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记录全套_第1页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记录全套_第2页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记录全套_第3页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记录全套_第4页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记录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J1.5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云鼎新福地安置房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C施工区段父底部位基础、主体结构工序名称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接受交底班组全部班组所属单位南通德赞劳务分包有限公司1、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2、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3、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交底提要:4、 安全文明施工。交底时间:交底内容:一、墙、柱竖向钢筋偏位1、通病现象 混凝土墙、柱竖向钢筋偏移出墙、柱边线。2、原因分析1)钢筋位置没有牢固的固定或定位措施;2)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移位,没有恢复到规定位置;3)柱、墙模板位置偏差过大;4)层高较高的柱墙钢筋,下层柱墙钢筋的垂直度偏差较大。3、预防措施1)浇筑混凝

2、土前,临时加限位钢筋、砂浆或塑料垫块固定主筋,必要时限位钢筋用点焊或绑 扎的方式与楼板面筋连接固定;2)楼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轴线复核,以保证柱、墙模板上口位置准确;3)浇筑混凝土时注意防止钢筋移位,浇筑混凝土后立即由专人检查并使钢筋恢复到规定位置;4)对层高较高的柱墙钢筋绑扎中,应进行吊线,并将上口临时固定,冉绑扎箍筋。4、一般工序检查竖向钢筋偏移并纠正一梁钢筋安装一楼板钢筋安装一梁、楼板钢筋安放保护层垫块一柱定位钢筋箍点焊或绑扎固定一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初凝前及时检查调整钢筋位置。二、楼板钢筋偏位、板面负弯矩受力钢筋下沉1、通病现象1)钢筋排列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偏差超出规范标准要求;楼板面

3、负弯矩钢筋绑扎完成后,常被操作人员踩踏下沉,影响楼板构件受力性能。2).、原因分析2钢筋绑扎前,现场划线、排料不严,绑扎不牢固;1)在已绑扎的钢筋上面堆放材料杂物;2)施工人员在已绑扎的钢筋面上踩踏,造成钢筋偏位、板面负弯矩受力钢筋下沉。3)、预防措施3 50mm开始放置;1)板中受力钢筋位置,一般距梁边或墙边板筋绑扎时,除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外,中间部位交点可交错绑2)扎,双向板纵横受力钢筋交点必须全部绑扎;板面钢筋及负弯矩受力钢筋可用钢筋支架支承,楼板面应架设施工通道,严禁在已 3)绑扎成型的板面钢筋上踩踏行走及堆放杂物。4、一般工序 熟悉施工图一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一现场编

4、号划线、排料一绑扎钢筋一垫钢筋保护层垫块一钢筋面架设施工人员行走桥板一钢筋工程隐蔽验收一浇筑混凝土。三、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规范要求 1、通病现象钢筋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出现漏筋的现象,或实测保护层过大。、原因分析2施工没有设置专用的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卡,垫卡位置不正确或绑扎不牢脱落或使用1)不符合标准的保护层垫卡,施工时随意用碎石块代替垫卡; 保护层垫卡设置过少;2)柱梁等构件的箍筋尺寸偏差大。3)、预防措施3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质量合格的塑料垫卡,使用水泥砂浆垫块时,具强度、厚度、1)尺寸应符合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的有关要求;2)按照方案的要求设置保护层;箍筋尺寸计算准确,加工偏

5、差应符合规范要求。3) 4、一般工序钢筋保护层垫块供应一钢筋安装一垫钢筋保护层垫块一检查符合要求一浇筑混凝土。四、泵送混凝土输送管压沉楼面钢筋 、通病现象1 混凝土输送管直接压在楼面钢筋上, 压沉楼面板的板面钢筋。2、原因分析采用泵送楼面混凝土之前没有制定布置输送管方案;1)没用专用铁支架支承混凝土输送管;2)操作人员在楼面板钢筋上直接布置或搬动混凝土输送管,压沉楼面板的面钢筋。3)3、预防措施 楼面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布置输送管方案;1)浇筑楼面混凝土不是采用布料杆时,要预先做好支承混凝土输送管铁支承架,铁支 2)混凝土输送管铺设在铁支承架上面进行浇筑 100mm以上,承架高度要高出面钢筋 楼

