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Word版_第1页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Word版_第2页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Word版_第3页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Word版_第4页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案47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要求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复习要求1.进行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实验探究2说出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应用价值基础自查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想一想预测一个国家的人口未来发展状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动动脑如何预防和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酸雨的主要成因是什么?2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措施思考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考虑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

2、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从进化的角度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三、可持续发展1含义:2实现措施课堂深化探究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 18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2请简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特别提醒1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五个方面的压力。2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1)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2)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3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3、4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增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3水污染及其净化问题:解决水污染有效的方法有哪些?4土地荒漠化(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

4、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观察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回答:1简述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分类。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3生物多样性成因分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4. 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2)对应训练1.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B在该氧

5、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2.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图。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N去除效果好于P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不是同步的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3.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3 0

6、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就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有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问题。(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根本原因是_。(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由于_的结果。(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4.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禁止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要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主要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A B C

7、 D5.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A B C D实验探究为探究菖蒲对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从不同地点采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混合污水、普通池塘水4种水样;菖蒲若干;透明玻璃缸若干个;测定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的需氧量)

8、和总氮量的设备。(3)请写出实验步骤:_。(4)实验结果:该实验小组得出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实验后a、b、c、d 4种水样中的总氮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是_。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填图中字母)。限时训练题组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

9、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因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的最长久()题组二全球环境的问题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5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正确的

10、是(多选)()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C地点3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6(2011·黄冈模拟)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节能减排、营造森林绿地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7(2010·扬州调研)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

11、的改变和破坏 8.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 B C D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题组三生物多样性10.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

12、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11菁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下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多选)()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菁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B不同海拔高度菁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菁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D图示结果说明菁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环境的影响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

13、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13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A用芦苇、秸秆作原料造纸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C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化纤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14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_型曲线。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岛环境_。(2)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就会很快下

14、降至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岛上_发生短缺,_遭到破坏,_越来越严重,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岛上居民纷纷迁出该岛所致。高考真题体验1.(2013上海卷,18)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B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2.(2012江苏)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

15、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3(2011·江苏卷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地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至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4(2011·江苏卷,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

16、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5.(2011·广东卷)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

17、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_。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_。该污染物通过_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若想探究海洋底泥

18、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_、NaCl、H2O和琼脂。6(2011·山东基本能力,35)分析数据,了解国情。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下面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B与1990年2000年相比较,2000年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上升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

19、(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_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_趋势。(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_。7(2008·全国,30)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问题。(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和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组,理由是 _。甲

20、组水样中的O2含量_于乙组的,理由是_。(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人。8.(2010·北京卷,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9(2010·江苏卷,14)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

21、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10(2010·江苏卷,1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11(2011·安徽卷)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

22、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 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学案47 生态环境的保护答案与解析基础自查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生育率较高,死亡率逐渐下降,人

23、口基数过大。(2)发展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6亿)。2(1)土地资源的压力;(2)水资源的压力;(3)能源的压力;(4)森林资源的压力;(5)环境污染的压力。想一想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动动脑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酸雨成因: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2(1)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24、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a.药用价值;b.工业原料;c.科研价值;d.美学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未发现,不清楚的价值。(3)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将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键)。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思考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考虑,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从进化角度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选择。三、可持续发展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

25、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实现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2)保护环境和资源。(3)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课堂深化探究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1)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减少。(2)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2(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洋的污染。(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5)推进生态农业。3

26、水污染及其净化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通常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4土地荒漠化(1)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2)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3)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包括遗传多样

27、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旅游、美学价值等。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永远无法再生了。2(1)就地保护;(2)易地保护;(3)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保护;(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3(1)从分子水平看:(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

28、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4.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应措施,需要区分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对应训练1. 【答案】ABC【解析】该图形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硝化细菌能够通过化能合成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有利于好氧型细菌和藻类的繁殖,有利于污水的处理;由图中信息分析,藻类产生的氧气能被细菌利用,而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物质有利于藻类生长,体现了种间互助关系;出水处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因为可能含有有害物质。2.

