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报告-范文参考_第1页
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报告-范文参考_第2页
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报告-范文参考_第3页
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报告-范文参考_第4页
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报告-范文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MC泓域咨询 /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9一、 公司基本信息9二、 公司简介9三、 公司竞争优势1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2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2五、 核心人员介绍13六、 经营宗旨14七、 公司发展规划14第二章 绪论1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7二、 项目建设地点1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8五、 建设背景、规模18六、 项目建设进度19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20八、 环境影响20九、 建设投资估算20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1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23第三章 市场

2、预测24一、 促进制造业提质提能24二、 发展目标25三、 畅通国内外产业循环27第四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30一、 发展基础30二、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33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域创新局面3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7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38一、 项目选址原则3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8三、 打造高水平现代化产业平台44四、 实施双向开放战略,构筑高水平开放格局44五、 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45第六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4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9第七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51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51二、

3、建设方案51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5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2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54一、 优势分析(S)54二、 劣势分析(W)56三、 机会分析(O)56四、 威胁分析(T)57第九章 发展规划61一、 公司发展规划61二、 任务及思路62第十章 法人治理6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5二、 董事69三、 高级管理人员74四、 监事77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方案79一、 项目节能概述79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0能耗分析一览表80三、 项目节能措施81四、 节能综合评价82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分析83一、 人力资源配置83劳动定员一览表83二、 员工技能培训83第十三章 安全生产分析85一、

4、 编制依据85二、 防范措施86三、 预期效果评价92第十四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93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3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3第十五章 项目投资分析94一、 编制说明94二、 建设投资9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6建设投资估算表97三、 建设期利息9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9四、 流动资金100流动资金估算表100五、 项目总投资10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3第十六章 经济收益分析104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4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4营业收入、税

5、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8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0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1五、 偿债能力分析1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3六、 经济评价结论113第十七章 招标方案114一、 项目招标依据114二、 项目招标范围114三、 招标要求114四、 招标组织方式117五、 招标信息发布117第十八章 风险评估118一、 项目风险分析118二、 项目风险对策120第十九章 项目总结分析123第二十章 附表附件125建设投资估算表12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6流动资金估算表12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

6、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3报告说明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622.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727.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51%;建设期利息39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流动资金350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8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1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3354.55万元,净利润5873.8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41%,财务净现值3018.35

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机遇与挑战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徐xx3、注册资本:960万元4

8、、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8-217、营业期限:2012-8-2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AI(人工智能)设备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

9、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

10、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11、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

12、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362.127489.707021.59负债总额3898.833119.062924.12股东权益合计5463.294370.634097.4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

13、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5007.4520005.9618755.59营业利润4332.053465.643249.04利润总额3753.523002.822815.14净利润2815.142195.812026.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15.142195.812026.90五、 核心人员介绍1、徐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沈xx,中国国

14、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郭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4、贾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武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

15、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6、张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7、唐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

16、公司董事长、总经理。8、莫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六、 经营宗旨公司经营国际化,股东回报最大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

17、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

18、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

19、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第二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抚州AI(人工智能)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59.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四、 编制依据和

20、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二)技术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全省开通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超3.3万个,建成NB-I

21、oT(窄带物联网)7.3万个、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网络基站7.8万个,高速光纤网络和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覆盖城乡。“03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赣转移转化,泛物联网连接数超2000万个,移动物联网产业突破千亿元。应用智能装备18726台(套),建成“数字化车间”1332个,培育智能装备企业186家,创建省级智能制造基地12家,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全省上云企业突破3万家,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0.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4.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3.6%,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933

22、3.00(折合约59.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2763.38。其中:生产工程47841.52,仓储工程7345.8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051.79,公共工程2524.24。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套AI(人工智能)设备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xx、xx、xxx等。(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xx、xx、xxx等。八、 环境影响

23、建设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后,其产生的污染源经有效处理后,将不致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在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的同时,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并要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622.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727.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51%;建设期利息39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流动资金350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82%。(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

24、项目建设投资19727.3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6754.3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96.15万元,预备费576.85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1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3354.55万元,纳税总额3952.24万元,净利润5873.8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41%,财务净现值3018.3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1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9333.00约59.00亩1.1总建筑面积62763.381.2基底面积

25、22026.48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0.732总投资万元23622.872.1建设投资万元19727.322.1.1工程费用万元16754.322.1.2其他费用万元2396.152.1.3预备费万元576.852.2建设期利息万元394.282.3流动资金万元3501.273资金筹措万元23622.873.1自筹资金万元15576.383.2银行贷款万元8046.494营业收入万元41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3354.55""6利润总额万元7831.78""7净利润万元5873.84""8所得税万元1957.

