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专项课第三学期教案本科_第1页
排球专项课第三学期教案本科_第2页
排球专项课第三学期教案本科_第3页
排球专项课第三学期教案本科_第4页
排球专项课第三学期教案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球专项课第三学期教案(本科) 课次:1一、 课的内容:1、脚步移动练习2、复习传、垫球3、学习挡球 4、素质练习二、 课的目标:1、熟练掌握各种移动基本技术。2、巩固提高传、垫球技术。3、学习和体会挡球技术4、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的思想,勇于探索、团结友爱的精神。三、 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是挡球。2、难点是击球的部位和全身协调用力。四、 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排球2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2、 基本部分 602.1. 脚步移动练习10组织教法与要求:徒手移动练习:根据手势向各方向做各种移动。(3)36米移动(见图二):学生站在进攻线上,看信号向前移动3米,双手摸及中线,后退至进攻线,重复一次。然后,左侧移动单手摸中线,退回到进攻线;再右侧移动单手摸中线,退回到进攻线。最后,冲刺穿过球网到对场单手摸进攻线后迅速转身跑回单手摸出发的进攻线。(7) 图二2.2. 复习传、垫球202.2.1.动作要点: 传球时,对正来球稍蹲势,勺形手势额上迎。蹬地伸膝并伸臂,指腕弹球力适当。教学重点:传球手形。教学难点:伸臂抖腕和身体协调用力。垫球时,屈膝抱拳迎来球、含胸收腹臂旋夹、前伸压腕球下插、蹬腿跟

3、腰肩放松 。教学重点:垫球手形。教学难点:上肢一伸二夹三提;下肢一蹬二跟三伴送。2.2.2.组织教法与要求:3米距离对传、垫球练习。要求:积极移动,把球传、垫到位。(10)隔网对传、垫球练习。要求:两人一组,把球传、垫过网。 (10) 2.3学习挡球(重点) 202.3.1. 动作要点:(来球高于肩,而力量大,来不及后退,不宜用传球和垫球时可采用挡球挡球可分双手挡球和单手挡球两种。)双手挡球:手型有并掌法和包拳法两种。挡球时,小臂放松,两肘朝前,手腕后仰,以掌根或外侧组成平面,挡击球后部或下部。击球点在额前或两侧肩上。挡球瞬间,手腕要紧张用一定的力量,把球向上挡起。单手挡球适用于挡头部以上或侧

4、上方的高球。开始挡球时,手腕放松,击球瞬间要突然后仰并保持紧张,用掌根部位击中球的中下部或底部。有时对飞到身后的高球也可跳起用单手挡球。教学重点是挡球手型、用力和判断。教学难点是快速反应和全身协调用力2.3.2. 易犯错误:挡球用力不当,身体不协调。击球部位不准确。2.3.3. 组织教法与要求: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注意事项。(12遍)徒手模仿练习。(35次)学生站成一路纵队,轮流接教师的抛球。教师抛球的距离要合适,要让学生挡到球。(12次)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挡球。(8)2.4.素质练习 10小步跑,高抬腿; 15秒×2俯卧撑; 10个×250米全程跑 2次3. 结束部分

5、 103.1.放松运动。3.2.小结本次课内容3.3. 布置课外作业:练习传、垫球和发球。 每天有氧健身跑:10001500米。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2一、 课的内容:1、复习传、垫球2、复习挡球3、复习发球与接发球4、学习“边一二”进攻战术二、课的目标:1、提高传、垫球、挡球的基本技术。2、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能力。3、学习和体会“边一二”进攻战术。三、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是“边一二”进攻。2、难点是助跑起跳时间、位置和空中击球的把握。四、 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2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

6、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复习传、垫球 15组织教法与要求:对墙做传、垫球练习。要求:正确的手型和用力顺序。(5)两人一组,距离35米做传、垫球练习。要求:积极移动,传、垫球到位。(10)2.2. 复习挡球 10组织教法与要求:徒手模仿练习。(23次)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挡球。(3)两人一组,相距9米,一发一挡练习。(5)2.3. 复习发球与接发球 15组织教法与要求:在发球区发球练习。要求:95%以上的学生能把球发过网。(5) 让学生以比赛阵容站位,反复练习

