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者: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3小题,共9分)纪实摄影以其真实性和直观性发挥着直击现场、传播真相的巨大威力。纪实摄影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优秀的作品必然尊重人性,体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这个图像泛滥的高科技数码年代,我们见过太多体现高超摄影技巧的作品,它们固然是美的,但真正具有精神内核的纪实摄影作品还需具备某种超越美的内容,那就是唤醒社会良知,发掘人性之美。这种美并非取决于夸张的视效、绚丽的光影,而是来自画面本身的深邃内涵和情感张力,体现出“充实之谓美”“

2、人生之大美”。这些影像诉说着人类生存中的美好、苦难和艰辛,以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的力量引来人们的深情注视。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以真代美,它的魅力和立足点,在于真实呈现事物的本来形态,向人们提供一种确凿无疑的图像证言。与纯美的风景摄影所不同的是,纪实摄影崇尚的是师法自然、朴实无华的风格,且具有一定指向性,需要摄影师本着对人类生存及命运的体恤、关切和共情,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实记录,在表明立场的同时揭示拍摄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不宜对客观事物进行夸大、粉饰和虚构,也切勿形式大于内容。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一方面取决于客观呈现未加修饰的现实,揭示出矛盾和问题,做到不煽情、不冷漠、不取悦;另一方

3、面则需要通过细节来表现。细节就好比影像的细胞,它最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在文学界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作家不重视细节描写。摄影也是如此。好的摄影人善于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影像捕获,通过局部和小切口展示人们常常视而不见的丰富细节。比如这次疫情中被摄影师拍摄的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疲倦的面容和贴着创可贴的脸,它们构成了影像的血肉和肌理,成为最具典型化的象征性符号。若干年后,也许人们会淡忘这场疫情,但白衣天使脸上的美丽印记却依然令人记忆深刻。纪实摄影的精神内核在于展现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相比较而言,当今的摄影界,有许多记录生活的人,却鲜有记录精神的人。记

4、录精神的照片不是像记录生活的照片一样,要把人拍得多么漂亮,刻意追求画面的光鲜,而是要拍出人的精神状态,揭示出事物的主旨和意义,同时展现出时代精神。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单是表现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等人类普遍的精神,同时也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灵魂。纪实摄影不止于具象的“见证”,也关乎抽象的“表达”,具有隐喻、象征等意味,寄托着艺术家深刻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优秀的纪实摄影还贵在真挚的情感,而情感正是精神的外化和作品感染力的来源。纪实摄影是关于人生的,好照片是拍摄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在瞬间擦出的情感火花,摄影师只有让自身拥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对世道人心感同身受,才能敏锐地捕捉人世间的冷与暖、情与理

5、、爱与痛,拍出能在人们心中激起涟漪、烙下心痕的影像。在如今这个随手拍的时代,便携式相机和手机为纪实摄影提供了更方便快捷和灵活自由的拍摄方式,影像正以一种更为贴心和亲密的方式在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和传递。对于纪实摄影而言,温度胜过角度,情感胜过美感。(节选自赵凤兰温度胜过角度,情感胜过美感从防疫影像看纪实摄影的核心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纪实摄影直击现场、传播真相,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B纪实摄影必须以人为本,通过表现生活中的美好,来唤醒社会良知,发掘人性之美。C真实是纪实摄影的本质与立足点,它要求纪实摄影客观地记录生活,不持主观态度。D

6、纪实摄影寄托艺术家的人生追求、社会理想,其精神内核是展现时代精神、思想深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现实,从核心、本质、精神内核等不同层面论述了纪实摄影的相关问题,思路清晰。B通过与追求光鲜画面的记录生活的照片进行比较,文章论述了精神内核对于纪实摄影的重要性。C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纪实摄影的真实性的实施途径,着重论述了细节对于真实性的重要作用。D疫情中“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等摄影照片的例子,论证了纪实摄影关乎抽象“表达”的道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纪实摄影不必追求高超的摄影技巧,因为夸张的视效、绚丽的光影不能代替画面的深邃内

7、涵和情感张力。B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既要求客观真实地呈现事物的本来形态,又要求揭示拍摄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C纪实摄影的拍摄者要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拥有真挚情感,增加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对世道人心感同身受。D当今时代,便携式相机和手机使纪实摄影更方便快捷和灵活自由,更有利于影像在人们之间交流和传递。(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小题,15分)非 攻 鲁 迅“先生到楚国去?”“是的。”墨子说道,“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造了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罢。”他在壁厨里摸

8、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裏。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

9、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个老牌的乞丐了。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他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门丁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什么样子的?”“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墨子拜了两拜,沉静的说道:“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

