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东校区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刘润峰 编制时间:11、27 编号:97 文言文综合训练(一)学习目标:1、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方法。2、 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3、 学会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分析综合。4、 学会翻译文言句子。目标达成:导读: 初读文章,理清文章的人物时间事件,划出文章里的难解的字词,根据语境认真推断。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费祎字文伟,江夏黾阝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至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
2、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诸葛恪、羊 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
3、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选自三国志·费祎传,略有改动)【注】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4、1 / 28导思注意所讲解题方法得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B.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了:完毕C.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易:改变D.魏军次于兴势 次:驻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亮特命祎同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C.各尽延、仪之用者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D.于时羽檄交驰 极娱游于暇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允与费祎一起坐鹿车前去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下车时,在众人面前,董允面有难色,而费祎并不觉得寒酸。B.费祎出使吴国,凭借聪
5、明才智和高超的外交辞令,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争得主动,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孙权也不得不倍加赞赏。C.魏延与杨仪两人屡生嫌隙,魏对杨有时甚至以刀剑相向,每当这时,费祎就到他们中间去,分辨是非,劝解开导,使两人均能各自发挥才能。D.延熙七年,魏军来犯,大夫来敏通过对弈察探费祎气度,费祎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受命御贼,成功而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5分)译文: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5分)译文: 导练 翻译句子(注意采分点,字字落实)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6、汉语。(8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注: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云东校区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刘润峰 编制时
7、间:11、28 编号:98 文言文综合训练(二)学习目标:1、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方法。2、 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3、 学会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分析综合。4、 学会翻译文言句子。目标达成:导读:初读文章,理清文章的人物时间事件,划出文章里的难解的字词,根据语境认真推断。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
8、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以粟帛,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9、。”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叔略虽为司农,往往参督九卿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选自隋书·卷七十三)导思:注意所讲解题方法得运用。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太祖见而器之 器:重视B. 迥将宇文威来寇 寇:强盗。C. 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教化。D
10、. 高颎、杨素亦礼遇之 遇:对待。2. 下列各项中全部能表现樊叔略“智无穷”的一项是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 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朝廷以叔略报在著称,迁相州刺史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 师心独见,暗与理合A. B. C. D. 3. 下列以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樊叔略因为受父亲的事牵累,被处以宫刑。他后来长得身体高大,又气概不凡,所以高氏对他十分警惕,他跑到周国,被周太祖任以高官。B. 樊叔略到周国后,周太祖将他们引荐给身边的人,后来被任命为大元帅,跟随武帝攻打齐国,他身先士卒,立下战功,既被封爵,又被赐予封地。C. 樊叔略因为有巧思,被责成
11、主管东京的营建工作。尉迥之乱中,樊叔略成功地保卫了大梁。担任相州刺史时,治绩突出,在天下名列首位。D. 樊叔略善于辨疑析理,虽不引经据典,但总能暗合道理,所以常常被听从,皇帝很信任他,朝中重臣杨素也礼遇他,他的死令皇帝十分痛惜。4.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译文:_(2)上降玺书褒美之,赐以粟帛,班示天下。译文:_ _导练:翻译句子(注意采分点,字字落实)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
12、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云东校区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刘润峰 编制时间:11、30 编号:103 文言文综合训练(三)学习目标:1、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方法。2、 积累和掌
13、握文言实词虚词。3、 学会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分析综合。4、 学会翻译文言句子。目标达成:导读:初读文章,理清文章的人物时间事件,划出文章里的难解的字词,根据语境认真推断。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日:“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雠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
