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群文阅读劳动的赞歌“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建设者都要努力前进,用智慧和劳动来展现新气象,创造新辉煌。劳动带来收获和幸福,劳动者的光芒也将永远绽放。群文阅读一诗歌赏析精彩呈现阅读导引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
2、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从对务农的认识开始,总提岁功,接着写务农的辛苦,再转写躬耕的好处,最后表示志耕不渝的情怀。此诗夹叙夹议,透过收稻之叙说,抒发躬耕之情怀。诗人经过劳动的体验和深刻的思考,产生了新思想,即农业生产乃衣食之源。尤其诗人处在一个自己所无法改变的乱世,只有弃官归田躬耕,才能保全人格的独立。而且,躬耕纵然辛苦,可是乐亦在其中。这份喜乐是体验到自由与劳动之价值的双重喜乐。诗中闪耀的思想光彩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正是此诗的价值所在。 群文阅读二传记赏析精彩呈现阅读导引袁隆平奇遇记庄志霞聂冷一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问中
3、国,惊奇地发现中国人正在种植一种前所未有的杂交水稻。于是,他当即向中国农业部种子公司的接待官员询问这个发明权的享有人是谁,提出想跟这个人探讨一下有偿转让技术专利的问题。中国种子公司官员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之后,威尔其又一连两次来到北京与中国种子公司正式谈判。最后一次,双方于1980年1月达成协议:由圆环种子公司先付给中国种子公司20万美元首期技术转让费,中国则派出制种专家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中国专家在美工作期间由美方支付工资,直到美国科技人员熟练掌握该技术为止。消息传到湖南省农
4、科院,大家都是喜气洋洋。尤其是袁隆平,当得到农业部外事局叫他带队赴美国传授技术的通知时,他竟高兴得一夜合不上眼,打心眼儿里感谢中国种子公司给他这次到世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去一展身手的机会,而根本就没想到美国人要找的对象本来就是他。本文记录了袁隆平欣闻赴美、接机误会和喜迎奖励三件事。文章如果写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的话,所说内容也不过是人们熟知的,所以写作价值不是很大,也不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记录了袁隆平三件“小”事,是为了突显人们不熟悉的袁隆平的另一续表精彩呈现阅读导引二1980年5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袁隆平作为首席专家,携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和慈利县良种场
5、场长杜慎余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和美国专家数人已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当三人走下飞机,向撑着牌子的威尔其一行人微笑着走去时,威尔其连忙热情地迎了过来。他与第一个向他伸过手来的首席专家袁隆平只是礼貌性地轻轻握了一下,就放过去了,却紧紧地握住第二个走过来的陈一吾副研究员的手,又是拥抱,又是贴脸,口里连声地欢呼着:“您好,尊敬的袁先生!我是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能够结识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在美国接待您,我感到无比荣幸!”显然,威尔其认错人了。三个中国人一齐掩口而笑。威尔其见客人笑得蹊跷,他马上就会过意来,连声道歉说:“对不
6、起,你们哪一位是袁先生?”陈一吾连忙推过袁隆平,用英语介绍说:“威尔其先生,这位才是首席专家袁隆平先生。我们都是他的助手。”“噢,尊敬的袁先生,我认错人了。请您原谅!请让我再次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您将是我们公司和所有美国人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我衷心地祝愿您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得愉快!”威尔其说着再次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并紧紧地拥抱、贴脸。“谢谢您的热情迎接,威尔其先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许多中国人都会把我认错,更别说美国人了。我是一名水稻专家,长年在田间试验,所以浑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国农民的色彩。”袁隆平说着,又风趣地朝两名中国同伴一摊手,接着说:“他们都知道,我还有一个
7、绰号,叫作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说这多有趣?”三9月初,袁隆平按爱妻的亲切嘱托“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他临行前曾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却只成了一个不吹自破的泡影。原来当时有规定,出国人员在国外所得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袁隆平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妻子邓哲说:“嘿嘿,真对不起。我原以为美国工资可归个人所有,但是按规定得全部上缴,只能每天领二十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能成千元户也不错呀,我们家还从来没见过一次进两千多块钱呢!”妻子邓哲安慰丈夫说。“我只要能增加两间小平房,有三四千块钱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就心满意足了。”邓哲这愿望很快就实现了。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
8、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由袁隆平代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登台领奖。除奖章和发明证书由袁隆平带回湖南保管外,还有10万元奖金。袁隆平本人足足分到了奖金五千元整。“哎呀!五千块钱呀!这么高的奖金,真吓死人了!”当袁隆平喜不自禁地自北京归来,从兜里掏出一沓钞票交到妻子手里时,邓哲惊喜得连钱都不知该怎么拿了。(有删改)面淳朴。一个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依然如此淳朴,说明他拥有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和敬业精神。威尔其认错人就是因为袁隆平太淳朴,不像一位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此细节描写符合作者的写作要求。文章最后一部分讲的是袁隆平夫妇对钱的态度,更贴
9、近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更真实可靠。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本篇传记的写作意图是想塑造一个淳朴的袁隆平,还袁隆平以生活常态与真实人生。袁隆平“不好意思”是因为出国前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无法兑现,而“喜不自禁”是因为在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上,他凭科技成果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荣誉和奖励。这些都表现了袁隆平的淳朴和憨厚。批注心得 群文阅读三论述类文本赏析精彩呈现阅读导引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快了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个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也无不可以速成。但是,我想说:别让速成毁了匠心。现
10、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揠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甚至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含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很多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
11、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要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三十多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钳工,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号”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
12、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会,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行业虽千万种,但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有一颗“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事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
13、成。(有删改)佳作赏析本文从生活中的现象写起,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证“速成”的危害,接着又写到古代的匠人精神和现代的工匠高凤林、顾秋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整篇文章语言生动,观点明确,呼吁我们别让“速成”毁了匠心,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要有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要涵养工匠精神,这样才能把事物做得尽善尽美。写作借鉴学习提论点。文章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技能培训,以及写书、拍电视剧等常见速成现象谈起,提出了“别让速成毁了匠心”的论点。学习反面论证。第2段从反面论证了违背规律、追求速成的危害。学习有条理地进行论证。第3段首先用俗语引出观点“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
14、成”。然后用魏晋时期“百炼钢”之术的事例论证古人对事物的创造不尚速成这个观点。最后强调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批注心得 群文阅读四满分作文赏析精彩呈现阅读导引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子又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回顾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令制音律;虞舜躬耕田地,烧制陶器,辛勤打鱼,制作杂品。无论是愚公移山
15、的佳话,还是大禹治水的传说,无不道出了“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以何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经久不衰与长期扎根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有着实质性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蜿蜒
16、雄伟的万里长城,生动逼真的兵马俑,庄严神圣的莫高窟,气势恢宏的青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反观当下,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身上却有着回家不劳动、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学习不积极等不正之风。有人说:“懒惰没有牙齿,但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光有生活的自理能力,还有求知的动力。有人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要。我们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级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在智能机器人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短剧表演脚本剧本创作与剧本主题试题
- 2025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育婴师职业技能测评理论试题库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施工现场环保要求与实施措施试题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差错更正疑难问题解答与模拟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词汇拓展运用)诗歌词汇试题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艺术作品赏析技巧高分备考策略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健身健美运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消费者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财贸学院《食品质量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冯姓姓氏历史起源研究报告
- 体检护士礼仪规范
- 日本动漫文化之旅
- 2025-2030中国真空结晶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年海南重点项目-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说环境描写的深度剖析:解锁文学世界的另一把钥匙(高中教材全册)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TSG 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含2024年第1号修改单
- 附件1.医院会计科目设置表(10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