10、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墨子说停了攻宋之后,原想即刻回往鲁国的,但因为应该换还公输般借他的衣裳,就只好再到他的寓里去。时候已是下午,主客都很觉得肚子饿,主人自然坚留他吃午饭或者已经是夜饭,还劝他宿一宵。“走是总得今天就走的,”墨子说,“明年再来,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

11、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那可是我真送了你宋国了。”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当主客谈笑之间,午餐也摆好了,有鱼,有肉,有酒。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鱼,只吃了一点肉。公输般喝过几杯酒,更加高兴了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说,“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

12、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老乡,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他说着就跳起来,跑进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不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只木头和竹片做成的喜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可是还不及木匠的做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所以

13、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明年再见罢。”墨子说着,便取了小包裏,向主人告辞;公输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耕柱子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B文中写楚国的富裕,是为了衬托宋国的贫苦;写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是为了衬托墨子的迂腐呆傻、旧衣破裳。C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

14、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平民思想的代表墨子。D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当中,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史实,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5、非攻表达了中国人民御侮图强的坚定信心。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的。(6分)6、作品后面写公输般接连碰了两个“钉子”。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3题,共9分)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

15、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

16、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7、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彭王一顾 顾:回头,调头 B、微彭王,项氏不亡 微: 如果没有 C、穷困不能辱身下志 穷困:处境困顿 D、彼诚知所处 诚

17、:果真,如果真的8、下列各项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 亦欲传之万世B、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以军功封俞侯C、为其家主报仇 燕齐之间皆为立社D、臣生不如死 牺牲不如令9、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而布为人所略卖A、为奴于燕 B、方上之困于彭城C、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D、不自重其死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和他交往。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孝文帝时做了燕国丞相、将军。B、在皇帝将要烹杀自己时,栾布仍为国着想,痛陈皇帝“以苛小案诛灭之”将导致功臣人人自危,所以他认为彭越即使犯了错

18、误,因为功大也不该杀之。C、栾布在景帝五年时去世,他的儿子栾贲继承了爵位,担任太常一职,后来因为祭祀用的牲畜不合乎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D、彭越对栾布有救命和提挈之恩,因而彭越受难,栾布敢“祠而哭之”,并为此不吝惜自己的生命,这种“有德者厚报之”的壮举,深受作者的赞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4题,19分)阳城,字亢宗,北平人也。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乃无所不通。既而隐于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闾里相讼者,不诣官府,诣城请决。陕虢观察使李泌闻其名,荐为著作郎。德宗令长安县尉赍束帛而召之。寻迁谏议大夫。初,未至京,人皆曰:“阳城山人

19、今为谏官,必能以死奉职”。人咸畏惮之。及至,诸谏官纷纭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而城与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虚名讥之。有造城所居,将问其所以者。城知其意,引之与坐,辄强以酒。客辞,城辄引自饮,客不能已,乃与城酬酢。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赞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无罪。德宗大怒,将加城罪。时顺宗在东宫,为城独开解之,城赖之获免。金吾将军张万福乃造城曰:“诸谏议能如此言事,天下安得不太平?”然德宗朝夕欲相延龄,城辄沮之,竟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城既至国学

20、,与诸生日笃。有薛约者,尝学于城,以言事得罪,徙连州。城与约饮酒诀别。德宗闻之,以城党罪人,出为道州刺史。太学生二百七十人诣阙乞留,吏遮止之,疏不得上。在道州,以家人法待吏人,不以薄书介意。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遣判官督其赋,至州,怪城不出迎,以问州吏,吏曰:“刺史闻判官来,以为有罪,自囚于狱,不敢出。”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判官不自安,辞去。顺宗即位,诏征之,而城已卒,士君子惜之。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阳城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宋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

21、宰/毁诋大臣/陆赞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B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宋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赞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C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宋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赞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D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宋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宋毁诋大臣/陆赞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束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比较贵重的礼物。以束帛召见足见皇帝对阳城之器重。B东宫,中国古代宫殿之称,因方位得名,大皇子大多居住于此,故又以东宫借指

22、大皇子。C诸生,古代经考试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如太学学习的生员,泛称诸生。D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如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脚踞”中的“使君”。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城律己苦读,品德受人推崇。他于贫寒中经过六年刻苦学习,学问渊博;德行深受人们仰慕,从学者众多,甚至人们有官司也请求他裁决B阳城担任谏官,敢为陆赞鸣冤。他初为谏官时,日夜与客痛饮,不以国事为念;后为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当陆贽蒙冤时,他挺身而出为其辩护。C阳城重情重义,和诸生感情深厚。学生薛约以言事获罪,被流放连州,阳城与其饮酒诀别,触怒德宗,被贬为道州刺史,太学生为他求情也于事

