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_第1页
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_第2页
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_第3页
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_第4页
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经东经110 46-112 10,北纬北纬40 51-41 8,市区位于北纬,市区位于北纬40.48东经东经111.41 。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平方公里。13-14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联接黄河经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

2、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地区连接西北、华北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部地区连接西北、华北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除天津、石家庄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的航空枢纽。除天津、石家庄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城市。*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北部大青山青山和和东南部蛮汉山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

3、西逐渐。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呼和浩特属典型的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4、,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北部大青山区仅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北部大青山区仅2左右,南部为左右,南部为6.7。最冷月气温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平均年较差为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平均日较差为13.5-13.7。极端最高气。极端最高气温温38.5,最低,最低-41.5。*

5、无霜期:北部山区为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时间:年均天。日照时间:年均1600小时。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且主要集中在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月。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均降水量仅月。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均降水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毫米;其次是井乡,年

6、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量仅为335.2-362.8毫米。毫米。*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公里,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量4972万立米。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库1座,库容座,库容1650万立米,灌溉面积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万亩。哈拉沁沟,沟长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为公里,流域面积为708.7平方公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里

7、,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公里,河网密度为0.177公里公里/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地下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浅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浅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地下水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9.87亿立方米。亿立方米。*大黑河,据大黑河,据水道提纲水道提纲记载,其蒙古名为记载,其蒙古名为伊克图尔伊克图尔根河根河,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称大

8、黑河。位于内蒙古,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称大黑河。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北隅,河套地区东北隅,是黄河上游末端一条大支流是黄河上游末端一条大支流,发源,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境的坝顶村,流经呼和浩特市于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境的坝顶村,流经呼和浩特市近郊,于托克托县城附近注入黄河,干流长近郊,于托克托县城附近注入黄河,干流长236公里,公里,流域面积流域面积17673平方公里。流域内盆地面积平方公里。流域内盆地面积5154平方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9%,土地平坦、肥沃,渠系纵,土地平坦、肥沃,渠系纵横,是自治区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北部为山区,约横,是自治区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北部为

9、山区,约占流域面积的占流域面积的54%,其余为黄土丘陵区。,其余为黄土丘陵区。在内蒙古境在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向由西向东,大黑河干流由北东方向流来,内,黄河流向由西向东,大黑河干流由北东方向流来,形成对流格局,故称逆向支流形成对流格局,故称逆向支流。*大黑河水系由大黑河水系由东部的大黑河支流东部的大黑河支流、西部诸支流西部诸支流以及以及哈素海退哈素海退水渠水渠三部分组成。在美岱以下左岸有什拉乌素河、宝贝河等三部分组成。在美岱以下左岸有什拉乌素河、宝贝河等较大支流汇入。西部各支流,都发源于大青山,较大的有哈较大支流汇入。西部各支流,都发源于大青山,较大的有哈拉沁沟、乌素图沟、枪盘河(水磨沟)、万家

10、沟、美岱沟、拉沁沟、乌素图沟、枪盘河(水磨沟)、万家沟、美岱沟、水涧沟等,集水面积数百平方公里至千余平方公里,沟道长水涧沟等,集水面积数百平方公里至千余平方公里,沟道长数十至百公里,比降陡,沟口附近有洪积扇,出峪口后无明数十至百公里,比降陡,沟口附近有洪积扇,出峪口后无明显河床,山洪漫流于平川之上然后入大黑河。显河床,山洪漫流于平川之上然后入大黑河。*大黑河水系的特点是大黑河水系的特点是干流和支流在山区均有固定流路,进入干流和支流在山区均有固定流路,进入平原后则无固定流路,并多与灌溉渠道交织在一起,水系紊平原后则无固定流路,并多与灌溉渠道交织在一起,水系紊乱,排泄不畅乱,排泄不畅。历史上大水之

