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 ( )维生素 抗体 消化酶血浆蛋白SO2-O2血红蛋白A. B. C. D.【答案】 B【解析】【分析】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在内环境中的 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 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 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详解】维生素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 抗

2、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 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同,因此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错误; 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 无机盐(如SQ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属于内化境成分,正确; 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因此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 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 B。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血浆、乙组织液

3、、丙淋巴、丁细胞内液;B正确。过程2、6受阻时,会使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A正确。免疫细胞可存在血浆和淋巴液中; C正确。组织细胞中的氧 气浓度低于血浆中的,但红细胞细胞内液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浆中的;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3.F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是(A.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答案】C【解析】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后,分泌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i发生在组织液中的生理过程,B错误;细胞

4、质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浆中,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中,C正胞夕卜进入内环境中过程发生在内胞呼吸的过程,该过作用于突酸,发生在钠反应在血【名师点睛】本题要弄清内环境成分。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因此要注意血液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只存在于细 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 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4.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

5、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 谢紊乱C. 内环境稳态可以保持机体的温度、 pH 等不变 D.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 无关【答案】 B【解析】【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 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等的参与,其调节机制是神经 - 体液 - 免疫调节网,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详解】 A.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 错误;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

6、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细胞代谢紊乱, B 正确;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等)是相对稳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C 错误;D. 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D错误。故选 B。5.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 b、 c 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 )次A. b点1次,c点1次B. b点2次,c点1次C. b点1次,c点2次D. b点2次,c点0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速度快,而在神经元之间是以化

7、学信号的形式传递,速度较慢;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先传到 a点,后传到d点;当兴奋传到 a点时,a点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此时d点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d两点间出现电位差,引起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到d点时,d点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此时a点的膜电位早已恢复为外正内负,ad两点间又出现电位差,引起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即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2次。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一 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 a点,但能传到d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只能偏转1次。综上所述,A 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

8、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这些信息, 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 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H区受到损伤,则不能看懂话B.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独立,可以分割C. 短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 短期记忆经过重复多次,才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记忆【答案】D【解析】分析】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

9、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 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 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 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T说,H区t听,W区t写,V区宀看); 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详解】A.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H区受到损伤,则不能听懂话, A错误;B.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

10、系,不可分割,B错误;CD.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 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短期记忆多次重复可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转化为长期记忆, C错误;D正确。故选 D。7. 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 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C. 都能发挥特定作用,且均会被分解或灭活D. 都能和特定的物质或细胞结合后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答案】 D【解析】【分析】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

11、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 PH 值的影响。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 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 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激素、酶和神经递质不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的, A 错误;B. 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酶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神经递质由突触

12、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突触间隙),即激素和神经递质一般在细胞外发挥作用,而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 错误;C. 酶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就失去活性,C 错误;D. 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 化化学反应, D 正确。故选 D。8.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 脊髓、大脑、小脑B. 脑干、脊髓、大脑C. 大脑、脊髓、大脑D. 脊髓、脊髓、脑干【答案】 B【解析】在神经调节中,人体的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指数在脊髓,阅读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9.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

13、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液体属于细胞内液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 (电位变化 ) 转化为化学信号 (递质释放 ) ,再转化为电信号C.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时发生的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答案】 A【解析】【分析】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 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神经递 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 - 5 -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T

14、化学信号T电信号。【详解】A.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液体为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B. 兴奋经过突触时,信号有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膜处再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C. 兴奋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的,因此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C正确;D.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信号变化,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 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

15、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 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T&M一 TRH購林 TSHI-11殂状0一 rA.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下丘脑和垂体B. 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起促进作用,过程起抑制作用C. 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D.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 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

16、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详解】 A.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所以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不只 是下丘脑和垂体, A 错误;B. 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所以过程、均为抑制作用,B错误;C. 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多,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的TSH增加,TSH增加又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C错误;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 D。11.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B.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来提高

17、血糖浓度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具有活性,因为其具有高效性D.人体水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都是神经- 体液调节的结果答案】 C解析】分析】1、寒冷环境T皮肤冷觉感受器T下丘脑体温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毛细血2、血糖浓度升高t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脑t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t降低血糖,属3、体内水多t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t下丘脑感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T尿量增加。详解】 A.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要产热器官, A 正确;缩、- 体液调咼T下枢t增加产热、汗腺分泌减低血糖,属于受到刺激骼肌战栗、 立毛调节;血糖浓相对恒定。睪放抗利尿激素少t肾小骨骼肌和肝脏B. 胰高血糖素主要

18、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来提高血糖浓度,B正确;C. 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C错误;D. 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体水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 C。12.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 25C降至5C,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D. 增加、减少、增加、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 (1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 2)机理: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 3)寒 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

