭、棋牌亭、歌舞台,游客在这里嬉戏水中,贴近自然。好友亲朋,闲暇小聚,或浅酌低饮、或纹秤高低、或轻歌曼舞,在回归自然的氛围里,做到心旷神怡,酣畅淋漓。5、中央管理服务区:该区位于观光园的中部,是园区的管理服务中心,面积为19.68公顷。该区设置在中部,是为了有效地联系北端的现代农业观光区与南端的自然生态展示区和滨水风光游览区。主要功能是向整个观光园提供游览管理、综合服务和
29、后勤供给等服务。同时,与各景区的管理服务点形成灵活便捷的管理服务网。主要设施有旅游宾馆、餐饮娱乐、停车场地、服务中心等建筑。要求总体布局合理,流线清晰,功能明确。建筑体量适宜,高低有致,疏密得当,风格朴实,具有关中田园山庄的风貌。(四)游览景区规划根据“一轴三区”的基本构架,游览景区的规划组织为:1、现代农业观光区:景观轴自北向南从该区的中央穿过,景点布置在景观轴的两侧,形成环视型景观场。该区主要有八个景点,观赏的内容主要为樱桃、提子、花卉、草药等。但是,各个景点的空间构成形式不同,打破农田景色一望无际而统一单调的感觉,可向游人提供多样化的视觉感受,形成观光农业园区的特有的景观环境,游人在这里
30、选择随意自由的观览方式和路线。2、自然生态展示区:景观轴转折成为自东向西从该区的北侧穿过,这里的景点基本以自然形态展示,景点同样也是布置在景观轴的两侧。该区采用中国园林“借景”的手法,将南、北两坡均作为景场,布置了八个景点。由于景点分布在沟坡上,具有可视面积大、景深层次多的特点。因此,深思熟虑地布置景点,更好地发挥景点的观赏性能。同时,根据自然生态展示的要求,适当降低景点的通透性和可达性,形成幽闭深邃、山林野趣的景观环境。3、滨水风光游览区:景观轴位于湖水的北侧,其东西走向与湖水平行,由于两者相差不远,加上湖岸组织一条环路,因此可以形成一个扁长型的水、陆结合的景观环路。这个景观环路中,规划组织
31、了多条小游线,穿插在数个滨水景点之间,形成一种“水阔无显色,林幽多歧路”景观环境。(五)规划用地平衡表范 围 用地类型 面 积(ha) 绿化率(%) 建筑密度(%) 其中水面(ha) 总 比%塬上地区 农业观光 79.68 76 1.7 2.3 34.0入口展示 景观展示 3.79 53 0.8 1.6管理中心 游览服务 19.68 60 14.0 8.4度 假 区 旅游度假 7.52 72 6.0 0.3 3.0坡 底 生态保护 67.38 86 11.4 30.0坡 缘 生态恢复 53.95 80 23.0总 计 232.00 14.0 100(六)游览观光组织根据生态园的总体规划的构思,
32、游览观光的项目主要以享受自然风光和体验乡村生活为特色,可供组织的项目有:1、时令鲜果采摘游每逢金秋收获季节,游客来此可以采摘水果,品尝时鲜,认知花草、收获果实。2、四季花卉观赏游春季的梨桃,夏季的樱桃,秋季的菊荷,冬季的腊梅,四季景色各不同,春夏秋冬总相宜。3、黄土沟壑风情游以白鹿塬为当地乡俗民风的主线,恢复白鹿塬小说中的故事场景。借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品。使游客置身其中,触景生情,浮想联翩。4、自然生态娱乐游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可以组织湖边垂钓、野营露宿、湖岸烧烤、水上歌舞,竹林漫步、芦荡探幽、栈桥赏月,残荷听雨等休闲活动。5、乡村生活体验游在典型的关中农家院落里,吃新麦蒸馍,喝甘甜泉水,睡
33、宽敞土炕,听激昂秦腔,推碾摇辘,伺鸡喂鸭,远离城市烦闹喧嚣,体验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安逸。在游览项目的组织上,主要适应周末休闲游和短期度假游,同时能够招待短期的单位团队和小型会议,可以安排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一日游:白鹿塬生态农业示范园的一日游主要抓住农业观光示范园的新奇特色,一日游主要内容为农业观光游,滨水风光游。二日游:在一日游的基础上,游客在到达白鹿塬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第二天可以以充足的时间游览全境,参加各项游乐活动及水上运动,可以在野营地露营,充分享受园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色。多日游:以更加充裕的时间除了参与游览观光外,参与多种休闲娱乐及度假疗养行为,完成游客对旅游活动的综合需求。(七)
34、游览服务项目根据园区的性质和功能作用,游览项目要求能够向游客提供下列游览服务:设施类型 设 施 项 目 主 要 内 容一、游览 1、非机动交通 蹬道、步道、栈桥、舟船等2、邮电通讯 电话、邮政、网络、无线通讯3、导游小品 标志、标示、公告牌、解说图片4、休憩庇护 坐椅、矮桌、风雨亭、集散点5、宣讲咨询 宣传品,模型、游人服务中心6、环境卫生 废物箱、公厕、盥洗处、垃圾站7、公安设施 治安办、派出所二、饮食 1、饮食点 饮料、茶点、乳品、面包、糕点、糖果 三、购物 1、小卖部、商厅 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2、农田采摘点、花卉展售点 时令鲜果、盆栽花卉、园艺用品四、娱乐 1、文化展览 文化、图书、