14、免归。纡廉洁无资,常筑墼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延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日:“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日:“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主名,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日:“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戚蹋踏,京师肃清。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
15、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日:“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鹚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长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 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墼(j):未烧的砖坯。寺:官署。
16、铃下:指属下。蹋踏(jú jí):形容畏缩不安。导思:注意所讲解题方法得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坐杀无辜 坐:因犯罪。 B下车,先问大姓主名 下车:官吏初到任。 C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 则:准则,法则。D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 幸:特指皇帝到某处。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周纡治政手段严酷的一组是( )
17、; 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 收考奸臧,元出狱者 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 贵戚蹋踏,京师肃清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二人被掠生虫 A B C
18、0;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纡崇尚韩非的学说,办事严厉残酷。在担任勃海太守期间,每次赦免罪犯的诏书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自己隐闭不出门,先派人到属县全部处决罪犯,然后才出来接诏书。B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免官后甚至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是难能可贵的。C周纡任召陵侯相时,廷掾想煞煞他的威风,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后放在相府门前。周纡通过细察暗访,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后来谁也不敢欺骗周纡了。D周纡痛恨豪强,敢于直接和外戚如马氏、窦氏等为敌,其胆识是很值得称赞的;在“诸窦”被诛后,还上书弹劾仍在朝中的夏阳侯窦瑰,其疾恶如仇的性
19、格显露无疑。4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雠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译文:
20、; (2)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译文:
21、0;
22、0; 导练:翻译句子(注意采分点,字字落实)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 注: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
23、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云东校区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刘润峰 编制时间:12、2 编号:104 文言文综合训练(四)学习目标:1、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方法。2、 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3、 学会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分析综合。4、 学会翻译文言句子。目标达成:导读:初读文章,理清文章的人物时间事件,划出文章里的难解的字词,根据语境认真推断。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胡建传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贪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藉走卒,甚得其心。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
24、,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
25、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导思:注意所讲解题方法得运用。1. 下列句中划线词
26、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守军正丞。(守:担任。) B. 三王或誓于军中。(誓:誓言。)C. 建报亡它坐。(坐:犯罪。) D. 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寝:扣压。)2.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尉藉走卒。 B. 于是当选士马日。C. 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 D. 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约其走卒
27、0;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 诛恶以禁邪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C. 欲民先成其虑也 又欲肆其西封D. 或将交刃而誓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 下列对原文叙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胡建发现监军御史违反军法,私自做买卖从中获利,影响很坏,于是当机立断,计划周密地斩杀了监军御史。B. 对于斩杀监军御史一事,皇上下诏,认为应该听取文吏的意见,又举了三王的事例,表示支
28、持胡建的做法。C. 从渭城令胡建与帝姊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胡建具有不畏权贵、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D. 为非作歹的贵戚相互勾结,反诬良臣;大将军霍光一病,权力由贵戚掌握,这一切构成了胡建自杀的原因。5、对下面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亡车马 亡:通“无”,没有B、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 穿:穿过C、执事不诿上 诿:推诿D、致民志也 致:达到目的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胡建“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一组是( )建欲诛之 走卒前曳下堂皇 臣谨以斩,昧死以闻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 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射甲舍门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29、正确的一项是( )A、胡建家里贫困,没有车马,不能像其他做官的那样坐车骑马,常常与士卒一起步行,但这拉近了他与士卒的距离,使他很得士卒的心。B、胡建认为监军御史在军营里做生意是违法的,他跟随士卒快步来到官署厅堂,命令士卒把监军御使拉下,并立即将监军御史斩首。C、胡建在斩监军御史之前就写好了奏章,后来上奏皇上。皇上认为胡建斩监军御史是应该的,胡建因此声名显扬。D、胡建担任渭城令时,不畏公主的权势,率领吏卒将公主的住宅包围起来,要捕捉被丁外人收买的射杀原京兆尹樊福的刺客。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4分)译文: 主使仆射劾渭城令
