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_第1页
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_第2页
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_第3页
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_第4页
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摘要:通过对山东省邹城市村镇人民调解制度的实地调查,总结出新的民间纠纷具有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注重利益、易激性等特点,分析了由镇调解中心、管区调解站、村调解委员会构成的各级组织形式,总结了“十户三员”、“民情恳谈”、“评理会”等制度创新;阐述了现行调解制度产生的原因、优越性;对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定位为基层政府指导下的民间组织、专事调解民间纠纷、合法调解协议书应具有法律效力等修改法律的建议。关键词:人民调解;特点;创新;修法建沫议一般情况下,当民事权益发生纠纷时,只有用法律的手段解决,结果才是最公蹿正的,因为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厅、意志和道德观念的产物。然而在实

2、际生怯活中,还有很多人不愿意直接借助法律手段维权。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么是人们峡对法律了解不深或是对法律怀有天然的抵艹触心理,认为“法”即是“刑”;要么是效费比太低,与预期可得利益比起来,当弋事人不胜法律程序之繁,或说不愿承担“丙讼累”。这时,人们会期望一种新的更加灵活简便的并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纠纷调剜解机制来替他们排除身边较小的矛盾和纠咤纷。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所特有的纠纷获解决制度,基于民间的调处息讼制度而来祜,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因为我蝮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在儒家思想礼治文化弗主导之下,封建家族本位的农业型社会,和中而立,“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自始至终与历史的轨迹紧密契合,新

3、的留时代背景和新的社会变革也赋予了它新的特色。“自民主革命时期开始,经过长期火实践,不断赋予这一制度以新的内容和活陡力,终于形成了现行的在群众自治组织主划持下,在自愿基础上公平合法地排解纠纷的人民调解制度。”1为了对现代自中国农村所发生纠纷的现状及现行纠纷解礞决机制进行分析,阐明人民调解制度在纠佟纷解决中的作用,进而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巫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我们于2003年拘2月10日至14日对山东省邹城市太平犯镇、北宿镇、看庄镇、张庄镇、大束镇及届其各村进行了走访调查。此次调查活动的笊对象主要是纠纷当事人、村镇司法调解机左构工作人员、镇政府工作人员及村委会成员,获得了当事人陈述及司法机构工作人挠

4、员陈述的录音资料、调解案卷以及镇政府鄱的相关文件等资料。下文将结合具体的案揠例和调查材料依次对此次调查活动中了解烛到的农村纠纷现状,人民调解组织的概况阽,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痴,现行人民调解制度在农村生活中发挥的忝作用以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绌完善建议等一一加以论述与说明。一、衣基层民间纠纷新特点与现行人民调解组织概况及制度创新基层民间纠纷的新特点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迅速煽发展引发了农村社会深层次的变革。从权轱利结构到经济模式再到农民的思想意识都在悄然转变。各种摩擦、碰撞随之不断产(生,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引哉发的纠纷除了一些固有的特点以外,还出赤现

5、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主体的多闸元化,以前的纠纷多是在公民与公民之间苠发生,现在则出现了许多公民与法人、法耿人与法人之间的纠纷,有时还涉及到像村甬委会等集体组织;此次调查的邹城市及其郊周围镇村工业企业比较发达,工业区与农阚业区的交叉融合又带来一些地企间纠纷。毂太平镇冯楼村调解主任冯某介绍:200瘐2年由其所调解的20余起纠纷中,主要仓是地企间纠纷、宅基地纠纷和婆媳纠纷。摁二是纠纷类型的多样化,以前的纠纷大多恍是婚姻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以及土地纠纷等,而现在类型日益扩张。太平镇为2002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共排蠊查出矛盾纠纷59起,其中债权债务纠纷笔20起,宅基地纠纷11起,干群关系

