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专题一一课时跟踪训练_第1页
第1部分专题一一课时跟踪训练_第2页
第1部分专题一一课时跟踪训练_第3页
第1部分专题一一课时跟踪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家天下”制度是制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关于它的叙述准确的是(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政治权力由“传子”演化为“传贤”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王位是世袭的,在一家一姓中传承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2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段材料表明( )A舜代尧职属于禅让制 B舜代尧职属于宗法制C舜代尧职属于分封制 D舜代尧职开启世袭制解析:分析

2、材料可知,舜以德行贤能为尧所知,尧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认为舜能够担当大任,便传位给舜。这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不是传子弟而是选贤能的情况。答案:A3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氏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世袭制 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水平。由史料可知,曹氏被周武王“封之於陶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对象,“子孙以国为氏”,所以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相关。答案:A4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

3、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解析:时间是“西周时期”、内容是都城修建的周长从天子到子男是递减的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周实行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答案:C 5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

4、立七十一国” B“裂都会而为郡邑”C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D烽火戏诸侯解析:选项中的“周公”“齐鲁”“诸侯”都与分封制有联系,故排除A、C、D三项,选B。答案:B6“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问题,稳定统治秩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水平。依据材料可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问题,稳定统治秩序。答案:D7西周宗法制下,形成

5、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财产 B地位C信仰 D血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血缘。答案:D8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按年龄继承制C按军功继承制 D按遗嘱继承制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这个问题,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A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

6、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礼记丧服小记材料二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故曰:“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

7、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以为其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汉)班固白虎通义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叙述的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这些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6分)(2)根据材料二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说明“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6分)(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及与分封制关系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继承制、祭祀等方面归纳原则;然后指出反映的制度;第(2)问根据材料从家族关系、政治关系角度进行说明;第(3)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1)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小宗是五世则迁的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