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us下步进电机控制_第1页
proteus下步进电机控制_第2页
proteus下步进电机控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1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1. 课程设计目的22 设计要求2二、电路设计原理及原理图21. 设计方案22. 电路原理22.1开关控制电路22.2晶振电路32.3复位电路32.4电机驱动电路43. 原理图44. 流程图55. 软件设计6三、设计过程61. 筹备过程62. 制作过程73. 调试过程74元件清单7四、总结71.结论总结82心得体会8五、致8六、参考文献8附件8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器摘要本设计就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附以外围电路,实现步进电机正 反转及停顿的系统;运用单片机的运算和处理能力和 ULN2003A电机驱动芯 片来实现电机的正转、反转、停顿等功能,并运用软件

2、Proteus进展仿真来 得到实验结果。'、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一采用单片机实现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停顿功能的控制器。并熟练 对单片机编程及软件的实际应用。2.设计要求1采用单片机控制2所控制小车由步进电机驱动3能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停顿的功能二、电路设计原理及原理图1设计方案本设计通过AT89C5仲片机的I/O 口对ULN2003A电机驱动芯片赋值来控制 电机,单片机的P1 口的低四位作为步进电机的控制输出,P0. 0, P0. 1连接两点动 开关,作为电机运行模式的切换控制方式。图1.系统框图晶振电路kFREQT2MHZ单片机AT89C51复位电路11步进电机

3、电机驱动芯片正仮转MOTOR-STEPPERUIN20Q3A控制开关图2.系统功能图2电路原理AT89C51是集成40个I/O 口的单片机,拥有12MHZ的晶振周期,电路拥有 可控复位电路。ULN2003A电机驱动电路可以实现电机的速度调整。本电路实现 电机调速主要利用了 ULN2003A的引脚的电平控制,让其电平的上下变化可以跟 据单片机程序来进展调节,本电路分别进展了设置,当正转开关闭合时,可以控 制电机正转,当反转开关闭合时,可以控制电机反转。2.1开关控制电路当正转开关闭合时,电机正转;当反转开关闭合时,电机反转;当两开关都 断开时,电机停顿转动H R347k <TEXT>

4、R447k <TEXT-POD/ADOP0.1/AD1P0.2/AD2PC3/AD3PO 4/AD4PO 5/AD539亘37垂34 o图3.开关控制电路2.2晶振电路为AT89C51提供晶振。C2口 X1I CRYSTALFREQ=12MHzU11918>XTAL1XTAL220pF图4.晶振电路2.3复位电路给单片机提供复位功能。C2R2 uo| | jysT4E f* | "20pF口 XIU12.4电机驱动电路+12VC4”"i 卜 xC3讥-R1图5.复位电路0U2 _9 16 15 14 n 12 FWCOMCRYSTAL PRZQH取吃-IflAT

5、AL1P£T可ITPSENALEEAJLN2003A图6.电机驱动电路4 / 121B2B3B4B58ee7BP10P1.1P12P13P14P15P1.6P1.7AT89C:3.原理图首先在PROTEUS件下创立步进电机电路原理图。根据设计需求翻开器件 模型库,在MCU库查找AT89C51模型,在电机类库中查找步进电机模型,在模拟IC 库查找电机驱动器ULN2003A模型,依次在相应器件模型子库中查找单片机的外 围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等的常用器件模型;然后将软件左侧的器件拾取框将相应 器件拖入原理图工作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原理图如图 7所示。1"£江 jL-璋

6、斡Entaw町£4心'WMXP71AI3 旳解"MlFI序 H*PI JF1MAHF3 JPEiA1BKDI图7.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原理图4流程图5软件设计步进电机的驱动编写是通过时下最流行的KEIL UV ISION一体化集成编程软件完成,在KE IL环境下编写程序并生成二进制文件。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要是设置两个按键对电机进展正反转控制 ,在驱动程序中设定每次按键的步进 值。在软件设计局部,首先要进展数据初始化,然后进展首要操作判决,执行如下语 句即可实现对按键的扫描,其中第一句为步进电机的初始角度定义,一般定义起始 角度为0。POS为正转控制子程序,NEG