6、纠诤纷6起,征地拆迁安置纠纷5起,边界纠纷4起,农村财务纠纷3起,邻里婚姻纠纷各2起,土地延包、补偿,租赁和计生嘹纠纷各1起。三是纠纷争执的动因发生了橄变化,以前的纠纷搀杂的感情因素比较多耸,多是因为“咽不下一口气”,而现在的纠纷多是利益之争,比较注重经济利益。四是纠纷多因小事引起,但具有易激性的命特点。比如农村中的采光,争地边,排水楞,甚至一把庄稼、一个土洞沟,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纠纷。现行人民调解组织概摸况本文所指的基层纠纷调解组织是指以蹲人民调解为制度前提建立的镇以下的纠纷裼调解组织。据调查,基层纠纷调解组织一杀般有三级,即:镇调解中心、管区调解站迓和村调解委员会。邹城市各镇的司法调解蛋中

7、心建立于2000年,是一个多层次,囊有多个部门参加的综合体,领导小组的组颉长和副组长是党和政府的领导,司法所在厅其中起主导作用。镇司法调解机构的职责榫为:依法解决干群矛盾和各种热点、难点苕问题,调处民间纠纷;指导村级调委会的工作;解决跨地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法制宣传教育;解啊决矛盾纠纷,设立协调方案,调防结合,妍落实协调措施;承办上级交办的疑难问题酬,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本乡镇内。管区司法漂调解机构的职责为:疏导处理村干部矛盾俞、村与村之间的矛盾纠纷以及村调委会难做以处理的问题;负责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楂工作组织排查本管区矛盾纠纷,指导村委会工作,及时向镇民情恳谈中心反映情况维

8、,汇报工作。村调解委员会的职责为:排查预防、跟踪监控、处理一般性邻里纠纷氧、耕地纠纷、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堪等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及时向管区司法菪调解民情恳谈站和镇司法调解民情恳谈中续心反馈信息,负责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赭作。从以上村镇各级纠纷调解机构的构臁成及职责可以看出,在中国,当今社会的黔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与民事诉讼法第16条所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有了一定的不慎同之处。前者的实质与具体运作程序已经莼远远地超出了“自治组织”的范畴,是非缥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根据中国国情的进一步发展。现今的调解网络在笔者所调查的村台镇基层已经比较健全,内部有了一系列的严格程序,比如下级对上级的疑难案件逐钮级

9、申请解决程序,上级对下级调处工作进行指导的“督查令”,以及上下级之间的蛏联动制度等。各镇在镇司法所中有调解庭,调解庭与法庭不同,不是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但是却是当事人正式接受国家公瞬权力干涉的最后一道程序,很多村和管区畈解决不了的纠纷在这里往往可以最终得到婀化解。另外,如果镇调解中心遇到了比较大的疑难纠纷,有时会抽出各地的人员,馄集中到纠纷发生地进行“会诊”,争取尽颁快解决问题。各镇下属的管区、村的调解搏站、调委会的工作方式更为灵活,民间很碱多纠纷是在当事人家里或田间地头当场就旅由调解人员解决的。现行人民调解制度曳的创新本次在邹城市下属镇村进行调查覆,笔者进一步了解了镇村一级的纠纷调解机构和人

10、民调解制度的大体概况,从中发茏现了许多创新之处。这些创新是镇村一级的基层干部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和辛借勤探索出来的成果,其中有一些甚至超越愤了人民调解制度这一基本的民间纠纷化解憔机制的框架:制度创新之一,太平镇的“十户三员”制度:在纠纷调解组织的分级上,太平镇与其他乡镇有不同之处,即摔在其他乡镇的三级纠纷调解组织结构的基滁础上,又向下进行了延伸,直至农户这一螬农村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形成了以镇司噌法调解中心为龙头、以管区司法调解站为尺纽带、以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以经营组的调解小组和“十户三员”为依托的五级祷纠纷调解网络。其中“十户三员”是该镇廖五级纠纷调解网络的最低层面,指农村中闸以十户为单

11、位,推选一个有威望、有影响聚、德高望重的人同时担任这些户的信息员殚、调解员和宣传员。他们随时了解周围农户的矛盾纠纷状况,对于细微的纠纷,以仲调解员的身份就地进行调处;对于矛盾冲村突比较严重的纠纷,则以信息员的身份向耄经营组、村调解委员会汇报;在平时,他嚼们又起到了宣传员的作用,及时发现矛盾琳,预防矛盾的升级,并向群众宣传政策法压律知识。确切地说,“三员”是协助基层调解组织工作的非正式但绝对必要的社会嵌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员。制度创新之二,傈张庄镇的民情恳谈制度:民情恳谈制度最初主要是针对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协调干群关系而建立的。主要内容是:详细豪了解群众的思想现状;让群众评议镇村干氵部和前段工作