23、无补。D阳城巧施妙法,应对督收赋税。他任道州刺史时,因征收赋税不力数次遭到上司责备;当上司派判官督收赋税时,他自囚于狱,使判官不安而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造城所居,将问其所以者。城知其意,引之与坐,辄强以酒。(2)然德宗朝夕欲相延龄,城辄沮之,竟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2题,9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

24、时令。B“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句正面点题,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了秋风的劲疾肃爽。C“一年颜状镜中来”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诗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D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表达了作者对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秋风的喜爱。16、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歌“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别裁集)。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出“英气勃发”的。(6分)(4) 名篇名句默写(9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2)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_”实质上是一种有违自己原则的行为。(3)曹刿论战中用“_,_”两句

25、描写了曹刿在齐师败绩后观望敌情的举动。(4)桃花源记中表明桃花源中人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_,_。(5)论语中表述重视复习,从中获得快乐的句子: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对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需要一个 的过程。但灾情的肆虐蔓延,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需要我们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突发性灾害往往暴露出我国个别地区治理体系的问题,各地区在灾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 ,个别地方政府措施不当,导致局部区域灾情控制不力,事后当然会被上级部门追责。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

26、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不可能 ,更不可能 。灾情当前,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部著和研究。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我们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B、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因为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D、要求我们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因为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19、依次填入文

27、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按部就班 良莠不齐 一蹴而就 一举千里B、由浅入深 良莠不齐 一挥而就 一劳永逸C、由浅入深 参差不齐 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D、按部就班 参差不齐 一挥而就 一举千里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部署和研究。B、我们应抓紧对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部署和研究。C、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部署和研究。D、我们应抓紧就党中

28、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这句话的第一种理解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几百万年前已经完成的完成式。但是,对这句话的第二种理解则不是完成式, ,是指动手动脑、出力流汗的劳动一直在持续促进个体的手和脑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如果小朋友长期坐在那里动脑筋思考数学题、背英语单词而没有动手劳动, 。劳动如此重要,家长需要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多让孩子参与劳动。22、 请

29、将下面这段新闻报道压缩为一句话新闻。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5分)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蔓延到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共抗疫情的关键时刻,美国一些政客和高官持续不断地把中国地名与病毒联系起来,大肆污名化,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极大义愤。在3月25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试图以中国地名命名新冠病毒,遭到了欧盟国家的明确拒绝。后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明确写入“新冠病毒源于中国”也遭到拒绝。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关于忧患意识的诗词警句随处可见,如“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安

30、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中国教育报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9年,毛泽东湘江评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青年任重道远,艰巨的现代化建设任务要求青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学者张志祥请结合材料内容,在班会上就“青年与忧患意识”主题发言,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3小题,共9分)1D【解析】A项“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

31、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错误。原文信息是“纪实摄影以其真实性和直观性发挥着直击现场、传播真相的巨大威力”,可见文中没有比较,并非纪实摄影独有。选项表述太绝对,有故意拔高之嫌。B项“纪实摄影必须以人为本”错误。原文表述为“纪实摄影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见选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不持主观态度”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表明立场的同时揭示拍摄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不宜对客观事物进行夸大、粉饰和虚构,也切勿形式大于内容”,可见并非不持主观态度。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2D【解析】“疫情中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等摄影照片的例子,论证了纪实摄影关乎抽象表达的道理”错误。原文信息是“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一方面取决于

32、;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细节来表现。好的摄影人善于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影像捕获,通过局部和小切口展示人们常常视而不见的丰富细节。比如这次疫情中被摄影师拍摄的含泪的眼、粗糙的手”,可见选项杂糅了下一段的信息,摄影照片的例子,论证了真实通过细节来表现。3A【解析】“纪实摄影不必追求高超的摄影技巧”错误。原文内容是“在这个图像泛滥的高科技数码年代,我们见过太多体现高超摄影技巧的作品,它们固然是美的,但真正具有精神内核的纪实摄影作品还需具备某种超越美的内容”,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并非不必追求,是除了讲求高超的摄影技巧还需要内容。(二)4B【解析】B项,曲解文意。“为了衬托墨子的迂腐呆傻”

33、的说法错误。文中采用的是衬托手法,写楚国人衣服干净的确可以衬托墨子的“旧衣破裳”,但写楚国人“活泼精悍”则不是衬托墨子“近腐呆傻”,相反更见出墨子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故选B。5在细节描写中刻画人物。作品写他为抵制不义战争,背着刚蒸好的窝窝头匆匆上路,草鞋带断了三四回,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起茧、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写他“乌黑的脸”“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这些动作细节和肖像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墨子这位平民思想家急人之困、身体力行、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在环境描写中烘托人物。看到宋国贫弱凋敝景象时,作品对墨子的心理描写,更是刻画出墨子关心民命.厌恶侵略的伟大的人

