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红外线避障小车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红外线避障小车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红外线避障小车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红外线避障小车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红外线避障小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需要,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自动化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传感器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红外传感器已经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红外的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障碍物,感知障碍物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智能避障是基于红外传感系统,采用红外传感器实现前方障碍物检测,并判断障碍物远近。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我们暂选最基本的避障功能作为此次设计的目标。本设计通过小车这个载体再结合由AT89S51为核心的控制板可以达到其基本功能,再辅加由漫反射式光电开关组成的避障电路、555组成的转速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差分驱动电

2、路就可以完善整个设计。关键词:避障 光电开关 红外线漫反射 差分控制Infrared obstacle avoidance car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automation, robot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to the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obot more and more types of sensors, i

3、ncluding infrared senso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utomatic walking and driving .Infrared Typical applications for autonomous intelligent navigation systems, robotics to achieve automatic obstacle avoidance must be perceived obstacles, perceived obstacles to the robot quite a visual

4、 function. Intelligent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sensor, infrared sensor front obstacle detection and determine the obstacle distance.Due to the limited time and the level of our most basic obstacle avoidance temporary as the design goal.Design by car carrier recombination by AT89S

5、51 as the core of the control panel can achieve its basic functions, supplemented plus diffuse photoelectric switch obstacle avoidance circuit 555 comprising a speed control circuit, power circuit, a differential drive circuit. You can improve the entire design.Keywords: obstacle avoidance photoelec

6、tric switch 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differential control目 录前 言1第1章 课题研究价值2第1.1节 选题背景2第2章 课题设计3第2.1节 设计要求3第2.2节 总体设计3第3章 方案论证5第3.1节 单片机选择论证5第3.2节 传感器设计方案5第3.3节 控制算法设计方案6第4章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8第4.1节 智能小车硬件分配8第4.2节 AT89S51单片机简介11第4.3节 电路设计14第5章 智能小车软件设计20第5.1节 总体流程图20第5.2节 最少拍控制算法22第6章 开发流程25第6.1节 编译环境25第6.

7、2节 下载调试27第6.3节 单片机的I/O分配28结 论29附 录A30附 录B34附 录C35参考文献39致 谢40前 言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需要,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自动化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传感器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红外传感器已经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红外的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障碍物,感知障碍物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智能避障是基于红外传感系统,采用红外传感器实现前方障碍物检测,并判断障碍物远近。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我们暂选最基本的避障功能作为此次设计的目标。本设计通过小车这个载体再结合由AT89S51

8、为核心的控制板可以达到其基本功能,再辅加由漫反射式光电开关组成的避障电路、555组成的转速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差分驱动电路就可以完善整个设计。第1章 课题研究价值第1.1节 选题背景国内外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的生产和管理进入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三代单片机包括了Intel公司发展MCS-51系列的新一代产品,如8C15280C51FA/FB80C51GA/GB8C4518C452,还包括了PhilipsSiemensADMFujutsuOKIHarria-MetraATMEL等公司以80C51为核心推出的大量各具特色与80

9、C51兼容的单片机。新一代的单片机的最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向外部接口电路扩展,以实现Microcomputer完善的控制功能为己任,将一些外部接口功能单元如A/DPWM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WDT(监视定时器)高速I/O口计数器的捕获/比较逻辑等。这一代单片机中,在总线方面最重要的进展是为单片机配置了芯片间的串行总线,为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方式。Philips公司还为这一代单片机80C51系列8C592单片机引入了具有较强功能的设备间网络系统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新一代单片机为外部提供了相当完善的总线结构,为系统的扩展与配置打下了

