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电教设计_第1页
数学广角电教设计_第2页
数学广角电教设计_第3页
数学广角电教设计_第4页
数学广角电教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08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通过动手制作直观图,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服能力。 2、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2、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课前谈心,导入新课。师: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三(1)班的同学合作。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班的语文老师和数

2、学老师分别是谁?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邢老师,数学老师是翟老师。师:谁知道你们隔壁三(2)班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分别是谁?生:三(2)班的语文老师是黄老师,数学老师也是翟老师。师:你为什么要说“也是”呢?生:因为翟老师既是三(1)班的数学老师,也是三(2)班的数学老师。师:那两个班一共有几个语文和数学老师?师:3个。师:为什么不是4个老师? 生:因为翟老师是我们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她重复了。评析:教师课前有目的地和学生谈话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说出“翟老师既是三(1)班的数学老师,又是三(2)班的数学老师”,为本课的难点突破埋下了

3、伏笔。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我们马鞍山的照片,请看:(课件出示:采石太白楼、当涂大青山、雨山湖公园。)评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采石的太白楼、当涂的大青山、雨山湖公园等几幅优美的图画,既可以在课的开始阶段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本课的探究活动中来,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马鞍山市的美丽。二、创设情境,引发冲突。1、收集数据师: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师:课前老师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瞧!这就是调查的结果:去过太白楼的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去过大青山的生g生a生h生b生i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表,看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生1:去过太白楼的有6人。生2:去过大青山的有5人。师:去

4、过太白楼和大青山的一共有多少人呢?生:11人。师:是吗? 生:不对,是10人、9人2、发现问题师:到底有多少个人?生:有几个人的名字是重复的。师:“重复”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他们既去过太白楼,又去过大青山。3、揭示课题师:生活中这样的重复现象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解决一下这样有趣的重复问题吧。(板书课题:数学广角)评析:教师课前进行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堂上利用电脑有针对性地直接出示调查结果,既节省了时间,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设问质疑,产生认知冲突,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

5、存在的根源重复。 三、自主探究,设计图表。1、揭示原因,提出目标。师:你知道“重复”的人怎么数吗?生:只能数一次。师:好,我们一起来数,遇到重复的大家就说“重复”。师生共同数数。师:区区9个人让我们数了这么久,看来这样表示并不好数。你能不能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表,把这些名字写在合适的地方,要使人一眼就能看清一共有多少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动作最快!2、学生设计,老师指导。3、汇报交流,优化方法。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好处?方案一、生1:我们把重复的名字上下对齐放在前面,这样比较好数。去过太白楼的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去过大青山的生a生b生g生h生i方案二、生2:放

6、在中间表示两个景点都去过,数的时候就不会重复数了。去过太白楼的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去过大青山的生g生h生i方案三、生3:我们把它分为三部分。去过太白楼的两处都去过的去过大青山的生c生d生e生f生a、生b、生g生h生i方案四、生4:心形交叉 去过太白楼的 去过大青山的 生c 生a 生g生d 生b 生h生e 生i生f师:这个设计挺有特点,快来说说你的想法。师:谁有问题想问问他?师:真了不起,本来分开的两个图,你却把他插在了一起,这一交叉你们认为怎么样?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作品,你认为谁的方法比较好?评析: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根据自身探索的需求和审美的直觉,逐步概括出“韦恩图”的雏形,在这个过程

7、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体现了认知过程的自我建构,同时,使学生感到知识的创造及成功感。4、课件演示,加深理解。师:其实,把这几个同学的设计串联起来,就孕育了一个重大的发明创造。现在,我们利用电脑来展示这个创造过程。(1)把重复的上下对齐放在前面。(课件显示:闪动第二行中的生a、生b,并移置最前,两行生a、生b再同时闪动。)去过太白楼的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去过大青山的生a生b生g生h生i(2)放在中间表示两个景点都去过。(课件显示:闪动表格两行生a、生b中间的表格线,然后去掉,再把两行生a、生b往中间移动,最终合二为一。)去过太白楼的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去过大青山的生g生h生i(

8、3)把他们分为三部分。师:第一部分表示什么?(课件显示:用红色圈把“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圈在一个圈内。)生:去过太白楼的人。师:第二部分表示什么?(课件显示:用蓝色圈把“生a、生b、生g、生h、生i”圈在一个圈内。)生:去过大青山的人。师:中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课件显示:用黄色块闪动中间重复的部分。)去过太白楼的生a生b生c生d生e生f去过大青山的生g生h生i师:红色块部分表示什么?(课件显示:用红色块闪动“只去过太白楼的”部分。)生:只去过太白楼的人。师:蓝色块部分表示什么?(课件显示:用蓝色块闪动“只去过大青山的”部分。)生:只去过大青山的人。生:老师,这个图画得有点乱,