12、,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沅解答群众提出的一些问题,沟通干部群众测的思想感情,消除隔阂和误解;集思广益电,讨论修正镇村制订的改革发展措施等等镰。在关于建立干部民情责任区制度的决定触中,责任区干部的主要任务第6条规定:自“服务一片群众,保一方平安。以责任区豳为单位,组织搞好长年义务站岗、巡逻,漤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及时调节家缄庭、邻里纠纷,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篆可见,民情恳谈与司法调解是有密切联系的。该镇在全镇范围内实行了民情恳谈制兰度,成立了民情恳谈司法调解中心,健全了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最高领导亲自管理,分管领导密切配哼合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格局。逐步尾走出了一条

13、以民情恳谈为总抓手,以民情恳谈司法调解中心为依托的保稳定、促发衔展的新路子。该项制度在化解基层矛盾方痉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制度创新之三,大束镇土旺村的“评理会”制度:评理会是本村所特有的矛盾纠纷排除机制,评理吉会一般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同志、妇联、烨共青团等人员组成,在纠纷双方自愿的基疖础上,以座谈会形式进行。在双方当事人暮提出自己的理由、成绩之后,由评理会的攥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决定纠纷如何处理桓。随后,评理会对理亏的当事人当场进行。批评,不使矛盾扩大。与太平镇的“十户卫三员”制度比起来,评理会群体性更强一蛐些,它所作出的判断对于纠纷当事人来说贬,权威性也就更强。所以,绝大部分小规尴模纠纷村民

14、都愿意让评理会来进行评判。芘二、现行人民调解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据调查,邹城市太平镇2002年共颐排查出各类纠纷413起,其中村调委会捩调处317起,成功率98%;管区司法站调处29起,成功率%;镇司法调解中心调处重大疑难纠纷67起,调处率98仆%,只有两起纠纷由当事人诉至法院。看苻庄镇2002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超7起,其中重大纠纷9起,三级联动调处舴53起,避免了3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觉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以上数据有力地说明,在镇村一级,喹人民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调解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深深扎根戕于中国农村这片广袤

15、的土地,有其必然性笱和优越性。人民调解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孟、民情,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两千橄多年来的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使中国大江多数的农民都固守在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乱上,生于斯、养于斯、死于斯。由于地域俩局限和血缘关系的缘故,形成了费孝通先态生所说的“熟人社会”。在这个相对独立鲒的社会中,免不了复杂的纠纷,但中国历来就不发达的法制,使这个社会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即古时的民间调解,也就是人民调解的前身。从文化庵层面看,它的根基在于中国传统的“和为贵”的观念。自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态使儒家文化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思揄想中,尤其是在农村,传统观

16、念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他们依然非常看重瘪“和气”、“情面”,孔子的“中庸之道磨”正是民间调解工作的精髓-折衷调和-菌的根源。绝大多数的农民将在一个相对熟枕悉的环境生活一辈子,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在“伤和气”的诉讼与“留情面”的调解之间,他们无疑会选择较为温和荒的后者。尽管现今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鹆覆地的变化,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熟人社欲会”业已衍变成了“半熟人社会”,农民的义利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调解作为速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仍然在历经了酴风风雨雨后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人汗民调解能够及时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恶化,有利于社会的稳焯定。农村纠纷虽多因小事引起,但又

17、有渝着易激性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控制解决,鬯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例如:看庄镇2002年10月17日发生宋某采石被予炸事件后,死者家属情绪激动,要将死者斌尸体抬到白灰厂厂长办公室,双方剑拔弩张,很可能发生械斗。看庄镇司法所于1塌7日下午介入,到18日早7点成功解决赃了这起重大纠纷,将“剑拔弩张”化解为围“心平气和”,变“事后处理”为“事前辈解决”,及时地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这次纠纷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在立口案、审查、庭审、判决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人民调解与诉讼何相比,其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一绎个“早”字上。我们所调查的各村镇都采取