6、面混凝土;长的软胶管布料,减少垂直安装混凝土输送管安装要牢固,钢输送管口直接约4m3)混凝土输送管移动以提高频率;在楼面上宜采用混凝土布料机输送混凝土。4) 4、一般工序绑扎楼面钢筋一在楼面模板上安放混凝土输送管铁支承架一安装混凝土输送管一输送、浇筑混凝土。五、悬臂板根部混凝土出现裂缝 、通病现象1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导致板根部出现裂缝;1)施工过程踩沉钢筋,影响板的设计受力状态导致板根部出现裂缝。2)、原因分析2悬臂板面钢筋绑扎完成后,没有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1)对已绑扎完成的板面钢筋在施工中任意踩踏,将纵向受力钢筋踩低;2)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踩踏变形的钢筋没有及

7、时纠正,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下沉容易引3)起板面受拉区开裂;悬臂板承受施工荷载过重。4) 3、预防措施悬臂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对面层钢筋采取架立措施,防止面筋下沉,施工时不能踩踏1)已绑扎完成的钢筋,应确保悬臂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位置;混凝土浇筑前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2)悬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药严格监控, 对被踩踏变形的钢筋应及时纠正;3)以上时才能拆除底模板;悬臂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4)如悬臂板需要承受较大的施工荷载时,应在板底采取回顶措施。5)4、一般工序钢筋安装一垫钢筋保护层垫块一钢筋工程隐蔽验收一浇筑混凝土前技术交底一浇筑混100%后才能拆底模。凝土一养护

8、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六、混凝土柱头、楼梯施工缝夹渣、通病现象1混凝土内施工缝存在的松散混凝土或夹杂物,使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原因分析2没有按要求在梁、柱、墙节点留垃圾清理孔;1)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 3、预防措施的垃圾x 100mm柱、梁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火渣现象。出口孔,留设:柱、梁柱节点每根留一个垃圾孔;A.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B.留一个垃圾孔。 混凝土墙每3mC.对柱头、楼梯施工缝处应设置清理孔清理杂物;2)接合处应将浮松部分凿除,用水冲洗干净,淋浇与

9、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3)遍后浇筑混凝土接合。、一般工序4模板安装检查验收一钢筋安装隐蔽工程验收一模板面杂物 清理一模板淋水湿润一浇筑 前对柱头、施工缝等部位检查清理一淋水泥浆一浇筑混凝土。七、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表面裂缝 1、通病现象裂缝宽度较细,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2、原因分析混凝土结构成型后,没有覆盖养护,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 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3、预防措施混凝土坍落度要适宜,水泥用量不宜过大,采用掺加外加剂拌制混凝土,减少混凝 1) 土用水量,振捣要均匀;终凝前

10、用混凝土打磨机打磨压实,以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和平整度,在浇筑混凝2)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温养护或进行蓄水养护。土完毕后 12h、一般工序4浇筑前制定施工方案一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一混凝土打磨机打磨一混凝土养护。八、梁板交接处蜂窝、露筋1、通病现象砂浆少、反梁或类似反梁的混凝土构件下侧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梁板交接处、梁 底、石子多,类似蜂窝状;钢筋混凝土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原因分析2模板接缝漏浆,模板过于干燥,造成混凝土失水;1)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接口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2)当板和反梁一起浇筑时,振捣时反梁混凝土易于流动造成反梁下侧蜂窝、麻面、露3)筋等

11、质量问题。3、预防措施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1)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不得漏振;2)浇筑梁底、梁柱交接处及钢筋较密部位应认真振捣;3)浇筑梁时,宜采用赶浆法浇筑,确保梁底混凝土砂浆能充分包裹钢筋;4)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施工坍落度;5)浇筑反梁混凝土时,先浇筑下板混凝土,待下板混凝土接近初凝不易流动时,在浇 6)筑反梁混凝土。、一般工序4模板检查验收一模板湿润一混凝土浇筑; 浇筑反梁下板混凝土一 待下板混凝土接近初凝一浇反梁混凝土。 九、模板钢管支撑不当导致结构变形 、通病现象1板下挠,导致梁、模板钢管立柱支模不当,出现立柱变形,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严重的容易出现倒塌事故。2、原因分析