11、年,托克托附近常常是三面高。历史上大水之年,托克托附近常常是三面高水压境,南面又受黄河顶托,素有水压境,南面又受黄河顶托,素有“万水归托万水归托”之称。之称。上游河段上游河段*什拉乌素河什拉乌素河,汉魏为白渠水,清朝为西喇乌素河。什拉乌素后河上游称蛮,汉魏为白渠水,清朝为西喇乌素河。什拉乌素后河上游称蛮汗沟,汗沟,发源于凉城县东十号乡蛮汗山发源于凉城县东十号乡蛮汗山,全河比较大的支流有菜园子沟、西,全河比较大的支流有菜园子沟、西沟门沟、东沟门村水及各支沟水,其均从左侧汇入。什拉乌素前河,上游沟门沟、东沟门村水及各支沟水,其均从左侧汇入。什拉乌素前河,上游称茶房沟称茶房沟发源于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

12、抗板升南山顶发源于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抗板升南山顶,全河均有清水或间歇,全河均有清水或间歇水,古力半沟、丹岱沟、姑姑板沟从左侧汇入水,古力半沟、丹岱沟、姑姑板沟从左侧汇入。*哈素海退水渠哈素海退水渠,由北向南流经平原低洼处,将平原分为两半,东部称大黑,由北向南流经平原低洼处,将平原分为两半,东部称大黑河冲积平原,西部称黄河冲积平原,汇集各渠系之退水流人大黑河的尾闾河冲积平原,西部称黄河冲积平原,汇集各渠系之退水流人大黑河的尾闾处处。*小小黑河黑河,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小黑河发源地有两处,一为,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小黑河发源地有两处,一为武川县黄花窝武川县黄花窝铺村西南铺村西南,经大豆铺、卯独庆进

13、入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沟,经毫沁营、如意,经大豆铺、卯独庆进入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沟,经毫沁营、如意河、西把栅、河、西把栅、 讨号板南营子,在洪津桥北汇入大黑河。全长讨号板南营子,在洪津桥北汇入大黑河。全长93km,在呼,在呼和浩特境内全长和浩特境内全长48km; 其主要支流有乌素图沟、坝口子沟、水磨沟三条其主要支流有乌素图沟、坝口子沟、水磨沟三条季节性河流;另一发源地是季节性河流;另一发源地是郊区郊区 西把栅乡大厂库伦泉水西把栅乡大厂库伦泉水,小黑河全年平均,小黑河全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量 8724 万万 m 3 ,最大洪峰流量为,最大洪峰流量为 599m 3 /s,年平均流量为,年平均流量为330m

14、3 /s。由于排入了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水质污染严。由于排入了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水质污染严 重。重。*哈素海(湖泊)哈素海(湖泊): 哈素海系黄河变迁遗留的牛轭湖,呈西那东向展布,属哈素海系黄河变迁遗留的牛轭湖,呈西那东向展布,属大黑河系的外流湖泊。大黑河系的外流湖泊。 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的哈素乡和其冗乡境内,自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的哈素乡和其冗乡境内,自 1960 年开始修筑围堤,现已年开始修筑围堤,现已 具有平原水库的特点,最大储水面积具有平原水库的特点,最大储水面积28.45km2,湖面水位,湖面水位989m左右,平均深度左右,平均深度 1.4m 左右,湖区中南部较深,左右,湖区中南

15、部较深,可达可达 3m 左右,设计湖容量左右,设计湖容量 8000 万万 m 3 ,现已达,现已达 6000 万万m 3 。*大黑河流域在大地构造上,大黑河流域在大地构造上,北部山区属于阴山东西纬向北部山区属于阴山东西纬向构造带,南部平原属于断陷盆地构造带,南部平原属于断陷盆地,这个断陷盆地称为河,这个断陷盆地称为河套湖,大约在第三纪初期就已形成,自成独立水系,大套湖,大约在第三纪初期就已形成,自成独立水系,大黑河只是当时盆地周围水系中位于东边的一条大支流。黑河只是当时盆地周围水系中位于东边的一条大支流。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盆地南边河曲至托克托间的支流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盆地南边河曲至托克托间

16、的支流被黄河溯源侵蚀而拉开,湖盆遂归入黄河水系,大黑河被黄河溯源侵蚀而拉开,湖盆遂归入黄河水系,大黑河才成为黄河的支流。才成为黄河的支流。*大黑河干流由河源至美岱,河长大黑河干流由河源至美岱,河长120公里,穿行于石山公里,穿行于石山峡谷间,平均比降峡谷间,平均比降4.7;美岱以下至河口,河长;美岱以下至河口,河长116公里,流经土默特川平原,系土质河床,其中美岱至三公里,流经土默特川平原,系土质河床,其中美岱至三两河长两河长63公里,比降公里,比降1.63,三两至河口河长,三两至河口河长53公里,公里,比降比降0.36。*流域地处中纬度,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旱多流域地处中纬度,