26、94""9增值税万元1780.63""10税金及附加万元213.67""11纳税总额万元3952.24""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462.30""13盈亏平衡点万元17543.39产值14回收期年6.3115内部收益率17.4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018.35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

27、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市场预测一、 促进制造业提质提能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产品质量品牌提升、企业上规上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质效、能级和规模实力。(一)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标准化提升。推广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质量攻关,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的质量创新与持续改进。(二)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水

28、平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培育更多制造业市场主体。依托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鼓励更多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上市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梯次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制造业领航企业群体。(三)培育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展兼并重组。激励龙头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力争全省培育5家千亿级、50家以上百亿级企业(集团)。促进集群发展

29、。聚焦首位产业和35个主导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集群。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打造一批高水平产业集群。加快重点集群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云上提能”,培育智慧产业集群。以开发区整合优化为契机,以设区市为单元,推动区域内具有产业链协作关系的开发区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大型产业集群。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依托,开展省级及以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创建活动。开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支撑能力。二、 发展目标(一)规模总量新跨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3万

30、亿元,力争1.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在1/3以上,制造业占比保持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全国排位力争有所前移。(二)产业结构新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力争达到28%,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15个,其中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2个,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质量效益新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左右,技改投资比重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初步缓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装备数控化率、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

31、平。绿色低碳转型明显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四)区域工业新突破大南昌都市圈的工业引领地位更加凸显,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达53%以上,其中南昌市占全省比重超1/4。赣州省域副中心建设的工业支撑更加坚实,九江、吉安、上饶、宜春加快迈向工业强市,鹰潭、新余、抚州、萍乡、景德镇、赣江新区等地产业特色更加明显。支持县域工业发展,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大县(市、区)、强县(市、区)和特色县(市、区)的工业发展梯队。(五)治理效能新增强新时代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产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机制和思路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平台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等更加健全,产业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治理效能显

32、著提升。“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的发展,将为2035年我省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展望2035年,江西制造业整体实力将显著跃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基本实现,新兴工业大省地位更加稳固,进入现代工业强省行列。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显著提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引领型企业组织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速崛起,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三、 畅通国内外产业循环以开展“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为牵引,通堵点、补断点、强弱点,畅通制造业内外

33、部循环,为我省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产业支撑。(一)发挥制造业在供需两端的拉动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激发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产品、功能性食品、智能家居、时尚服饰等消费升级新需求。加大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服务机器人、穿戴设备、线上医疗、网络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型消费需求。有序扩大制造业投资需求,每年谋划储备和推进建设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储备调度机制,加快投资项目达产达能。(二)打造产业循环畅通的承载平台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深入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园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建设标准厂房,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国家

34、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对接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加强产业精准招商,推进深赣港产城、海峡两岸(江西)产业合作区和赣粤、赣浙、赣湘、赣闽等合作园区建设,为产业要素跨区域流动提供载体。(三)促进制造业外部循环畅通依托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开放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支持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产能合作,扩大赣产工业品出口和战略资源、关键资源进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第四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发展基础(一)新兴工业大省基本建成全省已跨越工业化中期并加

35、速迈向中后期,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挺进全国中上游。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进位至全国第14位、第13位和第10位,增速居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10家,居全国第11位,五年净增4484家,其中百亿企业28家、净增12家。工业对就业、税收、GDP(地区生产总值)、投资贡献率分别在30%、30%、40%、50%左右,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80%。世界VR(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国际麻纺博览会、工业设计大赛等工业发展平台品牌,具有一定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世界级影响力。(二)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3位,较“十二五”末前移8位。供给侧结

36、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提前四年完成“十三五”钢铁去产能任务。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技改投资占比近四成,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试点圆满完成。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2.1%、38.2%、28.5%,五年分别提高9.1、12.5、5.7个百分点。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中,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1.4%,制造业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三)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全省有研发活动、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较“十二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研发投入总额和强度是“十二五”末的1倍

37、多。累计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近500家,成功获批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L15高级教练机研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图形化的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法”获中国专利金奖。(四)数字融合赋能不断提速全省开通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超3.3万个,建成NB-IoT(窄带物联网)7.3万个、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网络基站7.8万个,高速光纤网络和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覆盖城乡。“03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赣转移转化,

38、泛物联网连接数超2000万个,移动物联网产业突破千亿元。应用智能装备18726台(套),建成“数字化车间”1332个,培育智能装备企业186家,创建省级智能制造基地12家,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全省上云企业突破3万家,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0.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4.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3.6%,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五)集群发展趋势更加突出全省开发区建成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82个、各类专业化平台1227个,建成标准厂房超1亿平方米。以各类开发区为载体,培育形成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7个,创建省级示范基地10个、省级基地6

