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在上、下泪管同时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在上、下泪管同时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在上、下泪管同时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在上、下泪管同时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在上、下泪管同时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8例(38眼)上、下泪管同时断裂伤患者, 均采用自行研制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行一期手术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无感染, 术中插管顺利, 术后随访泪点均有不同程度轻微扩大, 4例下泪点及部分泪管撕裂, 受泪情况良好, 未行特殊处置。1例因术后泪管撕裂严重, 仍有溢泪, 行二期手术, 37例(97.37%)一期愈合。结论 自行研制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应用于上、下泪管同时断裂伤吻合手术中, 效果良好, 降低了手术难度,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轻了患者

2、痛苦, 可在一期完成吻合手术, 且术后置管稳定性佳, 外观良好, 手术成功率高。【关键词】 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自行研制;临床应用DOI:10.14163/ki.11-5547/r.2016.26.018【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by U-shaped lacrimal duct anastomosis supporting tube in simultaneous upper and lower lacrimal duct anastomosis. Methods A total of 38

3、 patients (38 eyes) with simultaneous upper and lower lacrimal duct rupture all received self-developed U-shaped lacrimal duct anastomosis supporting tube in one-stage operation treatment,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infection case among 38 patients. All patients r

4、eceived successful intraoperative intubation, and they had various enlarged dacryon shown by postoperative follow-up. There were 4 cases with ruptured lower dacryon, partial lacrimal duct and good tear condition, and they received no special treatment. There was 1 case with epiphora due to severe po

5、stoperative lacrimal duct rupture, and this patient received two-stage operation. There were totally 37 cases (97.37%) with one-stage healing. Conclusion Self-developed U-shaped lacrimal duct anastomosis supporting tube shows good effect in simultaneous upper and lower lacrimal duct anastomosis. Thi

6、s method reduces operating difficulty, shortens operation time, and relieves pain in patients. It provides successful one-stage operation, along with high postoperative intubation stability, good appearance and high success rate.【Key words】 U-shaped lacrimal duct anastomosis supporting tube; Self-de

7、veloped; Clinical application泪道断裂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外伤之一, 上、下泪管同时断裂伤或伴有头面部复合伤者屡见不鲜, 一期吻合上、下泪管断端, 避免术后流泪是非常必要的, 其手术的技巧以及泪道支撑管的置入是手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本院从1997年开始, 一直致力于泪道手术技巧及泪道置管的研究及创新, 自2005年以来, 本院在单管双圆头侧孔型泪道吻合支撑管临床应用的基础上【1】, 又不断改进研制成功了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专利号:200920177911.6), 并应用于临床, 在泪管断端吻合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收到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尤其是上、下泪管同时断裂的病例

8、, 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 提高了手术效率, 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院眼科门诊及病房上、下泪管同时断裂伤患者38例(38眼), 其中男31例, 女7例;年龄1664岁。均采用自行研制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行一期手术治疗。1. 2 手术方法1. 2. 1 材料 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1根, 支撑管材质为硬膜外导管所用材料, 管长11 cm, 直径:外径0.9 mm, 内径0.6 mm, 两端为封闭圆头形, 管壁设有4个侧孔。一端距顶端4.5 cm处设有1个侧孔(钢丝插入及注水孔), 另一端距顶端2.5 cm处设有1个侧孔(钢丝

9、插入孔), 距管的两头端0.5 cm处各设1个侧孔(出水孔)。另配1根钢丝, 长7.0 cm, 直径0.5 mm。1. 2. 2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麻醉、止血(如有头面部复合性伤口先予缝合处置)。显微镜下寻找近侧断端泪管并标记, 扩张上、下泪管, 将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一端内带钢丝(钢丝由距顶端4.5 cm处侧孔插入)先经下泪点插入远端泪管, 于直视下插入近侧断端泪管后经泪囊插入鼻泪管至鼻腔, 拔出管内钢丝, 在钢丝拔出的侧孔内注射生理盐水检查插管是否已插入鼻腔, 确认后, 将U型泪道支撑管另一端内带钢丝(钢丝由距另一顶端2.5 cm侧孔处插入)经寻找、扩张后的上泪点、泪管两断端及泪囊插入鼻泪

