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_第1页
#关于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_第2页
#关于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_第3页
#关于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_第4页
#关于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会计的本质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联 系,会计本质就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作者认为,可以在法律制度层面 探讨会计本质,会计法律本质是在充分开放、完全透明的会计耗散结构运行过程 中经过充分博弈达成“纳什均衡”状态的会计主体之间的合意契约。1.1 会计关系的契约本质契约是由双方意愿一致而产生的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会计是契约的集合 体,在本质上是会计主体各方参和和博弈后所做出的一种对会计程序和方法、会计信息生成和揭示进行约定的契约, 其目的在于降低契约成本,并维护主体各方 参和者根据所订立的各种契约来取得其会计运行

2、过程中分配现金流量和其他资 源的权利。1.2 会计法律的博弈性质法律是一种游戏规则,对社会游戏能做出全面充分理解的理论当推现代博弈 理论。博弈论是各局中人在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依从关系中理性地采取和选择 能尽可能提高自己利益所得或盈利函数的策略和行为。1.2.1 会计法律博弈概念:法律实质是多次博弈之后逐步形成的暂时确定的 社会契约制度,“法律本身是不完全的契约”。会计法律是立法者、社会组织、 会计人等会计主体多次博弈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博弈次数越多,完善程度越高,最终达成“纳什均衡”状态,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愿意接受的会计法律规则, 使任何人违反该法律暂时得到的利益完全可以被更大的惩罚成本替

3、代抵消或受 更大损失。1.2.2 会计法律博弈主体和对象:会计法律博弈主体是会计利益相关的各类 主体,由立法者、投资者、债权人、会计人、经营者、劳动者等组成。会计法律 博弈的对象是会计契约行为关系,包括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合同协议。1.3 会计结构的耗散特质会计法律本质是合意的会计契约,其条件是会计主体充分博弈,具前提是会 计结构开放耗散,即必须在充分开放、完全透明的会计耗散结构系统运行中会计 主体才能充分博弈,方可最终形成合意契约。会计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状态的会计开放系统在物质、能量、信息上和外界充分交流并充足耗散而形成会计行为、 会计信息公开透明和接受“阳光”监督 的高

4、度有序状态,这是一种对外开放、对内协同、不断进化的会计结构模式,既 有压力,又有动力,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活”结构模式。2、体系不健全、监督机构不完善2.1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会计考核等方法来保 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它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具体经济活 动及其结果进行的监督。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表面看起来十分完善,但实际执 行过程流于形式,大多形同虚设,内部控制人员未严格履行职责,存在着落实不 到位的现象,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内部监督弱化和缺失。2.2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到位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到位也是造成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外部

5、原因之一。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 但它们之间的职责、目标、 实施手段及承担的责任等还有很大差异。 各部门监督职能如何相互配合,也没有 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健全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割裂了各监督职能之间的 相互联系,造成会计监督目标模糊, 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难以协调国家、 社会和企 业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矛盾。3、会计工作和环境之间的问题3.1 社会现实环境和国家相关法律的逐步确立的差距太大从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检查情况看,产生假帐的违法会计行为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既有监管不力、制度不健全等外部原因,也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约束 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原因,但内部原因更为突出。

6、 许多造假帐等问题,或者是单位 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的结果,或者是以往单位负责人疏于管理、监督等造成 的。如果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如果没有得到单位负责人的同意或默许,是不会发生其他人员擅自造假帐、编造虚假会计资料等问题的。3.2 单位负责人只对单位重大决策负责新会计法规定了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完整性负责”,而现实中许多单位负责人在认识上还是多把自己定位在管理当局 最高决策者的位置上,单位负责人或是忙于行政管理或是忙于业务经营或是忙于 应付大小会议,而疏于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使得许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不规范,甚至于对会计工作漠不关心,忽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

7、内部内部控制制 度约束会计行为。3.3 会计人员只对其会计核算行为负责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能在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在现实中,会计人员几乎都 认识到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因此,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核算业务之中, 而忽视了其作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作用,再者,由于会计人员处于各单位决策者的管理之下,对其工作评价和工资报酬都受到决策者的影响,要使其依法行使内部监督职权困难重重。3.4 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存在误区在追究会计法律责任时,关键性的一步就是要确认会计信息是否属虚假, 而 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认定理论上却有分歧,有观点认为应当从法律角度进行分 析,而有的观点则认为应从会计专业角度衡量,因而

8、在认定方式上难以统一。笔者认为在认定时,应先考虑从其行为构成, 即从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主观上是 否有过错,行为结果的危害程度来加以区分,也就是采用行为目的、行为性质、 行为结果三方面结合综合认定的方式。但在具体认定会计信息是否属虚假时,由 于执法、司法人员往往缺少专业知识为依托, 单纯由其认定尚有困难,因而可考 虑聘请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借助专业知识分析判断。3.5 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和对法律本身认识上的误解目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取得和继续教育方面,会计法和财政部发布的相应规章之中都作出了一定要求,除需具备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外, 财经法