7、为反转控制子程序。WA IT:MOVP1, R0MOVP0, #0FFHJNBPO. 0, POSJNBPO. 1,NEGSJMPWA IT在按键判断完成后,进展数据处理,如下为正转子程序,在执行以下语句后还 要判断按键是否持续,假设持续按键,那么步进值递增,对步进电机进展连续驱动, 否那么当按键松开时按键步进电机停顿转动。POS:MOVA, R4MOVCA, A +DPTRMOVP1,AACALLDELAYINCR4当为反转控制时,控制方式同正转一样。下面为反转处理子程序。在此次设 计中将步进制设为9度。NEG:MOVR4, #6MOVA, R4MOVCA, A +DPTRMOVP1,A在初

8、始化中必须包含步进数据模型 TAB1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展不断查表输 出控制量,从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送出P1 口低四位,经电 机驱动器驱动电机运转。TAB1:DB02H, 06H, 04H, 0CHDB08H, 09H, 01H, 03H三、设计过程1筹备过程上网及到图书馆查找关于步进电机控制的资料,查找控制方案,确定方案。再查找关于AT89C51的相关书籍及其控制电机调速系统的方案,查找电机驱动 ULN2003A的相关资料,同时学习软件Proteus仿真的使用教程及编程语言编程技巧。2.制作过程安装完Proteus仿真软件后,根据设计原理图从库文件Library中调用相应

9、的 器件,在新建的制作图纸上设计电路、连接电路、标注器件,检查完毕后导入写 好的程序文件,然后进展调试,在出现错误提示后进展修改电路完善电路并同时 进展相应程序的修改直至完成准确无误的设计电路。在完成设计电路后进展设计报告容的填写及修改。3调试过程本设计在调试过程中主要控制电机驱动ULN2003A的端口的电平上下,通过调整正反转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来实现对电机正反转的控制。4元件清单表1.元件清单器件名称规格数量单片机AT89C511电机驱动ULN2003A1步进电机MOTOR-STEPRER1开关按式2电解电容20pF2电阻R147K2导线假设干四、总结1.结论总结由于设计中使用的是单片机作为核

10、心的控制元件,附以外围电路使本本设 计具有功能强、性能可靠、电路简单、本钱低的特点,加上经过优化的程序, 使其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在我们设计和调试的过程中,已经能实现对电机正 反转及停顿控制的仿真。2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提高了利用单片机原理、汇编语言及电工电 子技术等课程知识进展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 了解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整 个设计过程,培养了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五、致本课题在选题及进展过程中得到志刚教师的悉心指导。调试过程中,教师屡 次帮助我分析思路。在此,谨向教师致以诚挚的意。六、参考文献1. 电子技术根底(模拟局部)高等教育康华光著2.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

11、指导清华大学谭浩强著3. 单片机应用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航空航天大学周航慈著4.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根底篇人民邮电林伸茂著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毅刚著6. 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谭浩强著附件ORG00HSTART:MOVDPTR,#TAB1MOVRO,#03MOVR4,#0MOVP1,#3WAIT:MOVP1,ROMOVP0,#OFFHJNBPO.O,POS;判断键盘状态JNBP0.1,NEGSJMPWAIT程序:;初始角度,0度JUST:P0.1,NEGPOS:MOVA,R4MOVCA,A+DPERMOVP1,AACALLDELAYINCR4AJMPKEYNEG:MOVR4,#6MOVA,R4MOVCA,A+DPTRMOVP1,AACALLDELAYAJMPKEYKEY:MOVP0,#03HMOVA,P1P0.0,FZ1;首次按键处理;正转9度;反转9度;读键盘情况CJMER4,#8, LOOPZ;是完毕标志MOVR4,#0LOOPZ:MOVA,R4MOVCA,A+DPTRMOVP1,A;输出控制脉冲ACALLDELAY;程序延时INCR4;地址加1AJMPKEYFZ1:P0.1,KEYCJNER4,#255, LOOPF ;是完毕标志MOVR4,#7LOOP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