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散文二篇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散文二篇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散文二篇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散文二篇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散文二篇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5.散文二篇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永久的生命2目标导航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概括本文的写作手法。 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3助读资料 1.题目解说 这是一个偏正词组构成的标题,用“永久”修饰“生命”。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谈何“永久”?题目引发了读者的猜想。4 2.作者名片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严 主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5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

2、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略有改动。6 2.主题归纳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7 3.写作特点 (l)欲扬先抑,章法井然。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如“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再谈生命的永久,以小草、小牛犊为例,从正面展开,指出“它却永远存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8 (2)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语言通俗易懂,如“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

3、涤,把它再补好”。这样通俗易懂的语句,阐述的却是深邃的哲理。作者在行文中感情充沛,如“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9 4.问题探究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时间永远不再回来,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我们个人的力量又是那样的渺小,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由我们个人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10 (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所以,作者赞

4、美生命。11 5.读后感悟 感悟1:活着就要欣赏自己的优点,认真体会生活的每一分钟,珍惜每一个机会,活着就要心存阳光。 感悟2: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坚强的幼芽,生命是生长在悬崖峭壁而从未有过屈服与放弃的老松在万物复苏的瞬间,生命是12 力量和意志的结晶。生命,需要的是奋进搏斗,需要的是无私奉献。生命是真实的行动,是无畏的远程,是不断的跋涉。生命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充实自己。生命就是奇迹。13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14目标导航 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积累生字、生词,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 分析文章结构,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和包含的哲理,培养鉴赏能力。(重点、难点)

5、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5助读资料 1.题目解读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16 2.作者名片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罗素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

6、物的分析等。17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胡作玄、赵慧琪译。罗素是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他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尤以哲学和数学为最。他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曾两次因反战而入狱。罗素的一生,18 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这样的一生,也当然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一生。透过这篇文章可以窥见他人生思想的闪光。19 2.主题归纳 这篇散文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

7、情,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显示了作者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字里行间洋溢着博爱精神。20 3.写作特点 短小精练,层次分明。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作者先在文中开门见山地回答了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原因有三个: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然后逐一阐明理由。 21 全文短小精练,层次分明,充满理性的力量,饱含人文的激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22 4.问题探究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如何理解这三种感情间的关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23 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24 5.读后感悟 阅读这篇散文是令人愉快的。文章短小精练,充满理性的力量同时又饱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对人类的拳拳关爱之情,尤其令人感动。读这样的文章,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向上,追求知识,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25字词全解 1. 洗涤(d):洗。 2. 卑微:地位低下。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