10、良好的基础。该项目可以应用于机车头自动寻迹,工厂自动化,仓库管理,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劳动环境。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库管理及物流配送等领域,当生产环境恶劣时,工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如物料运输和装卸等,可采用智能寻迹小车完成相应的任务。基于生产现场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研究和开发智能寻迹小车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章 课题设计第2.1节 设计要求在本次设计中,要求所设计的小车具有自动避障的功能,能在红外探头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的时候先进行后退大约2秒再进行向左转180度角,第二次探测到前方障碍物的时候再后退大约2秒再进行向右转180度角,这样循环下去。很明显,我要设计的小车是要能遇见障碍

11、物自动窥探到障碍物并立即倒退和转动方向重新行驶,当然小车行驶速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第2.2节 总体设计单片机AT89S51指示灯红外发射红外接收电机驱器电机M1电机M2红外发射红外接收红外接收红外发射图2.1 系统框架图说明 智能避障小车能避障主要是由前方的两对红外发射与接收探头来完成的。根据光有反射的特性。所以说当红外发射出来的光线遇到物体时,就会形成反射的光线,而这个经反射的红外光线刚好被红外接收探头接收到。当红外接收探头接收到信号后,再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内部程序来控制电机,由电机完成小车的前进,转向。第3章 方案论证第3.1节 单片机选择论证在单片机选择提供两种选择一种是8031另

12、一种是AT89S51。选用8031单片机系统 8031单片机内不带程序存储器ROM,使用时用户需外接程序存储器8255和一片2764,来进行扩展。电路复杂。选用AT89S51单片机系统AT89S51里有4K程序存储器是FLASH工艺的,这种工艺的存储器用户可以用电的方式瞬间擦除、改写。不用扩展外部存储器。显而易见,这种单片机对开发设备的要求很低,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由此可见选用AT89S51单片机。第3.2节 传感器设计方案在传感器方案的选择中,有以下两种方案供参考:方案一:使用CCD传感器来采集路面信息。使用CCD传感器,可以获取大量的图像信息,可以全面完整的掌握路径信息,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

13、预测和识别图像复杂的路面而且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对于本项目来说,使用CCD传感器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使用CCD传感器需要有大量图像处理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因为是以实现小车视觉为目的,实现起来工作量较大,电路复杂。方案二:使用光电传感器来采集路面信息。使用红外传感器最大的优点就是结构简明,实现方便,成本低廉,免去了复杂的图像处理工作,反应灵敏,响应时间低,便于近距离路面情况的检测。但红外传感器的缺点是,它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只能对路面情况作简单的黑白判别,检测距离有限,而且容易受到诸多扰动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差,背景光源,器件之间的差异,传感器高度位置的差异等都将对其造成干扰

14、。经过综合考虑,在本设计中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元件。第3.3节 控制算法设计方案在小车的运行中,主要有方向和速度的控制,即舵机和电机的控制,这两个控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操作,对小车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电机的控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总能给电机一个合适的高低电压,保证小车能始终遇见障碍物时可以随时转动运行的方向。在电机的控制方案中,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比例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就是在检测到车体偏离的信息时给小车一个预置的反向偏移量,让其回到跑道。比例算法简单有效,参数容易调整,算法实现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数字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感器的个数与布局方式的限制,其控

15、制量的输出是一个离散值,不能对舵机进行精确地控制,容易引起舵机左右摇摆,造成小车行驶过程中的振荡,而且其收敛速度也有限。方案二PID控制PID控制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积分和微分控制,可以抑制振荡,加快收敛速度,调节适当的参数可以有效地解决方案一的不足。不过P,I,D三个参数的设定较难,需要不断的进行调试,凭经验来设定,因此其适应性较差。方案三:最少拍控制最少拍设计,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拍(有限拍),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所以,最少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少拍无差系统,最少拍随动系统,实质上是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系统的调节