7、接发球技术,练习发球的学生与练习接发球的学生一定时间后互换。(10)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技术动作纠正。2.4.学习“边一二”进攻(重点)202.3.1. 动作要点:(图728)2号队员任二传手,将球传给3,4号队员进攻。它的战术变化比“中一二”进攻多。若由4号位队员任二传手传球,则称“反边一二”进攻。教学重点是二传队员把球传到位。教学难点是助跑起跳时间、位置和空中击球的把握。2.3.2.组织教法与要求: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注意事项。(12遍)由6号队员抛球给2号位二传队员,二传队员向3、4位传拉开球,3、4号队员助跑起跳后将球接住。(6)隔网抛球,由6号位队员垫球给2号位二传

8、队员,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10)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及小结本次课内容3.2.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传、垫球练习20分钟。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组比赛。每天有氧健身跑10001500米。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课次:3理论课 (具体见多媒体课件 )运动与保健第一节 体育运动卫生第二节 常见运动性疾病防治第三节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4一、 课的内容:1、复习正面扣球2、复习“边一二”进攻战术3、学习发上手飘球4、有氧健身跑与方法二、课的目标:1、提高正面扣球2、提高“边一二”进攻战术的意识。3、了解和体会正面上手发飘球的技术。4、通过有氧

9、健身跑,掌握有氧健身跑的呼吸与脚步配合,提高心肺功能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三、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是发上手飘球。2、难点是击球时间的把握和部位的准确。四、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4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 复习正面扣球 152.1.1.动作要点:判断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缓冲。见图1 图1教学重点:助跑起跳(2步练习),挥臂击球教学难点:助跑起跳时间、位置和击球的把握

10、2.1.2.组织教法与要求:连续两步助跑起跳做徒手挥臂练习:学生成一路纵队慢跑,然后做两步助跑起跳挥臂,再慢跑,再起跳挥臂,如此连续反复进行。(3)教师站在网前高台上,单手托球,学生助跑起跳扣球,在学生击球一刹那,教师撤手。(12次)扣从3号位抛向4号位的高球。(7)2.2. 复习 “边一二”进攻战术 15组织教法与要求:隔网抛球,由6号位队员垫球给2号位二传队员,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5)接对方发球后,全队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的练习,发球的力量不能太重。(10) 2.3. 学习发上手飘球(重点) 182.3.1.动作要点:(正面上手发飘球图24) 面对球网,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

11、左手将球平稳地抛在右肩的前上方约一臂高,同时右臂上举,肘部弯屈略高于肩当抛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身体重心前移,前臂猛力向前挥动。在球快要下降时,眼睛看准球的中部,前臂突然加速挥动,用掌根击准球的后中下部,在击球的瞬间,手腕不能放松,可作突停或稍下拖动作,使球产生飘晃的性能。教学重点:平稳抛球,同时右臂抬起曲肘后引,右肩前上方最高点击球。教学难点:平稳抛球、高点击球。2.3.2. 易犯错误:抛球偏高或偏低,时前时后,忽左忽右,影响挥臂击球动作。击球点偏前或偏后,导致手掌击不准球。全身动作不协调和发力方法不对,用不上力量。2.3.3.组织教法与要求: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注意事项。(12遍)按照动作方法要

12、领,让队员做徒手模仿练习。(35次)击固定球练习(35次)抛击配合练习。近距离对墙或对网发球,体会发球时抛球与击球的配合。(6)2.4. 有氧健身跑与方法 12沿运动场慢跑12分钟,中间不能停或走。要求:掌握有氧健身跑的方法,呼吸的节奏与步伐的协调。了解有氧健身跑的健身作用。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3.2.小结本次课内容3.3.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自传、自垫练习20分钟。每天有氧健身跑:10002000米。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5一、课的内容:1、复习挡球、垫球2、复习正面扣球3、复习“边一二”进攻战术4、复习发上手飘球二、课的目标:1、提高挡

13、球、垫球技术。2、复习巩固正面扣球技术。3、提高“边一二”进攻战术意识。4、提高发上手飘球技术,发展上肢力量。三、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是扣球。2、难点是助跑起跳时间、位置和空中击球的把握。四、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4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复习挡球、垫球 20 2.1.1. 复习挡球(10)组织教法与要求:两人一组,相距9米,一人发球,另一人挡球,一定时间后轮换。

14、(5) 背对网站在1、6、5号位置,自抛球把球挡过网。(5)2.1.2.复习垫球 (10)组织教法与要求:两人一组,对垫练习。要求:积极移动,垫球到位。(5)隔网对垫练习。要求:把球垫过网。(5)2.2.复习正面扣球 10 学生成一路纵队站立,助跑扣从3号位抛向4号位的高球。(5)学生成一路纵队站立,把球传给教师,然后助跑扣教师向4号位传起的高球。(5)2.3. 复习“边一二”进攻战术 15组织教法与要求:隔网抛球,由6号位队员垫球给2号位二传队员,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5)接对方发球后,全队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的练习,发球的力量不能太重。(10)2.4.复习上手发飘球, 15组织教