35、报刊、展室等五、住宿 1、旅游宾馆、窑洞宾馆、别墅 住宿、泊车、会议、康乐设施六、其它 1、审美欣赏 景观、寄情、鉴赏、小品类设施2、社会民俗 民俗、节庆、乡土设施四 、园区容量与游览规模(一)环境容量分析方法环境容量是风景区旅游资源、游赏空间和旅游设施的最大承载能力,亦称合理容量。游客容量,是指景区接待游客的数量控制,亦称合理限量;为了保证游客的游览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游客容量一般应低于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测算,本规划分别采用面积法和线路法进行计算,经综合因素评价后,合理取值。(二)环境容量A、采取面积法计算:1、单位规模指标:根据规范建议取值为100/人2、游览面积:规划园区的总面积为2.3k
36、m2 ,可游览面积取20%,计2.3 km2× 20% =0.46km2 3、瞬时最大游人量 F/f F为游览面积f为人均游览面积F/f=0.46×106/100=0.46万人4、周转率 T/t T为开放时间,按8小时计t为游人平均游览时间, 按4小时计T/t = 25、高峰日最大容量瞬时最大游人量×周转率=0.46×2=0.92万人6、年接待量日均游人量×不均衡系数=0.92×200=1.84万人B、采用线路法计算1、单位规模指标:根据规范建议取4m/人2、游览路线长度:13800m 3、瞬时最大游人量 L/lL为游览路线l为人均游
37、览路线L/l =11882/4=3450人4周转率 T/t T为开放时间,按8小时计T为游人平均游览时间, 按4小时计T/t = 25、高峰日最大容量瞬时最大游人量×周转率=3450×2.0=6900人=0.69万人6、年接待量日均游人量×不均衡系数=6900×200=1380000人=1.38百万人根据以上计算,考虑到园区的部分游览项目为参与性项目,游览时间较长;而游览路线的迂回度和曲折度较低,游览线速度较快,因此,园区内的游览日高峰容量为:(6900+9200)÷2=8050人,经综合因素评价后,乘以0.9,确定取值为7000人日游客容量为
38、: 7000×80%=5600人,极限容量为:7000人年可以游览天数按210天计,则:年游客接待量为: 5600×210=117.6 万人次,略计为120万人次。(三)客源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居民的收入增加,大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余暇时间明显增多。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娱乐,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之乐的愿望强烈。因此,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园区客源市场主要面向西安及附近市、县的居民,同时也为外来西安旅游人员服务。根据统计资料的数据,西安市现在非农业人口287万。我国的省会城市中,一般来说流动人口占城
39、市人口(以非农业人口计)的1/41/2。取其中间值1/3计算,西安市的流动人口约为96万左右,加上非农业人口,超过380万人。这是西安市的潜在客源市场。根据国家旅游局2000年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出游率达93%,农村居民出游率达51.2%,国内城乡居民年均出游率为62.4%,依此类推,西安市年出游人数约为235万人。加上周边市、县,例如咸阳、渭南、铜川、宝鸡以及长安、户县、周至、蓝田的流动人口约有106万人,年出游人数约53万人,连同外地过境游客,园区潜在客源市场超过280万人。海外的客源市场尚不计算。因此,白鹿塬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客源市场层次的划分为:第一客源市场:西安市及周边区、县例如阎良、临
40、潼、长安、蓝田、户县、高陵的游客,约占60%。第二客源市场:咸阳、渭南、宝鸡等省内大中城市的游客,约占25%。机会市场: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游客(含公差),约占15%。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观光游览项目,符合城市人群的休闲生活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将以其独具的特色吸引市民来参观游览。同时,组织来西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来生态农业观光园参观游览也是可行的。这就要求园区在项目的创意、出品、推介和管理上突出特色,扩大知名度,以期吸引更多的客源。五、项目开发规划(一)现状分析1、 农业观光资源白鹿塬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美。农业示范园区以台塬地为主,林木覆盖率达68%以上,有大
