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部资料,请勿外传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构想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目 录一、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1(一)是云南实现追赶跨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迫切要求1(二)是生态立省,实现绿色可持续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1(三)是造福人类,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的绿色产业2(四)是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的迫切要求2(五)是促进产业整合,加速云南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3二、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基础和条件5(一)依托云南多样性的生物优势资源,新区具备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5(二)具有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底蕴6(三)具有发展中药材种植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6(四)拥有

2、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道地中药材大品种7(五)全省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有较好的产业基础7(六)具有较强的科技人才支撑10(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0(八)具有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12三、国内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14(一)中药材刚性需求继续增加,中药板块异军突起14(二)中药材价格整体下滑,但波动幅度趋稳14(三)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马太效应”初步显现15(四)传统中药材市场交易量锐减,经营举步维艰15(五)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强势崛起,交易量快速增长16(六)市场热点持续时间短 走势单一17四、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8(一)发展思路18(二)基本原则18(三)发展目标20五、园区选址与实施组

3、织22(一)选址方案22(二)实施组织22六、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24(一)打造特色天然药物产业链群24(二)搭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26(三)搭建国际化的药材药品物流配送交易综合平台26(四)做好政府服务和市场监管,营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27一、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一)是云南实现追赶跨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迫切要求现代生物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消耗低,是继全球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之后的又一个规模巨大的支柱产业。从我国看,近年来现代生物产业快速增长,到2020估计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相当于目前信息产业规模。目前,云南产业结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转型发展任务艰巨。而云南生物资

4、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迫切需要把握生物经济发展机遇,着力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等特色生物产业,加快将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推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二)是生态立省,抢当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实现绿色可持续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物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生物产业带动性、辐射能力最强,兼具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的时代发展特征。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最有利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云南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范围,改善我省经济布局,富民强省,提高

5、我省国民经济总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三)是造福人类,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的绿色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GDP增长77倍,人均卫生费用增长64.13倍,人均用药水平增长92.1倍,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加大对卫生投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近十年我国药品市场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中国药品市场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从1979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到2018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作为中药历史最悠久、也是世界最大的中药材使用市场的中国

6、,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药材、药品质量的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未来。作为云南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空气、土壤和光照条件优良的最适宜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地区,高水平的打造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必将对人类健康长寿做出贡献。(四)是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措施,加速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国内外围绕生物资源、技术、人才等的争夺日趋激烈。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与中医药的结合,随着化学药副作用和抗生素抗药性的逐步显现,以天然药用植物来源的天然药、中药、民族药,从安全、环保、养生的角度,越来越被除有传统使用习惯的华人圈以外的国际市场接收和认同。大量跨国企业纷纷进军中国

7、,抢占中医药资源。云南生物资源丰富,中药材种植、植物提取物及原料基地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正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热点。面对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生物产业集聚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采取政策措施,加速人才、资金、技术等集聚,培育形成以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努力实现现代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五)是促进产业整合,加速云南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未来中医药产业的重心会愈来愈往上游转移,上游原料加工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药材专业交易会越来越受重视。中药材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低,将决定谁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打造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推动资源整合,促进现代生物产

8、业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生物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完整产业链,降低交易、运输等物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量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利于形成产业配套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文化,培育形成与居住、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新兴康体养生保健产业。27二、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一)依托云南多样性的生物优势资源,新区具备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云南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特色鲜明,享有“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之称。全省生物资源禀赋具有三个明

9、显特征:一是种类多样。云南省是全球生物物种高富集区和世界级的基因库,物种数约占世界物种的10%。就国内而言,我省物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脊椎动物、高等植物和花卉的种类都占全国的50%以上。仅在滇西北地区,就汇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包含了大量野生近缘种和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种质资源。二是分布广泛。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七种气候类型,拥有北半球除沙漠和海洋外的各类生态系统,不仅是最适宜生物生长的地方,而且全境都具有生物资源开发的良好条件。三是地位重要。我省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却拥有全国63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59%的脊椎动物等物种资源,微生物更是包揽国内外已发