34、道主义的高尚心灵。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作品通过墨子“止楚攻宋”这一主要矛盾,鲜明地刻画了墨子舍己为人、机智善辩、执着坚毅的性格特点。6照应文章开头,完善故事情节,使作品更加严谨。作文开头点明墨子前往楚国的意图是“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兴风作浪要怂恿楚王攻我去按他一下”,后面写公输般接连碰了两个“钉子”,正呼应了墨子“去按他一下”的主观愿望。巧用侧面描写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形象。作品通过公输般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表现了墨子“劳形苦心,扶危济急”的仁爱思想和劝阻公输般的机智与执着。彰显作品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作品在叙写公输般接连两次碰钉子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了墨子反对侵略、主张兼爱的仁义思想,给

35、读者带来历史的启迪和先迎接他的,就会国富兵强的现实意义。【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关注人物(艺术)本质的特征,明白刻画的方法。 想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其他还有细节描写等等。题干要求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的。首先找出文中描写墨子的语言,然后进行分析即可。“他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裏。衣服却不打点,也不

36、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刻画墨子的形象;“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个老牌的乞丐了”“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通过外貌和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体现墨子的身体力行、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37、“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个老牌的乞丐了”通过对宋国和楚国环境的描写和墨子心理感受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墨子的关心民命、厌恶侵略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的高尚心灵。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的重要语段的作用及其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思维角度涉及: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作品后面写公输般接连碰了两个“钉子”。这样安排有何用意?细读

38、文本可知:后面写公输般接连碰了两个“钉子”。从结构上来说,是为了照应文章的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造了钓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写公输般:“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是为了衬托墨子的形象。从小说的主旨上来说,作品在叙写公输般接连两次碰钉子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了墨子反对侵略、主张兼爱的仁义思想是为彰显小说的主旨。回答言之成理即可。二、古诗文阅

39、读。(一)7、D【诚:的确,真的,确实】8、 C【A、动词,前往,到/代词,代爵位;B、介词,用/介词,因;C、介词,替,给;D、动词,比得上/介词,按照】9、 B【例句:被动。A、状语后置;B、被动;C、省略句;D、宾语前置】10、 B【B项中说栾布“为国家着想”,原文中没有依据。“他认为彭越即使犯了错误,因为功大也不该杀之”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彭王病不行”,“反形未现”等句子反映出栾布认为皇帝认定彭越谋反是没有依据的。】【参考译文】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与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招聘,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挟制出卖,到

40、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作乱,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见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朝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这时候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本身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底下汇报,边祭祀边哭泣。仕宦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以及彭越一同策反吗?我禁令不论什么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

41、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从速把他烹杀!”天子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转头说:“但愿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遂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给楚为难的缘故啊。在这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此刻全国已经稳固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此刻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生疑,认为他要策反,但是策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亲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

42、感到本身伤害了。此刻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烹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宥了栾布的罪过,录用他做都尉。 汉文帝的时候,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本身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辱身降志的,不是好汉;等到了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于是对于曾有恩于本身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于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撤除他。吴、楚七国作乱时,栾布因兵戈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燕国的国相。燕、齐这些个地方都替栾布建造祠庙,叫做栾公社。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栾布归天。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拔除。 太史公说:栾布痛哭彭越,

43、把赴汤镬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他真正晓得要死得其所,而不是吝惜本身的生命。即使古代重义轻生的人,又怎么能超过他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4题,19分)11、A【解析】句子意思是:当时德宗在位,许多事不依靠宰相而行使权力,因而身边的人得以借机擅权,于是裴延龄用奸佞手段得到进用,诬陷宰相,诋毁大臣,陆贽遭到冤屈贬斥,没有谁敢救援他们。“假”是“依靠、通过”的意思,“多不假宋相权”意即很多事不通过宋相而行使权力,因而“宋相权”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诬谮时宰”“毁诋大臣”句式一致,而且从文中意思看,是裴延龄“毁诋大臣”而非“时宰”,因而排除CD两项。故选A。12、B【解析】B项,

