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gz)klxny 12010备案号:qb/*企 业 产 品 标 准 q/(gz)klxny 1-2010 多功能热泵冷(热)水机组2010-*-*发布 2010-*-*实施 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发布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0、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及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本企业产品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是在gb/t 18430.1-2001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2-2001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0870-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
2、组性能试验方法、jb 86541997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gb/t 21362-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craa 311-2009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使用规范等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编写的。热泵系统安全(防护罩、防护网、防触电保护、泄露电流、电气强度、接地电阻、绝缘电阻、耐潮湿性引用了gb 4706.3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和jb8654-1997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抑制电磁干扰引用了gb 4343.2-2003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一部分:发射;抗电磁干扰引用了gb4343.
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第二部分要求:抗扰产品类似标准;产品检验引用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和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本企业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00的要求编写。本标准由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明华、彭建清、蒋峰、吴兴光、林宏璋。本标准于2010年3月首次发布。多功能热泵冷(热)水机组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功能热泵冷(热)水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
4、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名义制热能力25kw以上,以空气、水为热源,以提供冷冻水为主要目的、并且能够同时提供生活热水、采暖供热的热泵冷(热)水机组,其它用途的多功能机组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34
5、3.1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要求 第一部分:发射gb 4343.2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2部分:抗扰度 产品类标准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3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 5226.1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9237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 安全要求gb/t 10870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 性能试验方法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843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
6、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jb/t 4330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多功能热泵冷(热)水机组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实现热量多向转移的设备,以制取空调冷冻水和采暖热水为主要目的、并且能够同时提供生活热水的设备,它包括必须的控制系统等。3.2. 直热式多功能机组机组运行制热水功能时,初始冷水只流过机组的换热器一次就达到用户设定温度的机组。3.3. 循环式多功能机组机组运行制热水功能时,初始冷水通过水泵循环,多次流过机组内的换热器逐渐达到用户设定温度的机组。3.4. 名义制冷量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蒸发器中从冷水
7、处吸取的热量,即冷水质量流量乘以蒸发器进、出口冷水比焓之差的积,单位:kw。3.5. 名义制热量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冷凝器向热水放出的热量,即热水质量流量乘以冷凝器进、出口热水比焓之差的积,单位:kw。3.6. 名义消耗功率机组在表1中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制冷(热泵制热或制生活热水)运行时消耗的总功率。3.7. 产水量 机组在表1中规定试验工况下,热水机单位时间内提供的热水流量,单位:l/min3.8名义工况性能系数(能源利用效率cop)在标准规定的名义工况下(见表1),机组以同一单位表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除以总输入电功率得出的比值。,其值用w/w表示。冷热联供效率cop (名义制热量+名
8、义制冷量)/ 名义消耗功率;制冷效率cop 名义制冷量 / 名义消耗功率;生活热水制热效率cop 名义制热量 / 名义消耗功率;热泵制热效率cop 名义制热量 / 名义消耗功率。4. 机组型号的表示方法和基本参数4.1. 机组的型号表示方法:4.2. 基本参数4.2.1. 机组试验的工况见表1 表1 多功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试验工况 单位为 项目使用侧热源侧(或放热侧)冷、热水水侧空气侧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制冷名义工况12±0.37±0.330±0.335±0.335±124±0.3最大负荷c15
9、7;0.533±0.3 b43±1低温工况c5±0.5 c21±0.521±1热泵制热名义工况40±0.345±0.315±0.37±0.37±16±0.5最大负荷e50±0.521±0.5d21±115±0.5低温工况40±0.345±0.376融霜工况40±0.3d2±11±0.5制生活热水名义工况15±0.355±0.315±0.3a20±115