16、时间最短或尽可能短。可以看出系统对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要求是快速性和准确性。也就是说让小车在行驶出跑道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跑道上。最少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被控对象的零极位置有很密切的关系。在本次设计中小车只要求按照跑道行驶,跑道简单。能有快速性,准确性的反应就可以,经过综合考虑后,采用最少拍控制。第4章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第4.1节 智能小车硬件分配本设计的小车硬件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机械设计,一部分是电路设计。机械设计主要是对小车的机械部件进行选件与组装。电路设计是对核心单片机、还有复位操作方式、晶振频率、传感器电路设计、电源管理模块、驱动模块进行介绍。组装注意事项请看附录B4.1.1 机

17、械部分材料清单材料清单分为:电动机芯装配材料清单与小车装配清单表4.1 电动机芯装配材料清单序号名称规格1电机131U=6V10000转/分2蜗杆M=0.5 Z=13二牙轴2*184二牙片M=0.5Z=10/205三牙轴2.5*2.5*68方轴6三牙片M=0.5 Z=12/38方孔7电机夹板A8四牙轴2.5*2.5*z8方轴9四牙片M=0.5 Z=42方孔10电机夹板B11自攻螺丝M2.5*812机制螺丝M3*30表4.2 小车装配清单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底板12机制螺丝M384对3机芯24后轮25开关16机制螺丝M282对7双联极片38前轮29前轮架210单联极片211机制螺丝M384对12前

18、轮轴3118113前轮固定圈24.1.2电路板硬件材料清单表4.3 材料清单位号名称备注位号名称备注M1电机1接线座SIU1LED数码管M2电机2接线座IR1红外接收头X1前端探测板接线座RX110K排阻DC电源接线座Z111.0592晶振R115KIC1AT89S51R2220IC2MAX232CPER3150KIC3LG911集成电路R41MIC4LG911集成电路R547KC110uF/16vR6560C2104R7560C3104R8560C4104R9560C510uF/16vR10560C610uF/16vR11560C730PFR12560C830PFR13560C9104R14

19、220C1010uF/16vR1510KC1110uF/16vR16560C1210uF/16vR1710KC1310uF/16vR18560D1-D8红色发光二极管R19560D9绿色发光二极管R20560S1按键开关R21560S2按键开关R22560S3开关R23560COM19针串行端口R24560D1-D2LED发光二极管前板用R2510KV1红外发射头前板用R26560V2红外接收头前板用RL1光敏电阻V3红外发射头前板用SB1蜂鸣器V4红外接收头前板用B1话筒V5红外接收头前板用R1220前板用V6红外发射头前板用R2220前板用R3560前板用R415K前板用R515K前板用R

20、6220前板用R7560前板用R815K前板用COM数据线第4.2节 AT89S51单片机简介AT89S51作为本设计的核心芯片如图所示3-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以下是详细介绍。图4.1 AT89S

21、514.2.1 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AT89S51单片机系列的存储器用的是哈佛结构,即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各有自己的寻址方式、寻址空间和控制系统。AT89S51的存储器可分为五类: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特殊功能寄存器,位地址空间,外部数据存储器。4.2.2 AT89S51单片机管脚简介AT89S51有40引脚双列直插(DIP)、44引脚(PLCC)、44引脚(TQFP)封装形式。AT89S51的引脚功能如图3-2所示。AT89S51系列单片机采用了CMOS技术制造,它集成度高、速度快、功耗低。4.2.3 AT89S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结构AT89S

22、51单片机片内总体结构的详细框图如图3-3所示,主要由9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个8位中央处理器;4KBFlash存储器;128B的数据存储器;32条I/O接口线(P0、P1、P2、P3);2个定时/计数器;1个具有6个中断源、4个优先级的中断嵌套结构;用于多处理机通信、I/O扩展或全双工UART的串行口;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个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图4.240引脚双列直插(DIP)封装图4.3 AT89S51单片机片内总体结构图第4.3节 电路设计在本设计中电路设计非常重要包括复位操作方式、晶振频率、传感器电路设计、电源管理模块、驱动模块的设计。这些电路设计都以简单、使用为原则进行设计

