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_第1页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_第2页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_第3页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_第4页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德育渗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信息技术日常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在德育渗透方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网络道德 德育渗透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二十次互联网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达5800万,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这5800万网民中,初中和小学

2、生共占了2000万人。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营造了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新环境,同时也对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与网络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1.沉湎网络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如图1),大多数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聊天和玩游戏。图 1 中学生上网的目的1.1网络游戏成瘾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中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第二十一次互联网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12月,中小学生玩网

3、络游戏的规模已经达到3682万人,占到总体中小学生的17%,占中小学生网民人数的73.1%。游戏时间是平均每周3.3个小时,每周游戏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占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用户的5.5%(如图2)。图 2 中小学生玩网络游戏时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铃指出,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度沉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带来的恶劣影响。为此,政府推出了网

4、络防沉迷系统。每天玩网络游戏超过一定时间,系统则会提出警告或使用户收益降低。2007年12月有36.2%的中小学生网民表示,曾经受到过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但是限制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1.2 网络聊天的虚拟性妨碍青少年建立正确的道德观网络通过其互联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这个空间丰富而又神秘。他们可以在“聊天室”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来相互沟通,还可随意包装自己,无话不谈网络上虚拟交往的独特魔力,使许多学生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妨碍了中学生诚信品质的确立。遨游在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网民的口头禅反映了网上交际的主

5、要特点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藏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有一位少年网民这样说:“在网络上没有什么话是可信的,你被人骗只能证明你是白痴,你不骗人只能说明你是傻子。”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此为乐。2.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积极引导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德育进行整合,创设丰富的德育环境,改革传统的德育途径,使信息技术渗透在德育的方式、方法、内容、评价、环境等各个层面。2.1结合时事题材,

6、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事新闻中存在着许多潜在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从这些题材中发掘出适合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体会自豪感。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图片、文字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奥运在我心”的情境,课程开始时可让学生欣赏福娃奥运漫游记的动画片段,让学生体验奥运会的氛围以及胜利的喜悦。随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为祖国骄傲等激动心情。接下来,打开之前为

7、学生准备了大量关于奥运夺冠的图片及有关北京奥运的相关图片文字(如福娃等)。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互相合作,很快完成了作品。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powerpoint插入图片、文字的操作知识,而且对学生进行了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极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升华,生动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因此,结合时事题材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但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2.2共建班级主页,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有些学生因迷恋于电脑游戏,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

8、到孤独时仅仅在网上的虚拟社区中与网友交流思想。要鼓励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树立学生敢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建立班级主页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共建班级主页的过程中,可以分别成立资料组、美工组、技术组等,从而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但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每个人都收获了自信和成功。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尤其是对那些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关系不太好或是性格孤僻的学生,要特别主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建设班级主页的活动中,使他们与其他同学

9、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一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改善同学关系。实际上,建立班级主页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很强的活动。每月每星期每天都会有新的事情发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博客甚至维基百科的形式对班级主页进行维护,这也将成为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2.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现网络个性化服务通过校园网建立可以满足学生各种需求的在线服务系统,如在线心理咨询、在线法律咨询、成绩查询系统等。将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同时引进更多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信息以及网络数据库,建立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为

10、学生提供全天候服务。针对个别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不适应的问题,我们采取网上学习方法介绍、网下师生个别交流、同伴合作交流等形式,使不适应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尽快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大大提高,自觉抵御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也大大提高。2.4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电脑硬件、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课堂成为可能。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将课堂无法表现的、抽象的、微观的事物和事物发展过程通过媒体技术以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和图像以及声音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也为信息技术

11、中德育教育提供了另一种快捷高效的方式。 如在讲授网上诺贝尔时,在学生们掌握了搜索引擎使用的同时,可在课外阅读中播放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了解他们在科学研究和人类发展中的贡献,了解诺贝尔奖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促进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讲授北京胡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北京的人文古韵,北京的风土人情,北京人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阅读,图片欣赏,视频浏览等综合媒体手段,使学生感受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教育,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 在媒体应用课件制作的实践中,只要取材合适,用材得当,善

12、于发现,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课件焕发出无限生机,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德育教育当然也在无形中了。3.信息技术教育的德育渗透发展方向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并且发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后,美国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建立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在面向学生的技术标准中明确界定了社会、道德和人文方面的要求:(1)学生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2)学生能够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3)学生对技术用于支持终身学习、个人追求和提高学习效率持积极态度。 从以上标准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道德教育应该

13、贯穿各学科教育的全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教育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教师要与学校、家长、社会密切配合,适应社会的发展。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德育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都要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降低互联网对青少年群体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理解、使用互联网,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平台。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与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在独立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以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去解决,在法律与道德的指引下,安全、有效、健康地处理各种问题。最后我要说的是: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