10、77;0.3最大负荷29±0.355±0.325±0.3a43±126±0.3低温工况9±0.355±0.376融霜工况9±0.355±0.32±11±0.5冷热联供名义工况12±0.37±0.350±0.355±0.3-a.名义制热量及进出口5温差确定的水流量。b.由制冷名义工况时的冷却水量决定。c.由制冷名义工况时的冷冻水量决定。d.由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时的热水流量决定。4.2.2. 机组名义工况的其它规定:a)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额定电压,单相
11、交流为220v、三相交流为380v,额定频率均为50hz;b) 大气压力为101325pa。4.2.3.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性能系数cop(能源利用效率)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性能系数cop(能源利用效率)应不低于表2规定的数值。表2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性能系数cop(能源利用效率)限值功能模式cop(w/w)单独冷冻水2.45单独生活热水3.7单独采暖热水3.0冷热水联供6.05. 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5.1.2. 电气控制功能和设备机组主要的电气控制应包括对压缩机、风机、水泵和除霜、低温保护、
12、流量开关等控制,一般还应具有压缩机高温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短路、漏电保护、系统高(低)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等,电气设备应符合gb 5226.1要求。各种控制功能正常,各种保护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5.2. 结构要求5.2.1. 机组的紧固件及其它元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其易损件应便于更换。5.2.2. 机组进出水管如直接安装于公共供水系统时,进出水管应符合国家有关水管接头标准的要求。5.2.3. 机组主机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压缩机应具有防振动措施。多功能机组运转时无异常声响,管路间或管路与零部件间不应有相互磨擦和碰撞。多功能机组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5.3
13、. 外观要求5.3.1. 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5.3.2. 机组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露底、针孔、明显的花斑等缺陷。5.3.3. 机组涂装件表面应平整、涂层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及不应有皱纹和其他损伤。5.3.4. 机组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5.3.5. 机组的铭牌和装饰板应经久耐用,经型式试验后不得变形、脱落,其图案和字迹仍应清楚。5.3.6. 机组的零部件和材料应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多功能机组内部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机组外表面应清洁、管路附件安装一般应横
14、平竖直,美观大方。5.3.7. 机组配置的循环水泵其流量、扬程应保证多功能机组的正常工作;多功能机组配置的换热器均应满足机组各个功能运行的相关要求。5.4. 气密性试验和液压试验要求5.4.1. 气密性试验要求 机组制冷(热泵)系统各部分应密封,按6.3.1方法试验,机组制冷(热泵)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现象。5.4.2. 液压试验要求5.4.2.1. 按6.3.2.1的方法试验时,多功能机组水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水泄漏。5.4.2.2. 机组承压式贮水箱的设计压力应不小于0.7mpa。按6.3.2.2方法试验时,承压式贮水箱各部位及接头处不应有异常变形和泄漏现象。5.5. 机组的名义工
15、况性能5.5.1. 按6.4.1中规定进行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实测制冷量或制热量应不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5%。5.5.2. 按6.4.1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机组的实测消耗功率不应大于额定功率的110%。5.5.3. 按6.4.1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性能系数(cop)不应小于表2规定值的92%。5.6. 最大负荷工况要求按6.5.1的方法进行制热最大负荷工况试验时,多功能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多功能机组应能正常运行。5.7. 低温工况要求按6.5.2的方法进行制热或制冷低温工况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高压、防冻及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融霜功能正常,机组应能正常运行。5.8. 自动
16、融霜机组按表1的融霜工况、按6.5.3的方法进行试验,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安全保护元器件不应动作而停止运行; 融霜应自动进行; 融霜时的融化水及制热运行时室外侧(热源侧)换热器的凝结水应能正常排放或处理; 在最初融霜结束后的连续运行中,融霜所需的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两个以上独立制冷循环的机组,各独立循环融霜时间的总和不应超过各独立循环总运转时间的20%.5.9. 噪声机组应进行噪声测量,按6.8规定进行测量,机组的实测噪声值应不大于表4规定值的3db(a)。 表4 噪声限值机组额定输入功率 (kw)噪声限值(声压级)db(a)2.5 582.560 7060100 761
17、00150 78150 明示值5.10. 安全性能5.10.1. 制冷(热)系统安全机组的机械制冷(热)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 9237的有关规定。5.10.2. 机械安全 机组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多功能机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应符合gb 5226.1的有关规定。5.10.3. 电气安全性能 在6.9.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其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规定要求。5.10.3.1. 泄漏电流机组在6.9.2.1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间的泄漏电流值不超过3.5ma。5.10.3.2. 绝缘电阻按 6.9.2.2