44、“大皇子大多居住于此,故又以东宫借指大皇子”错误,东宫只是太子的居住之处,只能借指太子。故选B。13、B【解析】B项,从后文来看,“不以国事为念”可能是一种假象,或另有隐情。而“后为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则于文无据。故选B。14、(1)有人到阳城家中,想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阳城知道他的来意,领着他入座,就硬让他喝酒。(中,造,到;所以,的原因;引,拉。)(2)然而德宗从早到晚总想让裴延龄担任宋相,阳城总是阻止这件事,最终因为裴延龄的事改任国子司业。(中,相,名词使动用法,使做宰相;沮,阻止;坐,因为。)【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北平人。家庭贫寒不能得到书籍,于是请求担任集贤院的写书吏,窃取官家

45、书籍来读,昼夜不出屋,经过六年苦读,于是没有什么不精通。之后隐居于中条山,远近的人仰慕他的德行,很多人跟随他学习。乡里有争执打官司的,不到官府去,都到阳城这里请求裁决。陕虢观察使李泌听说他的名声,推荐阳城担任著作郎。德宗让长安县尉拿着束帛征召他,不久升迁为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到京城,人们都说:“阳城山人如今担任谏官,一定能够以死尽职。”人们都害怕他。等到阳城到任后,诸谏官纷纷上奏进言,细碎之事无不上报天子,天子更觉厌烦痛苦,而阳城与客日夜痛饮,人们不能窥知他的深浅,都以徒有虚名来讥刺他。有人到阳城家中,想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阳城知道他的来意,领着他入座,就硬让他喝酒。客人推辞,阳城就举杯自饮,客

46、人没有办法,于是和阳城互相敬酒。客人有时先醉卧在席上,阳城有时先醉卧在客人怀中,不能听到客人的话语。当时德宗在位,许多事不依靠宰相而行使权力,因而身边的人得以借机擅权,于是裴延龄用奸佞手段得到进用,诬陷宰相,诋毁大臣,陆贽遭到冤屈贬斥,没有谁敢救援他们。阳城于是伏阁上疏,认为裴延龄奸佞,陆贽无罪。德宗大怒,想加罪给阳城。当时顺宗在东宫做太子,特别为阳城开脱,阳城依靠他得以免罪。金吾将军张万福拜见阳城说:“诸位谏议大夫能这样进谏,天下怎能不太平?”然而德宗从早到晚总想让裴延龄担任宰相,阳城总是阻止这件事,最终因为裴延龄的事改任国子司业。阳城到了国子学之后,与诸生感情一天天深厚,有个叫薛约的人,曾

47、经跟随阳城学习,因为议论朝政而获罪,被流放连州。阳城和薛约饮酒诀别。德宗听说这个事,认为阳城结交罪人,让阳城离京担任道州刺史。太学生二百七十人向朝廷请求留下阳城,官吏拦截、阻止这件事,奏疏不能上达。阳城在道州,用管理家人的办法来对待官吏,不以文书薄册为意。赋税没有上交,观察使多次责备他,派遣判官督收赋税。到了道州,奇怪阳城没有出来迎接,就问州中官吏,官吏说:“我们的刺史听说判官来了,自以为有罪,把自己关在监狱,不敢出来。”判官大惊,急忙到监狱中渴见阳城,说:“使君有什么罪!我是奉命来问候你是否平安罢了。”判官心中不安,辞别离开。顺宗即位,下诏征召他,而阳城已去世,士君子为他感到痛惜。(三)15

48、、D【解析】D项,“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分析错误,首句中“君”指诗人,尾句中的“君”指秋风。“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故选D。16、第三联运用了侧面描写,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蜷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显示出一种潜在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骏马就可奔腾,鸷雕就可翱翔长空,侧面烘托了秋风给万物带来的勃发英气。第四联直抒胸臆,天地寥廓,我就是抱着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作者直接表达出了他对秋的喜爱,更反映了诗人“老骥伏枥

49、,壮心不已”的自强不息进取精神,体现出了作者的“英气勃发”。【解析】本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如何体现“英气勃发”的: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开睡眼看万里青云。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抒发了诗人不服老,想为国立功和积极进取的豪情。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

50、的精神。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附【诗歌鉴赏】: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

51、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

52、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作者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4) 名篇名句默写。17、(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学而时

53、习之,不亦说乎三、语言文字运用。18、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承接“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因此排除BD两项。文段中心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问题,且“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是前提,是因,“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是果,故选C)19、C(“按部就班”:部,门类、类别;班,次序。原指写文章按类别安排文义,按顺序组织文辞。后指做事依照一定的道理和顺序。照应前面“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用“由浅入深”更能符合认识的发展“过程”。“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莠,一种类似谷子的野草。好苗和野草混杂不齐。比喻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不整齐。文本说的是“各地区在灾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因此用“参差不齐”更为合适。“一蹴而就”:一蹴,一步,一举足;就,成功。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挥,挥笔;就,完成。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