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1.gif)
![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2.gif)
![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3.gif)
![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4.gif)
![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c250e471-98d1-482c-8eef-62dcf7164b62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健1龙佩恒1张连普2刘庆仁2王( 11 土木工程系 ,北京 100044)( 21 北京市政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 100035)摘要 :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 ,确定了独柱式四桩承台的破坏模式和力学计算模型 ,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善承台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技术措施及方法. 研究结果对城市桥梁现行的独柱式四桩承台 设计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桩基 ;承台 ;模型 ;抗裂性中图分类号 : u 443 . 2文献标识码 :a和改善抗裂性能的技术方法 ,试验结论对现行的承台设计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0引言桩基承台是将桩基础和桥
2、墩连接为整体并将桥梁上部荷载传递给桩基的重要构件. 承台受力复杂 ,影响因素很多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何种计算模式对 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并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计算方法有 : 我国桥梁设计规范采用“桁架法或深梁法”,美国和前苏联采用“以板梁理 论为基础的受弯构件计算方法”,英国和加拿大采用 “桁架 (拉压杆) 力学模型”等 . 独柱式四桩承台作为城市桥梁广泛采用的承台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承台 所受墩柱作用荷载大 ,桩间距和桩柱间距小的特点 , 其受载破坏模式与常用桩基承台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 ,独柱式四桩承台的破坏模式尚没有 确定的力学模型 ,如何确定其力学模型
3、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 ,致使在设计过程中只能采用最保守的计 算模式 ,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材 料浪费的问题 ,同时承台开裂后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 ,特别是埋于地下 的混凝土结构受地下水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混凝 土材料退化 、钢筋锈蚀问题将进一步加剧混凝土裂缝的扩展. 因此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对改善 承台使用性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进行了独柱式四桩承台破坏模 式及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以确定其力学计算模式1 模型试验111模型尺寸实验模型与原型几何比例为 1/ 4 ,模型尺寸 、平 面及立面图如图 1 、2 所
4、示.112模型材料承台模型分别采用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 材料 。(见表 1)113实验加载方法将出现肉眼可见 ( 约 0 . 002 mm) 裂缝时荷载定 义为初裂荷载 ,将裂缝达到 0 . 2 mm 时的荷载定义为 开裂荷载 ,将加荷至试件变形无法稳定 、无法持荷而卸载时所达到的荷载定义为极限荷载 .每一个承台模型在实验加载前首先读取钢筋和 混凝土应力测点初读数. 加载级差为 200 kn ,通过现场观测与实验监控 ,初期裂缝产生之后加载级差改为 100 kn ,直至终极荷载 3 000 kn 或承台完全破坏.加载情况如图 3 、4 所示 ,利用油压千斤顶加压 , 模拟墩底垂直力荷载.
5、在各级荷载下 ,用静态电阻应 变仪量测混凝土及钢筋测点的应变值 ,用放大镜量测裂缝宽度值 ,并记录裂缝开展与分布情况及模型 初裂荷载 、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值.图 1 承台平面图( cm)图 2 承台立面图( cm)表 1承台模型材料承台底层配筋 ( mm2 / m2 )外形尺寸 ( m)承台编号承台材料宽高配筋率主筋及局部加强配筋及方式底层为 1912 、桩顶 612 钢筋底层为 1912 、桩顶 612 钢筋 底层为 1912 、桩顶 612 钢筋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1231 . 351 . 351 . 350 . 550 . 550 . 5535 . 0635 . 0635 .
6、 06第一组底层为 1912底层为 1912451 . 351 . 350 . 550 . 5521 . 4921 . 49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第二组61 . 350 . 5521 . 49底层为 1912钢纤维混凝土第三组 7 1 . 35 0 . 55 21 . 49 底层为 1912 钢纤维混凝土图 3 承台加载图示图 4 加载过程2 承台的破坏模式面下方率先出现裂缝 ,裂缝宽度为 0 . 02 mm. 裂缝扩展到承台厚度的 1/ 5 左右 ,如图 5 、6 . 加载达到2 000 kn 时 ,承台四个侧面均出现裂缝 ,裂缝扩展到承台 厚度的 2/ 5 ,裂缝宽度 0 . 050 . 1
7、 mm. 承台底面裂缝211第一组模型当加载吨位至 1 600kn 时 ,在相邻桩间承台侧由边缘向中心方向发展 ,如图 7 、8 所示.当加载达到 2 300 kn 时 ,承台侧面裂缝扩展到 顶面 ,裂缝宽度 0 . 20 . 3 mm ,承台底面裂缝继续扩展直至贯通 ,加载达到 3 000 kn 时 ,承台侧面和底面裂缝宽度为 0 . 80 . 9 mm ,如图 9 、10 .图 5 承台底面初期裂缝分布图 6 承台侧面初期裂缝分布图 7 2 300k n 时承台底面裂缝分布图 8 2 300 k n 时承台侧面裂缝分布图 9 3 000 k n 时承台底面裂缝分布图 10 3 000 k
8、n 时承台侧面裂缝分布212 第二组模型当加载吨位至 1 200kn 时 ,在承台四个侧面均 出现宽度为 0 . 02 mm 的裂缝. 裂缝高度达到承台模 型厚度的 1/ 6 左右. 随着荷载的增加 , 裂缝扩展迅 速 ,当加载达到 1 600 kn 时 ,承台侧面裂缝扩展至承台厚度的 5/ 6 ,裂缝宽度达 0 . 40 . 8 mm ,承台底面 形成贯通裂缝 . 当加载达到 2 000 kn 时 ,承台侧面裂 缝扩展至承台顶面 ,裂缝宽度达 0 . 71 . 0 mm ,承台 底面裂缝双向贯通.213 第三组模型当加载吨位至 1 200kn 时 ,在承台四个侧面均 出现宽度为 0 . 01