23、。其中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电源构成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下面是详细介绍。4.3.1复位操作方式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主要功能是PC初始化为0000H,使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除了进入系统的正常初始化外,由于程序运行时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使单片机正常工作,也需按复位键以从新启动。除PC之外,复位操作还对其它特殊功能寄存器有影响。复位操作还对单片机的个别引脚信号有影响。它们的复位状态见附录表例如;在复位期间ALE和PSEN信号变为无效状态,即ALE=1,PSEN=1。(1)复位信号及其产生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其有效时间应持续24个

24、振荡脉冲周期(即两个机器周期)以上。若使用频率为6MHZ的晶振,则复位信号持续时间应超过4微秒才能完成复位操作。整个复位电路包括芯片内、外两部分。外部电路产生的复位信号(RST)送施密特触发器,再由片内复位电路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时刻对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进行采样,然后才得到内部复位操作所需要的信号。(2)复位操作方式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按键电平复位、外部脉冲复位和自动复位四种方式。图4.4AT89S51复位电路本次设计采用的是上电复位,上电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只要电源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可以实现自动上电复位,即接通电源就完成了系统的复位初始化。4.3.

25、2晶振频率晶振电路是单片机不可缺少的,这种电路是单片机内部振荡电路,由只需要在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边接一个晶体振荡器或一个陶瓷振荡器,并通过两个电容后接地即可, XTAL1 和XTAL2分别为单片机片内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因为单片机内部工作 需要时钟,产生机器周期,振荡电容一般选取10-30PF,振荡电路的频率要满足单片机的工作频率要求,单片机才能正常工作。如图4.5所示。图4.5晶振的应用原理图4.3.3传感器电路设计寻迹传感器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智能小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相当于人的眼睛和耳朵,采集外部路面的信息并将其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其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着小

26、车队路面的判断以及小车下一步的行动,因而其布局的合理性与有效对小车稳定而又快速的行驶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认为在传感器的布局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信息检测的精确度和信息检测的前沿性。(1)本设计中选用的传感器如图3-6所示,白色为:红外发射探头(连续的发射红外光线)。黑色为:红外接收探头(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图4.6 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探头本设计中安装了三组(也可两组)红外探头,排成三角形。传感器电路图如图所示4.7 详细全图见附录图4.7红外发射与接收探头相关的匹配电阻220电阻:红外发射器的降压与限流电阻(完成对红外发射器的保护)。因为单片机的电源是5V,流过放光二极管的电流小于20MA

27、,放光二极管的管压降为1.7V2V。所以根据单片机电源减去二极管管压降除以流过二极管电流,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电阻。15K电阻:红外接收探器的光信号变电信号电阻(完成将反射回来的光信号)。15K的电阻选择是随意选择的,也可以选择10K,20K。因为红外接收探头在工作时,就相当于一个开关,所以电阻是随意的。红外发射与红外接收器V1红外发射器:主要完成红外线的发射V2红外接收器:主要完成将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接收到后再由电阻转换为电信号。(3)避障小车的避障原理避障小车之所以能够避障,主要是由前方的两对红外发射与接收探头来完成的。我们知道光有反射的特性。所以说当前方的红外发射出来的光线遇到物体时,就会

28、形成反射的光线,而这个经反射的红外光线刚好被红外接收探头接收到。当红外接收探头接收到信号后,再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内部的程序来控制小车的运行情况。那么如何知道是如何有障碍物呢?原来红外光线有一个反射特性。但对于不用的物体反射特性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白色反光的物体,红外光线的反射量将会多一点。而没有明显障碍物,红外反射量将会大量的减少。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完成障碍物的判断。通过电路的合理安装,可以将这种接收到的红外光线变化量转换为电压值传送到单片机中。返回的电压值为低电平,而单片机就可以进行各种智能化控制了。例如,完成避障的转动功能,还有倒车停车的功能。4.3.4驱动模块直流电机的控