9、律法规 的掌握也被列入了重要内容,遗憾的是, 在这方面,许多会计人员对法律本身的 理解熟悉程度令人堪忧,笔者在近两年来参和会计法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在 会计人员之中,许多人对于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 业务规范和法律责任方面的知 识都非常贫乏,而有些会计人员甚至认为这些问题无关紧要,只要做好“份内之事”,便尽到了职责。4、会计法律责任会计假帐在现实生活中已造成了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害,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法治社会推进的一大公害,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一般百姓密切关 注并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4.1 假账的治理我国会计假帐越治越乱并成为社会公害的根源在于没有构建一套真正有序 的会计假帐法律责任体系,

10、而是注重追究行政责任,同时施以必要的刑事责任制 裁。作者认为,必须建立以假帐民事责任为主导、以假帐刑事责任为重心、以假 帐行政责任为补充的会计假帐法律责任体系。4.2 假账司法和行政治理对违法行为的司法治理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和国家法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 标。会计假帐成为我国社会公害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专业化、权威化、有序化、高效化的机制和制度。组建专业化的会计法院能够改变目前会计假帐司法 治理无能为力的现状,真正起到会计假帐最后“防火墙”的防疫、救济和保护功 能。4.3 重构会计职业自律机制会计假帐的司法、行政、仲裁治理均属外因,目的在于构建强制性的他律机 制。会计假帐成为社会公害的决定性原

11、因是会计职业自律机制十分脆弱,尚未真正建立和完善。要确保我国会计假帐法律治理确实有效,必须重新构建以自爱、 自警、自控、自卫为特征的会计职业自律机制,成为会计假帐法律治理的铺路石。4.4 假账的预防预防总是胜于救济。作者认为,必须按照会计假帐存在的主要源头和原因对 症下药,尽快制定有关法律,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整套具有预防和救 济会计假帐功能的法律制度体系,做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清除假帐环境,优 化秩序发展经济。体制型假帐预防:体制型假帐尽管不可能消灭,但能够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控制和减少会计假帐。这里所研究的会计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编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或称会计造 假的责任。由于

12、会计法律对会计行为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规定, 因而违反会计法 律的行为也有多种。4.5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会计假帐是人们最大化逐利本性的体现,其本质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生产、监 督的契约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即会计信息供给者和需求者主体地位不平等、会计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会计假帐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危害极 深,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方面:4.5.1 经济危害:首先,很大程度上导致微观决策失误;二、很大程度上 形成宏观调控错位;三、很大程度上阻碍市场体制完善;四、很大程度上削弱国 家经济实力;五、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接轨国际经济。4.5.2 社会危害:会计假帐不仅直接扰乱市场秩序、制

13、约国民经济发展, 而且间接严重地对社会发展产生危害。4.5.3 政治危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需要。会计假帐对经济和社会的严重危害,最终必然会间接地对国家政治运行产生损害 后果04.6 责任类型和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所谓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实际上就是对违法行为施以何种制裁措施的问题, 这是由法律责任的作用和目的决定的。 我国法学界认为,法律责任是国家对违反 法定义务的违法行为所作的否定法律评价, 是一种不利的法的后果,也是国家强 制责任人补偿和救济受到侵害的合法利益的手段。4.6.1 过失和欺诈的处罚原则:按照过错人的主观态度,虚假陈述行为主要 分为过失和欺诈,两者之间的区

14、别就在于违法人主观上是否有故意,如果是, 则 表明虚假信息的出现是故意而为之,违法行为属于欺诈。4.6.2 过失的处罚原则:从惩戒的作用来看,过失的特点在于过失人在违法 时并未预料到自己行为会遭受惩戒,因此也不会去衡量行为的预期效用。因此, 要使过失人对于违法产生不利的效用预期的意义不大。4.6.3 欺诈的处罚原则:欺诈具有显著的特点:欺诈是故意的行为。 欺诈人在行为时就已预料到可能遭受惩戒的后果,因此会考虑遭受惩戒的可能 性,并且会掩饰其罪行。因此,对于欺诈行为来说,惩戒必须考虑概率的因素。 由于行为人希望看到损害结果的发生,因此惩戒的目标不仅仅是使违法人的行 为效用为负,而是应当使违法人感