12、没有按要求进行模板支撑系统方案设计、审批,对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模板1)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没有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没有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模板设计方案施工;2)使用立管的材料规格不符合相应的要求;3)水平拉杆和剪力撑用材不当或者连接方法不当,与立柱节点连接不牢固,降低了模4)板支撑体系的整体刚度。、预防措施3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及高1)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应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钢管与扣件应进行第三方检测;2)首层支模必须在硬地上施工,如有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撑沉降变形;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以规范、标准、施工方案为

13、依据,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4)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5)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工序4模板安装前技术交底一模板安装过程技术检查一模板安装质量及安全验收。十、结构垂直度超出规范规定通病现象1、层高或全高垂直偏差超过规范规定。、原因分析2竖向结构控制轴线向上引测过程中,产生偏差超过规范标准;1)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偏位造成模板无法到位:2)竖向模板支撑系统顶杆和拉杆之间出现不平衡,混凝土浇捣时发生倾斜变位且A.无及时复核校正;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时,输送管支承发生水平冲力大,模板支撑系统受影响变B.形。、预防措施3楼面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根据

14、定位尺寸校正竖向结构的纵向钢筋位置,骨架绑扎中1)应于顶部用钢丝绳拉紧调正;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模板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垂直度,模板支撑顶拉要牢固;2)用经纬仪或激光垂准仪投测轴线,建立轴线控制网,在向上竖向投测过程中,起投 3)测依据应该是同一原始轴线基准点,以避免误差积累;混凝土输送管要放置在支承架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模板支撑体系变形。4) 4、一般工序测量基准点布置一楼面平面墙、柱位置轴线投测一墙柱钢筋安装一墙柱模板安装一垂直度复核一楼面模板安装一浇筑墙柱混凝土一楼面钢筋安装一校正、固定墙、柱纵向钢筋位置一浇筑楼面混凝土。 十一、混凝土墙、柱爆模变形、通病现象1钢筋混凝土墙、柱出现爆模、

15、截面变形等现象。、原因分析2模板支架不牢固或模板刚度不足,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造成爆1)模变形;模板支撑不够或对拉螺杆间距过大,对拉螺杆的螺栓紧固不到位,使模板变形过大2)或爆模;墙柱的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筑,一次下料过多或用吊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或3)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力太大造成爆模。、预防措施3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支撑必须安装在坚 实的基面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 1)证模板不发生变形下沉;柱、墙模板应设置足够的柱箍或对拉螺杆,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2)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对拉螺栓是否拧紧,墙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 500mm;筑高度不大于250m

16、m。3)墙柱底部的对拉螺杆宜加密,最下排的对拉螺杆距楼地面距离不宜超过4、一般工序柱模板安装一垂直度校正、柱模板脚箍一墙、柱钢筋一钉牢墙、墙柱位置放线一绑扎墙、 固定一安装墙、柱箍、对拉螺栓紧固件一垂直度复核一浇筑墙、柱混凝 土。十二、后浇带部位钢筋错位、通病现象1后浇带部位钢筋错位,超出设计规范要求。、原因分析2后浇带预留钢筋限位没有做好,易造成钢筋被踩低或踩乱,后浇带缝立模不合理,造成面筋保护层超厚。、预防措施3在梁、板后浇带位置,设置有效的钢筋定位装置,使面钢筋有足够的刚度不易下沉;1)后浇带模板可用插板,并留出钢筋卡口,也可用快易收口网封口;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情况,如有

17、局部下沉,应及时修正。3)4、一般工序后浇带位置放线一安装底层钢筋下侧模板一后浇带钢筋位置划线一绑扎底层钢 筋一固定底层钢筋位置一安装侧模板一固定面层钢筋位置一安装面层钢筋上模板一浇筑混凝土。十三、后浇带支模方法不当、违规拆除1、通病现象 结构模板违规拆除后,后浇带两侧结构受力状态改变后变形,甚至开裂。 2、原因分析对模板支模设计未有充分考虑后缺 乏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措施,施工技术方案编制时, 浇带两侧结构受力状态改变,拆除模板后,因结构受力而变形。、预防措施3后浇带的模板必须稳固、平整、接缝严密,支撑结构应自成独立体系,并具有足够1)的承载能力、刚性及稳定性;后浇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锯