41、面积的水体调节气候,有满山遍野的林木果树净化空气,园区周围又无污染性工业。适宜建设自然景观优美,林果景色宜人的农业观光园区。2、自然风景资源 独特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园区位于灞桥区东南,骊山西麓之白鹿塬之上,属于典型的黄土台塬地貌。沟壑纵横,平原开阔,梁峁、坪台、山泉、清涧、跌水各种自然景观兼有,具有很好的游览开发价值。 幽雅的林地风景:沿沟坡地是遍布的竹林,夹杂部分灌木林,尤其是南塘村长春沟孙家沟一线沟谷两岸,竹林葱郁,层层叠翠;树木繁茂,幽奥深邃;植物的季相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林地风景迷人。阳春,竹笋拱土而出,生机勃勃;炎夏,竹林生机盎然,清爽宜人;金秋,银霜染叶,色彩绚烂;冬季,竹梅
42、映雪,踏雪寻春,别有情趣。秀美的水域风光:园区地处鲸鱼沟中段, 流水蜿蜒而至,与上游的杨家沟、惠家河水库、下游的车村、打虎潭水库、红旗水库如珠串相连。十余孔泉眼沿沟谷渗流,水源清冽甘甜。沟谷幽深,清流中穿,风景如画,可以静观游鱼,闲听鸟鸣, 置身溪谷,消暑忘忧!3、人文景观资源、白鹿塬、狄寨塬:据三秦记载:“周平王时,有白鹿出于此而得名。”后因宋天圣年间,大将狄青征服西夏时在此安营扎寨,又称狄寨塬。由于灞水流经塬下、霸陵之上,故有“灞上之称”。辞源载“白鹿塬即灞上。”“汉高祖灭秦还军灞上。”史记载“王翦伐荆秦始皇送至灞上”即在此地。塬高坡陡、居高临下、依山傍水、地势雄伟,浐、灞而水环流四周,是
43、长安城东的天然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塬上平坦、开阔,也是古帝王将相射猎游乐之地。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古圣先贤、帝王将相留下了难以记数的辞文华章。“灞上”曾演出了多少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唐代诗人讫干灞上诗就生动的描写了白鹿塬宜人风光。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塬即以此地为历史背景。、鲸鱼沟传说:传说天空崩塌,天水倾而直下,人间皆成汪洋大海。东海里一对大鲸鱼游到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恰逢女娲以炼石法把天补住,天水很快退定,这对鲸鱼和驮着的男女百姓就搁置原上,就此安家落户善良的鲸鱼即被陷在淤泥之中。年复一年,时代变迁,一日,皇上传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于是这对鲸鱼
44、一急之下,各自摆尾而逃,雄鲸鱼冲向蓝田游入灞河;雌鲸鱼冲进浐河。两鱼游至渭河相会,回向东海去了,鲸鱼原来所在之处即成鱼状深沟。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深沟叫作“鲸鱼沟”、“沐浴沟”。、周边历史遗存:汉文帝霸陵、薄太后南陵、窦皇后陵 汉文帝霸陵:汉高祖刘邦的四子汉文帝刘恒之陵墓。位于白鹿塬北侧,距西安十余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气势磅礴,尤如凤凰展翅,故当地群众把此地叫“ 凤凰咀”,也称“青凤山”。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七岁时(公元前195年)被其父封为代王。执政其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税赋和刑役,社会安定,百业兴旺,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陵墓依山而采,借势而建
45、。陵中陪葬品皆为泥烧制的陶器,送葬仪式也很简单,首开帝王“薄葬”之先河。遂为后世多加赞誉。薄太后南陵:汉文帝刘恒之母薄氏之墓,位于狄寨乡鲍旗寨西北。因在汉文帝霸陵之南,故称“南陵”。薄氏,吴(今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的妃嫔。陵冢封土形似复斗,底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00米,高40多米,陵园占地110多亩。陵园现存有陕西巡抚毕源树立的“汉薄太后南陵”石碑。原陵园南侧有卵石铺砌的陵园大道一条,现墓冢四周尽成农田。该陵为西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文帝窦皇后陵:位于白鹿塬北沿、毛西乡任家坡村。陵高20余米,封土底直径达百米左右。窦后,清河现津(今河北衡水)人。吕后时为代王(刘恒)姬,代王入册皇帝