17、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降雨集中。年平均降雨量风,夏季降雨集中。年平均降雨量330460毫米毫米,由东向西递,由东向西递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大黑河的水沙,主要来自山大黑河的水沙,主要来自山区和丘陵区区和丘陵区。干流美岱站及下游左岸支流年径流量为。干流美岱站及下游左岸支流年径流量为1.96亿立亿立方米,右岸大青山各支流为方米,右岸大青山各支流为2.33亿立方米,共有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共有年径流量4.29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为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为2.4万立方米。年输沙量万立方米。年输沙量以美岱站计为以美岱站计为

18、600万吨,平均输沙模数每平方公里为万吨,平均输沙模数每平方公里为1400吨吨。*水沙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洪水多出现在七八两个月,陡涨陡落,主要集中在汛期,洪水多出现在七八两个月,陡涨陡落,山洪暴发时,常挟带大量泥沙并含有大量有机质,淤积土默特山洪暴发时,常挟带大量泥沙并含有大量有机质,淤积土默特川平原,使之成为肥沃的土地。早在川平原,使之成为肥沃的土地。早在200多年以前,人们就已多年以前,人们就已引用山区洪水淤灌农田。建国后有了更大发展,干流和各支流引用山区洪水淤灌农田。建国后有了更大发展,干流和各支流峪口以下,修建了许多引洪淤灌工程,节节引走洪水和泥沙,峪口以下,修建了许多引洪淤灌工程,

19、节节引走洪水和泥沙,自自1968年以来,除个别大水年外,大黑河的洪水很少流入黄河。年以来,除个别大水年外,大黑河的洪水很少流入黄河。* 流域流域地势地势北高南低北高南低,地形组合主要是,地形组合主要是山区和平原山区和平原,两,两者呈明显的台阶式。大青山横亘于流域的北部和东部,者呈明显的台阶式。大青山横亘于流域的北部和东部,山区约占流域面积的山区约占流域面积的54%,顶部平缓,微向北倾,海,顶部平缓,微向北倾,海拔拔16002340米,多为山地草原和草甸,是良好的牧米,多为山地草原和草甸,是良好的牧场;山区南坡,有陡峻的山崖,有深邃的沟壑;山区场;山区南坡,有陡峻的山崖,有深邃的沟壑;山区和平原

20、的交接带,多为灌丛草原,局部有和平原的交接带,多为灌丛草原,局部有森林。森林。*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即土默特川平原,南麓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即土默特川平原,海拔降至海拔降至1011990米,东起美岱,西至镫口,南抵米,东起美岱,西至镫口,南抵托克托县城,呈三角形,面积托克托县城,呈三角形,面积5154平方公里,占流域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面积的29%,地面平坦,土地肥沃,渠系纵横,是内,地面平坦,土地肥沃,渠系纵横,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其余部分为黄土丘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其余部分为黄土丘陵,分布在卓资县境及流域东南部蛮汗山一带,水土陵,分布在卓资县境及流

21、域东南部蛮汗山一带,水土流失较严重。流失较严重。*大黑河的水沙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大黑河的水沙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和山区和丘陵区是产水产沙地区丘陵区是产水产沙地区,平原区是用水用沙地平原区是用水用沙地区区。其水资源量较贫乏,天然年径流量共。其水资源量较贫乏,天然年径流量共4.29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流量尚不及黄河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流量尚不及黄河流域平均数的一半。年输沙量美岱站为流域平均数的一半。年输沙量美岱站为600万万吨,平均每平方公里输沙吨,平均每平方公里输沙1400吨,属轻微水吨,属轻微水土流失区,但有些丘陵地区仍较严重,每平方土流失区,但有些丘陵地区仍较严重,每平方公里侵蚀量公里