9、0 . 02 mm 的裂缝. 裂缝高度达到 承台厚度的 2/ 5 左右. 随着荷载的增加 ,裂缝扩展迅 速 ,当加载达到 1 800 kn 时 ,承台侧面裂缝扩展到承 台 厚 度 的 4/ 5 , 裂 缝 宽 度 达 0 . 4 mm. 当 加 载 达 到2 000kn 时 ,承台侧面裂缝扩展到顶面 ,承台底面裂 缝双向贯通 ,裂缝宽度达 1 . 1 mm.从以上三组承台模型试验可以看出 ,从承台开裂 、裂缝扩展直至承台破坏 ,承台混凝土开裂及裂缝 扩展规律是 :裂缝率先出现在弯矩最大的承台底面 中间边缘处 ,随着荷载的增加 ,裂缝沿承台底面向承 台中心扩展 ,并在承台底面相邻两桩间形成通缝
10、,两条横向裂缝交汇于承台底面中心点 ,同时 ,裂缝沿承 台侧面向上扩展 ,直至承台顶面 ,造成承台破坏 ,达 到极限荷载. 在加载到破坏的过程中 ,承台破坏模式 是典型的弯曲破坏形式 ,并未出现明显的冲切及剪 切破坏特征. 因此针对此独柱式四桩承台的破坏模式 ,应以弯曲破坏的力学模式为主进行设计计算.承台的抗裂性能3由表 2 所列实验结果分析承台配筋率 、混凝土强度与初裂荷载 、开裂荷载以及极限荷载的关系.表 2混凝土弹模 (104 m pa)模型编号设计强度 ( mpa)配筋率 ( %)初裂荷载 ( kn)开裂荷载 ( kn)极限荷载 ( kn)模型 1模型 2模型 33 . 02 . 83
11、 . 11 . 721 . 481 . 830 . 47 %0 . 47 %0 . 47 %1 6001 4001 6002 2002 0002 200未出现未出现 未出现第一组模型 4模型 52 . 72 . 61 . 441 . 280 . 29 %0 . 29 %1 3001 2001 6001 4002 8002 500第二组模型 6模型 72 . 42 . 31 . 141 . 100 . 29 %0 . 29 %1 2001 1001 4001 4002 6002 400第三组1) 首先由混凝土强度相近而配筋率不同的模型 2 和 4 来看配筋 率 的 影 响 , 两 者 混 凝 土
12、 强 度 接 近 ,而配筋率分别为 0 . 47 %和 0 . 29 % ,由于配筋率的影响 ,使模型 2 初裂荷载 、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均 要高于模型 4 . 初裂荷载提高 7 . 7 % ,开裂荷载提高25 %.2) 由表 2 中同一组模型的实验结果对比可以 看出 ,采用相同配筋率的模型其强度对初裂荷载 、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的影响也是呈现正比关系的 ,即 在配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混凝土强度越高 ,初裂 、 开裂 、极限荷载值也就越大.3) 模型 6 、7 混凝土中掺入体积率为 8 的乱向 分布的钢纤维 ,形成钢纤维混凝土承台 ,两者的初裂荷载与开裂荷载级别均大于未掺入钢纤维的模型4 、5
13、 ,如图 11 所示. 这说明 : 钢纤维的掺入增加了开裂前承台的刚度 ,有助于承台底面混凝土的受拉 ,从而延迟了裂缝的出现 ,提高了初裂荷载. 另一方面钢 纤维改善了承台开裂后的延性 ,限制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改善承台的抗裂性能.图 11 模型开裂荷载曲线的方法 ,也可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改善承台的抗裂性能.3) 进一步研究配筋位置对提高承台抗裂性能 的影响 ,对节省钢筋是有意义的.4结论通过独柱式四桩承台的模型试验研究 ,对承台的破坏模式及抗裂性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中得 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独柱式四桩承台的破坏模式以弯曲破坏为 主 ,设计中可采用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力学计算模
14、式.2) 可选适当提高配筋率或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参考文献 :赵国蕃 ,彭少民 ,黄呈逵等 1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 m 1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11罗君东 1 关于承台设计方法的商榷j 1 建筑结构 ,1994 , ( 8)12da mage control model ing of a singlecol umn ca p supported by 4 piles an ddeterminat ion of the ant i - cracking characterist icswang j ian1 lo ng peiheng1( 11dept . of civil e
15、ngineering ,beijing 100044)zhang lianp u2 liu qingren2( 21beijing general municipal and design instit ute ,beijing 100035)abstract : the damage mo del and mechanical calculatio ns were validated by t his st udy. based o n t he analysis oft he test result s technical met ho ds to imp rove t he p roperties were developed to p revent cracking of reinfo rced co n2 crete in t he pile fo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45185-2024眼视光产品成品眼镜安全技术规范
- SMARCA2-ligand-13-生命科学试剂-MCE-7252
- Nonanoylcarnitine-C9-carnitine-生命科学试剂-MCE-3656
- CP-LC-1254-生命科学试剂-MCE-4991
- 3-Hydroxy-desalkylflurazepam-生命科学试剂-MCE-8942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产品出口退税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泳池水上运动项目推广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污染责任赔偿调解协议
- 质量控制在提高实验室效率中的作用
- 2024烟台的海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心尖球形综合征
- 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 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证券公司接口规范
- 2025届天津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 水产品冷冻加工原料处理与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 全新保密协议模板公安下载(2024版)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1章 总论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