18、了排查机制,并针对农村特点在“三夏绌”、“三秋”加大排查力度,能够及早发现矛盾、尽快解决矛盾,尽量做到了“大虿事化小,小事化了”。北宿镇司法调解中心承诺:小的矛盾纠纷当日调处结案;饬一般的矛盾纠纷35天调处结案;重大翘的矛盾纠纷57天调处结案,最多不超墀过10天;属“民转刑”和刑事案件立即超分流到有关部门。看庄镇西八里村调委会啭主任赵庆民介绍:“有的小纠纷23个囡小时就可以解决,中等的纠纷需要半天,最多一天,大的纠纷不一定,一般需要反厚复地做工作,往往耗时较多。”人民调菀解基于自愿原则,当事人在心理上易于接毓受,并有利于调解协议的履行。在所采劭访的当事人中,很多不愿意诉讼的原因之锄一就是觉得在

19、法院没有熟人,对法律知识嗌不精通,因而对诉讼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噙排斥的心理。相对而言,调解员大多与纠少纷当事人本乡本土,平时就熟悉了解,在翮处理纠纷时当事人比较放心,觉得“心里圭有底儿”。宋某被炸案原告当事人杨某说:“打官司,动用法律也不一定谁输谁赢窈,因为法律咱也不很懂,不很精通,一般的不愿意打官司。”人民调解协议是在调熏解员的主持下双方基于自愿而签订的,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在履行协议时也比较自瘢觉。宋某被炸案被告白灰厂刘厂长的一番秧话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调解是双方坐下椒来心平气和地,心情舒畅。为什么履行这祠么快?如果诉诸了法律,法庭上当场对证搞那就不是心平气和的事了,据理力争、唇僭枪舌剑,那

20、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依据,得跽有凭有据,判决当事人有可能不服,特别茵是有些人认为我就是没错你判我有错,所掬以不配合执行。”人民调解工作的这一极妁佳效果,恰恰与法院判决的“执行难”形逍成了鲜明对比。人民调解制度极大地节莰约了社会成本,同时也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巷工作压力。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农民之所以“厌讼”,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警法负担过高的诉讼费用。看庄镇一乡镇企业的厂长说:“现在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打呜官司?因为知道你欠我1000块钱,打暂官司肯定要判给我,但是我要这1000胬块钱往往要花两千多块钱。我就不要这1咕000块钱了,我放弃了,放弃自己的权简利是没办法。我们厂现在外面就有100葶多万块钱我

21、们放弃了。往往打官司就不够费用,就放弃了。”农民因为一些不大的纠纷而诉讼,所需要的花费诸如路费、食熄宿费、律师费、诉讼费、执行费以及误工堡费等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往往会超过他们百所期望得到的经济利益,他们认为打官司馆“拖不起、耗不起”,“能调解最好,调解不好再打官司”,是不难理解的。况嗝且,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民间纠纷运多,如果全部涌到法院打官司的话,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势必会造成法院工作压力过大的后果。而人民调雾解制度恰恰相反,调解组织近在身边,调镙解形式不拘一格,田间炕头都可以成为解逭决纠纷的场所,调解免费,调解人员大都蹦是兼职,对当事人来讲,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对社会

22、来说,资源得到了充分蓁高效的利用。三、现阶段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一杯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制度,其规模与成效隧是有目共睹的,其地位也是勿庸置疑的。鼠然而,通过对邹城四镇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纠纷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现行法律险规定却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立法对人民侧调解制度的关注程度也是与其在司法体系祆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称的。虽然目前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氽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人民调解纽工作做了规定,但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键作性不强,实践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调解工作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救解决这些问题,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已

23、成肫为当务之急。对此,笔者略作以下几点评瘸述:关于村镇纠纷调解组织的法律地位灾及宗旨法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政治作用,也有服务于社会的公益作用。一部匾良好的法律,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妥帖的运用,才真正算得上是为社会所称道瑶的善法。然而通过此次调查,笔者不禁提出疑问: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人民调解磙制度的地位的规定是否还适应现今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缂6条第1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葱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然而,仔细厌分析一下现在的村民调解委员,我们会发现这一款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滟节:首先,在调查中,笔者所访谈的所有调解人员和当事