22、侵蚀量20004000吨。吨。*流域内的自然灾害较多,以流域内的自然灾害较多,以旱灾、洪涝和盐碱较为严重旱灾、洪涝和盐碱较为严重,群,群众饱受其苦,常把大黑河称为众饱受其苦,常把大黑河称为“大害河大害河”。流域内干旱普遍,。流域内干旱普遍,在近在近500年的史料统计中有大旱年的史料统计中有大旱57次、平均次、平均9年一次,旱年年一次,旱年144次、平均三四年一次,这与当地次、平均三四年一次,这与当地“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旱”的说法基本一致。近的说法基本一致。近50年来,在大青山区和丘陵区的较年来,在大青山区和丘陵区的较大支流中修建了大支流中修建了石嘴山、二道洼、雷山和红领

23、巾石嘴山、二道洼、雷山和红领巾等等4座中型水座中型水库和诸多小型水库,用以防洪和灌溉。在大黑河出口处的河库和诸多小型水库,用以防洪和灌溉。在大黑河出口处的河口镇,于口镇,于1964年修建挡黄闸年修建挡黄闸1座,防止黄河倒灌,保障大黑座,防止黄河倒灌,保障大黑河河滩垦殖区的生产。在大黑河干流由美岱至入黄口河道的河河滩垦殖区的生产。在大黑河干流由美岱至入黄口河道的两岸,于两岸,于1954年至年至1960年间修建堤防,可防御年间修建堤防,可防御10年一遇洪水;年一遇洪水;在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及大青山区较大支流的下游以及呼和在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及大青山区较大支流的下游以及呼和浩特市郊区也修有防洪堤防,

24、共计堤长浩特市郊区也修有防洪堤防,共计堤长643公里。沿大黑河干公里。沿大黑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下游两岸,建有流及主要支流的下游两岸,建有20余处万亩以上的灌区。沿余处万亩以上的灌区。沿黄河大堤还修了黄河大堤还修了镫口、团结、托克托等镫口、团结、托克托等4处扬水工程处扬水工程,改自流,改自流引水为扬水灌溉,水源得到保证。引水为扬水灌溉,水源得到保证。*红领巾水库是一座红领巾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中型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由于当时全国年动工兴建,由于当时全国少先队员曾捐献少先队员曾捐献28万元支援该水库建设,故命名为万元支援该水库建设,故命名为“红领巾水红领巾水库库”。红领巾水库位于红领巾水库位于

25、土左旗大青山麓的水磨沟沟口土左旗大青山麓的水磨沟沟口附近,附近,控制流域面积控制流域面积1 364平方公里,年水量平方公里,年水量4320万立方米,年沙量万立方米,年沙量77.4万吨。坝址以上全为山区万吨。坝址以上全为山区,植被差植被差,常有山洪暴发。这座控制常有山洪暴发。这座控制性水库,坝高性水库,坝高42米,总库容米,总库容1660万立方米,死库容万立方米,死库容280万立方万立方米。自米。自1960年建成投运用以来,前年建成投运用以来,前4年采取年采取“拦洪蓄水拦洪蓄水”运用方运用方式,水库淤积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水库管理人员深入调查,式,水库淤积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水库管理人员深入调查

26、,分析水沙运行规律并总结群众引洪淤灌的经验后认为:分析水沙运行规律并总结群众引洪淤灌的经验后认为:“泥沙泥沙既能随水而来,也就能随水而去,全部拦蓄将淤废水库,引出既能随水而来,也就能随水而去,全部拦蓄将淤废水库,引出泥沙则可改土淤田。泥沙则可改土淤田。”于是打通施工导流洞,改水库为于是打通施工导流洞,改水库为“缓洪缓洪蓄清蓄清”运用方式,即运用方式,即汛期滞洪排沙,引洪淤灌,汛后拦蓄清水汛期滞洪排沙,引洪淤灌,汛后拦蓄清水供冬春灌溉供冬春灌溉。自。自1964年以来,水库不但没有淤积,而且还冲走年以来,水库不但没有淤积,而且还冲走了部分老淤土,保住了库容。了部分老淤土,保住了库容。地理位置地理位