10、现的所有种类。从中药材资源看,云南药用植物6157种,药用动物372种,药用矿物30种,分别占全国同类资源的55.4%、21.1%和37.5%。通过长期调查研究,2013年公布又发现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丰富多样的药物资源,为研究开发天然药物、发展中药材种植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条件。(二)具有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底蕴云南共有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医药文化知识。有许多有效的单方和复方,特别是傣医药、彝医药、藏医药、苗医药等,不仅有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而且有文字记载,是研究开发新药、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的重

11、要宝库。云南省民族药1300多种,已开发民族药制剂100多种。云南白药、灯盏花、青叶胆、鸦呼噜、灯台叶等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均源于民族药。同时,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发展上,云南也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成书至今已近600年,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0多年,是我国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为完整的作品,所载许多药物都是本草纲目未载之药,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完善做出很大的贡献,尤其对云南本土医药研究具有宝贵价值。(三)具有发展中药材种植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 云南地处北纬2129之间,是低纬度地带,全年接收太阳辐射光热多,早晚温差大,热量丰富;森林覆盖率52.93%,居全国第3位;空气质

12、量好,土壤无污染;多样性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适合我国90%以上的中药材在云南种植。 良好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光照、湿度、积温等直接影响药材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关键要素,使得云南很多中药材在药效上和价格上,均要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种植的相同品种,也成就了“云药”的美誉。(四)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道地中药材和中药大品种云南的三七、天麻、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云黄连、滇虫草、半夏等道地药材和血竭、千年健、砂仁、鸡血藤等南药品质优良,享誉世界。三七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8%;灯盏花、石斛、草果、砂仁等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如目前国内400多种中成药都有三七配伍,治疗冠心病的复方丹参片的主要成分就是

13、三七,名扬世界的云南白药,三七在其配方中占有极大比重。还有福建漳州的片仔癀和天津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里面都含有三七的成分。2012年全省有药品生产批文约4400余个。其中:中药批文2030个;共生产药品品种1450个,云南自主研发的全国独家生产的品种、剂型 220余个。其中民族药120个,独家品种之多在全国是少有的。2012年,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近10亿元、大理药业醒脑静注射液销售9亿多元、云南白药膏销售8亿多元、龙津药业生产的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销售7亿多元。(五)全省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有较好的产业基础2012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较上年增长47%;全省生物医药一、二、

14、三产销售总额达774亿元。其中,全省医药工业产值278.16亿元,较上年增长29.34%。医药商业销售356亿元,较上年增长25.94%。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50亩,中药材种植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实现了两年翻一番,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具有代表性的是,三七、灯盏花等基本形成了集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2011年,云南省三七为原料的药品、保健品、日化产品工业产值达75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5%,三七产业链总产值达100亿元。以灯盏花为原料的灯盏花单、复方中药、天然药产值10.5亿元,产业链总产值11.7亿元。2012年,全省三七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三七产1量

15、超7000吨,三七销售收入达100亿元,2012年三七出口1600多吨,较2011年增长80%。分析原因,三七价格上涨的主要是供求关系造成的。由于云南白药、血塞通系列、复方丹参等以三七为原料的中药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后,销售大幅增长,以及三七在养生、调理、治未病方面的使用增加,造成三七药材供应的不足,今后不论三七价格如何变化,但三七的使用量己经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铁皮石斛为主的石斛种植业发展较快,全省由150余家石斛种植企业,石斛种植面积2011达到2.8万元,产值超过18亿元;2012年达3万亩左右,其中仅新种铁皮石斛面积相当过去10年的总和,组培苗生产能力达2亿丛以上,铁皮石斛组培苗生

16、产不能满足种植需要的情况已经好转。由于云南气候适宜铁皮石斛种植,以浙江为主的省外投资者纷纷到云南发展石斛种植。未来3-5年,将是云南石斛种植发最快的时期。除三七、石斛外,近年种植发展较快的中药材还有滇龙胆、银杏、茯苓、重楼、天麻、金银花、当归、滇红花、秦艽、续断、桔梗、附子、以及螺旋藻、红球藻、万寿菊、蓝莓、吗咖等。2011年云南省40种主要药材种植面积品种种植面积(万亩)品种种植面积(万亩)三七14.2草果106石斛2.8八角102天麻2五倍子10龙胆草40云木香4.8当归7.45露水草2薯蓣4栀子2.5板蓝根3.9草乌3重楼0.8桔梗0.9红花8秦艽6白扁豆0.4杜仲4茯苓3砂仁12酸木瓜