29、制一般由单片机的PWM信号来完成,因为单片机产生的信号很小,所以采用电机驱动芯片L9110驱动器。电路图示见4.7,器件管脚图见4.8,管脚定义见表4.1图4.8 驱动芯片使用电路图4.9 器件管脚图表4.1 引脚说明 图4.10管脚波形图描述:L9110是为控制和驱动电机设计的两通道推挽式功率放大专用集成电路器件,将分立电路集成在单片IC之中,使外围器件成本降低,整机可靠性提高。该芯片有两个TTL/CMOS兼容电平的输入,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两个输出端能直接驱动电机的正反向运动,它具有较大的电流驱动能力,每通道能通过750800mA的持续电流,峰值电流能力可达1.52.0A;同时它具有较低的

30、输出饱和压降;内置的钳位二极管能释放感性负载的反向冲击电流,使它在驱动继电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开关功率管的使用上安全可靠。4.3.5电源管理模块方案1:采用交流电经直流稳压处理后供电采用交流电提供直流稳压电源,电流驱动能力及电压稳定性最好,且负载对电源影响也最小。但由于需要电线对小车供电,极大影响了避障小车行动的灵活性及地形的适应能力。而且避障小车极易把拖在地上的电线识别为障碍物,人为增加了不必要的障碍。故放弃了这一方案。方案2:采用干电池组进行供电采用四节干电池降压至5V后给单片机及其他逻辑单元供电,。这样电机启动及制动时的短暂电压干扰不会影响到逻辑单元和单片机的工作。所以采取此方案。第

31、5章 智能小车软件设计第5.1节 总体流程图开始系统初始化执行主程序小车前进电机模式选择电机左转电机反转电机右转N遇见障碍 物否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控制算法遇见障碍否遇见障碍否遇见障碍否NNYNYYY流程图说明:首先开始启动,进入系统初始化定义引脚,执行主程序小车前进。根据小车的指示灯来判断小车的运行情况。如果小车遇见障碍物,会给单片机一个低电平信号进入电机模式选择,例如:小车遇见障碍物,传感器开始扫描,当红外接受探头接受到红外光线,给单片机底电平信号,这时经过单片机内部程序的处理设置合理的托退和转动时间函数,同时电机后退加转动。直到小车跑回没有障碍物的轨道,正常前进。反复的重复这样的动作就可以实

32、现一直蔽障的功能。第5.2节 最少拍控制算法最少拍设计,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拍(有限拍),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所以,最少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少拍无差系统,最少拍随动系统,实质上是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系统的调节时间最短或尽可能短。可以看出系统对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要求是快速性和准确性。也就是说让小车在遇见障碍物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躲开障碍物。最少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被控对象的零极位置有很密切的关系。下面先从简单情形开始介绍最少拍控制器的设计。对最小拍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是:(1)调节时间最短,即系统跟踪输入信号所需的采样周期数

33、最少; (2)在采样点处无静差,即对特定的参考输入信号,在达到稳态后,系统在采样点能精确实现对输入信号的跟踪; (3)设计出来的数字控制器必须是物理上可以实现的; (4)闭环系统必须是稳定的。最小拍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确定首先根据对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和其他约束条件,构造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最小拍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对特定的参考输入信号,在系统达到稳态后,系统在采样点处静差为零。根据此约束条件可以构造出系统的误差脉冲传递函数。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4-1所示。其中,GP(S)为被控对象H0(S)为零阶保持器,D(Z)即为待设计的最少拍控制器。D(z)H0(S)GP(S)最少拍控制器零

34、阶保持器被控对象R(S)T E(z)TY(S)TY(z)图5.1最少拍随动系统框图由离散控制理论,最少拍控制系统的误差脉冲传递函数e(z)= =1(z) (5.1) = 系统偏差为:E(Z)= e(z)R(Z)一般控制系统有三种典型输入形式:(1)单位阶跃输入:r(t)=1R(Z)= (5.2)(2)单位速度输入:r(t)=tR(Z)= (5.3)(3)单位加速度输入:r(t)= t2R(Z)= (5.4)在本设计中采用单位阶跃输入,被控对象为直流电机,零阶保持器传递函数已知。只要查出直流电机传递函数就可以求得最少拍控制器D(Z)。根据图4-1求得方法如下。最小拍控制器D(Z)的确定由离散控制

