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人行道铺装现状及新技术要点_第1页
海绵城人行道铺装现状及新技术要点_第2页
海绵城人行道铺装现状及新技术要点_第3页
海绵城人行道铺装现状及新技术要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绵城市人行道铺装现状及新技术要点摘要 :通过对目前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生态绿地 等各类人行道铺装现状调查,总结了城市建设初期人行道铺 装的目的意义和现状情况,提出现代城市建设中更加合理的 人行道铺装技术和建设办法,以满足新型海绵城市建设中提 出的自然雨水收集利用和自然生态保护技术要求,探索现代 城市建设开发中应该遵循的自然科学规律,为生态城市建设 服务。关词 :城市人行道 ;海绵城市; 生态建设引言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态 城市建设需求的不断加大,城市中人行道铺装技术越来越成 为建设者们挖掘和探索的重点。1、现代城市人行道铺装现状1.1 水泥混凝土人行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

2、( cememt concrete pavement)指以水泥和混凝土做为主要材料而建成 面层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在建设领域被称做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从建造工艺分包括:素混凝土路面、钢筋混 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以及预应力、钢纤维、装 配式等各种混凝土路面。1.2 人行道使用水泥混凝土情况。在目前,城市道路及 公园广场内,采用最广泛的是现浇普通混凝土路面。即使改 造后,面层采用市政彩砖、水泥砖地砖或透水砖等铺装,但 大多底层仍选用现浇普通混凝土和二灰石、三七土垫层来增 加路面承载和稳固性。由于城市路面功能划分不严,抗压、 防水要求高等历史原因,这种稳固的路面结构和建造模式在 我

3、国已经沿用近百年。这就给城市排水系统造成了很大压 力,相反,天然雨水对城市地下水位的滋补和人们收集利用 的几率在城市里即成为了虚有。1.3 混凝土大量铺装弊端。城市内涝、城市地下资源匮 乏、城市及周边水源地边角保护,水岸线自然保护等现代城 市弊病问题不断增多,天然雨水在大中城市无处排放,大量 水泥混凝土应用和城市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等问题已经对 城市建设提出重要考验。2、海绵城市人行道建设铺装技术2.1 全透米石粘结路面。彻底改变道路制作工艺,把原 有人行道建造过程中三七灰土层和二灰石层全部去掉,在道 路路基原土处理结束后,原土层压实结束,土层面层现场浇 筑米石透水路面,按照水泥、米石、乳胶粘

4、着物比例 1: 6: 0.1 的比例配比,一般人行路面,根据需要浇筑 10-25CM 厚 度即可,或按照道路竖向设计及道路实际需求进行铺装,控 制厚度 50CM 以内,表面压实成型。这种路面透水迅速、路 面常年无积水,制作工艺简单,工程造价低。其适于公园绿地、庭院绿地、花海、苗圃观赏区等步行道建造应用2.2 碎石垫层米石粘结路面。在原土路基建造好后,用 2CM 左右粒径的碎石或鹅卵石自然堆积摊平作为垫层, 垫铺 8-15CM 厚,上层铺米石粘结路面 5-10CM 厚作为稳固面层, 面层根据需要也可加入色料进行调色变换。这种路面制作工 艺简单,工程造价低,适合一般公园、广场、步行街、居住 区等人

5、行路面和小重量人力助推车路面建造。2.3 面层摊铺沥青步道米石垫层路面。因没有载重较好 的垫层,或有相对较为薄弱的垫层,路面粒石常常被碾开, 这种路面则可在原设计米石垫层上表面加做 5-8CM 厚、摊铺 面积小于整面粒石路面的沥青面层,并可根据需要将面层宽 度进行调整为粒石路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也可将沥青层与 米石层表面在同一层面或稍有高差,只是沥青幅面窄于米石 层,或表面留有坡面,便于雨水流入米石层而被渗透收集或 自然下渗于自然土层。2.4 米石垫层透水砖铺装路面。在一些表面耐压要求较 高的城市人行道或公园广场干道人行道上,相对因作业、行 人娱乐等设施载重要求,可在原土路基基础上用粒径 0.

6、5-1CM 的碎石或米石路面上做透水垫层,一般厚度 15-20CM 左右,上面层铺透水砖,用粗砂灌缝或粗砂和透水 水泥干拌灌缝。这种铺装在施工操作中应尽可能同时铺装垫 层和透水砖,即使需间隔也不应多于 4 小时以上。该铺装路 面透水性较好,平整度极高,耐压、耐磨,特别适应于城市 主干道侧旁人行道或绿化带与快行道之间人行道铺装。3、透水人行道建造对海绵城市建设意义3.1 透水材料在城市道路中开发利用可能性最大的应是 人行道。城市人行道因载重负荷小、与绿地紧邻、受隔离带 保护等特殊地理因素,应该成为海绵城市建设和改善历史硬 质水泥铺装考虑的主要场地。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发展已经充 分的将城市各个功能界

7、限区划清晰,且各个功能划分都有缺 一不可的用途。在城市中建好透水铺装,行之有效地办法就 是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和道路人行道等进行建造铺装。3.2 透水材料用于人行道能够减少许多硬铺装弊端。大 量水泥硬铺装路面夏季给人们带来的热辐射以及石质硬铺 装雨天步行光滑、铺装工工艺复杂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道路 建设改造的难题。 上下全透水人行道铺装, 利于城市中空气、 水分正常交换,利于城市行人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3.3 透水材料应用于人行道优于水泥硬铺装的优势明 显:道路出现路害问题时便于局部维修和集中整治,其较为 简便的铺装方法和粘结松散的结构,利于局部修补、局部作 业和下层埋设电缆、管道等城市设施保

8、护和局部维修作业。 其建造手法和全透水、低成本施工给城市带来的社会意义和 经济意义及其重大。3.4 全透水材料的应用,为环保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从全透水人行道铺装材料看,其大量使用不同粒径天 然碎石,大大减少了水泥硅酸盐使用量,道路改造废弃后给 城市造成的废弃污染物非常少。另外,其疏散的结构块容易 用机械或人力敲碎而与土壤或其他基础材料被清理或二次 利用,不必以城市化学垃圾同类处理,对城市永久破坏性非 常小。3.5 全透水人行道易于实现面层改良。水泥混凝土面层 因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耐久度,一次浇筑成型后二次表面敷贴 不易粘接成型。而全透水人行道面层因有足够的孔隙度和面 层空间, 易于与其他面层如水泥、 沥青、乳胶等交合物结合, 便于路面整修和城市改造提升处理。4、结论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 70 年代已经开始研究透水材料 铺装技术; 80 年代初期美国已经有了“透水性混凝土搅拌 站”;80 年代末,日本研究者已申请“透水性混凝土路面” 专利材料。我国大部分城市近年来正在创建生态城市和园林 绿化城市,保护城市天然雨水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