10、管, 暂不插至鼻腔, 用6-0可吸收线吻合上、下泪管断端各23针, 逐层缝合皮肤伤口。将经上泪点插入的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内带钢丝)继续向鼻腔插入, 形成U型管道支撑(将支撑管中端5.5 cm处标记显露于外), 拔出管内钢丝, 完成手术。U型泪道支撑管在泪道留置时间:术后留置3个月后拔管【6】。2 结果38例患者均无感染, 术中插管顺利, 术后随访618个月, 泪点均有不同程度轻微扩大, 4例下泪点及部分泪管撕裂, 受泪情况良好, 未行特殊处置。1例因术后泪管撕裂严重, 仍有溢泪, 行二期手术, 37例(97.37%)一期愈合。3 讨论内眦及其附近的外伤经常损伤泪道导致泪道断裂而引起泪溢或慢性

11、化脓性炎症, 如下睑缺损、瘢痕性睑外翻、泪点外翻等【7】。在泪道断裂的病例中, 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较多, 而上、下泪管同时断裂的病例较少见, 但其手术难度大, 成功率相对较低, 而且在上、下泪管同时断裂病例中多伴有头面部复合性外伤, 往往因吻合上、下泪管费时、费力, 不能一期给予吻合, 需待6个月后二期手术, 增加手术难度, 影响术后效果。因此探索与总结上、下泪管同时断裂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值得借鉴的。泪道可分为骨性泪道和膜性泪道两部分, 而上、下泪管属膜性泪道的一部分, 其特点是管道有弹性, 但脆性极强, 如手术方法及材料选择不够合理, 支撑管过早脱掉, 泪小管两断端必然发生

12、瘢痕愈合阻塞。因此在选择泪道断裂手术的泪道支撑材料中, 比如输尿管、硬膜外麻醉导管、普通硅胶管、静脉留置针等, 支撑材料的质量及结构最为重要。本院自行研制的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设计科学、合理, 材质坚韧且弹性佳, 是在双圆头侧孔型泪道吻合支撑管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双圆头侧孔型泪道吻合支撑管长30 cm, 环状插入泪道后需自鼻腔(下鼻道鼻泪管开口处)取出插管两头端。此操作需要鼻科医生配合取出, 在取此管过程中受鼻腔解剖结构先天或后天异常因素的影响, 如鼻中隔弯曲、鼻甲肥大、外伤后陈旧性鼻面骨骨折、鼻腔肿物、炎症等, 取管难度较大, 时间较长, 并存在患者鼻腔流血、疼痛、损伤鼻黏膜、感染等并发症。

13、采用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长11 cm, 插入后不需自鼻腔取管, 因U型支撑管内置钢丝, 完全插入即可, 无支撑管脱落、滑出等现象。泪小管长1.0 cm, 泪囊长1.2 cm, 鼻泪管1.77 cm, 泪点至鼻泪管开口长约4.0 cm, U形支撑管折返后为5.5 cm, 完全插入后两头端已经过鼻泪管开口, 且鼻泪管管腔正常时呈裂隙状, 并有固定、支撑作用, 使之不易移位滑出。综上所述, 自行研制U型泪道吻合支撑管应用于上、下泪管同时断裂伤吻合手术中效果良好, 手术成功率高。参考文献【1】 张方顺, 杨序, 赵军. 双圆头侧孔型泪道吻合支撑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03, 21

14、(2):139.【2】 艾运旗, 黄苏静, 高新宇. 双泪道硅胶插管泪小管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 33(11):857-859.【3】 朱蓉嵘. 泪小管断裂置入硬膜外麻醉管和硅胶软管的比较.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5, 27(3):196-198.【4】 赵英晓.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 34(8):619-620.【5】 宁桂丽. 硅胶管双路置入法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8):991-993.【6】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933.【7】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038-3039. 张文强, 周雄, 周和政. 双路泪道插管法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8, 30(2):142-143. 焦演歌.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溢泪原因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