1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机组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额定电压单相交流220v 、三相交流380v 时应不小于5m。5.10.3.3. 耐电压 机组在6.9.2.4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时,不应出现击穿、闪络。5.10.3.4. 接地电阻 机组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标识明显,在6.9.2.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0.1。5.10.3.5. 耐潮湿性能机组按6.9.2.5的方法进行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 m,且应符合5.10.3.3耐电压实验规定。5.11. 电磁兼容性采用微处理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多功能机组,其电磁兼容性应
19、符合以下规定:5.11.1. 机组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射骚扰限值应符合gb 4343.1-2003的规定。5.11.2. 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无线电或其他通讯干扰信号的性能。按gb 4343.2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有关限制产生千扰影响的要求。6. 试验方法6.1. 测量仪表精度及测量规定6.1.1. 测量仪表精度:按gb/t 108702001附录a的规定。 6.1.2. 测量规定如下:a) 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按gb/t 10870的规定。b) 机组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按gb/t 18430.12001附录a的要求进行。6.2. 机组的安装和试验规定6.2.1. 温度及水流量条件:多
20、功能机组的水温及空气干、湿球温度偏差按表1的规定;冷水流量及热水流量应在额定流量的士5以内。6.2.2. 电源条件:多功能机组应在其铭牌规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运行,其偏差不应大于额定值的±5%。6.2.3. 被试多功能机组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并且不应进行影响机组性能的构造改装。安装环境应充分宽敞,机组附近的风速应减小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机组的性能。6.3. 机组气密性试验和液压试验6.3.1. 气密性试验 机组制热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注量下,不通电置于环境温度为1635的室内,用灵敏度为1×10-6pa·/s(泄漏量为7.5g/a)的检漏仪进行检验
21、,应符合5.4.1的规定。6.3.2. 液压试验6.3.2.1能机组换热器的水侧充入1.25倍设计压力的洁净水,按照jb 6917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4.2.1的规定。6.3.2.2往承压式贮水箱内充入1.25倍设计压力的洁净水,观察各部位及接头处,应符合5.4.2.2的规定。6.3.3.运转试验机组应在接近名义制冷或制热工况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应符合5.2.3的规定,并测量机组的输人功率、运转电流和进、出水温度。6.4. 机组名义工况性能试验6.4.1. 名义工况制冷量、制热量试验在表1规定的名义工况和6.2.2规定的电源条件下,用gb/t10870-2001中5.1的方法测定机
22、组的制冷量、制热量。6.4.1.1. 机组制冷量机组制冷量按式(1)计算:qn =cqm (t1- t2 )+ qc ( 1 )6.4.1.2. 热泵制热量qh =cqm (t2-t1 )-qc ( 2 )式中: qn机组净制冷量,w;c 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g );qm 冷(热)水质量流量,kg/s;t1 蒸发器(热泵制热时为冷凝器,下同)冷(热)水进口温度,;t2 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出口温度,;qh 热泵制热量,w;qc 环境空气传入干式蒸发器冷水侧的修正项,w对于满液式蒸发器,由环境空气传入制冷剂侧的热量不应计入制冷量.对于干式蒸发器,当其进行隔热时,式(1)和式(2)
23、中的qc可忽略不计;无隔热时qc由式(3)确定:qc = k a ( te tm ) .( 3 )式中: k 蒸发器外表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系数,w/(m2 .)可取k=20 w/(m2·);a 蒸发器外表面积,m2;te 环境空气温度,;tm 干式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侧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在计算热泵制热量时,qc由式(4)确定:qc= k a(tm te ).( 4 )式中符号意义同上。6.4.1.3 机组制生活热水时的制热量在表1规定的名义工况和6.2.2规定的电源条件下,用gb/t21362-2008附录b的方法测定多功能机组在制生活热水时的制热量。6.4.1.3.
24、1循环式机组制生活热水制热量按式(5)计算: qh=c×g×(t2t1)/(3600×h×1 000)+qx+q1 (5)式中:qh多功能机组循环式制生活热水时的制热量,单位为千瓦(kw);c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g被加热水质量,单位为千克();t1初始水温度,即为计时点开始时水箱内水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终止水温度,即为计时点结束时水箱内水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h加热时间,即为计时点计时开始到计时结束所用时间,单位为小时(h);qx标准水箱和管道的蓄热,单位为千瓦(kw);q1 标准水箱和管道的
25、漏热,单位为千瓦(kw)。其中,qx按式(6)计算: qx = cici×(t2-t1) (6) 式中: ci平均温度下管道和水箱各部件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c); ci管道和标准水箱各部分的质量,单位为千克()。6.4.1.3.2 直热式机组制生活热水时热量计算机组制直热式制生活热水时制热量按gb/t10870-2001中5.1.4中规定的方法计算。6.4.2. 多功能机组消耗功率多功能机组按表1名义工况和gb/t 108702001进行名义制冷量(制热量)试验的同时,测定机组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 6.4.3. 性能系数cop(能源利用效率)计算由6.4.1
26、.1、6.4.1.2、6.4.1.3.1、6.4.1.3.2求得的制冷量或制热量q (kw)和消耗总电功率(kw)按照下式计算: 机组热泵制热效率:cop = 名义制热量qn(kw) / 耗电量n0 (7)机组制冷效率:cop = 冷冻水冷量(kw) / 耗电量n0 (8) 机组冷热联供效率:cop =(名义制热量 + 名义制冷量 )(kw) / 耗电量n0 (9)机组生活热水制热效率cop = 名义制热量qn(kw) / 耗电量n0 (10) 式(7)、(8)、(9)、(10)计算结果应符合5.5.3的规定。6.5. 机组的其他工况试验6.5.1. 最大负荷工况试验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按