15、法与要求:徒手模仿练习或击固定球练习,体会协调用力和和挥臂动作的要领。(35次) 近距离对墙或在场内隔网发球。体会抛球与击球时的手臂挥动配合。(35次)在发球区发球练习。要求:注意挥臂和击球部位。(68)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3.2.小结本次课内容3.3.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自传、自垫练习20分钟。每天练习发球1020次。每周3次有氧健身跑:10001500米/次。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6一、课的内容:1、复习发上手飘球与接发球2、复习“边一二”进攻战术3、排球规则与裁判方法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二、课的目标:1、提高发上手飘球与接发球技术。

16、2、提高“边一二”进攻战术意识和能力。3、了解排球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4、提高技术、战术运用的能力,在教学比赛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良好作风和团结协作的集主义精神。并提高裁判实习的能力。三、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是“边一二”进攻。2、难点是助跑起跳时间、位置和空中击球的把握。四、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4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复习发上手飘球与接发球 20

17、组织教法与要求:三人一组,1、6、5号站位接发上手飘球。(10)“边一二”接发上手飘球,组织进攻把球打过对方场区。(10)2.2. 复习“边一二”进攻战术 (重点) 20组织教法与要求:由6号队员抛球给2号位二传队员,二传队员向3、4位传拉开球,3、4号队员助跑起跳后将球接住。隔网抛球,由6号位队员垫球给2号位二传队员,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接对方发球后,全队组织“边一、二”进攻战术的练习,发球的力量不能太重。 2.3. 排球规则与裁判法(在球网附近的犯规与判断) 52.3.1.过网击球甲方进行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乙方在甲方空间触及球,应判乙方队员过网击球犯规。判断过网击球犯规的依据是击

18、球点是否在对方场区空间。如果击球点尚在本方场区上空,击球后手随球过网则不判犯规。过网击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负责判定。当第一裁判员有明显漏判时,第二裁判员可用手势示意,但不得鸣哨,也不得坚持自己的判断。过网击球犯规的队被判失球权,判对方得1分并获发球权。裁判手势:一手掌心向下,前臂置于球网上空球网。2.3.2.过中线比赛进行中,队员整个脚、整个手或身体其他任何部分超过中线并接触对方场区时,为过中线犯规。如果队员一只(两只)脚或一只(两只)手未完全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不判为犯规。过中线犯规由第二裁判员主要负责判定,发现犯规后应立即鸣哨并做出手势。第一

19、裁判员同样有权判定。判对方得1分并由对方发球。2.3.3.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判断的要点是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的队员是否妨碍对方比赛。妨碍了则犯规,反之不犯规。该项犯规主要由第二裁判员负责判定,发现犯规应立即鸣哨并做出手势。第一裁判员同样有权判定。判对方得1分并由对方发球。2.3.4.触网比赛进行中,任何队员触及9.5米以内的球网、标志杆和标志带均为触网犯规。但队员在未试图进行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应判为犯规。击球试图包括一次进攻行动中的参与成员和掩护者。队员击球后,在不影响比赛进行的情况下,可以触及网柱、网绳和网全长以外的任何其他物体。判断触网犯规时应注意区别主动触网和被动触

20、网,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及队员,属被动触网,不应判为触网犯规。同时,裁判员在队员每次与网接触时,都要清楚地区分是队员触网还是网触了队员。判断时不应注意分清先成死球还是先触网。触网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分工负责观察进攻一方及双方队员网上沿有无犯规;第二裁判员分工负责观察拦网一方及双方队员网上沿以下部分有无犯规。判对方得1分并由对方发球。裁判手势:一手触犯规队一侧球网。2.3.5.进入对方无障碍区的球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进入对方无障碍区,队员不进入对方场区将球又从同侧过网区以外击回是允许的。也就是说球从标志杆上或标志杆外被击人一方无障碍区,则该方队员可以在合法击球次数之内将球从同侧过网区外