46、,她被立为后。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崩,与文帝合葬,同茔不同墓。该陵为西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春沟、孙家沟一带均留有早年村民生活窑洞,窑洞前保留逾百年古树,整修后利用,将会成为该项目园区内黄土沟壑地区人文景观的典型范例,真实反映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4、游览观光资源特色白鹿塬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条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以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高质 、高效”为宗旨,逐步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现代农业综合体系。其主要旅游资源特色为:新园区的主要特色为生态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作为
47、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更多的强调了它的生态功能,以高新科学、管理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寓生产、观光、休闲、文化为一体,体现了新的旅游开发模式。野园区南部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景观,山林野趣浓郁,植物资源多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幽园区林木葱郁,沟壑幽美,清流潺潺,呈现出幽谷含秀,山林幽静,环境优雅,沟谷幽深的景观特色。秀典型的天然次生林,植物种类繁多,季相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绚丽多彩。(二)主要建设项目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陕西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以及贯彻“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政策,给白鹿塬生态农业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
48、大开发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尽快把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化,生态化,园林化的现代化农业观光园区。各功能分区的主要建设项目分别为:1、入口门户展示区:本区是吸引游客的主要门面,是该园的形象所在,在规划上遵循自然、纯朴、开阔、充满朝气的原则,主要设置有:景观大道:是进入园区的第一道风景线。道旁种植水杉,形成气势恢宏、开阔豁达的气氛。景观大道路边以观赏草坪为主,点缀以精心设计的花带装饰,体现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的时代特征。喷泉广场:位于景观大道中央区域,以喷泉为主体,用层层跌落的花台,配置色彩斑斓的花卉,形成一个绿色园田的多彩核心,花卉栽植时要注意季相的变化,营造四季常新的景观。雕塑广场:景观大道止于雕塑广场,
49、该广场以高台基上矗立的白鹿雕塑为主题,点明园区的区位特征。小游园: 结合原有柏子沟水库,扩大湖面,建设水榭歌台、荷塘月影、雕塑广场、茶室等,将观光游览与游园活动结合,活化农业园区的局部气氛。2、生态农业观光区:根据地形道路划分为休闲区和种植区两个功能分区。休闲区:主要结合道路、游园、广场设置,种植形式灵活,植物种类结合观赏、采摘,实行园艺化管理。建设项目有樱桃采摘园、纪念林种植园、植物认知园等。种植区:是园区的精华所在,主要以集中种植形式为主。宜对其进行严格地科学管理,规范化地经营,做到科技示范作用。主要种植园有千亩樱桃园、葡萄种植园、精品花卉苗木温棚、中草药实验园等。科研中心:结合园区示范田
