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诗歌鉴赏Word版_第1页
2014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诗歌鉴赏Word版_第2页
2014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诗歌鉴赏Word版_第3页
2014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诗歌鉴赏Word版_第4页
2014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诗歌鉴赏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_诗歌鉴赏题组1巩固基础1(2012·淄博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南柯子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注】 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2)试分析“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的写景角度。答:_【答案】 (1)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 可以看出;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

2、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 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2)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秋夜二首(其一)1 / 43(宋)孔文仲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注】 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苍鹯(zhàn):一种猛禽。汍澜:流泪的样子。(1)首联在诗

3、歌中有何作用?答:_(2)颈联、尾联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 作答时可参照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性格。首联写景,融情于景。窗是破的,可见其生活清贫;秋是寒的,可见其心境凄凉。加之孤枕难眠,更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愁苦。颈联、尾联用比喻与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志存高远却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答案】 (1)首联点题,写出了当时的气候和环境特点,表现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和孤寂抑郁的心绪,同时与颔联相呼应。(2)颈联间接抒情,诗人以“利剑”、“苍鹯”自喻;尾联直抒胸臆。两联抒发了诗人志存高远、心念社稷却被罢官贬职,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4、。鹧鸪天王寂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1)这首词的上片有两个字用得极为生动,请指出并加以分析。答:_(2)有人说“久忘机”是这首词的关键,你是否同意?结合词的内容说明理由。答:_【答案】 (1)“瘦”和“肥”。这两个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山的线条因云散去而清晰柔和,水面因秋雨变得宽阔,极有趣味。(2)同意。“久忘机”说明作者的机巧之心已荡然无存,体现了作者淡泊恬静的超然情怀。上片景物描写烘托出作者对恬美宁静的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下片通过写与沙鸥为伴,与柳溪父老为友,表达了作者自甘恬淡的情趣。(

5、回答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4(2012·西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说说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事物?答:_(2)请就这首宋词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 (1)这首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2)这首宋词表达了词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 这“

6、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喻。这首词还运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5(2012·乌鲁木齐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沓。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 梅尧臣:北宋著名诗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任过主簿等职。庾郎:指南朝梁代著名文士庾信。窣地:拂地。春袍:刚刚入仕为官的年轻官员,一般都穿青袍。春袍、青袍,其实相同。(1)在此词中作者借“

7、草”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请加以简述。答:_【答案】 词人绘春草之象,含春光易逝之意,寓伤春之情(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词人借草伤己(人生),以草表达对仕途厌倦的苦闷情绪。(2)词人主要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现其复杂的感情?请简要阐述。答:_【答案】 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6(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

8、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答:_【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小。词的上阕,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 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答案】 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 本题意在

9、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整首诗可以这样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 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 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根据词意我们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 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答案】 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

10、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村居曹德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江糯吹香满穂秋,又打够重阳酿酒。(1)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所蕴含的意思。答:_(2)“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 (1)“宽”实际上是窄,以“茅舍宽如钓舟”来形容茅舍的窄小;“闲”的不是沙鸥,而是“老夫”,说明作者生活自由。(2)清江映白发,早降的寒霜使菊花凋零,作

11、者借酒浇愁,流露出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凄苦之情。8(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的妙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说出这个句子在诗中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 (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写了山泉美妙的声音 与奇异的色彩,在结构上与

12、上面的描写形成抑扬关系,也为下文称赞山泉作了铺垫。【答案】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概括描述形象特征;展示形象的意义。答案由三部分构成:诗歌塑 造了(描

13、述了)什么形象(意境)。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诗前六句写景,描写山泉 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寄托了诗人的人格追求。【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题组2综合提升1(2012·广东梅县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这首诗歌中“湿”、“满”用得很好,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_【答案】 “湿”字描写菊花花瓣缀满

14、露珠,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的神态。“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菊花幽幽清香。 一“湿”一“满”写出了菊花高洁的神韵风采。(2)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本诗主旨的理解。答:_【答案】 前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后两句以对比手法写池岸边的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全诗以菊花喻人,赋予菊花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2(2012·湖北省通城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 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

15、居江宁时期。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i):池塘。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床敷:安置卧具。杖屦(jù):扶杖漫步。(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答:_【答案】 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寓情于景);以鸟鸣声烘托环境的宁静,心情的悠闲。(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答:_【答案】 诗人从煊赫一时的相位位置上退下来,心理未免失去平衡,骨子里当然会藏有一种罢相后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自身的活动叙述和北山鸟意象描写,透露出一种孤寂和 无人相知之感。但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却表达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

16、心境。在平和闲淡中蕴藏着对政局的不满,绵里藏针令人不觉。3(2012·湖北省通城模拟)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二月二日出郊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 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亚夫,借指幕主柳仲郢。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1)两首七言律诗都