35、系统理论,可以求出图4-1所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Z)= (5.5)由此可以得到数字控制器为D(Z)= (5.6)或D(Z)= (5.7)第6章 开发流程开发流程是在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是把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经过编译、环境下载调试、单片机资源划分。第6.1节 编译环境一Keil C51 介绍 KeilC51 m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是KeiSoftwre,lnc/KeilElektronikGmbH开发的基于80C51内核的微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内以多种符合当前工业标准的开发工具,可以完成从工和建立、管理,编译,连接,目标代码的生成,软件访真,硬件访

36、真等完整的开发流和。尤其C编译工具在产生代码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可以附加灵活的控制选项。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主要环境的主要功能是以下几点:(1)mVision2 for WindowsTM: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它将项目管理,源代码编辑和程序调试等组合在一个功能强大的Z1环境中。(2)C51国际标准优化C交叉编译器:从C源代码产生可重定位的口标模块。(3)A51宏汇编器:从80C51汇编冤代码产生可重定位的口标模块。(4)BL51连接/定位器:组合由C51和A51产生的可重定位的目标模块,生成绝对目标模块。 (5)LIB51库管理器:从口际模块生成连接器可以使用的库文件。

37、 (6)OH51目标文件至HEX格式的转换器:从绝对目标模块生成IntelHEX文件。 (7) RTX-51实时操作系统:简化了复杂的实时应用软件项口的设计。这个工具套件足为专业软件开发人员设计的,但任何层次的编程人员都可以使用,并获得80C51微控制器的部分应用。二Keil C51 集成工具和用途mVision2支持所有的Keil80C51的工具软件,包括C51编译器、宏汇编器、连接器/定位器和目标文件至Hex格式转换器,mVision2可以自动完成便宜、汇编、连接程序的操作。(1)C51便宜器和ASI汇编器 由mVision21DE创建的潭文件,可以被C51便宜器或A51汇编器处理,生成可

38、重定位的object文件。KeilC51以直接支持80C51结构的特性。KeilA51宏汇编器支持80C51及其派声系列的怕有指令集。(2)LIB51库管理器 BL51库管理器可以从由汇编器和便宜器创建的目标文件建立目标库。这些库是按规定格式排列的目标模块,可在以后被连接器所使用。当连接器处理一个库时,仅仅使用了库中程序使用的目标模块而不是全部加以引用。(3)BLSI连接器/定位器 BL51连接器使用从库中提取出来的目标模块和便宜器,汇编器生成的目标模块,创建一个绝对地址目标模块。绝对地址目标文件或模块包括不可重定位的代码和数据,所有的代码和数据都被个在具体的存储器单元中。(4)mVision

39、2软件调试器 mVision2软件调试器能十分理想地进行快速,可靠的程序调节,调试器包括一个同速模拟器,您可以使用它模拟整个80C50系统,包括片上外围器件和外部器件,当您从器件数据库选择时,这个器件的属性会被自动配置。(5)mVision2硬件调试器 mVision2调试器响您提供厂几种在实际目标硬件上测试程序的方法。按MON51目标监控器到您的目标系统,并通过monitor-51接口下在你的程序,使用高级GDI接口,将mVision2调试同类似于DP-51S单片机仿真实验仪或者TKS系列仿真器的硬件系统相连接,通过mVision2的人机交互环境指挥连接的硬件完成仿真操作。(6)RTX51实