21、(包括标志杆上)击回,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击球。但球进入对方场区或击出对方无障碍区或触及其他障碍物则为界外球。此犯规由第一、第二裁判员与同侧司线员共同负责判断。2.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15 一、二小组进行教学比赛,三、四小组进行裁判实习,一定时间后轮换。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及小结本次课内容3.2.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垫、传球练习20分钟。每周3次有氧健身跑:10002000米/次。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7二、 课的内容:1、复习传、垫球2、学习拦网3、复习发球与接发球4、有氧健身跑与方法二、课的目标:1、通过二人一组传、垫球练习,提高传、垫球

22、的次数。2、学习和体会拦网技术。3、巩固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成功率。4、通过有氧健身跑,掌握有氧健身跑的呼吸与脚步配合,提高心肺功能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三、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是拦网。2、难点是助跑起跳和拦网的时间把握。四、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4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复习传、垫球 15组织教法与要求:两人一组,距离35米对传、垫球练习。要求:连续对传、垫球15

23、30次。(10)隔网对传、垫球。要求:连续对传、垫球5次以上。(5) 2.2. 学习拦网(重点) 182.2.1. 讲解动作要点(单人拦网,图176,177):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距中线3040厘米处,两膝稍屈,两手弯曲置于胸前。起跳:快速移动(向左或向右移动),对准来球,下蹲,蹲地起跳,臂划小弧摆臂,伸手。空中动作:手张开,两臂伸直稍靠拢,提肩,稍含胸收腹。手指张开呈勺形,触球时两手紧张,整个手触球,手腕迅速下压后翻腕。 落地:拦网后自然落回地面,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准备做下一个动作。教学重点:助跑起跳和拦网的时间把握。教学难点:助跑起跳和拦网的时间把握。2.2.2.

24、提示易犯错误:起跳时机不当。双手前扑触网。起跳后身体触网。手离网太远,中间漏球,盲目起跳。不看扣球人动作。2.2.3.组织教法与要求: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注意事项。(12遍)集体做原地拦网徒手动作。(35次) 拦网手法练习:网前徒手做伸臂、提肩、手腕下压捂球的拦网动作。(23次)教师站在高台上双手持球,学生轮流起跳拦网,掌握用正确手型包住球的动作。(23次)2.3. 复习发球与接发球 15组织教法与要求:三人一组,1、6、5 号站位接发球。要求:负责好自己场区进行接球。(7)以比赛阵容站位接发球,并组织进攻把球打过对方场区。(8)2.4. 有氧健身跑与方法 12沿运动场慢跑12分钟,中间不能停或

25、走。要求:掌握有氧健身跑的方法,呼吸的节奏与步伐的协调。了解有氧健身跑的健身作用。 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及小结本次课内容3.2.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传、垫球练习20分钟。每周3次有氧健身跑:10002000米/次。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8一、课的内容:1、复习拦网2、复习正面扣球3、复习“中一二”战术4、素质练习二、课的目标:1、结合扣球的拦网练习,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体现与同伴的合作精神。2、提高正面扣球技术。3、通过排球各种技术的运用,提高“中一二”进攻战术。4、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素质和下肢力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三、课的

26、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扣球、拦网。2、难点助跑起跳和扣球的时间把握;助跑起跳和拦网的时间把握。四、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4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复习拦网 (重点) 15组织教法与要求:集体做原地拦网徒手动作。(35次)学生站在2号位轮流拦对方4号位扣固定路线的近网球。(12)扣、拦对抗比赛。(5)2.2. 复习扣球(重点) 20组织教法与要求:学生成一路纵队站立,把

27、球传给教师,然后助跑扣教师向4号位传起的高球。(10) 结合一传、二传进行4号位扣球。(10)2.3. 复习“中一二”战术15组织教法与要求:隔网抛球,由6号位队员垫球,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5)接对方发球后,全队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的练习,发球的力量不能太重。(5)在比赛中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5) 2.4.素质练习10小步跑,高抬腿; 各15秒×2跨步跳 15次×2立卧撑; 10个×2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及小结本次课内容3.2.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传、垫球练习20分钟。每天发球练习:1020次。每周3次有氧健身跑:1000

28、3000米/次。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 课次:9一、课的内容:1、复习传、垫球2、复习扣球3、复习发球与接发球4、介绍“五、一”配备二传后排插上技术二、课的目标:1、通过传、垫球练习,提高技术运用的能力。2、提高扣球技术运用的能力,体现与同伴合作的精神。3、提高发球和接发球技术。4、学习和体会“五、一”配备二传后排插上技术。三、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五、一”配备二传后排插上技术。2、难点是二传队员迅速移动和调整位置。四、场地器材要求1、 排球场一个2、 排球40个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

