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寡人之于国用好_第1页
用寡人之于国用好_第2页
用寡人之于国用好_第3页
用寡人之于国用好_第4页
用寡人之于国用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公元前320年,52岁的孟子不远千里来拜见梁惠王,他们会交流什么呢? 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表人物,后称为后称为“亚圣亚圣”。后。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孔孟”。 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 ,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他到各国去游

2、说诸侯,反对侯,反对“霸道霸道”,提倡以提倡以“仁仁”“”“义义”为为中心的中心的千秋亚圣孟子千秋亚圣孟子“仁政仁政”、“王道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下的君主。由于他的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子著书,遂成孟孟子子。孟母一迁孟母一迁孟母二迁孟母二迁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孟母断织孟母断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的

3、座右铭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 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民为贵君为轻轻”。 仁政仁政,王道王道。“制民产,省制民产,省刑薄赋刑薄赋”。 性善论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之人皆有不忍之心心”。孟子孟子乱世哲思乱世哲思 孟子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是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语录体著著作作, , 与与论语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致。孟子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畅,感情洋溢饱满

4、,说理深刻透彻。孟子孟子有七篇传世:有七篇传世: 梁惠王梁惠王上下;上下; 公孙丑公孙丑上下;上下; 滕文公滕文公上下;上下; 离娄离娄上下;上下; 万章万章上下;上下; 告子告子上下;上下; 尽心尽心上下。上下。(1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和圆形。(2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短。(3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5、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哲言之光哲言之光(5 5)其进锐者,其退速。)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6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人死亡。(7 7)仁者无敌。)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仁德的

6、人是无敌于天下的。(8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己的忧愁。(9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幼。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辈;爱护自己的晚辈,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7、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的晚辈。(10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11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君主为轻。(1212)民事不可缓也。)民事不可缓也。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13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

8、;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14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15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 这样才叫做大丈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夫。(16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9、自弃者,不)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1717)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18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0、(19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2020)尽信)尽信书书,不如无,不如无书书。完全相信完全相信书书, ,那还不如没有那还不如没有书书。(21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

11、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情,增加他的能力。移其移其粟粟( )于河内)于河内申之以孝申之以孝悌悌( ) 孟子在梁惠王孟子在梁惠王3535年(前年(前335335年)被年)被“招贤招贤”,应邀来到魏国。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应邀来到魏国。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梁惠王迫不及待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梁惠王迫不及待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

12、,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即是孟子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即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整理文言知识n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对外争城掠地,相互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对外争城掠地,相互攻伐,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税役繁重,各国劳。对内残酷剥削,税役繁重,各国劳力不足,兵员匮乏,争夺户口人力,就成为各力不足,兵员匮乏,争夺户口人力,就成为各诸侯国的当务之急。诸侯国的当务之急。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

13、次对话,围绕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阐述了孟子“仁政仁政”的具体内容,它与的具体内容,它与论论语语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陈述的孔子中陈述的孔子“德政德政”思思想一脉相传,且有所发展。课文还反映了孟子想一脉相传,且有所发展。课文还反映了孟子的雄辩。的雄辩。全文分三部分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1 1) 提出提出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疑问;的疑问;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32-3) 分析分析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原因;第三部分第三部分(4 4) 阐述阐述民可加多民可加多的措施。的措施。是什么是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怎么办探究讨论:探究

14、讨论: 梁惠王为何对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倍感忧虑?“强凌弱,大欺小强凌弱,大欺小”。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历史资料历史资料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韩非子 “地大国富地大国富,人众兵强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此霸王之本也。” - 管子管子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战国策序序)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

15、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害生产力。这就造成了人口的减少,兵员缺削,劳役繁重,破害生产力。这就造成了人口的减少,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发展生产乏。劳力不足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发展生产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提出提出“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困惑的困惑移其民移其民移其粟移其粟民不加多民不加多民不加少民不加少尽心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无如寡人之用心2 2、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惑?、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

16、惑?梁惠王梁惠王: :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3 3、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明意见?用梁惠王熟悉的用梁惠王熟悉的“战战”设喻,便于启发对方。设喻,便于启发对方。分析分析“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原因投其所好,便于启发投其所好,便于启发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层层推进王如知此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王好战,请以战喻比喻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作答,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问题,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无本质区别,