50、地,建设科研中心,主要进行科技成果的研究、发展、孵化、推广活动。主体建筑除满足科研生产需求外,不宜占用过多良田,建筑风格要简单明快,体现时代特征,并和园区环境协调。3、中央管理服务区:该区是园区的主要后勤服务中心,可以为参加农业科技交流等大型会议提供接待服务,也可为假日旅游休闲的观光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其主要建设项目有休闲宾馆、健身康乐设施等。休闲宾馆:其主体建筑风格宜为既与当地文脉结合,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的旅游宾馆。造型要简洁、明快、色调素雅。并配有便利、舒适的娱乐、健身等设施。窑洞宾馆:利用园区乡民旧有居住窑洞,加以整修假设,配备良好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游人尝试多种居住环境的需求。健身
51、康娱乐设施:配合旅游接待服务,开展多样的康乐健身设施。满足观光人群的多样需求。北塘新村及民俗村:根据园区的发展需求,结合园区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将原有村庄重新规划,组织统一的供排水系统、内外交通通讯系统、旅游服务系统等,从社区角度来组织生态旅游的服务子系统。开发农家乐、民俗村等项目,让游人在旅游的过程中,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家生活。让农业经济和旅游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双赢和互动的结果。4、自然生态展示区:紧密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地形和冲积沟谷地貌,依托优美自然生态景观,同时也要着重保护生态景观。其主要设置有:文化名人园:结合黄土沟壑地貌,在车行道边的台塬地上,种植成片桃花林,与坡地的竹林、台塬上
52、的松柏相映成趣, 既暗合了“岁寒三友”的文学意境,又体现了园区的人文品格。同时结合茶座,书屋,陕西作家作品展示馆,民间工艺品展览、售卖厅,民间工艺品小作坊等,吸引游人休息、停留、参与活动。竹海:沿沟底两岸是竹子的主要生长区,竹林茂密,幽深似海。要保护现有的竹林,恢复一些自然生态已经遭到破坏的竹林地,使得夹岸竹林连片生长。在外围区域开发一些小游园,主要以静赏为主,除将竹类植物挂牌外,在种植上按其不同的空间变化,以竹丛、密林、散植林,或绿荫隐翳,或豁然开朗,或竹丛探幽的设计手法,创造曲径通幽的气氛。同时,设有赏竹的竹廊、竹楼、竹亭和竹艺小作坊等小景,竹艺小作坊还可为游客提供竹编及其它手工艺品制作等
53、设施。野炊烧烤区:该区为游客开辟以垂钓、野炊、烧烤为主要目的的专类小岛。设有为游客提供的烧烤工具、食物及其它相应的设施,可定点在烧烤廊内活动,也可自由地在开阔地带进行。同时,在鱼类养殖场旁设有垂钓台,可现场租用钓具,将其钓到的鱼亲手烧烤,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劳动的欢欣。5、滨水风光游览区:结合滨水游览,开发建设码头、栈道、廊桥、芦苇荡、河边漫步道、水上舞台、野营地等多种旅游设施项目。建筑设施宜采用当地自然材料如竹、木等,力求最小化地破坏生态环境。各景点其主要建设要求为:水坝:水坝建设不仅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法令法规,而且要和园区风景融合。拟建彩色橡皮水坝,可以方便地排洪、蓄水。渔人码头:根据水上路线
54、和步行道路,建设若干游艇码头,游人可以在此进行船只租赁、停泊游览,观赏自然生态景观展示区的优美风光。木栈道:园区亲水部分竹林密布,风景优美,在岸边建设水滨木栈道,游人漫步于掩映在芦苇荡中飘摇栈道,感受湖光山色,体会天人合一的情怀。水上舞台:在滨水南岸建设小型水上舞台,为游人提供观演活动,可以进行小型演出,可以结合时令鲜果采摘、品尝、消暑纳凉、园林经验交流会议等多种活动对游客开展观赏、参与等活动。丰富园区的旅游文化内涵。野营地:在滨水区南岸开拓一定面积的露宿野营地。要对游客提供必要的后勤、安全保障,并且对野营地的环境保护要提出合理化的措施。提出“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的生态要求。玫瑰园:在滨水
55、区的南岸,种植茂盛花卉,收四时之烂漫于其中。主要植物以玫瑰为主,配种应季花卉,做到四季有花,色彩纷呈。吊桥:沿游览水域向上,在浅水区水面上架设吊桥。方便滨水两岸的观光联系,同时也是船行线路的折返点。游人荡身吊桥,领略山川秀色,心旷神怡。鲸鱼雕塑:溯水之源,鲸鱼雕塑在滨水的游览区的源头和通往景观瀑布的游览步道的交叉点位置。应将原有的雕塑、碑铭加以整修,保存其原有民间拙朴工艺,不要过分修饰, 开辟为景区的标志景点。六、道路交通规划(一)现状分析1、园区外围路网结构本规划园区位于西安市东郊,鲸鱼沟中部北侧沟坡地及其塬上,规划区的主入口布置在狄寨镇以东水安路边。经水安路、半引公路与西安环城高速公路连接