18、齿板作侧模, 锯齿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锯槽;2)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遮盖钢筋;3)后浇带两侧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松散混凝土应予凿除,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涂刷 4)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砂浆;后 5)并至少保持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浇带 混凝土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14d以上的养护时间;后6)后浇带两侧楼板模浇带两侧的结构在未封缝期间的不利受力状态应进行荷载验算,板拆除时,必须保留后浇带顶架,并确保其支承能力满足要求。、一般工序4后浇带模板支承一清理先浇混凝土界面一检查原有模板的严密性与可靠性一调正后浇带钢筋并除锈一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一后浇带混凝土养护。十四、梁、柱

19、节点核心区箍筋安装(含数量、间距)不符合要求 通病现象1、 核心区中箍筋数量不足,达不到设计要求;1)箍筋位置不当,有的地方几个箍筋集中在一起,有的地方没有箍筋;2)有的有绑扎,有的无绑扎;3)导筋笼高度未按节点中截面高度最高的梁的全高配置。4)、原因分析2施工管理要求不够严格,梁、柱交叉节点内的箍筋没有制定可行的安装方案;1)2)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复合箍筋难度更大,操作过程中,没有可行的措施加以克服。3、预防措施柱交叉节点内的箍筋应有可行的安装方案,1)强调框架节点箍筋对抗震的重要性,梁、施工时应进行安装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采用沉梁法施工时,宜采用导筋笼法施工, 或采用先绑扎好节点箍筋后

20、再安装柱头 2模板的施工方法。、一般工序4制作箍筋导筋笼 备用一安装梁底钢筋一调整柱钢筋一安装导筋笼一穿梁腰筋和次梁底筋一安装梁上部钢筋 一绑扎梁钢筋一沉梁钢筋一绑扎上部梁箍筋一安装楼板钢筋一钢筋隐蔽工程验收一浇筑楼面混凝土。 十五、混凝土楼层标高、楼面平整度控制不严1、通病现象楼层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差;1)地面装饰时找平层超厚;2)3)楼板厚度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4)楼层净空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因分析2 1)测量仪器误差过大或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楼层标高产生误差;混凝土浇筑过程对楼板厚度和平整度没有认真控制;2) 3)梁柱接头和主次梁交接处的钢筋互相冲突, 造成钢筋高 出板面,导致楼板超

21、厚;板内预埋管与钢筋互相冲突,造成钢筋高出板面,导致楼板超厚;4)楼板混凝土板底或板面标高控制不严,造成楼板厚度偏差超出规范要求;5)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及时抹平。6) 3、预防措施 做好楼层标高的测量和复核工作;1.钢筋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模板标高和平整度,钢筋安装时应控制好面筋高度并确保钢 2.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楼面混凝土施工时,施工标高控制标志应准确、清晰;3.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及时检查混凝土厚度和表面平整度;4.合理布置钢筋及管线,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5.、一般工序4标高测量一设置梁、板标高控制标志一模板安装一复核模板标高和模板平整度一调整;1)设置混凝土标高标志一浇筑混凝土一及

22、时检查确保混凝土厚度和表面平整度一养护。2)十六、梁、板、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混乱通病现象、1梁、板、柱节点处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混乱。、原因分析2梁柱节点混凝土没有按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浇筑;1)没有按先浇筑高强度等级,后浇筑低强度等级的原则进行混凝土浇筑,致使混凝土 2) 浇筑时强度等级混乱;泵送混凝土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没有分开输送管道,以致混凝土浇筑时强度3)等级混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形成不必要的施工缝(冷缝)。4) 3、预防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梁柱节点施工技术方案;1.处设快易收口网,收口网定位准确,牢固可靠,500mm2.节点钢筋绑扎时在距柱边;可以承受施工时节点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混凝土浇筑实行“先高后低的浇筑原则”不同强度等 级混凝土可采用不同的输送方式,如浇筑楼面混凝土采用泵送,不同强 3.度等级的梁柱节 点部位混凝土采用塔吊输送浇筑;混凝土浇筑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搭接,应在混凝土 初凝前完成,避免形成不4.必要的施工缝(冷缝)般工序4处设置快易收口网一自检一钢筋隐蔽工程验收一先浇筑柱节500mm钢筋安装一柱边出 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一后浇筑楼面混凝土。十七、现 场混凝土时间留置和同条件养护方法不符合要求通病现象、1拆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