17、本无本质区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千里迢迢来到魏国,仅仅是来批评孟子千里迢迢来到魏国,仅仅是来批评梁惠王的暴政吗?梁惠王的暴政吗? 1、仁政究竟包括哪几个阶段?、仁政究竟包括哪几个阶段?探讨仁政思想探讨仁政思想明确:王道之始,王道之成。2、两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措施,会有什么样、两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措施,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功效呢?的社会功效呢?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 不入洿池洿池使民使民养生养生丧死丧死无憾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一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这一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排比。给人一种吃不完、用不完的感

18、觉,增强了文给人一种吃不完、用不完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孟子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了那接着孟子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了那些结果?些结果?措施措施五亩五亩树之以桑树之以桑鸡豚鸡豚无失其时无失其时百亩百亩勿夺其时勿夺其时谨谨申之以孝悌申之以孝悌“不王者,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效果效果衣帛(五十)衣帛(五十)食肉(七十)食肉(七十)无饥(黎民)无饥(黎民)不负戴(颁白者)不负戴(颁白者)养民养民教民教民王道之成王道之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谨庠序,申孝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孟子从孟子从王道之始王道之始和和王道之成王道之成两方面阐述使民两方面

19、阐述使民加多的办法加多的办法, ,从从养民、教民养民、教民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诸侯贵族)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下层百姓下层百姓) 一方面揭示出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一方面揭示出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 (对梁惠王自认为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于国尽心”的反驳的反驳) )。最后孟子如何联系当时社会现状,用了最后孟子如何联系当时社会现状,用了什么手法?目的是什么什么手法?目的是什么? ?对对比比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涂有饿殍归罪于

20、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归罪于武器一样。 最后一层写什么内容?最后一层写什么内容?狗彘食人食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涂有饿莩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王无罪岁错错误误态态度度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正确正确态度态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天下之民至焉小结:小结: 课文中阐述的是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王道之始”和和“王道之成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的道理,强调:以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忠信孝

21、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说大人,则藐之。说大人,则藐之。 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下 望之(注:梁惠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望之(注:梁惠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 所畏焉。所畏焉。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小结:孟子出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对理想的追求,小结:孟子出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对理想的追求,对仁义的坚持,使他敢于批评君主,成为中国古代对仁义的坚持,使他

22、敢于批评君主,成为中国古代腰杆挺得最直的知识分子之一。腰杆挺得最直的知识分子之一。为什么孟子这么牛呢?敢于批评梁惠王?为什么孟子这么牛呢?敢于批评梁惠王? 1、心态之一:从心里藐视这些追求物质享受、声势煊赫、思想庸俗的所谓“大人”。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2、心态之二:自以为凭借拯世济民的崇高道德,可以与王侯分庭抗礼。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23、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3、心态之三:对于实现王道政治、彻底整治混乱时局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肩负着振兴天下的历史使命,并受冥冥中天命的指派。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4、心态之四:善养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见过梁惠王后,说他“望之不似

24、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印象颇不佳,所以在游说中,更是居高临下,玩弄他于股掌之上。而梁惠王,时常沾沾自喜,贪婪多欲,似乎又想附庸仁者之风,故作谦恭地向孟子请教,愈加显得轻浮猥琐,而孟子未放弃诱导,可见有志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片苦心。 孟子的仁政思想一、一、反对不义的战争反对不义的战争。三、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三、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二、二、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要求要求: :从以下艺术特色中选一种从以下艺术特色中选一种, ,结合课结合课文举例分析文举例分析. . 1. 1.气势夺人的论辨气势夺人的论辨. . 2. 2.形象贴切的设喻形象贴切的设喻. . 3. 3.层次分明的结构层次分明的结构.

25、.鉴赏艺术特色鉴赏艺术特色课外积累(1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圆形。(2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

26、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5 5)其进锐者,其退速。)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6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死亡。(7 7)仁者无敌。)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8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百姓

27、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愁。(9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幼。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爱护自己的晚辈,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10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11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君主为轻。(1212)民事不可缓也。)民事不可缓也。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13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1

29、4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15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6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言语;自

30、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1717)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18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人,会受到别人尊敬。(19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2020)尽信)尽信书书,不如无,不如无书书。完全相信完全相

31、信书书, ,那还不如没有那还不如没有书书。(21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情,增加他的能力。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颁”通通“斑斑”)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涂”通通“途途”)3、直不百步耳、直不百步耳(“直直”通通“只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无”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