30、游缴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6分)译文: 费袆,字文伟,是江夏鄳(máng)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靠同族父辈费伯仁生活。费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来迎费伯仁入蜀,费伯仁就把费袆也带到蜀地求学。到先主定蜀时,费袆就留在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当时许靖丧子,董允和费袆想一起到许靖之子的葬地去。董允向父亲董和请求要一辆车,董和就派人给他们驾驭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一种由人力推挽的小车,因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而费袆就抢先上去。等到了葬地,诸葛亮和许多达官贵人都已到齐,他们看到这辆鹿车觉得很是少见,董允的神色一直局促不安,而费袆却泰然自
31、若。车夫把车拉回去后,董和向他询问,得知此行的情况,就对董允说:“我常疑心自己还没分辨出你和文伟的优劣高低,从今以后,我很清楚了。” 先生立刘禅为太子,任费袆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他们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袆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袆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袆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袆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孙权性情圆滑,能说会道,戏谑调笑总出人意外;他手下的诸葛恪、羊旌等人,知识广博,才能卓越,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而费袆与他们谈论时,却滔滔不绝,含义深刻,据理回答,对方始终不能使他服输。孙
32、权十分器重费袆,对他说:“你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必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之重臣,以后恐怕不能常来了。”费袆回蜀后,升为侍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袆任参军。因他奉命出使总能符合皇帝的旨意,所以多次到吴国去。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费袆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一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袆就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袆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袆任后军师。不久,代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袆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公
33、元244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山,后主授予费袆符节,他授予杀违军令者的权力,率领兵士前去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袆处告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而费袆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急躁厌倦的样子。来敏说:“我来这里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费袆到了兴势山,敌人就撤退了,费袆被封为成乡侯。后来,蒋琬一再推让益州的职务,费袆便又兼任益州刺史。费袆报效蜀国所立的功名,大致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费袆出驻汉中。从蒋琬到费袆,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去办理,
34、他们受到推重信任就是这样。后来,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夏,费袆回到成都,成都看天象风水的人说,现在都城没有宰相的星位,所以到了冬天,费袆又带兵北驻汉寿。延熙十五年(252年),后主命费袆自建府署。十六年(公元253年)年初大会上,魏国投降过来的郭修在坐。费袆欢饮大醉,被郭修手执短剑杀害,封谥号为敬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
35、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以粟帛,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
36、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叔略虽为司农,往往参督九卿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选自隋书·卷七十三)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太祖见而器之 器:重视B. 迥将宇文威来寇 寇:强盗。C. 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教化。D. 高颎、
37、杨素亦礼遇之 遇:对待。9. 下列各项中全部能表现樊叔略“智无穷”的一项是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 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朝廷以叔略报在著称,迁相州刺史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 师心独见,暗与理合A. B. C. D. 10. 下列以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樊叔略因为受父亲的事牵累,被处以宫刑。他后来长得身体高大,又气概不凡,所以高氏对他十分警惕,他跑到周国,被周太祖任以高官。B. 樊叔略到周国后,周太祖将他们引荐给身边的人,后来被任命为大元帅,跟随武帝攻打齐国,他身先士卒,立下战功,既被封爵,又被赐予封地。C. 樊叔略因为有巧思,被责成主管东京
38、的营建工作。尉迥之乱中,樊叔略成功地保卫了大梁。担任相州刺史时,治绩突出,在天下名列首位。D. 樊叔略善于辨疑析理,虽不引经据典,但总能暗合道理,所以常常被听从,皇帝很信任他,朝中重臣杨素也礼遇他,他的死令皇帝十分痛惜。四、(23分)11.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译文:_(2)上降玺书褒美之,赐以粟帛,班示天下。译文:_【参考译文】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在魏担任南州刺史、阿阳侯。在高氏家族专权的时候,六图谋复兴东魏,被高氏杀害。叔略当时还是个儿童,竟被处以宫刑,在殿省供职。叔略身高九尺,气宇不凡,