17、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王诗中的“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或“烟村南北黄鹂语”,烟霭笼 罩的山村,黄鹂叽叽喳喳地鸣叫,就像人在兴奋地说话)。李诗中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情飞舞的情 景。(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加以分析。答:_【答案】 两首诗均写踏青所见。王诗前三联写了一幅雨后放晴,万物怡然的春景图,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李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生动明 媚,竞艳含情的春景图,以乐景写哀情,后两

18、联转折,写出了自己潦倒的身世,表达了诗人羁泊天涯、欲归不能的凄苦心情和愁闷郁抑、无人理解的失意情怀。4(2013·福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始闻秋风 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 刘禹锡是中唐诗人,因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边地远郡,此诗是诗人晚年在贬地所作。飕飗:形容风声。拳,弯曲。(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 运用了拟人(或对比)的表现手法。拟人法。首联从对方着墨,塑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

19、秋风”形象。 她深情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又回到“君”(即诗人)身边,共话别情,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或:对比手法。秋风去年与诗人分别,而今听到秋蝉鸣叫又回到诗人身边,今昔对比,形象而准确地点明秋风去而复还的特点。)(2)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_【答案】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服老、还想为国立功的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豪情。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

20、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注】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弟弟杜顗(yì)患眼病,寄居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牧告假,从洛阳携医前去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1)诗的前两联创设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答案】 凄清或幽冷。“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幽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凄清。青苔长满台阶,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以此烘托出禅智寺的凄清幽静。(2)解说尾联的内容,并说说本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21、思想感情。答:_【答案】 谁想得到,竹林路西,就是歌吹沸天的繁华的扬州?而诗人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寂寞度日。本联既表达了对弟弟眼病的担忧,又表达了对自己前程的黯然神伤和孤寂凄凉的心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注】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答

22、:_【答案】 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答:_【答案】 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

23、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来。【注】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1)在诗人的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答:_【答案】 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2)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 “夜夜”表非只一夜,“听读”写明月默默地听着诗人读

24、离骚。诗句表现诗人被贬时的孤独、忧愤,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1)本诗题为“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甚佳”二字。答:_(2)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答:_【答案】 (1)全诗抓住一个“翠”字来写。前两句写江岸之山。夹岸青山参差披拂,青翠欲滴。首句比喻传神:近山风吹拂动之姿恰与春云的变幻相似,远山雾气阻隔浓

25、淡 深浅相间,浅淡似轻烟几痕,有无限媚态。后两句写翡翠似的江水。江水因夹岸青山的倒映而绿,在夕阳的余晖下,粼粼的翠光跃上了船舷,一直向人的衣襟扑来。 这样的山水景色,实在是美不胜收。(须结合诗句分析,评析山水翠绿和情趣。意思基本符合即可。)(2)(示例一)更喜欢纪诗。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想象丰富,立意新巧。(示例二)更喜欢王诗。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

26、的特点。意思基本符合即可。)1-2-1 题组1巩固基础1(2012·宝鸡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答:_【答案】 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赵诗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 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

27、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 老之将至的感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枫叶红头发白本是自然的规律,作者却将其原因归结为秋风的“管闲事”,以悖于常理的方式来实现抒情上的曲折效果,无理 而妙;红、白使动用法,红、白色彩的对照配置,也最容易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 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月偃,即偃月,半弦月。首句中“闲”字统率全词。这

28、首词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词人之“闲”的?答:_【答案】 窄衫短帽,穿着便服;欣赏花开鸟鸣;午醉醒来,月上树梢;词人被朝廷弃置不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注】 酲:chén,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酒醒后的困惫状态。(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第三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答: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 (1)这两个字是“喧”和“狎”字。(仅指出“喧”与“狎”而无分析,不得分)“喧”为“喧

29、闹、喧哗”的意思,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狎” 是“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玩乐的情景,写出了它们的喜悦之情。(2)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首联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颔联描绘了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 “荷雨”、“蘋风”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舒服。颈联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尾联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尾联运用 了拟人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4(2012·陕西师大附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

30、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 御街行:又名孤雁儿。柳永创调。香砌(qì):指花坛。攲(q):倾斜。谙:熟悉。都来:算来。(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答:_【答案】 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_【答案】 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

31、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 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 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5(2012·泰安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中九日(明)王灿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1)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2)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_【解析

32、】 (1)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双关、对偶、反问、设问、起兴等修辞要了解其艺术效果。(2)本题考查抒情手法,考生应明确抒情的几种手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意思对即可)(2)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6(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度大庾岭宋之问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注】 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翥(zhù):飞。恨长沙:像西汉贾谊遭贬长沙一样怨恨。贾谊因老臣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1)此诗颔联中最精练传神的两个字是什么?请加以赏析。答:_(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答:_【答案】 (1)“随”和“尽”。随,追随。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