19、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 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1)环境温度从 25C降到5 C时,人体为维持体温,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 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2)环境温度从25C降到5C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 3)寒冷环境下皮肤排汗减少,体内水分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因此抗利尿激素 分泌减少;(4)气温降低,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保持不变。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

20、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C降到5C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二非选择题13. 正常情况下,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所必需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 之间,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为。这是因为 。(2)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 都处于动态平衡。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9%勺NaCI溶液100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

21、将 ,尿量将 。- 9 -(3) 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答案】 (1). 7.35-7.45 (2).缓冲物质(缓冲对)(3). 降低(4).氧气不足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二氧化碳排出不畅(5).理化性质(6). 升高 (7).减少(8).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 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1)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7.35-7.45 之间,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缓冲物质(缓冲对)。肺气肿患

22、者由于呼吸不畅,体内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 生乳酸,同时CO排出不畅,这时血液的 pH将略有降低。(2) 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0.9%的NaCI溶液是血细胞的等渗溶液,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9%勺NaCl溶液100mL则此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将增大,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使尿量减 少。(3) 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23、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 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 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 激素 B 从垂体细胞产生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细胞发挥作用需要穿过 层生物膜。(2) 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式是(3) 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 C 含量将会所致 . 这种调节方式叫做由于激素C会影响的发育和功能,所以在幼年时缺乏会导致患呆小症。答

24、案】(1). 0 (2).碘 (3). 主动运输(4). 上升(5). 上升 (6).分级调节(7). 神经系统解析】分析】据图可知,激素 C 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激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详解】(1)激素B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本质为胞吐,所以激素 B 从垂体细胞产生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膜。(2)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 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3) 当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通过大脑皮层有关部位A穿过A是垂体分泌的白质类,进出细细胞发挥作用用,下丘脑分生物腺激素的合成受阻,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较多促甲

25、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较多的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分级调节。(4) 激素C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所以在幼年时缺乏会导致患呆小症。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要能够通过图解的分析确定图中A、B、C表示的激素种类;识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等。15.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 (a)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 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呼吸肌图何1*1 (b)(1)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 的调控。

26、大脑皮层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 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效应器是 图 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前膜可通过方式释放物质 X至。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4 )兴奋通过时,膜内外的电位为,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内流。【答案】(1).大脑皮层(2).记忆 (3). 思维.非条件 (5). 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所支配的肌肉.胞吐 (7). 突触间隙 (8).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9).外负内正(10). Na +- 15 -【解析】分析图解:图

27、a,反射弧由感受器、【分析】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由图可知, 肺牵张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同时肺牵张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图b为两个神经元形成的突触,神经元的末端膨大部分成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膜构成了 该突触的突触前膜;突触小体与神经元的细胞体相接触,因此突触后膜为神经元的胞体 膜。【详解】(1)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但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大脑皮层 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 功能。(2) 肺牵张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所以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非条件反射,其效应器是 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它支配的呼吸肌。(3)

28、 图b中,能释放神经递,是突触前膜,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物质X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 传递。(4 )兴奋通过时,膜内外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点睛】本题结合肺牵张反射示意图和突触结构示意图,考查了突触结构、人脑的功能以及 神经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 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 的考查。16. 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 . 请回答下列问题:(1) 正常成人血糖的浓度一

29、般维持在 g/L 范围内。(2) 胰岛细胞分泌激素, 除了直接感受 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 还可受 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3)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I/G) 不同。在摄食后,变(大或小) ,这是由于 所致;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变 (大或小 ),有利于促进 ,从而维持血糖水平。(4) 糖尿病患者为了缓解病情应该 (填“口服”或“注射”)胰岛素,原因是【答案】 (1). 0.8-1.2 (2).血糖 (3). 下丘脑 (4). 大 (5). 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6). 小 (7).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30、为葡萄糖 (8). 注射 (9). 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蛋白酶分解而无法发挥作用 【解析】【分析】正常人血糖在80120mg/L,正常情况下血糖来源的途径有: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去向的途径有:氧化分解供能;形成肝糖原 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糖调节的方式为神经 - 体液调节。【详解】(1)正常成人血糖的浓度一般维持在 0.8-1.2g/L 范围内。 (2)胰岛细胞分泌激素,受到神经 -体液的调节,除了直接感受血糖的含量变化,还间接受到下丘脑的神经控制。(3) 摄食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I/G变大,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血糖的含量会下降,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上升,I/G变小,胰高血糖素可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平衡。(4) 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蛋白酶分解而无法发挥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为了缓解病情 应该注射胰岛素。【点睛】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点,熟知血糖平衡调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 适中。17. 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