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课程6企业所得税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1.gif)
![《税务会计》课程6企业所得税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2.gif)
![《税务会计》课程6企业所得税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3.gif)
![《税务会计》课程6企业所得税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4.gif)
![《税务会计》课程6企业所得税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38e1c894-ea35-4e0c-bf14-88bbe3d641d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第三节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企业所得税是以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一、企业所得税的历史沿革 1、1994年以前按企业经济性质不同分别设置三个税种 2、1994年以后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量能负税” 2、以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计征复杂 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三、纳税人 纳税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内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四、征税范围 1、确定征税范围的四条原则 2、征税范围的具体内容 生产经营所得() 其他
2、所得()五、税率1、基本税率 33% 年应税所得额10万元2、照顾性税率18% 年应税所得额3万元27% 3万元年应税所得额10万元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所得税应纳所得税= =年应税所得额年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一、应税所得额 n应税所得额的内涵及计算公式: 应税所得额年度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弥补亏损额n应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关系: 应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应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二、收入总额的确定二、收入总额的确定n1、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n2、资产评估增值n3、接受捐赠的资产n4、将自产的产品用于基建工程等项目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计算确
3、定三、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计算确定 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冲突时, 应遵循何者优先的原则? 1、基本项目 成本 税金 费用 损失 思考: 为什么增值税不准予扣除? (1)工资及“三项经费”n工资: 扣除限额=计税工资总额n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 扣除限额=计税工资总额(2%+14%+1.5%) 【案例】某商业企业按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年度成本、费用和损失共计265 000元,其中职工工资支出186 000元,职工工会经费3720元,职工福利费26 040元,职工教育经费2 790元。设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为人均月工资800元,平均在册职工200人。 问:计算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时,应调整
4、多少应税所得额? (2)利息支出n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全额扣除n其他(包括向非金融机构、关联方借款的,以及因对外投资而借入的)利息支出: 扣除限额=借款金额金融利率 向关联方的借款,则借款金额=注册资本50% 【案例】某公司(注册资本180万元)于2002年1月1日向其关联企业借款1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借款期为2年,年利率为5%(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4%),则该公司2004年计算应纳税所得税额时可扣除的利息费用为多少? (3)技术开发费n允许全额扣除(100%)一般企业n允许加计扣除(150%)实际发生额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盈利工业企业 【案例】某生产白酒的集体企业,2003年全年销售额
5、1600万元,成本6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460万元,按规定列支各种费用400万元。已知上述成本费用中包括新产品开发费80万元(该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20%)。该企业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4)业务招待费 扣除限额=年销售收入净额适用级距+速算增加数 销售收入净额: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退回等各项支出后的收入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一般而言,相当于“利润表”中经营利润以前的收入额 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适用级距扣除比例速算增加数年销售收入净额1500万元5 0年销售收入净额1500万元33万元 【案例】某企业2004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00
6、万元,房屋出租收入120万元,服务收入90万元,营业外收入30万元,业务招待费为15万元。计算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 (5)广告费、业务宣传费n 广告费: 扣除限额=年销售收入2%(或8%) 粮食白酒广告费不准予扣除n业务宣传费: 扣除限额=年销售收入5 【案例】某制药厂2004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万元,投资收益100万元,广告费开支为350万元。计算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广告费。 (6)管理费:n向总机构支付的管理费允许限额扣除 扣除限额=年总收入2%n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不允许扣除 【案例】某商场04年销售收入2300万元,租赁收入200万元,营业外收入50
7、万元,管理费100万元,其中向总机构上交80万元,向关联机构支付20万元。该商场应如何作纳税调整? (7)坏账损失:n金融企业: 扣除限额=年末资产余额1n其他企业: 扣除限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按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但不包括关联企业业务往来。 【案例】某工业企业2004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金,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20万元(其中包括关联企业的20万元),应收票据余额60万元,其他应收账款余额40万元,则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准予扣除的坏账准备金为多少? (8)公益、救济性捐赠:n金融保险企业: 扣除限额=年应税所得额1.5n其他企业: 扣除限额=年应税所得额3n向规定的宣传
8、文化事业的捐赠:扣除限额=年应税所得额10n向红十字事业等的捐赠:允许全额扣除 年应税所得额是指纳税调整前的所得额 【案例】某企业本年度实际会计利润总额40万元,注册税务师核查后发现:当年从“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了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分别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5万元、贫困山区的捐赠10万元。计算该企业本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案例9】某国有工业企业2004年利用国产设备技术改造的投资额为200万元,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80万元(去年企业所得税60万元)。则2004年允许扣除的投资抵免额为多少?以及实际应纳的企业所得税为多少? 假设2005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00万元,则2005年允许
9、扣除的投资抵免额为多少?以及实际应纳的企业所得税为多少? (9)技改国产设备投资支出 投资抵免额=国产设备投资额40 扣除限额=当年应纳所得税额-购置前一年应纳所得税额 四、不予扣除的项目五、亏损弥补n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税前所得弥补,延续弥补期限 5年n来源于同一境外国的业务之间的盈亏可以相互弥补n境外业务与境内业务之间的盈亏不得相互弥补六、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n避免对同一所得重复征税 全额扣除n办法 限额扣除一、境内投资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n联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处理顺序: 补亏缴税分配n投资方分回的税后利润处理顺序: 还原补亏差额补税
10、投资方分回的税后利润处理适用条件税务处理投资方税率联营方税率不退还差额部分的所得税投资方税率联营方税率就差额部分补缴所得税 1、还原来源于联营企业 投资方分回的税后利润 的应税所得额 1-联营企业适用的实际税率 2、补税 应 来源于联营企业 投资方 补 的应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缴 所 得 来源于联营企业的 联营企业适用 税 应税所得额 的法定税率 【案例】2004年1月甲公司从联营企业分回上年税后利润37万元,联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分回的税后利润应作何税务处理?二、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1、分国不分项扣除:n扣除限额=来源于某国的全部境外
11、所得33%n当期允许抵免税额=Min境外已纳税额,扣除限额n应纳所得税=境内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境外应税所得33%-当期允许抵免税额n递延补扣:境外已纳税额中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允许用以后年度税额扣除的余额补扣,补扣期限5年 2、定率抵扣: 应纳所得税境内外应税所得额(116.5%)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一、税收优惠 1、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2、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 3、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技术转让的税收优惠 4、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税收优惠二、申报缴纳 1、申报缴纳方式n按年计算、分月/季预缴n无论盈利或亏损或处于减免税期,都应当进行纳税申报 2、纳税期限n月份/季度终