27、置*大黑河的引洪淤灌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大黑河的引洪淤灌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多年前,当地群众多年前,当地群众就有引山洪浑水漫地就有引山洪浑水漫地 ,用以改造荒滩碱地获得好收成的事例,用以改造荒滩碱地获得好收成的事例,多自发效仿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多自发效仿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 ,引洪漫地,引洪漫地面积不断扩大,由历史上的面积不断扩大,由历史上的11万亩发展到万亩发展到100多万亩多万亩。*现在现在土默特川平原上,大黑河干流美岱以下及各支流口以下,土默特川平原上,大黑河干流美岱以下及各支流口以下,都是引洪漫地范围,沿河道两岸设有许多引水口门,每年汛期都是引洪漫地范围,沿

28、河道两岸设有许多引水口门,每年汛期山洪暴发,群众都自上而下节节分流,使洪水和泥沙通过分洪山洪暴发,群众都自上而下节节分流,使洪水和泥沙通过分洪口门分散在川台河滩之上,肥田改土,往往轮到下游灌区已是口门分散在川台河滩之上,肥田改土,往往轮到下游灌区已是水少地多不够引用了。如此大规模引洪淤灌,大黑河的洪水和水少地多不够引用了。如此大规模引洪淤灌,大黑河的洪水和泥沙已被吃光喝尽泥沙已被吃光喝尽。*据据水文观测,自水文观测,自1968年以来,除个别大水年外,洪水泥沙已年以来,除个别大水年外,洪水泥沙已不再进入黄河,其减水减沙效益达不再进入黄河,其减水减沙效益达100%,成为第一条水沙不,成为第一条水沙

29、不入黄河的大支流。入黄河的大支流。*大黑河,秦代时称之为大黑河,秦代时称之为黑水河黑水河,汉朝时上游称为,汉朝时上游称为荒干水荒干水,下游称,下游称为沙陵河,隋唐、辽、金时期称之为为沙陵河,隋唐、辽、金时期称之为金河金河,据,据水道提纲水道提纲记载,记载,其蒙古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得现名。发源其蒙古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得现名。发源于地处阴山山脉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卓资县十八台乡,向西流去,于地处阴山山脉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卓资县十八台乡,向西流去,后又折向西南,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汇入黄河。与黄河后又折向西南,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汇入黄河。与黄河共同

30、冲积出美丽富饶的土默特平原(即土默川)。全长约共同冲积出美丽富饶的土默特平原(即土默川)。全长约236公公里,流域面积约里,流域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牛角川、大庙沟、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牛角川、大庙沟、白银厂汗沟、石人湾沟、哈拉沁沟、什拉乌素河、宝贝河等白银厂汗沟、石人湾沟、哈拉沁沟、什拉乌素河、宝贝河等。*其中其中宝贝河在汉代称为百渠水,唐时称为濛水。大黑河上游山区宝贝河在汉代称为百渠水,唐时称为濛水。大黑河上游山区地势较为平缓,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宽窄不一,地势较为平缓,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宽窄不一,宽处可达宽处可达300米,最狭窄仅米,最狭窄仅70

31、米。中游河流两岸山高崖陡,土石米。中游河流两岸山高崖陡,土石裸露,河谷蜿蜒曲折,河谷中时有河滩地分布,下游地形逐渐开裸露,河谷蜿蜒曲折,河谷中时有河滩地分布,下游地形逐渐开阔,流入了土默川冲积平原,河槽即宽且浅,泄洪力低。阔,流入了土默川冲积平原,河槽即宽且浅,泄洪力低。*大黑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古时牧草丰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大黑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古时牧草丰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多次战争发生在这里,由契丹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多次战争发生在这里,由契丹建立的辽王朝灭亡于此。有多个王朝先后筑城开发、防守,北立的辽王朝灭亡于此。有多个王朝先后筑城开发、防守,北方游牧民族

32、发展到一定阶段,或为了与中原农业地区进行交方游牧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或为了与中原农业地区进行交易、交流,往往也修筑城池。这里先后有过许多城市:易、交流,往往也修筑城池。这里先后有过许多城市:始建始建于战国的云中城;西汉的振武军(城);北魏的白道城;辽于战国的云中城;西汉的振武军(城);北魏的白道城;辽代的丰州城;明代蒙古部建立的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市前代的丰州城;明代蒙古部建立的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市前身)身)等。其中云中城是内蒙古地区第一座城市。西汉振武军等。其中云中城是内蒙古地区第一座城市。西汉振武军(城)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直至元末才废止,是内蒙古地区(城)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直至元末才废止