24、人对于纠纷的发展及解决欹,并没有提到法院的指导作用。当我们问及调解委员会与法院的关系时,在他们的芝理念中,调委会和法院是两套不相干的系遮统,只有在发生民转刑案件或纠纷难以调闰处,调解工作人员所做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坼,才会由法院进行干预。其次,“群众性渤组织”的定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农村中的蚓村级行政领导单位为村民自治委员会,算翥是村民自治组织,这一点对于村民调解委轻员会来说也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如果我疣们将讨论的对象进一步上升到管区、镇一凤级的纠纷调解组织,则无论是从人员组成寓、作用、职能,还是工作程序、领导关系弄来看,都难以将其定性为“群众性组织”琦,毋宁说是政府中的一个人员构成多元化度的综合性

25、纠纷解决办公室。因此,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应该相应唉调整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颂;乡镇以上的纠纷调解组织隶属于同级人糜民政府,指导和监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瓿作,并负责解决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提交的疑难纠纷。另外,关于人民调解组忑织的工作目的及宗旨,笔者认为,人民调讪解组织进行调解工作的目的与宗旨和司法机关进行裁判工作的目的与宗旨在总体上诿应该是一致的,即维护公正,或者说是为平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正当利益、捍卫社会泓正义。但是,在调查中,“农村的稳定”、“避免群众性上访”、“避免民转刑”闵成为了最多的答案。固然,稳定是发展的橙基础,没有稳定就

26、没有发展,但这是否会腮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由此所付出的代价跃和所获得的利益之差是否合理?所以,笔倒者建议,今后在对于人民调解制度进行完儋善时,要进一步从立法上明确人民调解组猱织的目的,将维护纠纷当事人利益与维护掌社会秩序稳定并重,不能仅仅强调稳定而嚓忽视了纠纷当事人个人的微观利益平衡。关于调解工作的业务范围我国宪法第11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6条都规定了人昼民调解的对象是“民间纠纷”。何谓“民猁间纠纷”?民间纠纷的范围到底是什么?凿如何来界定这个概念?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垒实务界都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这给基层菘的实践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和混乱。由于人民调解组织的薄弱和自身的局限性,使三其无法承担一些重

27、大复杂纠纷的调解工作径,由于人民调解范围的不明确,人民调解卉组织承担了大量其力所不能及的工作。这不仅使人民调解组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且许多本来应该由法律调整的纠纷没有能得到法律的调整,这无疑将会阻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所以,从法律上明确人民调解的业务范围非常重要。一些国家对调豳解范围进行了列举式的规定,例如美国的社区调解和日本的民间调解法都对调刂解范围进行了列举,范围明确因而具有很怅强的操作性,值得我们借鉴。但鉴于我国搂的国情和农村现有的民情,民间纠纷纷繁骀多样,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纠纷肃形式不断出现,法律不可能将其列举殆尽己。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宜采用混和式即概悫括式加列举式来确定民间纠

28、纷的范围。首狗先,采用概括的方式从整体上规定人民调喂解的范围,明确民间纠纷的含义,笔者认诃为凡属私法范畴的纠纷,均可列入调解工驼作的业务范围。其次,可以将民间纠纷中杉比较常见的纠纷类型进行具体的列举,如:承包合同纠纷、生产经营性纠纷、婚姻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干群关系纠老纷等等。采用混合式不仅可以解决单纯的概括式规定所存在的过于抽象、不易操作畲等缺点,还可以克服单纯的列举式规定的帘繁琐、易发生遗漏等不足,从而使人民调厨解的范围做到既简便、全面、富有弹性,院又具体详细、易于操作。关于人民调解闾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人民调解协议是人黎民调解委员会对民间纠纷查明是非以后,嶝主持双方当事人本着自主自愿