12、了后15日内预缴n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 3、纳税地点n经营所在地【综合案例】 某食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经营情况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60万元; (2)增值税84万元,营业税1.8万元,城建税6万元; (3)销售成本700万元,支付工资总额600万元,按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分别提取职工工会经费12万元、职工福利费84万元、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该公司有职工200人,计税工资标准为每月人均800元); (4)销售费用240万元,其中广告费200万元;管理费用120万元;支付其他单位借款利息30万元(超过银行年利率计算的利息10万元); (5)营业外
13、支出90万元,其中被质检部门罚款2万元,意外事故损失20万元,有保险公司赔偿3万元。 计算该企业2003年应纳多少企业所得税?【综合案例】nA企业2004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3800万元,应缴增值税75万元,应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6万元,发生营业费用120万元,财务费用28万元,发生管理费用232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另外发生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其中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50万元,通过民政部门向某灾区捐赠n40万元,向有关政府管理部门交纳违法罚款10万元,A企业当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300万元,n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工资为28
14、0万元,计提的”三费”为60万元.工资和 “三费”都已计入损益A企业持有深圳特区B企业10%的股权,B企业2003年实现利润200万元,按15%税率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已全部分配给投资者.n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企业2004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n1、计算调整前所得n50003800612028232100+3=734n注意:3万元是什么?n业务招待费+12n捐赠+407343%=17.98n工资+20三费+11万元n研究开发费50万元n应税所得=734+70.9850=754.98n应纳税=754.9833%2015%=244.14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一、应付税款法一、应付税款法 (一)定
15、义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49 (二)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企业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100000元,1999年实际发放的工资为120000元,该企业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本年折旧额为50000元,按照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本年折旧额为65000元,该企业1999年利润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5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如下:税前会计利润 150000 加:永久性差异 20000(120000-10000) 减:时间性差异 15000 (65000-50000)
16、应税所得 155000 所得税税率 33% 本期应交所得税 51150 本期所得税费用 511501997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51150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51150 会计报表附注说明: 本期发生会计折旧50000元,按税法规定可在应税所得中扣除的折旧费用为65000元,差异为15000元,如按照现行所得税税率33%计算,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为4950元。本期计税工资总额为100000元,实际发放工资为120000元,差异额为20000元,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金额为6600元。 可见在应付税款法下,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企业所得税税款。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
17、一)定义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时间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项目内,以及资产负债中的递延税款余额里。 (二)举例 1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区别 某企业2001年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税收滞纳金20万元 ,另某项设备,按税法规定4年提取折旧,按照会计规定6年提取折旧(直线法,不计残值)。假设该企业每年实现会计利润480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计算16年的所得税费用
18、和应交所得税,分 别按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编制会计分录。 解答: 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 第14年: 借:所得税 161.7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161.7万第5、6年: 借:所得税 171.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171.6万 第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会计利润480万480万480万480万480万480万永久性差异20万20万20万20万20万20万时间性差异10万10万10万10万20万20万应税所得额490万490万490万490万520万520万应纳所得税161.7161.7161.7161.7171.6171.6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 第14年: 借
19、:所得税 165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61.7万 贷:递延税款 3.3万 第5、6年: 借:所得税 165万 借:递延税款 6.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71.6万 总结:总结: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相比较,相同点是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是一致的,不同点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按本期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纳税作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而纳税影响会计法要确认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并将之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 第5年 第6年会计利润250250250250250250时间性差异555-5-5-5应税所得额245245
20、245255255255应纳所得税80.8580.8573.576.576.576.5 递延法 递延税款1.65 (贷)1.65 (贷)1.5 (贷)1.65 (借)1.65 (借)1.5 (借)债务法 递延税款1.65 (贷)1.65 (贷)0.3借 1.5贷1.5 (借)1.5 (借)1.5 (借) 单位:万元当税率发生变动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以下举例来看递延法递延法与债务法债务法的区别: 例:某企业某项设备,按税法规定3年提取折旧,按会计规定6年提取折旧(采用直线法,不考虑残值),该项固定资产原值30万。假设该企业每年实现会计利润250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从第三年起税率改为30%。 要求:分别采用递延法和债务法计算各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解答:数据计算见上页表所示 递延法: 第1、2年: 借:所得税 82.5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80.85万 贷:递延税款 1.65万 第3年:借:所得税 75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3.5万 贷:递延税款 1.5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听课评课记录2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听评课记录2
- 现场管理承包协议书
- 生活指南版权使用合同(2篇)
-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听课评课记录
- 听评课一年级记录怎么写
- 吉林省八年级数学下册17函数及其图象17.4反比例函数17.4.1反比例函数听评课记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52讲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五年级数学上册听评课记录
-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平行线的判定》听评课记录3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2024年河南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及答案【全优】
- -情景交际-中考英语复习考点
- 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 地理标志培训课件
- 2023行政主管年终工作报告五篇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公园卫生保洁考核表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