40、时操作系统 RTX51实时操作系统是针对80C51微控制器系列的一个多任务内核。RTX51实时内核简化厂需要对实时事件进行反应的复杂应用的系统设计、编程和调试。这个内核完全集成在C51编译器中,使用非常简单,任务描述表和操作系统的统一性由BL51连接器/定位器自动进行控制。 此外Vision2还只有极强的软件环境,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简单快捷的操作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丰富的菜单栏;(2)可以快色选择命令按钮的工具栏;(3)一些源代码文件窗口;(4)对话框窗口;(5)直观明了的信息显示窗口。第6.2节 下载调试下载调试工具有很多,本次设计用的下载器为STC_ISP_V483,这类下载器兼

41、容AT,STC系列的单片机下载程序。下面详细介绍下载过程。首先在下载之前必须在Keil C51中生成可下载文件 .HEX与.BIN 文件。打开下载器主界面如图5-1步骤一:Select Mcu Type选择单片机型号步骤二:Open File 打开文件(Keil C51中生成可下载文件 .HEX与.BIN 文件)步骤三:Select COM Port,Max Baud/选择串行口,最高波特率步骤四:设置本框和右下方选项中的选项步骤五:下载注意:在步骤三中选择正确的COM口,特别注意的是步骤五先点击下载,再给单片机上电,这是单片机的冷启动。第6.3节 单片机的I/O分配以AT89S51为主芯片如

42、图5-2。40脚的DIP封装使它拥有32个完全IO端口,通过这些端口加以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执行电路共同完成寻迹小车。P0.0,P0.1,P0.2,P0.3分别通过LG9110电机驱动来驱动电机1和电机2。由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来完成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小车行走时会通过P3.5,P3.6,P3.7的红外接收探头来进行检测。当走出跑道时,P3.5,P3.6或P3.7将收到一个电平信号,此电平信号将通过相应端口传送入主芯片中,主芯片通过内部代码完成小车的寻迹操作。同时P3.5与P3.6的信号状态将通过P2.6和P2.7显示出来。在小车的左转,右转,后退的过程,可以通过观看以P2.0和P2

43、.7为指示等的运行状态。图6.1 系统连线图结 论寻迹检测单元的核心部件选择了红外探头传感器。红外探头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接口简单等优点;另外再加上AT89S51单片机与电机驱动芯片的结合,实现了智能小车的寻迹功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电子设计自动化逐渐成为重要的设计手段,单片机己经成为当今电子设计应用市场上首选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之一。单片机应用在控制领域中,既降低了系统成本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整个寻迹检测进行选件、制造单片机系统并测试、软件设计后实现单片机控制下的寻迹检测系统,使整个系统可以在实际中应用。希望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使单片机这一重要

44、设计手段能够更好的为我以后的学习效力。最后,在此诚恳地希望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的批评和意见附 录A#include /=数据类型定义=signed char INT8; /重定义有符号字符8位数据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重定义无符号字符8位数据typedef int INT16; /重定义有符号字符16位数据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 /重定义无符号字符16位数据#define TRUE1 /逻辑真 #define FALSE0 /逻辑假 #define NULL 0 /指针空/= 硬件对应端口定义= sbit FontLeftL

45、ed=P23; /前左方指示灯sbit FontRightLed=P24; /前右方指示灯 sbit FontIR=P27; /前方红外接收探头sbit MA1=P01; /左方电机控制驱动sbit MB1=P00; /左方电机控制驱动sbit MA2=P05; /右方电机控制驱动 sbit MB2=P06; /右方电机控制驱动 sbit SB1=P21; /蜂鸣器控制端口定义 sbit RunLed=P15; /运行指示灯/= 功能函数定义=void Delay(UINT16 DelayTime) /延时函数 while(DelayTime-); /延时函数循环体void ControlCar(UINT8 ConType) /车体控制函数 MA1=0; /左电机清零 MA2=0; /右电机清零 MB1=0; /左电机清零 MB2=0; /右电机清零 FontLeftLed=1; /前左方指示灯灭 FontRightLed=1; /前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