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410104姜青云文武兼备的战国名将吴起_第1页
200803410104姜青云文武兼备的战国名将吴起_第2页
200803410104姜青云文武兼备的战国名将吴起_第3页
200803410104姜青云文武兼备的战国名将吴起_第4页
200803410104姜青云文武兼备的战国名将吴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武兼备的战国 名将吴起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曾子,事鲁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其也。鲁卒以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其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史记史记 孙子吴孙子吴起列传起列传一、生平简介一、生平简介 吴起(吴起(bc440bc381):卫国左氏(今):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年轻时

2、曾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年轻时曾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后因母亲去世而不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后因母亲去世而不回家守孝,被曾子视为不孝之人,与其断绝师回家守孝,被曾子视为不孝之人,与其断绝师生关系。吴起审时度势,毅然弃儒道改学兵法。生关系。吴起审时度势,毅然弃儒道改学兵法。他在领兵打仗、治理国家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他在领兵打仗、治理国家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但因遭人排挤而从鲁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可见但因遭人排挤而从鲁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可见其仕途道路之坎坷,其仕途道路之坎坷,“三起三落三起三落”。v但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但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

3、验深化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著有为军事理论,著有吴吴起兵法起兵法(吴子吴子)48篇,大部已经失传,篇,大部已经失传,现在保存下来的有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图图国国、料敌料敌、治治兵兵、论将论将、变变化化、励士励士6篇篇 。与。与孙子兵法合称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孙吴兵法法。 三起三落三起三落 吴起生活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各诸候国经常互相攻战,战吴起生活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各诸候国经常互相攻战,战争连绵不断。吴起自幼刻苦学习,志向远大。青年时期离卫去鲁,争连绵不断。吴起自幼刻苦学习,志向远大。青年时期离卫去鲁,拜曾参为师,不久弃文从武,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与以往战争的经拜曾参为师,不久弃文从武,潜心

4、研究军事理论与以往战争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研究前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造诣颇深。后验教训,特别注重研究前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造诣颇深。后由鲁相公仪休推荐,被鲁穆公拜为大夫。由鲁相公仪休推荐,被鲁穆公拜为大夫。 吴起指挥作战,善于先以计谋麻痹敌军,待敌军松懈无备吴起指挥作战,善于先以计谋麻痹敌军,待敌军松懈无备之时,突然发动进攻,出奇制胜。周威烈王十四年(前之时,突然发动进攻,出奇制胜。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412年),年),齐国进攻鲁国。鲁穆公为抗击齐国的进攻,选派吴起为将,命他齐国进攻鲁国。鲁穆公为抗击齐国的进攻,选派吴起为将,命他统帅全军,抵御齐军,吴起治军的特点是,严于己而宽于人,与

5、统帅全军,抵御齐军,吴起治军的特点是,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示之以弱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弱”、“怯怯”的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

6、半,鲁军大获全胜。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破齐,显露了他的出色的谋略才能。但是,吴起破齐,显露了他的出色的谋略才能。但是,不久由于齐国的离间,鲁穆公解除了他的兵权。不久由于齐国的离间,鲁穆公解除了他的兵权。于是,吴起离开鲁国来到魏国。魏相李悝对魏文于是,吴起离开鲁国来到魏国。魏相李悝对魏文侯说:侯说:“吴起是个贪慕荣名之人,然而精通兵法,吴起是个贪慕荣名之人,然而精通兵法,就是过去的司马穰苴也不一定能超过他。就是过去的司马穰苴也不一定能超过他。”于是,于是,魏文侯拜吴起为将军。公元前魏文侯拜吴起为将军。公元前409409、408408年,吴起年,吴起曾两度率师伐秦,大败秦军,夺回被秦军侵占的

7、曾两度率师伐秦,大败秦军,夺回被秦军侵占的西河地区。这一时期他西河地区。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省六十四全省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魏文侯死后,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魏文侯死后,继位者魏武候听信谗言,对吴起产生了戒心。吴继位者魏武候听信谗言,对吴起产生了戒心。吴起失去了魏武侯的信任,其言也不为所用,于是起失去了魏武侯的信任,其言也不为所用,于是又不得不离开魏国而来到楚国。又不得不离开魏国而来到楚国。 吴起不仅精于领兵打仗,而且也善于治理国吴起不仅精于领兵打仗,而且也善于治理国家,治军建军。

8、他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的热家,治军建军。他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的热情接待,并被拜为相国,吴起怀着感激之情,决情接待,并被拜为相国,吴起怀着感激之情,决心施展才干,辅佐楚悼王富国强兵。在楚悼王的心施展才干,辅佐楚悼王富国强兵。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严明法令,修明政治,整顿财政,支持下,吴起严明法令,修明政治,整顿财政,惩罚贪污官员,厚待战斗之士,加强军事训练和惩罚贪污官员,厚待战斗之士,加强军事训练和战争物质的储备,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予以重用。战争物质的储备,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予以重用。这些改革的实行,使楚国很快就成了国富兵强之这些改革的实行,使楚国很快就成了国富兵强之邦。在军事上,南平百越

