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1页
教学论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2页
教学论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3页
教学论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4页
教学论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书,拨动了爱的心弦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苏州路校区 嵇月娥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读书,更需要终生读书,读好书。有一个最简单也最被大家熟悉的比喻,“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提醒着我们每一个老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传道受业解惑”。关键词: 读书 教育 成长如果人生的丰富可以用色彩来比喻,书就是透射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广阔可以用无垠来形容,书就是普照大地万物的阳光。教育就是一本书,它用有声的文字印证了文明的进程,以不断生成的理念彰显着精神的升华;教师就是一支笔,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描画出知识的浩瀚,只有拥有深沉的人文积淀,

2、才会勾勒出事物复杂的关系。步入学校的大门,走进了书的世界,“读书多了学习才能好,长大了才能有本事。”老师们谆谆教诲,使我稚嫩的心灵深深地理解了读书的重要意义。于是,不停地读、学、用。终于有一天,我也走进了教师的行列。很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尚无私的,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中最宝贵的真情。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读书对于教师自身成长和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的确,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读书,更需要终生读书,读好书。有一个最简单也最被大家熟悉的比喻,“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提醒着我们每一个老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传道受

3、业解惑”。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这种读书习惯会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而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让书籍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

4、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

5、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师的形象虽然模糊,但大师的指引却是那么具体。如何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我从中总结出几个我首先必须要努力的方向:一、读书,读好书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要想给孩子一杯水,

6、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

7、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二、关心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

8、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三、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

9、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能够延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

10、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帮助他们扬起未来理想风帆。有人说,一部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我想说,一本好书是无言的导师指引着我一步步走向成功!有人说,一杯醇酒是爽快的朋友。我想说,一本好书是难得的知己陪伴着我一点点感受世间尘俗!有人说,一缕阳光是亲和的长辈。我想说,一本好书是慈爱的父母教育着我一年年长大成人!书,似清茶,用无限的甘甜滋润感染着我每一份快乐的心情。书,似音符,用无穷的旋

11、律挥舞编写着我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书,似词藻,用无尽的言语编撰记载着我每一年成长的艰辛。一本本好书伴我度过了三十几个春夏秋冬,一本本好书伴我迎接灿烂的明天。好书伴我成长。“读书不在三更五鼓,用功只怕一曝十寒”。与好书为友,以好书为鉴,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书香的陪伴下继续阔步前进!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60. 追求卓有成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苏州路校区 嵇月娥近期,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一位名师讲到:“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个人觉得说的很到位,受她的启发,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始了课堂教学

12、有效性研究。现结合我平时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对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教学。知道了什么是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好理解了。我认为“有效教学”并不是难懂的新概念,教师以朴实、扎实、平实的教风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学生学习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就语文而言,如果赋予它更宽的外延那就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 1、对教学目来讲,它是有效果的,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是有效率的。 2、从教学的意义来讲,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师生能获得共同发展是有效果的。 3、从主体发展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益的,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一句话,关注全

13、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是语文教师追求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其次,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不好教,难就难在如何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难就难在如何把握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系上。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我自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 1、从“实”出发,设计教学流程。现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本身就体现了从“实”出发。语文有效教学应在课堂实施中应该求真实、求朴实、求扎实,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实实在在的教学作风。这里的“实”还应体现在教师教学前需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结合班情、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

14、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这个前提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体现“实情” 能给予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指导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教学设计。 2、扎实学习,领会教学目标。注重学习,把握并落实好教学目标是实施语文有效课堂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六年了,从通识培训到学科培训,再到提高培训,可谓是进行了一次大洗脑。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课标,还要学习教材。如:不同学段对识字写字就有不同目标要求第一学年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阶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课标在设定目标时考虑到低年级儿童身心特征,还有一个很重要指

15、导思想,那就是多识字少写字,识、写分开。如果我们在上课时不加区别,做的就是无用功,提高教学实效就无从说起。教师不学习是会误人子弟的。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语文的教学价值,即学生要知道什么?应学会什么?悟出什么?教学目标只有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 3、分层教学,落实“培辅”计划。教学要因材施教,作为老师要尽可能地多关注、多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俗话说“十指不会一般长”,一个班级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让教师犯难和头痛的学生,面对现实,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不知是哪个教育名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想想也

16、是,我发现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从来不会放弃一个学生。课堂优先发言的是他们,作业优先批改的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你将惊奇的发现,他们并非不可救药。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才是最大进步。因而,我认为培辅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落到实处。 4、利用资源,拓宽语文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如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教材通过对长城景色的具体描述,赞美长城的雄伟气魄,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教学中要抓住两点进行重点突破:一是由远及近,由概貌到细处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能力;二是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有条理地具体描述并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教学本课时,如果按一般讲读课文的模式上,学生的情感很难被调动,重难点突破也只是说纸上谈兵。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结果则会大不一样,因为,你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课件教育资源,制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还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长城构件展示,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期盼的课堂。再如西湖这篇课文,它向我们介绍了西湖的主要景物,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时仅凭简单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