39、深为高氏所憎恶。他内心不安定,就跑到关西。周太祖见了他,非常器重,把他安置在自己身边。不久任命他做了都督,继承父亲的爵位做了侯。大宰相宇文护主管政事,让他做了中尉。叔略多有谋略,熟习当时的政务,字文护渐渐给他以信任。让他兼管朝廷内外。屡次升迁担任了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杀后,齐王宪让他做了园苑监。当时,齐王宪一向有吞并关东的志向,叔略借机会多次献上军事计谋,齐王宪认为他有奇才。建德五年,跟从武帝攻打齐国,叔略带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凭借功劳升任上开府,进封为清乡县公,封邑一千四百户。任命他担任汴州刺史,以英明果断著称。宣帝的时候,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心思巧妙,任命他做
40、了营构监的官职,宫室规模形式,都是叔略所制定的。尚未建成,皇帝驾崩了。尉迥作乱,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大将宇文威来攻打,叔略打跑了他。凭借功劳升任大将军,重新担任汴州刺史。隋高祖受禅做了皇帝,升任他为上大将军,进爵为安定郡公。在州里任职数年,很有声誉。邺地风俗轻薄,被认为难以教化,朝廷认为叔略无论到了哪里都以治绩著称,就调他做相州刺史,治绩在当时是天下第一。皇帝发给证书对他进行表彰,赐给他粮食布匹,颁布并让天下人知道。百姓因此互相传语:“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召他担任司农卿,官吏百姓无不流泪,一起立碑歌颂他的功德。自从做了司农,所有种植的事情,叔略另外做出方案,都出人意料。
41、朝廷有疑难而公卿又决断不了的问题,叔略总是为他们进行评议。尽管他不引经据典,但所说的话都有独到的见解,暗中于事理相吻合。很被皇上亲近和信任,高颎、杨素也对他以礼相待。叔略虽然做的是司农,却常常参与九卿管理的事务。性情十分奢侈,每顿饭一定占用一丈见方的地方,备上山珍海味。高祖十四年,跟从高祖祭扫泰山,走到洛阳,皇上命令他审查囚犯。准备好了状子,将要上奏,早晨起来,到了监狱门口,在马上突然死去,这一年五十九岁。皇上伤悼了很久,追赠他为毫州刺史,赠溢号为“襄”。8. B(寇,动词,攻打。)9. C(表现勇敢;表示樊叔略的政绩。可排除)10. B(“引荐给身边的人”“被任命为大元帅”错)四、(23分)
42、11. (1)当时,齐王宪一向有吞并关东的志向,叔略借机会多次献上军事计谋,齐王宪认为他有奇才。(译出大意1分,要点字“素、因、数、进、奇”各1分,共6分)(2)皇帝发给证书对他进行表彰,赐给他粮食布匹,颁布并让天下人知道。(译出大意1分,“降、褒、班”各1分,共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日:“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雠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
43、,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纡廉洁无资,常筑墼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延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日:“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日:“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主名,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日:“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
44、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戚蹋踏,京师肃清。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日:“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鹚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长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 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
45、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墼(j):未烧的砖坯。寺:官署。铃下:指属下。蹋踏(jú jí):形容畏缩不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坐杀无辜 坐:因犯罪。 B下车,先问大姓主名 下车:官吏初到任。 C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
46、; 则:准则,法则。D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 幸:特指皇帝到某处。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周纡治政手段严酷的一组是 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 收考奸臧,元出狱者 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 贵戚蹋踏,京师肃清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二人被
47、掠生虫 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纡崇尚韩非的学说,办事严厉残酷。在担任勃海太守期间,每次赦免罪犯的诏书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自己隐闭不出门,先派人到属县全部处决罪犯,然后才出来接诏书。B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免官后甚至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是难能可贵的。C周纡任召陵侯相时,廷掾想煞煞他的威风,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后放在相府门前。周纡通过细察暗访,
48、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后来谁也不敢欺骗周纡了。D周纡痛恨豪强,敢于直接和外戚如马氏、窦氏等为敌,其胆识是很值得称赞的;在“诸窦”被诛后,还上书弹劾仍在朝中的夏阳侯窦瑰,其疾恶如仇的性格显露无疑。4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雠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译文:
49、;
50、; (2)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译文:
51、0; 三、(9分,每小题3分)8C(则:效法)9B(是说周纡擅长写案牍和法律条文;是窦笃兄弟所为)10A(应为周纡隐藏诏书不公布,等将罪犯全部处决完,才出示诏书)四、(23分)11(1)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 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 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