29、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复习传、垫球 1 5组织教法与要求:两人一组,对传、垫球练习。要求:连续对传、垫球1530次。(8)两人一组,隔网对传、垫球练习。要求:连续对传、垫球510次。(8)2.2复习扣球10组织教法与要求: 学生成一路纵队站立,把球传给教师,然后助跑扣教师向4号位传起的高球。(5)结合一传、二传进行4号位扣球。(5)2.3.复习发球和接发球 20组织教法与要求:三人一组,1、6、5 号站位接发球。(10)以比赛阵容站位接发球,并组织进攻把球打过对方场区。(10)2.4.

30、介绍“五、一”配备二传后排插上技术 15“五一”配备(图197)。全队队员扣球、传球和防守等技术全面时,可采用五个进攻队员和一个二传队员的配备,来加强进攻力量。二传队员在前排时,打“中、边一二”战术或“两次球”战术;二传队员在后排时,可采用“插上”战术。二传队员在对方发球击球后,迅速移动插到前排2、3号位之间的区城内,再根据来球的落点,调整位置对准来球,然后组织进攻。当二传队员从1号位插上时最有利,因为发球落点在2号位的情况少。从该处插上时,移动距离短,能面向全场,便于观察本方或对方队员的情况,易于组成各种复杂战术变化。当二传队员从6号位插上的移动距离也短,但6号位处中场,是发球落点最多的地方

31、,所以插上时要防止互相干扰,影响接发球队员的视线。一般情况下,3号位队员宜站前些,6号位从其右侧插上。当二传队员从5号位插上的移动距离最长,跑动时不易看到后场,而且容易干扰接发球的视线。所以运用5号位插上时。对二传要求较高,移动要迅速,传球技术要熟练。一般从4号位右侧插上较方便。3. 结束部分 103.1. 放松运动及小结本次课内容3.2. 布置课外作业:每天要求垫、传球练习20分钟。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12场班际比赛。每周3次有氧健身跑:10003000米/次。4. 教师课后小结摘要:排球专项课教案(本)课次:10理论课 (具体见多媒体课件)奥林匹克运动文化1、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32、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特征3、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价值排球专项课教案(本)课次:11一、课的内容:1、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简介2、学习太极拳基本步法、腿法、手法3、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4式二、课的目标:1、了解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知识、特点。2、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步法、腿法、手法等技术动作和动作名称。3、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1式。三、本课的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简化太极拳运行的路线、方向 。2、难点心静体松,意念集中,以意导动,呼吸自然深长,迈步如猫行。四、场地器材要求1、空地一块2、 录音机一台、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挂图课 的 教 学 组 成1. 准备部分 101.1 课前常规

33、3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 徒手操(8节)1.3 热身运动(慢跑) 2. 基本部分 602.1.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知识 5我国太极拳的流派非常多,比较有影响的太极拳种有杨式、吴式、陈式、孙式等。这些太极拳套路普遍存在套路长(一般都有42式、88式甚至更长),重复动作多等特点,人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易掌握,推广、普及非常困难,为此国家体委在1954年为了普及开展太极拳运动,特地成立了专门的武术教研室,研究精简太极拳的套路,最终形成了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按着简练明确、易学易练的原则,选择主要内容重新编排,

34、保留太极拳的传统风貌,突出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健身性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具有以下特点:1、全部内容选自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柔和均匀,姿势中正平稳,老幼咸宜,人人可练,易于推广。2、全套24个动作,练习时间为46分钟,内容精练,适于各种时间开展。3、套路偏重于下肢、腰部、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等部位练习,对提高练习者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4、套路练习不受时间、场地的影响,力度、功架可大可小,运气可长可短,完成套路时间可长可短,完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2.2. 完整示范24式太极拳12遍 52.3.学习 24式太极拳运动基本步型、步法 、脚法、手法 152.3.