39、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2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达到100个,其中过千亿元集群2个、过500亿元8个、过百亿元8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占开发区比重2/3以上。全省开发区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5%以上。(六)产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省委、省政府出台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意见,推出“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产业链链长制等,配套制定系列产业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初步形成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路体系。强化产业推进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正向激励机制和开发区“蜗牛奖”反向倒逼机制,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工业强省建

40、设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工业强省推进大会,加强舆论宣传,凝聚发展共识,全省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二、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理念,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家厚植爱国情怀、深耕实体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健全产业部门与企业、公众沟通机制,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实业良好氛围。(二)加大企业帮扶纾困完善惠企纾困长效机制,省、市、县分级建立常态化协调帮扶制度,形成问题动

41、态收集、限期销号、跟踪问效机制,着力解决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持续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深化领导挂点联系开发区、重点企业帮扶工作专班、企业特派员等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企业有诉求、政府有作为”的快速反应机制。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域创新局面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抚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区域创新布局优化、创新要素聚集,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形成具有抚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迈入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前列。(六)建立多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引进

42、和培养计划,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实施“人才+项目+平台”精准引才,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育,每年选拔培育一批市级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千名人才”培养工程,组织选派科研骨干赴高等院校进行委托培养,探索在“双一流”高校开办技术人才冠名班。建立普惠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人才服务,聚焦全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员)入园入企实施科技帮扶,全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开发一批新产品。健全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

43、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七)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和跟踪服务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完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发挥领军型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支持主导产业领域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积极引导抚州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努力提升企业研发创新水平,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有效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

44、业化通道。完善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建设一批细分行业互联网平台和垂直电商平台,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精准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创办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农业科技园区和星创天地等孵化基地,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孵化基地内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力度。加速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基地,实现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和有效发明专利全覆盖。(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推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海智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省

45、级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引导建设一批专业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进抚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将抚州高新区建成中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推动东乡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区)、省级高新区和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搭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双一流”高校、国家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落地我市。充分发挥与我市建立科技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联合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建立“飞地型”科创平台。(九)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完善创新机制,

46、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创业潜力、创造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引导激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双返双创”“三请三回”活动,支持抚州籍在外人士返乡创新创业,加快引导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归。全面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奖补力度,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

47、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

48、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抚州,江西省辖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部,行政区域南北长约222千米,东西宽约169千米。抚州市下辖2个区、9个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抚州市常住人口为361.4866万人。抚州是江右古郡,孕育出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名人,有“才子之乡”的美誉。抚州是国务院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之一,是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区域性发展规划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原中央苏区重要城市之一。抚州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抚州是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化

49、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3.4%,环境综合评价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森林覆盖率高达64.5%,境内的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9%,被誉为“天然大氧吧”。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十三五”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环境,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南昌大都市副中心城市、江西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发展定位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预计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00亿元,人均GDP超过5600美元,实现了

50、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R&D经费占GDP比重预计超过1.5%,较“十二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城乡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东乡撤县设区,东临新区挂牌成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8%。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资光、船广、东昌、东外环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三横三纵一联”的高速公路网和“五纵七横十联”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内外双向开放格局持续升级,昌抚合作

51、步伐加快,成为大南昌都市圈重要支撑城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抚州海关开关运行,中欧班列和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汤显祖戏剧节成为江西文化“新名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框架全面确立,四大体系近20项制度基本形成。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法治抚州建设纵深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十

52、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期,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进一步放缓,治理体系迎来二战后最大重构,地缘政治形势更加严峻,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中美战略博弈演变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大变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内区域竞争加剧,以都市圈、城市群为牵引的经济“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对后发地区的“虹吸”效应更强,省内南昌、九江、上饶、赣州等对抚州形成强烈“挤压”态势,集聚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将面临更大挑战。同时,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不足

53、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镇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兴动能发展“势强能弱”,对我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更应看到,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异军突起,正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产业化爆发期,有利于我市在新的起跑线上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走在前列,为深入挖掘自然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带来重大政策利好。随着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我市内外双向开放格局不断

54、提升,全面融入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加快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对接长江经济带形成良机。我市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平台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之国家正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县域城镇化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为抢抓新一轮城市化机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创造难得机遇。展望2035年,抚州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全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那时,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综合竞争力进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方阵;城市功能更加优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

55、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化和均等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构筑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现代经济体系;形成高质量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融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作为大南昌都市圈重要支撑城市功能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更加通畅,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完善,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品牌享誉国内外,教育强市、人才强市、文化强市、健康抚州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共建

56、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综合考虑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抚州实际市情,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保持中上游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在全省排名进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发展阶段,成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市。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纵深推进,在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索生态产品多元化转化机制方面总结出“抚州模式”。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资源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加,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