9、,北灭陈、蔡,接着又邦。在军事上,南平百越,北灭陈、蔡,接着又战败西方的秦国,威震诸候。战败西方的秦国,威震诸候。 吴起运用改革为楚国争得了威名,但却得罪吴起运用改革为楚国争得了威名,但却得罪了楚国旧时被废的公族贵戚。公元前了楚国旧时被废的公族贵戚。公元前381381年楚悼年楚悼王病死,仇恨吴起的公族贵戚乘机作乱,叛乱的王病死,仇恨吴起的公族贵戚乘机作乱,叛乱的贵族将吴起乱箭射贵族将吴起乱箭射死。死。 二、兵法谋略思想二、兵法谋略思想 战国时,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战国时,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兵书兵书吴子吴子将战争性质区分为将战争性质区分为义兵义兵、强强兵兵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

10、,外治武备;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在将才上要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在将才上要求将领掌握求将领掌握四机四机以指挥作战。以指挥作战。吴子吴子与与孙子孙子合称孙吴兵法。合称孙吴兵法。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于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于吴子吴子一书。一书。1、爱兵重将。吴子指出,将军必须仁爱士、爱兵重将。吴子指出,将军必须仁爱士卒,国家必须选好将才:卒,国家必须选好将才:“民知君之爱其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进死为荣,

11、退生以辱矣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以辱矣”,“故将之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组织完备,井然有曰戒,五曰约。理者(组织完备,井然有序),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序),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戒骄戒躁),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戒骄戒躁),虽克如始战;约者(简约),法令省而不虽克如始战;约者(简约),法令省而不烦烦”。2、立国战略。强调、立国战略。强调“内修文德,外治武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备”,两者不可偏废。吴起说:,两者不可偏废。吴起说:“修德废修德废武,以灭其国家武,以灭其国家”,“恃众好勇,

12、以丧其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社稷”。他指出,军事斗争必须以和谐的。他指出,军事斗争必须以和谐的政治为基础:政治为基础:“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又说:。又说:“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大事”。 3、练兵教战。吴起主张要对士兵、练兵教战。吴起主张要对士兵“教教”、“戒戒”、“励励”:“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教百姓,而亲万民”,“故用兵之法,教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戒为先”,

13、“凡治国制军,必教之以礼,凡治国制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又说:。又说:“故师出故师出之日,明死之荣,无生而辱之日,明死之荣,无生而辱”。4、严行赏罚。吴起认为领导者必须严格用、严行赏罚。吴起认为领导者必须严格用法,树立威信,使法,树立威信,使“居则有礼,动则有居则有礼,动则有威威”,“夫发号施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夫发号施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做到:。做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前死”,“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

14、攻无坚阵矣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5、用兵谋略。吴子主张随机应变,刚柔变、用兵谋略。吴子主张随机应变,刚柔变换,他说:换,他说:“因其形,而用其权因其形,而用其权”,“兼兼刚柔者,兵之至也刚柔者,兵之至也”。他像孙子一样,提。他像孙子一样,提出:出:“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用兵必须审度虚实,而趋其危用兵必须审度虚实,而趋其危”。他还。他还主张:主张:“用众者务平易,用少者务险隘用众者务平易,用少者务险隘”;“

15、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三、在楚国的改革三、在楚国的改革 ( 一)一) 原因:原因: 战国战国初期,楚国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初期,楚国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楚声王竟至为楚声王竟至为“盗盗”所杀。而此时北方三所杀。而此时北方三晋正在兴起,国力强大,对楚步步进逼,晋正在兴起,国力强大,对楚步步进逼,楚国处于一种十分困窘的境地。楚国处于一种十分困窘的境地。 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中原的政治家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中原的政治家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公元前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年,楚悼王任命吴起吴起为为令令尹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

16、从打击大贵族,主持变法。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入手。(二(二)内容:内容: 1) 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吴起乃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 另外,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

17、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练之士。” 吴起要取消世袭的封君、世袭吴起要取消世袭的封君、世袭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2) 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之士” 。“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士。” 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为国出力报效的

18、战斗之士。 v(3) 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吴起责令楚国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土殖民形式。v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是消灭

19、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因此这又是一次打击世袭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因此这又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吴起反对。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之” ,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新法行之期年,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死去。在楚悼王的灵堂上,楚国贵戚大臣楚悼王死去。在楚悼王的灵堂上,楚国贵戚大臣作乱而共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下躲藏,作乱而共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下躲藏,贵族射杀了吴起,也射中

20、了王尸。楚国之法:贵族射杀了吴起,也射中了王尸。楚国之法:“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射群臣射王尸者,尽当其罪,因而被夷宗者王尸者,尽当其罪,因而被夷宗者 70 余家。但余家。但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受到挫折。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受到挫折。 v吴起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却在楚国贵族吴起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却在楚国贵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吴起变法所采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吴起变法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在楚国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取的各项措施在楚国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如刻的影响。如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喻老云:云:“楚邦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淮南子淮南子人间人间训训云:云:“楚国之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