17、15.6天门冬0.6续断6.2肉桂7.2金银花3红豆杉6大黄藤1.3白术1小黄姜14银杏8.7云黄莲1.8薏仁0.8芦荟1万寿菊15除虫菊6龙血竭0.22灯盏花1.5-(六)具有较强的科技人才支撑截至2012年底,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昆明医学生物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大学等一批科研机构和高校,我省已拥有涉及生物医药的“中国西南野生资源种质库”和“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省共建“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

18、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以及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生产中心等5个国家级公共研发中心,中药标准化及质量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公共研发中心。同时,新建了云南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组建了民族药、三七、灯盏花、石斛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省从事生物科技的研发人员超过万人,其中两院士4人。以企业为主体,涵盖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环节的研发链条,得到进一步完善。(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化学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并发生越来越明显的药源性疾病,对一些世界性的疑难病症无能为力,而且许多现代疾病尚未找到有效的合成药物,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

19、的健康需求。随着人类“崇尚自然,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 人们对天然药物的和天然保健品的社会需求日益增涨。同时,人类的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包括使用中草药及其制品在内的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甚至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通过中医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康复。同时,国际上对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草药制品已逐渐取得共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草药合法化, 欧共体对草药统一立法,美国政府也立法接受天然药物及其复方制剂。德国每年向我国进口大量的银杏叶,加工处理后,制成多种成品。瑞士将我国长白山人参加工

20、制成产品。世界各国各大制药公司都投入巨资研究天然药物。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天然药物将成为未来10年全球制药业实现繁荣的直接动因。这一历史的转变为中药材和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医药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加快实施,以及构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构想的提出,特别是“八入滇、四出境”铁路网、“七入滇、四出境”公路通道、“两入省、三出境”水运通道和“空中经济走廊”的打造,云南将从对外开放的末梢,成为面向印度洋、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最前沿。而优势特色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同时也是我国扩大沿边开放的优势所

21、在和重要内容。可以看到,一个国际化的全球市场,正在向我们敞开。(八)具有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一个新兴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营造。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生物产业作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决心像当年打造“两烟”产业一样,集全省之力,加快培育生物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条件。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将生物产业发展,作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一大关键举措。2011年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围绕如何把生物产业培育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税增长的支柱,提出了60条措施。201

22、2年2月发布的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把云南建成在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的生物产业基地。按照规划先行的思路,在制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优势生物产业“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先后组织编制了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一批专项规划和发展意见。为强化“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使生物产业发展有法律法规保驾护航,我省开国内之先河,率先进行地方立法,起草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已经省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进入了人大立法程序。为进一步健全生物医药领域的

23、统筹协调,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布实施了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同时,为推进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设立了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云南盈谷生物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云南和源生物医药产业投资资金”两个专业性投资基金。出台了支持自主创新、推进原料种植基地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的一系列政策。同时,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从创新能力建设、新产品产业化、领军企业培育、GMP改造等多个方面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三、国内中药材产

24、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一)中药材刚性需求继续增加,中药板块异军突起中药材需求刚性增长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全球健康经济时代来临,天然、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民众收入水平提高,国内有效需求稳步增长;三是政策推动,例如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对西药抗菌素的限量使用等。据网上数据显示,近三年同期指标中,中药材板块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7.60%,遥遥领先于其他医药行业。其中,天士力、同仁堂、云南白药、康美药业等行业巨头在2012年经济环境回落的情况下,均实现了较高的企业收入;而据中药材天地网统计,2012年800家核心产地合作社、供应商销售平均增长率高达32%以上。(二)中药材价格整体下滑,但波动幅度趋

25、稳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药材市场进入下降通道。2012年国内中药材市场行情继续下调,各类指数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与2011年7月最高点相比,超过50%的品种价格几乎腰斩。同时,一是由于前两年价格涨幅过大,泡沫尚未挤干;但多数品种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部分品种甚至已经烂市。加之产地药农对市场预警反应的滞后,扩种热情不减,明年新货一上市,市场的将面临更强的压力,价格的继续调整无可避免。但与2011年相比,今年的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趋缓。据2011年数期监测报告显示,中药材年波动幅度大多集中在20%50%;而2012年中药材监测报告显示,全年的品种波动幅度多集中在5%-20%之间,与去年的行情