33、,是内蒙古地区历时最长的古城。而辽代的丰州城中的万部华严经塔(因其历时最长的古城。而辽代的丰州城中的万部华严经塔(因其通体洁白,又称为白塔),虽已历尽了近千年的沧海桑田,通体洁白,又称为白塔),虽已历尽了近千年的沧海桑田,仍安然无恙,并将继续迎接着土默川上,大黑河畔的朝朝暮仍安然无恙,并将继续迎接着土默川上,大黑河畔的朝朝暮暮。暮。* 荒干水荒干水“又南经原阳县故城西,又西南与武泉水合。其水东出武又南经原阳县故城西,又西南与武泉水合。其水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水南流,又西屈经北舆县故城南泉县之故城西南,水南流,又西屈经北舆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其水又西南入荒干水。西南经白道南谷上,有城在右,侧带

34、长城,背山面南入荒干水。西南经白道南谷上,有城在右,侧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南谷口有城,自城北出有高坂,谓之白道岭泽,谓之白道。南谷口有城,自城北出有高坂,谓之白道岭。”*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郊南八拜村北,有汉代古城,呈凸字形,北城墙高郊南八拜村北,有汉代古城,呈凸字形,北城墙高3米米余,东南城墙较低,西城门堆土高大,城周余,东南城墙较低,西城门堆土高大,城周5里左右,城为战国赵里左右,城为战国赵原阳邑。传说赵武灵王变胡服、习骑射于此。秦汉为原阳县故城原阳邑。传说赵武灵王变胡服、习骑射于此。秦汉为原阳县故城遗址。市北郊僧盖营村东,有汉代武泉县故城遗址,呈回字形,遗址。市北郊僧盖营村东,有

35、汉代武泉县故城遗址,呈回字形,内城偏东北角,北城墙高内城偏东北角,北城墙高4米,遍地绳纹砖瓦片,城周米,遍地绳纹砖瓦片,城周10里左右,里左右,其水出武川县哈乐等地,水南流哈拉沁沟,水以县为名,历称其水出武川县哈乐等地,水南流哈拉沁沟,水以县为名,历称武武泉水泉水,现通名小黑河,流市区西南二道河,纳市内扎达盖河、坝,现通名小黑河,流市区西南二道河,纳市内扎达盖河、坝口河。坝口河南原有北舆县城,被洪水冲毁,现遗址可见。乌素口河。坝口河南原有北舆县城,被洪水冲毁,现遗址可见。乌素图水发于武川县后店子,南流蜈蚣坝西,历谷出山,西南流一间图水发于武川县后店子,南流蜈蚣坝西,历谷出山,西南流一间房,入武

36、泉水。武泉水西南流土左旗洪津桥北,注入荒干水。房,入武泉水。武泉水西南流土左旗洪津桥北,注入荒干水。水资源短缺及原因水资源短缺及原因水体的污染及原因水体的污染及原因河流的人为干预河流的人为干预少有的水带来的少有的水带来的福利福利未来规划未来规划*降水少降水少“巴哈土尔根河巴哈土尔根河”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源头被破坏源头被破坏*工业及生活用水增多工业及生活用水增多*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被阻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被阻断*气温增高蒸发量增加气温增高蒸发量增加*河床正在干涸*河床的已经干涸*河床干涸景观*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化工产品污染化工产品污染*河水自净能力几乎失去河水自净能力几乎失去

37、*周边施工的污染周边施工的污染*公路上汽车的公路上汽车的污染污染*河床的硬化河床的硬化*河流的分割河流的分割*河流的地下化河流的地下化*深入贯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自治区两个年中央、自治区两个1号文件精神和号文件精神和全区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全区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水利发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水利发展方式主线,围绕展方式主线,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民生水利”四大任务,全面实施四大任务,全面实施“大力兴水、全面节水、大力兴水、全面节水、科学管水科学管水”治水方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治水方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管好资源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管好资源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为核心的现为核心的现代水利发展思路,着力实现水利发展定位、发展方式、代水利发展思路,着力实现水利发展定位、发展方式、发展重点、发展保障发展重点、发展保障“四个转变四个转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落实最严格的水建设,切实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加大改革创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