15、受到违法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4.6.4 各种违法情节下的责任类型和处罚力度:根据上小节有关处罚原则的分析,本小节来讨论一下虚假陈述行为在不同违法情节下的适当处罚方式。首先来看过失的情况。过失是不以违法所得作为处罚力度依据的。 过失的处罚完全 以过失所造成的损失为依据。因此,按照损失的程度,我们可以将过失分为以下 几种:轻微过失:造成的损失非常小,从法律制裁的成本效益原则来看,不值 得去启动制裁程序。一般过失:所造成的损害高于轻微过失,但一般过失所造成的损失金额较小,一般来说可以由过失人全额赔偿。这种情况下,法律的制裁应当是由过失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重过失:在严重过失的情况下,过失造成的损失

16、金额巨大,已经超出了过失人的赔偿能力范围。这时,过失人首先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4.7 民事责任的分担4.7.1 在虚假陈述案件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数个责任主体:法人单位、 单位主管、发行承销商等中介机构都可能负有责任,也就存在着如何将法律责任 在责任人之间分担的问题。从法律责任的惩戒作用来看,各责任方的违法行为应 当受到的惩戒是不能相互替代的。4.7.2 共同欺诈:从防止侵权的成本来看,主观上存在故意的一方的成本 最低。每个责任方的行为都是欺诈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共同欺诈的各责任方的行为都是完全无效率的,他们都负有全部的赔偿责任,也就是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首先应按照各责任人的违法

17、所得比例来分配赔偿金额,如果存在有的责任人赔偿能力不足,不足部分应由其他责任人按比例承担。4.7.3 多方过失:在多方都存在过失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只要能够保持合 乎法律要求的谨慎态度就可以减少侵权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任何责任方都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在共同过失情况下,应根据各责任人过失程度的严重性 来分担赔偿额。相对严重过失的责任人承担较多的责任, 相对轻微过失的责任人 承担较少的责任。4.7.4 部分责任人负有欺诈责任,部分责任人负有过失责任:如果负有欺 诈责任的责任人有赔偿能力,则应当由欺诈责任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对过失人 则只施以行政处罚就可以了。欺诈责任人不能承担的部分,由过失责

18、任人承担, 但以过失责任人应当受到的惩戒力度为限,即过失责任人不对欺诈责任人无力赔 偿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4.8 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所谓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实际上就是对违法行为施以何种制裁措施的问题, 这是 由法律责任的作用和目的决定的。 我国法学界认为,法律责任是国家对违反法定 义务的违法行为所作的否定法律评价, 是一种不利的法的后果,也是国家强制责 任人补偿和救济受到侵害的合法利益的手段。这实际上是以定义的形式对于法律 责任所要达到的目的做出了阐述。5、解决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若干设想5.1 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经验, 开展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理论研究针对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以会计和法律相结合的一门

19、边缘学科应运而生, 这就是被称为“法务会计”的新会计分支。作为一种学科。它主要处理财务事实 和企业违法问题的关系,并运用于法律上的鉴定。欧美各国会计界已开始对法务 会计开展了广泛研究,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事务所,不仅纷纷成立了科研小 组.而且还专门设置了法务会计部门, 以应付社会的需要。法务会计不仅在理论 第-10 -页共10页上得到总结,在实践中也被广泛运用。 例如。法庭调查美国最大的舞弊丑闻案一 一麦克威尔通讯公司舞弊案时。美国普华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就作为法务会 计人作证。由此可见,研究和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的基本会计法律问题的首要方法 之一o5.2 通过现有的会计诉讼案例,加强对我国会

20、计法律问题的研究会计诉讼案例,历来是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最为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每一个重大会计诉讼案例的发生。都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而且,每一个重大诉讼案例的背后,总是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法律问题;要么是会计理论滞后于实 务,使得会计法律的制定者无法预见可能发生的新情况.没有及时制定应有的新法规。导致了会计实务界的失误:要么是会计实务界对现有的会计法规缺乏应有 的理解。使会计实务发生偏离??。认真研究这些重大的会计诉讼案例,寻求其产 生根源及对策.已成为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的最好方 法。通过会计案例.加强会计法律问题的实证研究。是妥善解决我国会计法律问 题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21、。5.3 设立会计法律监督机构,强化对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监督当前,我国在设立会计监管部门时,主要强调的技术管理,其次强调的行政 处罚。监管部门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会计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协调上,并对一些违规、违纪现象进行行政处罚。这些技术标准是判断会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对我国的会计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管要 逐步转移到法律问题的协调上。一旦遇到诸如会计信息理解方面的法律冲突时, 作为会计监管部门,应站在独立客观的立场上,对这些会计信息予以鉴定,并作 出相应的结论。以便给有关司法部门提供依据。在会计监管部门中设立法律监督 分支机构,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监督。 将成为我国会计监管部门今后的重 要任务之一。参考文献第-2 -页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