26、剧烈波动比较,今年市场行情相对稳定。(三)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马太效应”初步显现首先是表现在生产方面,截至到2012年上半年底,全国成规模种植地块、基地超过5000个,其中连片规模超过1000亩的基地有120多家,且多集中于西部地域广阔地带;其次表现在交易规模上,全国核心产地供货商800余家;最后,在药材品种价格走势呈现两级分化 “贵族越贵 平民越贫”。如2012年在行情下行通道中,市场中也出现了部分药材品种逆市上扬,而这部分品种则多以贵系品种为主,例如:人参、西洋参、鹿茸、虫草等,该部分品种多以贵细药材、资源枯竭的野生为主。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批品种出现烂市的局面如:川芎、王不留行、金银花

27、等品种,且随着后市供需关系再度升级,预计品种的两级分化将越来越严重。(四)传统中药材市场交易量锐减,经营举步维艰传统中间交易环节的弱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2012年这种交易困境更为加剧,一是采购商与原产地的对接日益紧密,从中间商手中买货预期降低,伴随着原产地供应商销售量快速增长同时必然带来传统中间环节交易量和市场地位的下滑;二是多轮的高行情追逐造成传统经营者、囤积者资金耗尽,商家手中普遍存货积压,市场的流动性锐减。故2012年中药材市场与前两年的门庭若市比起来,今年的情形可谓一落千丈,部分市场在淡季甚至达到无人问津的地步,相邻的几家药商老板围坐聊天、喝茶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下半年的行情稍有好转

28、,但也是隔三差五才能做成两单生意,药商在这种行情中不敢大量进货,一是担心买了无法脱手,资金无法周转;二是由于市场不景气,担心买了就跌,只能以勤进快销的方式维持日常经营。年底药市的走动开始加快,带动部分品种的价格小幅回升,但也带动了产地的药农种植积极性,严重透支了明年的行情。(五)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强势崛起,交易量快速增长传统产业的“两化融合”已成大势所趋。2012年,与传统交易方式日渐惨淡境遇相比,以快速对接服务购销两端、来源可追溯的中药材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高速发展,交易量迅速递增。据中药材天地网网上交易平台统计,从2012年6月全国第一个网上交易平台上线到2012年12月28日这半年时间内,中药

29、材注册网商已超过20000家,其中产生实际网上交易的网商多达7123家,交易量接近7000万元。依据当前的加速增长态势,预计2013年,网上交易规模将超过8个亿。新的流通模式将对增加供需两端收益、减少流通成本、规范标准和净化行业起到革命性推动。(六)市场热点持续时间短,走势单一2012年药市极为疲软,但也不乏弱势中的亮点,云南的三七、西北的党参、当归,东北的人参,从今年的热点品种来看,今年涨价的原因主要因为减产导致供求关系紧张,加上资金的追捧,才得以在弱势走强。从热点品种启动的特点来看,行情极难把握,脉冲性爆发,上涨周期短,短短几天,价格便大幅拉升,但它们的涨价并未起到领头羊的效应,属于单一的

30、个体走势,属于弱势行情中的投机性品种,人为因素起到很大作用。四、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围绕造福全人类健康长寿的目标,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举,依托全省三七、石斛、云茯苓、天麻、滇重楼、灯盏花、云木香等中药材优势资源和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原料保障,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紧扣下游药品生产企业和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构建涵盖“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和工厂化育苗、中药材初加工和中药材销售、中药饮片生产、活性部位提取和原料药生产、终端药品生产、药材药品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传统中医药民族药文化传承和康体养生”的全产业链,统筹“一、二、三”产业,着力在饮片加工技术、新药研发、

31、现有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贸易、城镇化”五位一体的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二)基本原则1、坚持三次产业协调、高端化发展要瞄准世界生物经济发展的趋势,树立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与民族药、天然药、高原特色农业以及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构筑“大健康”格局,实现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2、坚持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发展大企业和大项目是推动生物经济链群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符合更市场规律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基地”多种模式,推进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