35、1.步型:弓步;动作要点: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四五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右脚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向前方),两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眼向前平视,两手叉腰。弓右脚为右弓步,弓左腿为左弓步。要求与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直线。易犯错误:a、后脚拔跟、掀掌。b、后腿屈膝。c、弯腰和上体前俯。练习步骤:a、逐步延练习时间。左右弓步交替练习。 b、行进间练习。左弓步再上步接做右弓步。这样持续进行。马步:动作要点: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部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

36、两腿之间,两手叉腰。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脚跟外蹬。易犯错误:a、脚尖外撇。b、两脚距离过大或过小。c、弯腰跪膝。练习步骤:a、逐步延长练习时间。b、原地做马步蹲起练习,即蹲马步和站立交替进行。c、行进间练习:连续上步做马步架打练习。虚步动作要点: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度,屈膝半蹲,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叉腰。眼向前平视。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易犯错误:a、虚实不清。b、 后腿蹲不下去。练习步骤:a、先把姿势放高一些,然后逐渐按规格要求做正确的动作。 b、逐渐延长练习时间。 c、可结合手型

37、、手法练习。仆步动作要点: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臂部接近小腿,右脚全脚着地,脚尖和膝关节外展,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方平视。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沉髋。易犯错误:a、平仆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上翘外展。b、全蹲腿没蹲到底,脚跟提起。c、上体前倾。练习步骤:a、与虚步a、b相同。 b、行进间连续做“仆步穿掌”。丁步动作要求:并步站立,两腿屈膝半蹲,右脚全脚着地,左脚脚跟掀起,脚尖里扣并虚点地面,脚面绷直,贴于右脚脚弓处,重心落于右腿上。两手叉腰,眼向前平视。左脚尖点地为左丁步;右脚尖点地为右丁步。要求与要

38、点:易犯错误、练习步骤均与虚步同。2.3.2.步法上步:后脚前进一步或前脚前移半步。退步:前脚后退一步。撤步:前脚或后脚后退半步。进步:两脚连续向前移动各一步。跟步:后脚向前跟进半步。侧行步:两脚平行连续侧向移动。碾脚:脚跟作轴,脚尖外展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作轴,脚跟外展。2.3.3.腿法分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腿上摆,腿伸直脚面绷平,脚尖向前,高过腰部。蹬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脚慢慢蹬出,腿伸直,脚尖上勾,脚高过腰部。2.3.4. 手型拳:五指卷屈,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掌:五指微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手指不可僵直,也不

39、可过于弯屈。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屈腕,手指和腕部都要松活自然。也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拢,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2.3.5.手法抱球:左右抱球,上、下抱球,转体抱球云手:无论手心向内或外,运转都要呈立圆,速度要均匀,动作要连贯;臂不可僵直或屈成三角形,手高不过眉,两掌在云拨中翻转拧裹,肩不可上耸;两掌运转要与转腰松胯、移动重心协调配合,不可只是摆动两臂而无腰的转动,身体也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脚尖应向前或略外展;并步时两脚应距离1030厘米。2.4. 完整示范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3式,正面、背面各示范一遍。2.5. 学习起势 (图15) 52.5.1. 老师完整示范12遍2.5.2.动作要点

40、:起势中的马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型,开立步时。应要求学生“轻起轻落,点起点落”的步法规律。手臂的前举和下按应抓住“匀速、慢”的关键,手臂的移动要有逆水前进的感觉。二掌下按时手心朝下,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按到两手与腹同高时,须展掌,舒指。教学重点:屈膝按掌。教学难点:手臂与身体的协调配合。2.5.2. 易犯错误:向左开步时,身体左右摇晃。两臂前举和下按时,两肘尖外撑、上扬、两肩上耸。屈膝下蹲时上体前俯或后仰。手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腕关节过于松软,造成手臂前举时指尖朝下,两掌下按时指尖朝上的“折腕”错误。2.5.3.组织教法与要求:手型分解练习:学生跟老师模仿手型练习23遍;学生独立练12遍。在练习

41、中重点提示动作要点,并注意和纠正易犯错误。步法练习:方法、要求同上。起势完整练习:教师在适当位置示范,学生模仿,在练习中重点提示动作要点,并注意和纠正易犯错误。练习23遍;学生独立练习2遍。一、起势123452.6. 学习左右野马分鬃 (图620) 102.6.1. 老师完整示范12遍2.6.2. 动作要点:转体和抱手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要在转体的带动下协调一致地完成。“抱球”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两臂之间犹如抱一个气球,既要抱得住,又不使气球触及身体。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臂分开时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保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二脚不在一条直线上,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教学重点:抱球收腿、转体迈步。教学难点:后坐翘腿、抱球跟脚。2.6.3. 易犯错误:野马分鬃由于转体不够,脚落地偏离,造成弓步“扭麻花”的错误。弓步时前脚脚尖外撇。弓步时后脚跟没有外展后蹬。手指过于僵硬或松软。2.6.4.组织教法与要求:手型分解练习:学生跟老师模仿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