27、表1分别进行制冷(或制热)最大负荷工况下运行,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运行2h,应符合5.6.1的规定。6.5.2. 低温工况制热试验多功能机组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按表1进行制冷(或制热)低温工况下运行6h,应符合5.6的规定。6.5.3.融霜试验机组在表1的融霜工况下,连续进行热泵制热,最初的融霜周期结束后,再继续运行3h,应符合5.8的规定。6.6. 多功能机组工程系统综合能耗测定试验在热水工程系统安装完成后,经过一周的运行使用后。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多功能机组工程系统综合能耗的测定试验,本项试验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00到下午16:00的时间段内进行,在该时间段进行开机运转,同时记录各项参
28、数(如:环境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风速、自来水入水温度、运转噪音、冷(热)水出水温度等参数);然后计算系统总制冷(热)量、系统总能耗、系统性能系数;各项实测指标应满足合同要求。6.7. 多功能机组工程系统全年平均性能系数测定 在工程系统安装完成后,记录当前电表读数、水表及能量表(测试制冷及采暖)读数。经过满一年的实际运行使用后。再次记录电表读数、水表及能量表(测试制冷量)读数,然后热水功能的全年平均性能系数根据热水设定温度、当地年平均自来水温度(由气象部门提供)计算全年平均性能系数,该指标应大于350% 或满足合同要求。空调功能(含制冷、采暖)根据能量表、电表、运行累计时间记录计算全年平均性能系
29、数,该指标应大于300%或满足合同要求。6.8. 噪音试验 多功能机组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接近名义工况下,按照jb/t 4330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的方法,并按照jb/t 4330表面平均声压级的方法计算声压级。其结果应符合5.9的规定。6.9. 安全性能试验6.9.1. 机械安全按gb5226.1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相应的要求。6.9.2. 电气安全试验按gb 4706.1、gb 4706.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9.2.1. 泄漏电流试验按gb 4706.1-1998中16.2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10.3.1要求。6.9.2.2. 绝缘电阻试验按gb 4706.
30、1-1998中16.3的方法进行试验, 应符合5.10.3.2要求。6.9.2.3. 接地电阻试验按gb 4706.1-1998中27.5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10.3.4要求。 6.9.2.4. 耐电压试验按gb 4706.1-1998中16.3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10.3.3要求6.9.2.5. 耐潮湿性试验按防水等级gb 4208-1993中 6.9.2.7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5.10.3.5的要求。6.10. 电磁兼容性试验按gb 4343.1-2003和gb 4343.2-1999的规定进电磁兼容性试验。7. 检验规则7.1. 检验要求 每台多功能机组均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
31、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以及装箱清单等,并在说明书或合格证上标明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等。7.2. 出厂检验每台多功能机组均应做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5规定。7.3. 抽样检验 批量生产的多功能机组应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5的规定。抽检方法、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等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决定。7.4. 型式检验7.4.1. 型式检验应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 试制新产品;b) 设计、工艺或使用材料有重大改变时;c)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生产时;d) 正常生产产品每二年至少进行一次;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7.
32、4.2. 型式检验除按表5所列的全部试验项目外,还包括gb 4706.32规定的其余项目,型式试验时间不应少于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时间,其中名义工况运行不少于12h,允许中途停机,以检查机组运行情况。运行中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前面的试验无效。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标志8.1.1. 每台多功能机组的标志应符合gb 4706.32的规定,应有耐久铭牌固定在明显部位,铭牌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铭牌上应标示下列内容:a) 制造厂名称及商标;b) 产品名称和型号;c)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名义制冷量、名义制热量、制冷剂代号及其充注量、电源(电压、相数、频率、保护类别)、噪音、名义功率(制冷压缩机和风机电机名义功率之和)、工作压力等;d) 产品出厂编号;e) 制造年月。8.1.2. 多功能机组相关部位上应有标明运行状态的标志(如进、出水口、排污口和制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活跃度的预算与投资合同
- 全职员工离职说明
- 数据库技术COMPUTER87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课件
- 双总线冗余供电方式卢凯霞时间年月课件
- 中医特色护理课件
- 中医关于水肿的课件
- 高空电力作业安全合同
- 养生保健品经销合同范本
- 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
- 林海雪原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语文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
- GB∕T 37281-2019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
- 动火作业检查清单
- 钢管桩沉桩两种工艺方法
- 渗透试验报告
- 吊车包月租赁合同完美参考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
- 螺杆压缩机知识(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