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页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雨说 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在诗人笔下, “雨” 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 成为一种十分美好、 神奇、 有情有意的存在, 使人觉得亲切可爱、 活泼欢快、 充满情趣。教学本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 联想和想像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入诗中的情境,自 行体验情感,感悟诗意。【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简介作者郑愁予的主要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读准“圃”、“喑”、“襁褓”、“锢”、“滞”等 词的字音。掌握“寒浅”、 “留滞”、“喑哑”、 “襁褓”、 “喧嚷”、“温声细语”、“知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能力目标:能

2、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 象征的艺术手法, 提高理解、 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3、 情感目标:第 2 页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 赏诗歌的基本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媒体】幻灯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 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 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 ,去感受现代 诗歌中的“雨”的魅力。二、整体感知幻灯片展示:1、走近作者: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

3、宁河。193 3年生于山东济南。1 9 4 9年随父至台湾。1 9 5 6年 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 味著称, 第 3 页意象多变, 温柔华美, 自成风格。 其成名作 错误 1954年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 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2、写作背景:这首诗发表于1 9 8 0年4月2 8日的台北联合报 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 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 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 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

4、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 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三、初读课文1、提出评点要求: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路进行评点,可以先评点每一章节 的内容,然后再把握整体的写作思路。2、 教师提供诗歌朗诵录音(幻灯片展示) 。3、 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 读互评。4、 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合编好的对课 文的评点。5、 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教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 评点。第 4 页6、 初读小结,幻灯片展示:这首诗歌分为四层意思来展示,首先点明在大地最需要 的时候雨来到了大地;其次点明雨的来意和雨的亲切邀请; 再次点明雨的来意, 要教会孩子们勇敢地

5、笑; 最后呼应开头, 点明雨的祝福。四、文段分析1、 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明确:“把天地织在一起”表明雨对大地的博爱,它想 滋润万物,这首诗是为祝福儿童所写的,因此,这其实也正 是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爱。2、第二节中“我来了, /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 为什么?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改后则表明雨来 时那惊扰人的气势,就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 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6、,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第 5 页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 大地上的儿童。4、 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在这 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 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了起来,又活泼地 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 去向鱼儿“说声好”,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其实 正是去迎接春天。5、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明确:它希望

7、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 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五、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幻灯片展示):这首诗通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达有什么好处?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第 6 页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 龚自珍的哪两句诗?最后一节写道:“要记着,他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 是我祝福的心意”, 显然,“雨”带来的是一份甜蜜的祝福, 你品出这种“甜”了吗?请引用诗歌中的内容陈述你的理 由。阅读副标题,然后说说:这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这首诗适合青少年阅读吗?谈谈你的感受。2、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一一讨

8、论上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合理的看法。3、意象与意境(幻灯片展示):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 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 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 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 里和心中世界的。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 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主 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赏析郑愁予 北峰上(幻灯片展示) :第 7 页北峰上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谷间,虹搁着风吹动一枝枝的野

9、百合便走上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而我邻舍的顽童是太多了 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 且扶着百合当玉杯 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 赏析:此诗的主体意象是“野百合”。第一节一起句, 便以“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将“野百合”人格化。接 下来,随着“虹”在山谷间的出现,随着风的吹动,“一枝 枝的野百合便走上了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 的腰”,这就进一步使“野百合”女性化。到了第二节,作 者旁涉笔墨,写“邻舍的顽童”,写他们“星星般地抬走一 个黄昏”。这一切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为“野百合”的再 度出现创造一种新的氛围。第一节写的是“归家的路上”作 者的所见,第二节诗的客观空间则易之为“

10、邻舍”。而在这 时,“野百合”也变成了顽童们嬉戏的“玉杯”了,诗末一 句“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流露出一种孩提式的劝 诫口吻使人感到善意和亲切,更使人由此洞见作者心灵的 透明和纯净。六、评说诗歌朗读第 8 页要求学生对诗歌朗读品评, 边读边评, 看朗读是否流畅, 节奏是否合理,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1、自由朗读诗歌。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2、 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诗 歌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3、 对照诗歌朗读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4、 朗读全诗。七、布置作业1、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2、 课后练习第三题。3、 选用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一、 注音 田圃()喑()哑() 喧嚷()襁()褓()二、 仿写句子例句: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 君不见,柳条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请根据划线部分仿写三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