56、。与通往河南、湖北的312国道、西临路及210国道相接,与西安市区及规划区外部联系十分方便。2、园区内部路网结构园区内的机动车主干道路正在修建中,尚未修建人行道,塬上沟下分布有通达的步行小路。 (二)规划目标1、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景观,改善和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2、保护规划区内的植被,道路选线尽量避开植被茂密地带。3、选线与地形特点和环境容量相匹配,不形成新的卡口。4、合理选用技术参数和标准,既保证旅游质量,又合理利用旅游资源。5、有利于形成环状路网,各种通行方式之间有良好的衔接。6、选线要考虑现有景观要素,旷奥相交,融景于路。(三)道路规划根据园区地形,内部的交通组织以景区为单位,园区道
57、路系统由一条南北主干线路贯穿全园,在每一大的功能分区处穿插横向道路通向各景区,形成枝状结构。农业园区组织环线,便于管理和组织参观游览;新村道路网自成体系,与外界有直接的出入口,并与园区有方便的联系,便于后期开展旅游接待;在中心接待区,设置停车场,形成园区最大的交通枢纽;自然景观浏览区,由主干线分枝出多条人行步道,深入到各个景区及景点,形成多环路的步行道路系统。1、道路的分级:一级道路为园内门户空间的景观大道,人车分行,路面宽度为12米,长度约为750米。二级道路为园内的主要道路,人车混行,路面宽度为8米,由北向南转而向西贯穿整个园区。联系各个景区,通行主要人流、车流。三级道路为园内的步行道路,
58、以人行为主,路面宽度为2.53.0米,依据各景区的景观要求和通达的便利性进行设计。2、道路技术指标一、二级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小于3%,最小转弯半径9米,混凝土路面,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一级道路和二级道路设置路侧绿化带,绿化风格与树种配置要求与景区协调。三级道路按园林道路标准设计,石置或沙土路面。(四)停车场停车场规划总容量为80辆(以小轿车为计算当量),分为两处,一处在中心接待区,规划车位50辆;一处在中心广场,规划车位20辆。停车场的设计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表面不宜做混凝土硬质地面,可采用广场砖或草坪砖铺面。(五)游览步行路游览步行路主要分为有:1 步行道,设置在台塬地和沟谷坡地,其宽度为1.52.0m,在陡峭处要设置护栏;坡度大于20%时,局部设台阶。路面可做石板路面或沙土路面。2 滨水步行道,设置在湖岸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胶原蛋白市场销售策略分析与未来消费格局研究报告
- 车间工人技师年终工作总结2025(7篇)
- 幼儿园2025教育教学工作计划(28篇)
-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分析
- 全周期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发烧喇叭单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颜色科学 课件 -06 均匀颜色空间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面斜型CD端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DB13-T5025.2-2019-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测定方法第2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河北省
- 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5篇)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广西《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材料)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美容师考试与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及试题答案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 2025-2030中国药用活性炭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竹鼠养殖及深加工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案例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