52、 (试我)!译出大意给3分(“/”所分各1分);“牧”“雠”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2)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 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 因而没敢加害(他)。译出大意给3分(“/”所分各1分);“以”“素”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为人苛刻,缺少恩惠,喜欢韩非的学说。(明帝)永平中期,周纡补任南行唐长。上任后,他晓谕官吏百姓说:“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 (试我)!”接着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周纡升为博平县令。他拘捕拷问贪污受贿的人,没有一个人活着出
53、狱。周纡凭着声威晋升为齐国相,他也十分严厉残酷,一味动用刑律,并且擅长写案牍和法律条文,受到州内郡县效法。后来因滥杀无辜,再次被降为博平令。(章帝)建初中期,周纡担任勃海太守。天子赦免罪犯的诏书每次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将诏书藏起不拿出来,先派人到所属各县将罪犯全部判处完,才拿出诏书。结果被征召到廷尉府,免官回家。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他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肃宗听说以后很同情他,又让他担任郎官,又升迁为召陵侯相。廷掾害怕周纡威猛明察,想煞煞他的威风,就在清晨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将尸体立在相府门前。周纡得知后就去察看,他站在死人身边,装着好像跟死人说话的样子。暗中观察到死人口中和眼中有
54、稻芒,就秘密向把守城门的人问道:“都有谁运稻草进城?”看门的人说:“只有廷掾。”他又问身边侍从:“外面有谁对我跟死人说话持很怀疑的态度吗?”侍从说:“廷掾对您怀疑。”于是周纡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没杀人,弄来的是路边的死人”。自此谁也不敢欺骗周纡。天子召他担任洛阳令。周纡刚上任,先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动了怒,厉声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旨意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和帝即皇帝位以后,太傅邓彪上奏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周纡被免职回乡。
55、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遇去只要有一丁点儿私怨的,统统被杀。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柴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永元五年,周纡再次被召用为御史中丞。窦氏许多人虽然被杀,而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痛恨此事,就上疏说:“臣听说臧文仲侍奉国君,见到对国君合礼的人,侍奉他就像孝子侍奉父母一样;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诛杀他就像鹰鹯追逐鸟雀。案夏阳侯窦瑰,本来轻浮刻薄,心志乖戾不正,对经典毫无学问,但他妄自建造讲堂,对外招收儒生,实际聚集奸诈凶暴的人。他轻视皇上声威,轻慢皇室,应当处以死刑。” 六年夏天
56、,发生旱灾,天子亲自到洛阳监狱察看囚犯情况及记录的罪状,见到两名犯人被拷打后伤口生虫,将周纡降职为骑都尉。七年,迁任将作大匠。九年,在任上去世。胡建传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贪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藉走卒,甚得其心。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
57、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
58、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习题检测: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守军正丞。(守:担任。)B. 三王或誓于军中。(誓:誓言。)C. 建报亡它坐。(坐:犯罪。)D. 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寝:扣压。)2.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59、; )A. 所以尉藉走卒。B. 于是当选士马日。C. 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D. 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约其走卒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 诛恶以禁邪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C. 欲民先成其虑也 又欲肆其西封D. 或将交刃而誓
60、;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 下列对原文叙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胡建发现监军御史违反军法,私自做买卖从中获利,影响很坏,于是当机立断,计划周密地斩杀了监军御史。B. 对于斩杀监军御史一事,皇上下诏,认为应该听取文吏的意见,又举了三王的事例,表示支持胡建的做法。C. 从渭城令胡建与帝姊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胡建具有不畏权贵、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D. 为非作歹的贵戚相互勾结,反诬良臣;大将军霍光一病,权力由贵戚掌握,这一切构成了胡建自杀的原因。参考答案:1. B(“誓”为动词,发誓、立誓之意。)2.D项“军容”今义指军队的外表、纪律、威仪等;古义指军队的风纪、法今等。虽然古今在细节上不完全相同,但都是约束军队的规定,意思基本相同。A项“所以”,今义是用来表示结果的连词,古义则表原因或凭借,这里指后者,意为“用来的方法”。B项“当选”,今天是一个词,意为“被选上”;古代是两个词,“当”意为“在(的时候)”,“选”意为“选拔”、“选择”。C项“堂皇”今义指声势宏大,冠冕堂皇。古义指广大的殿堂,官府办公的署厅。3.A项,前“乃”为副词,于是、就;后“乃”为副词,竟、竟然。B项,前“以”为连词,连接手段与目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绥中电厂000MW机组调研报告汽机
- 2022-2027年中国茯神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通风与空调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 中国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小学解方程思维拓展训练500题
- 小学解方程综合训练500题
- 2025年玻璃贴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电容压力变速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体育保险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中国着名的塔课件
- Q∕GDW 11612.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2部分:技术要求
- 公司办公室5S管理规定(实用含图片)
- (完整版)餐饮员工入职登记表
- 智能化工程施工工艺图片讲解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 2022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咳嗽与咳痰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应用题100题
- 综合布线验收报告材料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