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穿刺_第1页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_第2页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_第3页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_第4页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 -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目录目录一、留置针的优点二、适应症三、留置针的选择四、五、留置针穿刺和普通静脉穿刺区别六、封管 七、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八、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 一、留置针的优点一、留置针的优点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目前我们医院对留置针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所以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是每一位护士都必须掌握的。 二、适应症二、适应症 1、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大量用药,按时用药,如:脑出血,脑梗塞,癌症化疗,各种手术等

2、。 2、需要在短时间大剂量用一些刺激性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碳酸氢钠,化疗药物等。 3、需要持续静脉输液、微量泵等。 三、留置针的选择三、留置针的选择 使用B-D公司生产的留置针,型号为18、20、22、24。如果失血严重或需快速补液时选用20号或18号。使用前检查留置针的质量: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及起毛边等现象。 四、静脉四、静脉 选择健侧肢体上臂粗直、血流丰富、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血管。对欲穿刺的血管要做到心中有数。血管的位置、方向、深浅、活动等了如指掌。争取一次性成功,千万不可做试验性穿刺!否则会出现盲目感,容易失败,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因此血管的选定决

3、定穿刺的成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必须设法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如环境、患者及家属等干扰,克服操作者自身在心理、个性、生理上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操作。 嘱患者手自然放松,然后扎止血带,再嘱咐患者握拳,静脉充盈度明显增加。也可采用手臂下垂扎止血带手臂下垂扎止血带,充盈度最佳,尤适用于手臂浅静脉充盈不良或静脉难以寻找的患者。 手背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后,拳心要呈空心状态,如用力握拳则手背皮肤被拉紧,压迫血管使管腔变扁,进针后易穿透血管。特别是消瘦患者、老年患特别是消瘦患者、老年患者做手背静脉穿刺时,告知被穿刺手自然松开,者做手背静脉穿刺时,告知被穿刺手自然松开,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的被穿刺手固定成

4、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的被穿刺手固定成背隆掌空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的握杯状手或操作者左手握紧被穿刺手的或操作者左手握紧被穿刺手的4 4或或5 5个个手指,使其手向掌面弯曲成弧形,可使手背血管手指,使其手向掌面弯曲成弧形,可使手背血管充分显露,利于穿刺成功。充分显露,利于穿刺成功。手臂部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后用力握拳,肌肉收缩促使血液向心回流,使手臂的静脉充盈明显,易于穿刺。特殊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特殊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 休克及严重脱水致血液浓缩,循环障碍血管弹性降低,虽然肉眼可见静脉血管,但穿刺却很困难。静脉穿刺前须经充分压迫局部给予热敷,以改善血管内充血程度,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缓慢进针

5、法。进针后,先使针头向上挑起沿血管走行缓慢由浅至深进入管腔,见有回血,即可缓慢注射少量液体,此此时不宜放松压迫,待管腔时不宜放松压迫,待管腔随着注入的液体而稍扩大后,针头沿静脉的方向随着注入的液体而稍扩大后,针头沿静脉的方向刺入所需深度,送内套管后妥善固定。刺入所需深度,送内套管后妥善固定。 静脉注射次数多,血管壁脆弱,弹性差,肌肉松弛皮下活动度大,静脉穿刺时要绷紧皮肤,静脉穿刺时要绷紧皮肤,压迫穿刺点两端,抓住血管的活动去向,以助于压迫穿刺点两端,抓住血管的活动去向,以助于针锋准确刺入血管。针锋准确刺入血管。 肉眼多不能明视静脉,较难进行穿刺,可采用注射前可采用注射前指压静脉法,在穿刺点上端

6、约指压静脉法,在穿刺点上端约5cm5cm处束紧,拇指顺血管方向处束紧,拇指顺血管方向向前推压,使组织间隙的水肿液排开,静脉即可显露,进行向前推压,使组织间隙的水肿液排开,静脉即可显露,进行穿刺。穿刺。 皮下脂肪组织丰满,血管较深,虽加压迫也难显露,但血管弹性好,活动度小,可采用探索法,按解剖部位,循着可采用探索法,按解剖部位,循着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弹性,右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弹性,右手持针朝此方向探索进行,即可穿刺成功。手持针朝此方向探索进行,即可穿刺成功。、 头皮静脉血管显露较好,多行头皮静脉穿刺,多选择较明显的额前静脉或颞浅静脉,穿刺时患儿

7、头部稍垫高,助手穿刺时患儿头部稍垫高,助手固定头部,穿刺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角度与头皮平固定头部,穿刺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角度与头皮平行。穿刺宁浅勿深,稍深即可刺破血管对侧管壁而失败行。穿刺宁浅勿深,稍深即可刺破血管对侧管壁而失败 年龄3岁以上 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采用可视直静脉进行穿刺, 五、留置针穿刺和普通静脉穿刺区别五、留置针穿刺和普通静脉穿刺区别l l角度:以角度:以15300进针进针. l速度:进针宜慢,见回血后降速度:进针宜慢,见回血后降低低5100在进针在进针2毫米边撤针毫米边撤针芯后边平行将套管针推入血管芯后边平行将套管针推入血管(单手退针法)

8、。(单手退针法)。l固定:无菌透明敷料固定:无菌透明敷料l留置时间:一般留置时间:一般35天左右,天左右,l不超过不超过7天。天。 角度:角度:5150速度:进针宜快,停止进针或速度:进针宜快,停止进针或进针少许进针少许固定:普通胶布固定:普通胶布 六、封管六、封管 1、封管液 A、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00IU(100u/ml) C、生理盐水100ML加肝素钠1/4支 2、封管方法:取封管液5ml采用脉冲式正压推注,剩余2ml时边推注边拔针头,正压封管速度不易过快,确保延长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据报道,快速推注堵管率占46.67%,缓慢推注堵管率只占5%。

9、 3、封管时间:对于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要使用生理盐水封管,8小时一次;对于一般病人经临床应用研究,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延长,可维持12小时。七、常见并发症及预防七、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皮下血肿。往往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2.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术中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病人躁动时保护好

10、穿刺部位。如果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渗漏造成局部红、肿、痛甚至紫斑小水疱,立即用酚妥拉明局部封闭,越早效果越好。 3.导管堵塞。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4.静脉炎 是常见的并发症,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前消毒皮肤,直径大于8

11、cm,更换贴膜时留置针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2)、避免化学性刺激,消毒时消毒液不宜过多,待干后穿刺,防止短期内出现穿刺点周围的红肿硬结。3)、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多巴胺、可达龙等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不宜过长,以3-5天为宜,发现红肿及时拔管,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后,外敷止痛消炎膏,经2-3天即可好转或痊愈。 5.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多3倍。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6.感染 病人长期使用留置针。留置输液接口上高菌落数或穿刺部位高菌落数。留置期间使用抗生素或穿刺时不恰当的无菌屏障,同时留置针操作者的技术也会影响感染率的高低。控制留置针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阻止致病菌污染留置针及输液装置、穿刺部位,减少感染机会。老年患者及肿瘤化疗和长期输液患者,自身防御功能低下,这也促使导管感染的发生。当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在排除其他感染时,应首先考虑导管感染的可能。此时应果断拔出导管,根据医嘱适时应用抗菌药物,同时进行局部处理。导管感染可加重病情,因而必须注意预防,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及更换制度。 八、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八、如何提高穿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