9、不好看。师:我们请电脑来帮忙,把去过太白楼的人移到左边。(电脑演示:把去过太白楼的人移到左边。)生:表格可以不要了。师:好的。(利用电脑去掉表格。)生:这样别人怎么知道哪边是去过太白楼的人?哪边是去过大青山的人?师:对呀,怎么办呢?生:可以在上面写上标题。师:对,好办法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操作课件,形成下图。去过太白楼的 去过大青山的生c、生d、生e、生f 生a、生b 生g、生h、生i生:总觉得有点别扭,可以漂亮一点吗?师:好呀。(课件演示:把上图拉成两个大的椭圆形。)去过太白楼的 去过大青山的 生c、生d 生a 生g生e、生f 生b 生h、 生l生:哇!这下可漂亮了,也更清楚了师:你们知道吗

10、?最早发明这个图的是一位英国的数学家,名叫韦恩,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图,叫“韦恩图”。 评析:利用多媒体将四个学生的方案串联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了一下“韦恩图”的发展演变过程;电脑有序地闪动图的各个部分,让学生准确地使用“去过”、“只去过”、“既去过又去过”说出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加深了学生对韦恩图的理解。5、看图计算,数形结合。师:同学们,利用上面这些数据,能列式计算去过太白楼和大青山的一共有多少人吗?写完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指名板演汇报,理解各计算方法的意义。(1)6 + 52 = 9(人)(2)4 + 2

11、 + 3 = 9(人)(3)62 + 5 = 9(人)(4)52 + 6 = 9(人)评析:从上面的充分感知,到学生不同算法的展示,使学生们都能理解重复问题的解决策略,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一个从“图形符号数字”的数学化过程。四、运用实践,发展新知。1、巩固练习师:雨山湖的动物公园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要进行飞行和游泳比赛,咱们怎么帮它们选择项目呢?(课件出示练习二十四第1题)请你们打开书第110页,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入合适的位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会游泳的 会飞的 师:号 和号为什么要放在中间?2、拓展练习师:谁知道采石和当涂的特产是什么?(课件出示:采石茶干、黄池酱菜及相

12、关的数据。)师:买采石茶干的有3人,买黄池酱菜的有4人,一共有几人买了特产?最多有几人?最少有几人?请用算式表示出你的设计方案。汇报:4 + 3 = 7(人)4 + 31 = 6(人)师:为什么要减1?生:有1个人既买了采石茶干又买了黄池酱菜,重复了1人。3 + 42 = 5(人)师:减2表示什么?生:重复了2个人。3 + 43 = 4(人)师:最多有几人?最少呢?生:最多7人,最少4人。评析:拓展练习的设计,既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重叠问题在生活中的现象,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可能性的思想渗透,以及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有序性和多样性的培养。3、实际应用师:看来,韦恩图的用途真不小。下面,我们就用韦恩图

13、来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师:先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吃过吃采石茶干吗?”生:吃过!没有!师:你吃过黄池酱菜吗?生:吃过!没有!师:在小组里调查,并利用我们今天学的韦恩图表示出来。想一想,怎样问能最快掌握信息?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绘图。汇报:生1:我们小组只吃过采石茶干的有2人,只吃过黄池酱菜的有2人,既吃过采石茶干又吃过黄池酱菜的有2人。 吃过采石茶干的 吃过黄池酱菜的 陈鑫 盛爱玲桂子 孙尚敏王日月李枝芳生2:我们小组只要用图形表示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各种人数。只吃过采石茶干的1人,只吃过黄池酱菜的2人,既吃过采石茶干又吃过黄池酱菜的有3人。吃过采石茶干的 吃过黄池酱菜的 生3:我只说了两句话,我们小组就调查好了。师:哪两句?生3:我先说:只吃过采石茶干的请举手,有1人;再说:只吃过黄池酱菜的请举手,没有人;剩下5人不就是两样都吃过的人吗? 吃过采石茶干的 吃过黄池酱菜的 5人 1人师:看看这个小组,他们其中的一名同学的名字写在外面了,怎么回事?吃过采石茶干的 吃过黄池酱菜的 刘昊 王冉张成 马嘉睿苏文龙陈雪生4:说明他既没吃过采石茶干,又没吃过黄池酱菜。师:真不错,不属于这些类型的不写在里面。(教师顺手把整个小组,连同在外面的一起圈成一个大集合)这个图表示了这个小组调查的情况。评析:教师的一句“怎样能最快地掌握信息”,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