29、【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去除效果要好于P;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的N的含量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持续下降的,但P的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3. 【答案】(1)蛋白质的多样性DNA(或基因)的多样性(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3)不同的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4)现代生物工程(或转基因、细胞融合等)【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内综合题,涉及组成生物的化合物、变异的来源、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工程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生

30、物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分子水平、进化、生态等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多样性,而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蛋白质的合成,所以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从生物变异的角度看,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性状主要是由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形成的;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然选择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现代生物学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可以不断改变生物遗传性状,如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能在较短时

31、间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4. 【答案】A【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5. 【答案】A【解析】本题以实验设计为载体,考查实验分析能力。理解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富营养条件下水体的变化,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是解题的关键。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的自变量分别为N、P等矿质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同理可推出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体中含

32、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都是富营养化的因素。实验探究【答案】(3)取四个透明玻璃缸,编号,分别放入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测定四个容器中的BOD和总氮量,记录数据。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菖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定四个容器中的BOD和总氮量,记录数据。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3次以上),记录数据并求平均值。(4)水样中的含氮无机盐被菖蒲吸收a【解析】依据实验目的应分别测定菖蒲对四种水样的净化效果,在放入菖蒲前应事先测定并记录起始数据,实验中应选择长势相似的菖蒲以消除实验误差。由图甲可看出水样a中BOD最高,表明其有机污染程度最严重。限时训练题组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33、 【答案】B【解析】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的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粮食的产量大大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世界人口也在飞速增长,且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的增长速度及资源、能源的开发速度,因此造成了世界资源枯竭、能源缺乏、粮食不足,而且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些问题, 2. 【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3.

34、 【答案】B【解析】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保持协调发展的国家生存的最长久。题组二全球环境的问题4【答案】D【解析】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5【答案】ABD【解析】地点3溶氧量减少主要是由水中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引起的。6【答案】A【解析】首先明确,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而CO2的含量在大气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要想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需采取措施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7【答案】D8. 【答案】C【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原因

35、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9【答案】B【解析】“牧童经济”模式是指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火山爆发是自然因素而不是人为因素引起的。题组三生物多样性10. 【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1【答案】ABD【解析】因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属于同一物种,故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菁草株高的差异表现的是个体差异,而不是物种多样性。同一物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个体之间可以杂交。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种子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株高的差异说明遗传的差

36、异。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菁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若与原海拔处的数据相同,说明遗传差异影响株高,若与原海拔处的数据不同,说明环境差异影响株高。12【答案】C【解析】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即地球上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错误,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C正确,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如破坏生态环境、掠夺式开发、乱捕滥猎及盲目引种等;D错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而

37、是应建立合理的开发利用机制。13【答案】C【解析】 A和B为直接价值;D为间接价值;石油是生物产品而非生物。14【答案】(1)“J”人口最大容纳量(2)生活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污染【解析】(1)由于海岛上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因此在m年内当地人口增长应呈“J”型曲线增长。而随人口数量增加,环境阻力增大后,应呈“S”型曲线增长,因此n线应为“S”型曲线的K值。(2)当人口数量增长到O点时,由于此时远远大于K值,生态系统的生活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多,必然导致生活资源的短缺(如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生活活动增多,又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高考真题体验1.【答案】B【解析】多态性是形态多样性和状态(

38、选择)多样性的简称 答案B2【答案】ACD【解析】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3【答案】B【解析】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从美洲到日本,再到南京,生存能力强,影响到当地原有的生物群落,应属于生物入侵,所以B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4. 【答案】B 【解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

39、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属于迁地保护,C项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项正确。5【答案】(1)减弱(降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减弱(降低)食物链(2)逐渐减少(3)群落(4)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三丁基锡【解析】本题是属于考察生态与环境的相关内容,(1)属于信息题,根据体液调节可知雌性激素合成减少时繁殖力会降低。由于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胸腺萎缩会降低细胞免疫,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相互作用的,细胞免疫又会影响体液免疫,所以二者都降低。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富集,对食物链的顶级消费者伤害最大。(2)可知污染后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故数量会逐渐减少。(3)是不同种群之间,所以是群落水平。(4)考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最后一问考察了选择培养基的内容,所以应加入三丁基锡。6. 【答案】(1)D(2)下降上升(3)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