29、、协商一致的原则所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民事诉讼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人民调解褙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嫘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舸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爹解协议,当事人应当履行。而民事诉讼脖法第16条第2款又规定:不愿调解、付调解不成的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经过调解,当事人未达成隈协议或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可以请罔求基层人民政府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上法律都规定当事人“应当”履忖行人民调解协议,但又作出了协议后可以沸反悔的规定,这种自相矛盾的规定最终否定了人民调

30、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协议达成娲后反悔,甚至一方执行了,另一方又反悔,却又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一直雁是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困惑。从事人民调虚解工作多年的看庄镇司法所高所长的一番腚话道出了人民调解协议效力不明确所带来煞的种种后果。采访人:“这种协议达成了辈,他们一方反悔了怎么办?”高所长:“馕好。这正是我想说的。这个协议书,是我们全省规定的统一格式,那么这个协议书恶,人民法院认可不认可?当然,我们法学嗽界的专家们、权威们已经在人民法院报上萱发表了几篇文章,提出了作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级的调解中心的调解一旦形成了谤,他们也达成协议了,咱们也主持了,最另后是否有法律效力。那就涉及到双方当事谙人如果一

31、方反悔,那不是一张空纸了吗?筛所以我们基层在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两个:一个是没有了强制力,第二个是当佗事人反悔。达成协议以后当事人任何一方幕反悔,我们没有什么办法。”采:“执行锖了以后也可以反悔吗?”高:“执行了,但他把协议装起来,就不看它,来找你算埒帐,行吗?尽管司法调解中心也出面,但漤我还是给你要钱,哎呀,这就乱套了。我仰们还要费一番事,还要进行重复性的第二匏次调解。你既然达成协议,你反悔,你要魍负什么责任,这是国家设立的司法调解中趄心,国家设的司法所,这不是你家设的司旎法所,那么,这公章盖的,这签字画押的蒡,你反悔算什么?我就反悔,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准剥夺公民法人的诉讼泯权利,

32、那么我反悔还不行吗?哎呀,完了怃。我们从事基层工作近20年,苦衷说不睡了。山东省司法处的领导来过,我也参加鼋过三次研讨会、座谈会,我曾向省厅的领导提起过这个问题,我们没有什么权力。钍”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不明确,使当事人崧有借口推诿自己的责任,而应该受到保护哇的权利却得不到保护,这样往往会激化矛缣盾,容易使人们丧失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信秘任,使人民调解的权威大打折扣,从而挫笾伤调解工作者的积极性。诉诸法院以后,勇法院重新立案审查,最后的判决往往和人民调解协议的内容相差无几,比如看庄镇讼司法所所作出的调解协议,被人民法院采蹙纳的已经不下20例。这极大地浪费了社腐会资源,增加了社会成本。所以,应对人鳘民

33、调解协议的效力予以明确,增加其对当骝事人的约束力。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效骸力问题,在学术界有如下几种主张:人民俞调解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可以无条件反悔;1有关法律应直接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膝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坭;2经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后产生法律侥效力;3经基层人民政府复核后产生法律效力;4经公证后产生法律效力晚。5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明显滹与第一种观点相吻合,人民调解协议可以需无条件反悔,而美国、日本、挪威等一些佥国家却赋予调解协议与判决同等的效力。鹣笔者认为,一概地肯定或否定人民调解协煺议的效力都是不可取的,鉴于人民调解制忭度的局限性以及调解组织的

34、薄弱,将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完全等同于法院判决的效钊力,可能会导致公民的诉讼权利得不到充亭分保护,这与宪法的基本精神是相违背的附。笔者建议,可以将人民调解协议分成两绔种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达成合法协议后在收一定期限内,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也不向法甓院起诉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后又向法院提起诉讼厮的,法院应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如果协议内容合法,调解程序合法,荣且不违反自愿原则的,应赋予其法律效力造,否则,应裁定协议无效后立案审查。这枥样,既能督促当事人尽快履行协议,维护银人民调解组织的权威,又能维护当事人的氍诉讼权利,还能节约诉讼成本,节省社会倡资源。关于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人民调麇解员业务素质的“双提高”中国民间调捏解自古就是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龙以达到“和之以是非”的目的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最有力的工虔具仍是“情理”、“威望”还有一个“利歃”,这些都是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宝贵经后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