32、植。要按照“大企业+产业链+园区/城镇”的模式,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生物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上下游资源要素集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园区。3、坚持大园区和大平台集聚的发展推进生物经济集聚发展,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功能性载体和平台。要围绕集聚生物企业、人才等核心要素,积极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大力推进生物经济专业园区、创新平台等功能性载体和平台建设。4、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合力发展产业集群主要是市场机制推动形成的,但政府在创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和政策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和管制性较强的领域,政府在推动解决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性和体制性制

33、约问题方面的作用十分关键。要加强统筹规划,着力解决制约生物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5、坚持开放合作和创新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企业家和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提高新区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借鉴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效整合优势生物资源,准确产业定位,避免产业同构和低端化竞争。(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滇中产业新区高原特色中药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突破1000亿元。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世界最大的中医中药研发创新、药材加工、

34、中药生产、药品流通和进出口贸易园区,享誉世界的中医药和名族医药的文化交流、教育与培训、会展、产品体验、康体养生的特色城镇。中药材种植:在全省建设100万亩的规范化种植保障基地,其中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基地超过10个农业。到2020年,农业产值达到1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 中药材加工: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初加工、中药饮片和植物提取物生产基地;中药材的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植物提取物和药用中间体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同时带动相关包装材料、原辅料的就地生产加工。到2020年,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中药材流通贸易:建成世界最

35、大的中药材(包括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集散贸易地和流通中心。经营户超过5000户,经营品种超过2000个,年交易药材超过100万吨。到2020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医药商业:打造西南最大的药品仓储配送物流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国内的最大的药品进出口贸易和电子商务平台。到2020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0亿元。基于中医药的现代服务业:建成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一个集科普、康体、养生、休闲、文化、教育、会展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城镇。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收入达到50亿元。培育形成12个超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领军企业、35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以

36、及一大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小企业和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打造集群竞争优势。五、园区选址与实施组织(一)选址方案特色中药材产业园区的选址,必须能够有便捷的大宗物流和公共交通保障,必须与智力密集区和城市中心区距离较近,必将具备较为成熟的开发利用条件。综合考虑滇中产业新区规划范围内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园区建设土地需求,建议选址安宁市太平片区的册俄村。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和“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推进原则,规划用地10平方公里,一期5000亩。(二)实施组织按照“产业带动、组团发展、产城融合”的要求,结合云南实际,抓住国内17大专业中药材市场之一的“昆明菊花村中药材市场”整体搬迁的契机,着力引进

37、国内外具有园区建设成功经营的企业集团和具有中药材市场整合能力的国内医药制造领军企业(如:云南白药、康美药业等),探索产城融合和山地城镇建设新模式,打造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园。紧密结合省内外中药制药企业、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保健品、化妆品、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对优质中药材的需求,医疗机构对中药饮片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对药食两用中药材的需求,以我省中药大品种优质药材、道地药材、濒危药材人工种植为重点,以GAP规范种植为引导,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产业、营销产业的链接,通过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规模效益,集聚一批中药材加工、流通和药品制造企业,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同共进、

38、良性互动,实现产城高度融合、产业集聚发展。六、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一)打造特色天然药物产业链群围绕我省丰富的三七、灯盏花、天麻、石斛、滇重楼、云木香、龙血树等特色天然药物资源,以及玛咖等新资源食品,以辐射全省的规范种植为基础,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打造从特色天然药物GAP种植基地建设到以三七、灯盏花、天麻、石斛、滇重楼、云木香、龙血树等特色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间品、药品、保健品、食品及日用化工产品生产的产业链群,形成以种植企业、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支撑,科技创新体系为保障,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深度挖掘具有显著疗效的名药名方,促进云南中药产业升级,

39、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把握当前大型中成药、饮片企业都在探索建设GAP种植基地、打造企业全产业链的产业发展新趋势,以滇中产业新区为全省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中心和龙头(种子、种苗和配套栽培技术供应中心,加工中心,药材集散和物流中心),按照终端市场决定种植规模和企业订单生产的中药材种植发展新思路,按照严格药材质量的要求,在全省辐射建设100万亩的高规格中药材GAP种植基地。以三七、灯盏花、天麻、石斛、滇重楼、云木香、龙血树等为特色天然药物GAP种植(以三七、灯盏花、天麻、石斛、滇重楼、云木香、龙血树等为主的辐射全省的100万亩GAP种植基地建设)特色天然药物干品中药材加工生产特色天然药物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特色天然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